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2016-11-19杨运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构建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几年国家极为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但由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完善,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高校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创业教育体系 构建

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大学生创业。近年来,国家极为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但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仅为2%左右,甚至达不到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成功率20%-30%的十分之一[1]。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与西方国家相比尚未完善,正如经纬创投张颖所说的:中国的大学生并不具备创业的条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没帮助大学生去创业[2]。李克强总理在对我国首届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因此,研究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1.1目标定位不准确。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已达到提高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的目的,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带有速成教育性质,热衷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业技能大赛,设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等,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培养未来的企业家,仅关注于创业技能、技巧方面的培养,误解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本质,创业教育目标定位模糊。

1.2创业教育体系缺乏顶层设计。

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未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创业教育与学生课堂教学活动脱节,属于学生“课余”、“自修”活动,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没有紧密的结合起来,创业教育失去了最强有力的专业保障,可操作性不强。另外,在管理中,绝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属学生处、团委或招生就业处负责,服务于学生就业,即使开设了一些《就业指导》等课程,其立足点仍和创业技能、技巧等相关,这种缺乏整体性的创业教育也是很难奏效的。

1.3缺乏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师。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专业老师缺乏创业教育意识,没有把创业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即使开设了一些与学生创业相关的选修课程,但任教老师大多非科班出身,也没有相关创业经历,上课方式、方法与专业课教学无疑,对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鲜有成效;高校也经常邀请一些知名企业家、优秀校友为学生做创业报告及讲座,但未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对学生的具体指导缺乏系统性,创业指导效果可想而知。

1.4企业参与创业教育力度不够。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学校、企业等各方面积极参与。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往往仅限于高校内,企业参与力度不够[3],导致学校创业教育效果不好。高校应注重自身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高校创业教育与企业发展同步。

2.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2.1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观念。

《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指出,“开展创业教育,要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是为了促进就业而开展的功利性教育。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升华和完善自我,创业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技能教育,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向企业家一样去思考[3]。

2.2重视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强化师资队伍。

把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标准写入培养方案,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一样作为基础课内容,以必修课的形式由专职教师讲授;开增创业教育公选课,尤其注重与专业课的融合,拓展学生的视野。以培训、企业挂职等形式提高现有师资创业教育素质,强化广大任课教师的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意识,在教学环节中注重联系学科前言,强化对学生创业意识的“渗透”;邀请一些知名企业家、优秀毕业生等有实战经验的创业专家担任学校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强化对有志创业学生的指导。

2.3发挥专业优势,挖掘创业典型,浓郁创业氛围。

高校应坚持自己的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引领专业前沿及发展方向,鼓励指导青年大学生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创业活动。经常邀请相关学科知名企业家、优秀校友等来学校作报告,向同学们本专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研发方向等,对学生创业活动进行更“接地气”的具体指导。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加强对创业典型的收集和报道,用学生身边的例子教育和影响学生,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浓郁创业氛围。

2.4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应更新观念,从高校实际出发,凸显自身专业学术优势,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实践、验证之地。同时,积极利用院系专业教师科研成果,在创业教育教师的指导下转化为可供实施的创业项目,以增加创业活动的成功率。高校可以重点遴选那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社会和经济效益的项目,与相关企业对接,实现高校创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2.5争取有关政策,为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近些年,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校学生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如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享受更多公共服务等,这些政策将有力推动大学生创业。高校应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积极帮助创业大学生争取并利用政府有关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解决大学生创业初期的盲目性和实际困难,积极促进高校创业成果与社会需求的整合,打造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 “双赢”。

综上所述,高校应通过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强化师资队伍、发挥专业优势,浓郁创业氛围、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积极争取有关政策等途径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卢亮,胡若痴,但彬.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措施及对中国的借鉴[J]. 中国高教研究,2014(08):55-60.

[2] 凌阳,王涛,傅译,杨爱群.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J]. 科技广场,2009,(04):245-247.

作者简介:杨运华 (1984.06-)男,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构建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