APP下载

高校创新体系及其耦合关系研究

2016-11-19王玉秋

科学与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关键要素

王玉秋

摘要:高校创新体系包括教学、科研、组织模式以及制度和平台建设诸多方面。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学目标不同,人才培养规格不同,侧重点也不同。高校创新体系各要素之间需要动态匹配,进而达到整体优化效果。另外高校创新体系还必须置于国际、国家、区域和大学不同层面以及高校、企业、政府多元关系中进行动态匹配,从而使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相互促进,求真与求善相统一。

关键词:高校创新体系;关键要素;耦合关系;学术模式;生产模式

中图文献号:G647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6.04.002

1 问题的提出及语境分析

高校创新体系既有内在的衍生逻辑,又受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因素的影响。在全球化和新技术语境下,高校更应具有全球视野和开放心态,必须站在“全球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以促进人类进步,增进人类福祉为宗旨进行创新体系设计与实践。“科学所创造的辉煌成就必须通过开放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其价值。”[1]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校管理、科研、教学和生存模式逐渐向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联通无处不在,无时不发生。各创新主体,不同层次的高校及利益相关者卷入由创新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教育产业链和互动共同体中,形成一个智能化、实时交互的创新网络系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之间,大学与企业和政府之间,国内与国际高校的互动日益频繁,形成相互依存的全球网络系统和协同创新场域。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形成推动创新的网络机制。基于国家创新体系,我国学者对高校创新体系进行了大量探索,如林宝琨对高校创新体系的内涵、创新联盟和创新机制进行了分析,建议高校建立多学科、跨校园的创新组织;建立校企联盟、科学家联盟,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等。[2]赵沁平提出了高校创新体系的五个组成部分:基地体系、研发平台体系、中介体系、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创新制度与文化建设。[3]王生钰认为高校科技创新要构建学科交叉的制度保障体系,有网络化学科交叉性的学术机构,形成了高校、产业界、政府三者相互牵引,相互渗透、协同进化的态势。[4]罗炜等通过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创新过程,大学、企业合作创新实践过程中,如何根据合作双方资源和能力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合作方式及合作伙伴。[5]

已有研究明确了高校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但对于高校创新体系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和匹配关系研究不足。高校创新体系包括内部的创新观念、制度、师资、教学、科研等各要素之间的合理搭配,还需要良好的外部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创新政策等保障体系,同时还需要考虑高校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各主体、各要素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及其动态关系和运行机制,并结合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对高校创新体系的建立提出政策建议。

2 政策建议

2.1 明确办学目标,选择主导范式

高校创新体系首先要考虑办学定位。高校办学模式有两种基本范式,一种是学术模式,另一种是生产模式。教学、科研和管理诸活动要在不同范式指导下有所侧重且合理搭配,动态调整。

“学术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学术能力和科学信仰,传承科学精神,培养学术后备力量,在继承的基础上将学术向纵深发展,同时还有科学建制和行动纲领作为学术自由和自主的保障。默顿(R.K.Robert King Merton)指出“科学自主性的核心体现在对基础研究的追求方面”;“科学自主性就是科学根据自己的特定规范去行动,根据自己的特定价值标准去选择;同时又能够在与环境互动和适应的过程中保持相对独立性”。[6]20世纪中叶以来,知识的等级体系不断形成,具有不同分层和结构,并且通过大学教育和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使科学知识得以繁衍和深化,这也是一种科学建制模式。学科建制有利于构建道德约束和专业标准,维护学者正常的竞争和协作。我国学者费孝通认为,各大学的学系是培养学科专业人才的场所,大学不仅要建立专业和学系,而且要设立与之相联系的研究机构,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7]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向广泛的生产和社会领域扩散,知识成了社会一切活动和事务的中心。现代科学发展的结果不仅使派别林立,而且也相互渗透,科学-技术-生产-社会联系更加密切。科学建制的总体目标转向为人类及其生存环境谋取最大的福利,科学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分工。[8]现代大学由于受科学实践范式的影响,纷纷走出“象牙塔”,加强学术研究与生产的联系,更好地利用知识造福民众。“生产模式”强调大学在知识生产与转化中的作用,并且基于应用情境进行创新与人才培养,更好地实现科学的价值。学生要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洞察现实和解决实际问题。

实事上,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在强调学术性和生产性两者之间是有所侧重的。地方性高校更强调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将服务社会作为首要任务,并以此来设计课程与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例如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实践、实训环节,采用“师徒制”和“混合导师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重视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毕业生要求同时具有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此类高校也强调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掌握,但在掌握的量和深度上比研究性大学要少和简单一些,通识教育更重视综合素质教育、职业态度教育和企业家精神培育。

