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函数》教学设计

2016-11-19张宏秀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一次函数正比例因变量

张宏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上一节明确函数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对变量之间关系的考察,通过从具体背景中列出一次函数表达式,从而概括出一次函数的概念,力图从代数表达式上认识一次函数,为下一节学习一次函数图像及其应用,以及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函数的概念,但一次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几个现实生活中的一次函数的原型,抽象出数学模型,这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根据学生学情和本节课的内容,采用启发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的从事操作、观察、交流、归纳等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根据所给的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3.让学生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从具体背景中列出相应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观察发现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掌握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设计了以下三个生活情景。

情景1:出示上海中学照片

首先,教师出示上海中学照片,问学生“你知道从进学校大门到8(4)班教室一共要走多少级台阶吗?”,学生一般不知道,然后老师告诉学生,一共是162级。从每天熟悉的情景开始,这样激发了学生兴趣,并迅速集中了注意力,再让学生依次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如果老师每分钟走27级台阶,2分钟走多少级台阶?3分钟呢?4分钟呢?5分钟呢?

(2)如果用x分钟来表示老师行走的时间,y表示距8(4)教室的台阶数,完成下表:

(3)在第2题这一变化过程中,有那几个变量?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Y是x的函数吗?

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 ,学生很容易回答,这样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为第二个问题做好铺垫,填表格时,最后的一空格学生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前面的表格,利用“距8(4)教室的台阶数=总台阶数162-已走的台阶数”这一等量关系,完成第二个问题,突破从具体背景中列出相应的一次函数表达式这一难点,接着让学生思考第三个问题,复习自变量、因变量、函数的概念,为揭示一次函数的概念做好铺垫。

再让学生分组完成。

情景2:出示弹簧秤

1.某弹簧的自然长度为3厘米,在弹性限度内,所挂物体的质量x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y增加05厘米。(1)计算所挂物体的质量分别为1千克、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时弹簧的长度,并填入下表:

2.你能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式吗?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Y是x的函数吗?

情景3:某辆汽车油箱中原有汽油100升,汽车每行驶50千米耗油9升。

(1)完成下表:

(2)你能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吗?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Y是x的函数吗?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让一个学生说出答案,其他学生共同评价,教师适时点拨,并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函数关系式。

二、类比归纳,揭示概念

有了前面的学习活动作铺垫,揭示概念水到渠成。要求学生:

(多媒体展示)想一想,前面三个函数关系式从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征?

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教师适时巡查,了解学生情况。最后让一个同学发言,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出共同点:( 1)都有两个变量x、y;(2)x、y的次数都是一次;(3)因变量=自变量×一个常数+另一个常数。第三个共同点学生总结时会有一些难度,我会充分加以引导,努力让学生自己说出这一共同点,这时教师揭示一次函数的概念:若两个变量x和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我们称y是x的一次函数,其中是x自变量,y是因变量。当b=0时,即:y=kx (k≠0的常数),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这样就突出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师生合作,领悟新知

为检验学生掌握概念的情况,及时的查缺补漏,让学生独立思考例1,指名回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为结合实际背景,将教材上例2中的有关数据进行修改,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并利用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函数关系式,同时板书解题过程。

例1.写出下列各题中y与 x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为 x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

(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为y(千米)与行驶时间x(时)之间的关系;

(2)圆的面积y (cm2)与它的半径x(cm)之间的关系;

(3)一棵树现在高5 0 厘米,每个月长高2 厘米,x 月后这棵树的高度为y 厘米。

例2.我国从2011年9月1日起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征收办法规定:月收入低于3500元的部分不纳税:月收入超过3500元但低于5000元的部分征收3%的所得税……如某人月收入4000元,他应缴纳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为(4000-3500)×3%=15(元)。

(1)当月收入大于3500元而又小于5000元时,写出应缴所得税y(元)与月收入x(元) 之间的关系式.

(2)某人月收入为3800元,他应缴所得税多少元?

(3)如果某人本月应缴所得税21元,那么此人本月工资、薪金是多少元?

四、质疑辨析,发展深化

当m为何值时,函数y=-(m-2)xm2-3是一次函数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设计了质疑辨析题,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使学生的知识进一步发展深化。

五、回顾反思,归纳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再让学生谈谈本节课有哪些收获?目的在于让学生准确全面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及时归纳知识的习惯,不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当堂演练,评价反馈

1.下列函数①y=4x+3 ②y=-1[]2x ③y=1[]x ④y=x2 ⑤y=1-x中一次函数有( )

2.若y=(m-1)x2-m2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 )

3.函数y=(k2-1)x+3是一次函数,则取值范围是( )

A.k≠1 B.k≠-1 C. k≠±1 D.k可为任意实数。

4.某种大米的单价是5元/千克,当购买x千克大米时,花费为y元,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是x的函数。

5.如图,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现有一列火车从乙出发,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丙地行驶。

设x(时)表示火车行驶的时间,y(千米)表示火车与甲地的距离,写出x,y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为x的一次函数。

为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教师设计5个当堂演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七、拓展延伸,发展应用

为让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分层设计课外作业,

A组:教材P186: 1,2,3,4

B组:教材P186: 1,2,3

C组:教材P186: 1

【板书设计】

猜你喜欢

一次函数正比例因变量
调整有限因变量混合模型在药物经济学健康效用量表映射中的运用
适应性回归分析(Ⅳ)
——与非适应性回归分析的比较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例谈几何画板在一次函数应用题的教学尝试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分析
《一次函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正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设计与点评
正比例的意义
回归分析中应正确使用r、R、R23种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