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名著阅读教学指导尝试
2016-11-19张小平
张小平
摘 要:现阶段中职生的阅读水平整体不高,其不喜欢名著有专业课程的负担且对名著阅读没有兴趣。中职语文教师迫切需要在阅读兴趣、引导阅读、指导阅读、读书交流等活动中进行尝试,从而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指导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名家大师们交谈,可以增长见识,启迪心智,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现阶段中职生的阅读水平整体不高,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其阅读兴趣,多读书、读好书是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手解决的。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学生兴趣,唤起良好的阅读意识
当今文化信息来源渠道多且快捷,多数学生沉迷于网络、电视,倾向于“文化快餐”,他们乐于接受各类“名著速读本”。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热情是促使学生搞好阅读的关键。为此,教师不妨尝试做好以下几点。
(1)将节选自名著的课文讲得精彩生动,利用它们吊起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例如,笔者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发现学生对里面人物的服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顺势结合当时的服装特点做了介绍,再结合讲中国历史上的服饰特点的变化并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服饰文化,且穿插着介绍作者的相关经历。这样学生了解的知识面就比较广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讨论的热情。
(2)善于营造班级阅读名著的氛围。比如,开展语文课前三分钟“推荐活动”,每堂语文课前,由一名学生向全班推荐名著的经典片段或一位名作家,并写出百字左右的推荐语参与评比,每周组织学生选出一名优胜者的文章,贴在班级宣传栏供全班阅读。时间长了,名著成了大家关注、交流的话题,成了大家心灵的需求,学生觉得不读名著,似乎挺没品位。这样,从交流的需要出发,学生从名著中就能读出乐趣,读出成就感。
(3)运用新型资源有效地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读书时间》等节目,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等都可以用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讲解《骆驼祥子》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社会状况等,可以先让学生看电影《骆驼祥子》,这样学生就会更直观地理解小说的内容及人物形象了。然后让学生说说观后感,这样,学生怀着积极的心态投入作品中去,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引导学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效。学生一入学,便可将推荐阅读的名著书目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务必在两年半内有计划地读完。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鸿篇巨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要求学生根据能力每日挤出时间阅读10至20页,把计划页数按日期填好,一个月下来积少成多,400至600页的书就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了。这样习惯成自然,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名著大部分篇幅较长,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上作者的写作手法各异。因此,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更有效地完成阅读,把握名著。
在阅读名著之前,老师应该对作家的生平事迹进行简单的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产生亲切感,更好地进入阅读状态。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介绍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经历,有利于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阅读的领悟能力。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所以,老师可以通过示范,理清故事情节来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书的故事情节,把零散的章节串联起来,做到把握全篇。如《水浒传》,主体故事的内容是写梁山泊108条好汉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造反道路的,但是每个英雄人物的故事又可以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将这些英雄人物各自的故事串联起来,就是整部《水浒传》的中心故事了。
三、做好读书笔记,提高应有的阅读能力
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容易犯囫囵吞枣的错误,很少做读书笔记,读完就如过眼云烟“犹雨大海,不留痕迹”(清·章学诚)。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阅读量不少,收获甚微。因此,做好读书笔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有极大帮助的。
要求学生每人一本笔记本,努力做到“不动笔墨不看书”,做好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可将书报中的名言警句、谚语、俗语、要点、成语故事、关键性段落照抄下来,增强记忆。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烈士墓前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这段,应该启发学生摘抄在笔记本上,加强记忆,并反复体会其深刻内涵。
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做好摘抄的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将自己喜欢的语句圈点、勾画出来,同时以章节为单位,或长或短都可以,写下梗概提纲、简短书评等,有疑问、有异议或产生共鸣的地方,要进行质疑、批注或写下自己独到的感悟。这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而且能提高学生深入揣摩研读文章的能力,加深对原著的进一步深入理解。
四、进行读书交流,感受传统的文化魅力
中职生情感丰富、外显,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活动。根据这一特点,在读书的交流过程中,主要采取灵活的活动课,力求化简单为灵活,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显,难易相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1)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以学生的读书笔记为基础,鼓励学生把名著带入课堂,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交流个人独到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发现自身阅读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完善阅读体验,从而提高名著的鉴赏能力。
(2)佳句佳作推荐,做好推荐工作。每次上课前抽出五分钟时间,按座位号由学生推荐一部名著和一句古诗文名句,并利用课间将之写在黑板右下角,加深学生记忆,引起阅读兴趣。
(3)诗歌、名段朗读,感受语言的魅力。朗诵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语感。组织学生通过仿读、分角色朗读、轮读、齐读来完成名著中精彩片段的欣赏。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背诵名著名段,加强学生感受优秀作品的语言感染力,进一步获得作品的思想精髓。
(4)开展讲故事比赛。经典名著中不少章节就是一个完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如“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等。组织学生以6人为一个小组,先通过小组评比,然后推选出优胜者,代表小组进行班级里的比赛。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实现了读和说的相互促进。
(5)定量定向阅读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在1~2个月里,组织同组成员阅读同一本书,然后让每个学生在组里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交流阅读笔记,畅谈阅读心得与领悟,然后由小组推荐交流,有利于收到集体阅读的效果,加深印象,营造班级阅读的氛围。此外,要求学生将平时阅读名著时摘抄的精彩片段、名句箴言、诗歌等制作成手抄报,并进行评比,充分利用班级空白墙面定期张贴,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
五、小结
文学名著是经典作品,作家在文学里投入了深沉炽热的情感,凝聚了作家对人生、对社会、对时代严肃的思考。“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相信只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质量,就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让读书成为学生的最爱,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阅读名著使学生与文本对话,能够体验作者深沉的情感、品味其奇妙的语言,领悟文本的意义,从而形成相应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任 炳.加强名著阅读教学的尝试与探讨[J].新课程学习(上),2012,(2).
[2]张志诚.浅析中职生阅读教学中的心理障碍及克服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0,(27).
[3]黄汉宗.唤醒阅读意识,提高名著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4,(73).
(作者单位:福建省上杭县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