无论是学术模式还是生产模式都重视创新精神和专业伦理教育;两种范式都要求执行严格的质量标准和卓越人才标准。国家创新体系既需要一流的科学家、研发专家,也需要一流的工程师、技术工人、公务员、教师等,形成各方能够相匹配的高效能发展态势。目前尽管两种模式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仍存在专业深度、广度和前沿性等方面的差距。

2.2 动态优化课程结构

高校课程改革必须适应内外需求并结合培养目标、办学条件和师资状况进行动态优化。例如大学课程要及时反映新知识、新范式、新工具、新方法以及新产业、新产品、新案例,并找到与已有知识体系的衔接点;同时找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衔接点和生成点。在专业设置方面可以找到专业群落与职业类型之间的匹配关系,然后进行量身定制和课程包推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切性。在学科建设方面要考虑学科生成的内在逻辑,适当吸收其它领域研究成果以及生动的实践案例。另一方面要根据全球知识创新与应用态势进行动态调整,利用知识生命周期理论、地域差优势、SWOT分析以及PEST模型等科学预测工具进行合理规划与科学定位,并与自身的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相匹配。

有关科技创新与应用的生命周期与产业链的实证研究也是专业和课程设置需要考虑的。人类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能够带来全球化的产业革命和生活方式转变,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也随之波动。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核能源、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及其产业为标志。例如材料技术的革命,新型复合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工程陶瓷、工程塑料及铝锂合金等新材料的出现为开发新能源、发展空间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提供了基本保证,是新科技革命的重要基础;生物技术用于动植物新品种定向培育、疾病治疗、新医药工业、环境污染治理、矿产开采和能源生产以及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和生物电脑。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在促进生产大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变的同时更加关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高校课程设置要及时反映科技创新成果与应用态势。

在课程设置方面强化创新创业类核心课程,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结合专业特点,实训创新,模拟创业,有机融合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根据创新人才规格实行模块化课程设置,开设通识课、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活动课等模块;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采用讨论式、问答式、案例分析、现场模拟、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激励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工科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基地大数据管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进行精准分析与个性化培养,同时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和生产流程相整合,进行零件定制或成品配套设计与创新,并与大学衍生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和创新开发。

2.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与知识、能力结构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标准。以“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为契机,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例如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大学可以分阶段、分层次、分规模地选用“师徒制”和“学业导师制”;或者由跨学科研究中心、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负责学生的技术训练和研究课程,由教授与产业界、社区领袖组成导师团队授课,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际问题,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混合导师制”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相应地,教学与考核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可采用师生互访制度、课程定制和学分制等等。考试可采用论文和项目、产品设计等不同形式进行。激励学生投入科研实践,参与或主持科研和创新创业项目。基层教师专业组织可增加工作坊、项目团队、教师发展中心、咨询室等新的组织模式,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咨询与服务指导。还要有相应的保障机制,如师生利益保护、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学分制以及智慧校园等基础条件保障。如图所示:

2.4 优化数据生态系统

高校要建立良好的数据生态系统,优化结构性数据库及其利用率,同时开放非结构化数据库,既保证数据质量,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透明度和多样性。教师可以是利用大数据为学生提供预测和咨询。收集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学习和认知偏好以及学习缺陷等数据,然后进行深入分析,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学生学业成绩、认知偏好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分析报告,并提供参考建议。生涯发展导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职业发展走向,预测专业生命周期,并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提供生涯发展咨询。管理者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准确定位教师的教学表现,为考评和专业发展提供证据。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大数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基于大数据进行探究式学习。课堂只是学习的一个支点,然后从广泛的网络关系中学习。教师上课精讲,并推荐优质视频课程,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学习,深化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教师课堂上提出课题或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课后搜索资料或进行实验探究,写出研究报告,然后分组讨论,最后班级汇报,教师总结点评,促进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是利用大数据进行科研和生产服务。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提高科研时效性,加强与专业数据库的互动,及时获得咨询,同时加强与生产的联系,及时实现科研的生产转化。如图2所示:

2.5 高校-企业-政府良性互动

高校创新体系必须置于全球、国家、区域不同层面以及高校、政府、企业多元关系中进行设计。从纵向看,高校创新体系要与国家、区域和全球创新体系相对接,建立与不同层面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有效整合教学与科研、学科与专业、校内与校外资源与优势,使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相统一,科学求真与求善价值的有机整合,并通过大学理念、大学文化、大学纲领和科学建制和专业标准等规范约束,形成上下通达、特色鲜明的良性循环机制。

