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全员育人”理念下教学秘书的教育者角色研究

2016-11-19林少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全员育人教学秘书高校

林少婷

摘 要: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基层人员,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全员育人”理念的深入实施,高校教学秘书“教育者角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文章在对国内高校教学秘书研究进行文献概述的基础上,阐述“全员育人”理念下确立其教育者角色的重要性及意义,进而探讨与之相应的角色要求。

关键词:高校 全员育人 教学秘书 教育者角色

一、关于高校教学秘书研究的文献概述

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数据检索来看,关于“教学秘书”的研究文章不多(见下表1),2007年以前的年发表量甚至不足百篇。与此不同的是,关于“高校辅导员”、“高校教师”类的研究文章每年却有上千篇。另外,国内关于高校教学秘书的专门研究著作、编著几乎没有,几大搜索网站及大型书店并未见相关成果。可见,高校教学秘书在高校中担任的角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关于高校教学秘书的角色描述主要有两类:管理者角色和服务者角色。前者主要是因为高校教学秘书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基层工作,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赋有管理功能,因此高校教学秘书也被称为“教学管理秘书”;后者主要是由教学秘书职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共同决定的。教学秘书作为秘书职业的一个分支,必须奉行“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对上服务领导,其次服务教师,对下服务学生。在强调高校职能转变的今天,教学秘书的“服务者角色”更加被强调、宣传。此外,还有少数学者根据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特点,将其归纳为:协调员角色、参谋员角色、档案员角色等,但均没有深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教学秘书是否具有“教育者角色”,并没有文章进行针对性的探讨。

当前,教学秘书等高校行政人员被统称为“教育工作者”,简称“教工”。严格来说,“教工角色”和“教育者角色”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前者强调行政功能,在本质上体现的是服务者角色,而后者强调教育功能,体现的是教职员的育人作用。可以看出,人们在传统观念上认为教学秘书的工作是“从属性”的,把教学秘书摒除在“教育者”队伍之外,淡化其“教育者角色”色彩,并未对教学秘书的育人功能多加重视。然而,新时期“全员育人”要求把高校教学秘书纳入育人主体,这是对教学秘书作为“教育者角色”的肯定,有着重要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二、确立高校教学秘书教育者角色的意义

首先,它是 “全员育人”的政策所向,是社会对教学秘书工作的期许。在这种“人人皆教育之人,处处皆教育之地”的高校教育环境中,社会对教学秘书有了更高地期待,即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确立高校教学秘书教育者角色是“全员育人”的政策所向,是对“全员育人”理论的深入补充。

其次,它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所需,是学生对教学秘书的诉求。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园地,更是学生成长、成熟的重要场所。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他们将面临许多困惑,许多选择,他们渴望求知,渴望融入社会,希望被认可,但这些如何塑造自己、完善自己的关键问题,是无法通过书本学习得到的,是专业政工干部队伍无法全面解决的难题。在此情况下,与学生日常联系较为密切的教学秘书,作为学生日常学籍管理和教学服务的人员,他们能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通过轻松性地谈话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各种载体途径,积极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对学生而言,教学秘书也是倾吐心事、排忧艰难的良师益友。因此,确立高校教学秘书教育者角色,本质上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最后,它是教学秘书提升个人价值的职业所求,是教学秘书的岗位向往。教书育人是世界上最高尚、最阳光的事业。教师职业,因其育人工作既能满足学生发展的个人所需,也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而受到人类历史长期以来的尊敬和重视。然而,长期服务于教师队伍的高校教学秘书,并未直接参与教育工作。教学秘书因长期处于任务繁琐、内容重复、待遇较低、职称评定难的行政状态,因此常常造成低成就感和倦怠感,严重制约着教学秘书的积极性。确立教学秘书的教育者角色,积极鼓励教学秘书参与育人工作,能让教学秘书从中收获育人的光荣感和成就感,提升职业信心,进而保持教学秘书队伍的青春与活力。

三、教育者角色对教学秘书提出的要求

(一)教育者角色意识的树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米德认为,人们在社会上及心理上都有一种角色性的规范、角色性的期待、角色性的认同。一个人一旦承担起某种角色,就会相应树立起符合自身角色的社会地位、权利及义务所要求的行为模式;于此同时,社会总是会按照个体所承担的角色去期待和评价行为者的行为。由此而言,高校教学秘书应当树立起教育者角色意识,把自己当成一名光荣的“教育者”,才能自觉地以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来规范、督促自己的工作行为,自觉履行育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只有当高校和社会都树立起教学秘书的教育者角色意识,才能对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给予重新认识和尊重,通过局外人的期待激发教学秘书的教育工作积极性,推动“全员育人”发挥最大功效。

(二)专业角色能力的培养

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运行者,教学秘书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行政业务能力,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符合“教育者角色”,教学秘书还应当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与之相应的角色能力:(1)努力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的相关基础知识,了解新时期青年学生的基本特征,为育人工作奠定知识基础;(2)培养良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热忱对待学生,采取科学有效地指导方法,真正做到一切工作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3)培养创新能力,在工作制度、工作方式、工作手段上创新发展,创造愉快而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提供学生个性化服务,增进师生友谊。

高校教学秘书除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外,还需要提高与教师、辅导员、政工干部等其他教职人员的协作能力。教师、辅导员以及政工干部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加强与不同专业教师、不同院系的辅导员、不同岗位的政工干部的交流,融合多方的育人经验和观点,并结合自身岗位特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资源,与教师、辅导员及政工干部队伍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多重角色扮演的融合

教学秘书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在高校中扮演着多重的角色:管理者、服务者、教育者等。他们在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根据工作对象的不同、内容不同、目的不同,可能需要同一时间扮演不同角色,或在不同时间里转换不同的角色,这对高校教学秘书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根据角色分析理论,“个体在同时扮演一个角色或几个不同角色时,可能会引起的内心冲突和矛盾,这些矛盾和冲突称为角色冲突”。教学秘书如果不能很好地接受和适应新旧角色的转换、融合,很容易导致个人的角色间冲突,影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运行。

多重角色扮演的融合,要求教学秘书首先要加强自身对不同角色的认识,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学生育人工作,在工作中发现不足、改进工作。其次,在工作过程中要分清角色扮演的主次,权衡轻重,当角色冲突发生时,教学秘书应当树立健康、积极的工作心态,正确地面对工作压力,积极进行自我疏导、调整,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化解角色冲突。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N]. 人民日报,2005-1-19(1).

[2]亚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三联书店,1991年,第3页.

[3]张铭,严强主编. 政治学方法论[M].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6-169页.

猜你喜欢

全员育人教学秘书高校
构建多面展示平台 打造家校沟通纽带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教学秘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作用
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学秘书的作用和素质要求论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点面结合,让“全员育人”落地开花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