从横向看,高校要处理好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政府协同“第三方”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项目与经费评估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发挥着协调和咨询作用;大学则通过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等多种方式参与政策论证、决策咨询,发挥智库作用;而企业在大学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与专业设置、毕业生规格和需求以及科研评价等方面拥有实质性话语权。三方通过对话沟通与合作,达成共识,促进内部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匹配以及资源条件的共享,而大学衍生企业则发挥了媒介作用,推动科学-技术-社会的深度结合与创新发展。

2.6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高校在外籍留学生和专家引进与项目合作方面严重不足。为此一要加强高校国际化师资的培养,开设高层次、适宜性国际化课程,加强对留学生的个性化课程设计与定制,方法能够得到留学人员的认同和接受,让他们觉得不虚此行,价值倍增。教育声望具有扩散效应,一旦对外教育得到留学生和所在单位的认同,其影响将是呈几何级数递增和久远的。所以高校在留学生教育方面一定要提高专业性,提供优质的留学服务和教育课程。

二是为留学生和专家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学习交流条件,尊重异国文化,提供多样化服务,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将优质的专业教育与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相匹配。三是为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和教育成本回馈的畅通渠道,建立一种信任和互惠互利的关系,达到积极博弈和双赢的效果,进而促进学术交流,带动经济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有很多优势,应该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和专家学者来华学习、研究和创业。中国高等教育在借鉴西方模式的同时要探索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并且将优势向外扩散,形成文化产业、专业集群和教育产业链。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必须重新定位,走高端发展的道路,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授开店的层面,而应该站在国家和全球战略发展的高度高端定位并积极行动。中国高校不仅要走出去,而且要引进来,要用自己的实力和优势让来者看到实惠,看到发展,看到机遇,在专业与课程方面要凝聚一批拳头学科和专业群落;在教育与文化产业方面也应有所作为,将知识创新,人才培养,产业转化及商品化整合起来,或者形成高效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机制;抓住世界和国内关键技术,利用大数据与智能监测工具加快知识吸纳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改革配套的人才吸引政策,提供方便的生活与学习条件。

最后要重视国际视野人才的培养,通晓国际技术与商业规则,熟悉异国文化和公关礼仪,为人才引进做好传媒。国际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有外语和文化基础,而且要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能够通晓本领域的技术前沿、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状况,以及本学科和专业在本国和他国各大学发展的动态状况,这样才能为留学和来校专家提供更有专业性和吸引力的咨询服务。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今后的专业交流中进行深度合作,富有成效地完成合作项目,实现双赢。通过项目合作与学者互访,凝聚和吸引更多外国专家,亦可带动一个专业群落和产业链条的发展,带动某项事业的发展。国际合作往往可以为学校和企业带来新视野,使科学见解迅速应用到商业开发中去。随着国内外专业学者合作交流的增强以及与产学研结合的密切,不仅对高校师生,而且对各类生产企业和服务业的技术工人和普通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都会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

总之,高校创新体系强调内部关键要素与外部环境条件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动态耦合关系,从而达到系统匹配和动态优化效果。如图3所示:

参考文献:

[1] (美)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M].周程、于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7.

[2] 林宝琨, 杨俊君.高校创新体系的探讨[J].高教与经济, 2000,01:1-4.

[3] 赵沁平.分析发展趋势研究发展战略, 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03(8):1-6.

[4] 王生钰, 李培凤.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的标志[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11):34 -37.

[5] 罗炜, 唐元虎.大学-企业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2(1):29-31.

[6] 李醒民.科学自主、学术自由与计划科学, 引自徐飞.走入科学技术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38.

[7] 费孝通.略谈中国的社会学[J].高等教育研究, 1993(4).

[8] 段伟文.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5.

(责任编辑:姚 英)

Abstract:University innovation system includes teaching, research,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platform construction,etc. Different type of universities has different goals,quality standard, and paradigms. Different elements should match with each other dynamically so as to get anoptimized effect. The university innovation system should be designed from 4 dimensions: the international,national, regional and university. University,enterprise and government should keep a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to promoteknowledge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social service develop consistently.

Keywords:University innovation system;Coupling;dynamically;Academic paradigm;Production paradigm

猜你喜欢

关键要素
国外生态补偿机制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及启示
实践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研究
浅谈农作物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要素
大学跨学科合作的学科整合机制及其模式选择
撰写科技论文需把握的关键要素
科技期刊集团化、集约化发展的几个关键要素
我国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关键要素分析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对准备能力的关键要素分析
加强医院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