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中内质网应激PERK/eIF2a、IRE1/XBP1通路的影响

2016-11-19李军汉李恩张仲阳苏全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运动

李军汉 李恩 张仲阳 苏全生

摘 要:观察内质网应激PERK/eIF2a和IRE1/XBP1通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变化,探讨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预防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运动组3 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予高脂饲料喂养,运动组在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予运动干预,连续8周,直至实验结束。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ERK、 eIF2a和IRE1、XBP1蛋白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油红O脂滴数量增加,PERK/eIF2a和IRE1/XBP1通路蛋白表达增加;2)与模型组比较,运动组油红O脂滴数量减少,PERK/eIF2a和IRE1/XBP1通路蛋白表达降低。结论:8周高脂饮食可成功复制NAFLD动物模型,内质网应激PERK/eIF2a和IRE1/XBP1通路参与NAFLD的形成。运动对NAFLD形成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运动可降低PERK/eIF2a和IRE1/XBP1通路蛋白表达,减少内质网应激有关。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非酒精性脂肪肝;运动

中图分类号: G 804.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6)05045904 文献标志码: A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贮积为特征的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4个病理过程[1]。近年来,NAFLD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但其发生机制仍不清楚[2]。研究[34]报道,ERS在心血管、神经元变性和糖尿病等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关ERS相关蛋白在NAFLD中的作用机制,国内外仅有少量文献[56]报道。迄今为止,内质网应激PERK/eIF2a和IRE1/XBP1途径在NAFLD中的作用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拟通过高脂饲料喂养诱导大鼠NAFLD动物模型,并采用运动干预,探讨NAFLD形成中的内质网应激作用机制及运动对NAFLD的干预作用和作用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8周龄SD雄性大鼠30只,SPF/VAF 级,体重为(195.36±5.87)g,分笼饲养,自由饮食饮水,室温18~22 ℃,相对湿度45%~55%,12 h光照和12 h熄灯模拟昼夜交替。

1.2 分组与喂养

所有大鼠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运动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予高脂饲料喂养,运动组在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予运动干预,连续8周,直至实验结束。高脂饲料配方[7]如下:基础饲料71.8%,猪油18%,胆固醇2.0%,胆盐0.2%,蛋黄粉8%。

1.3 运动方法

运动方式参照文献[8]报道,实验前先进行3 d适应性游泳练习,每天1次,每次15 min,每天递增10~20 min,经1周增加至60 min,以后各周都维持此运动量,直至实验结束。训练时驱赶不游泳大鼠,以防漂浮水面。正式运动期间每周运动6 d,每天1次,每次60 min。运动条件:长150 cm×宽60 cm×高70 cm的游泳池,水温(31±1)℃,水深60 cm,超过大鼠身长的2倍。

1.4 样本采集与处理

大鼠处死前先禁食12 h,称重后以2%戊巴比妥钠溶液4 mL/kg腹腔内注射麻醉,新洁尔灭消毒皮肤,以腹部正中切口打开腹腔,迅速取出肝脏,置于4 ℃生理盐水中反复漂洗,在肝左叶中部切取1 cm×1 cm×1 cm,放置于液氮中速冻,转入-80 ℃冰箱储存,用于Western bolt检测。取肝右叶一部分固定包埋,用于冰冻切片和油红O染色。

1.5 测试指标与方法

1.5.1 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

油红O染色方法:肝脏冰冻切片(5 μm厚度)用于脂质染色。脂滴为红色,每张切片在200倍光镜显微镜下随机取5个视野,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每个视野下红色脂滴光密度,每张切片5个视野下红色脂滴光密度相加后取平均值,用每组平均光密度表示红色脂滴的多少,单位以AIOD.μm2表示。

1.5.2 western blot法测PERK/ eIF2a和IRE1/XBP1途径蛋白表达

将50 mg的冰冻肝组织置于匀浆器中,用剪刀尽量将组织块剪碎,加入500 mL组织裂解液,反复研磨使组织尽量碾碎,30 min的裂解后,以2 000 r/min,4 ℃离心组织匀浆10 min,取上清液,再以12 000 r/min,4 ℃ 离心30 min,回收上清液,取小部分上清液用BCA法测定蛋白浓度。等量蛋白样品(50 μg)经12.5%SDS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分离后,电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经5 %脱脂奶粉室温下封闭1 h,分别用兔单抗PERK(1∶2 000,abcam公司)、兔单抗eIF2a(1∶2 000,abcam公司)、兔单抗IRE1(1∶2 000,abcam公司)、兔单抗XBP1(1∶1 000,abcam公司)和兔单抗βactin(1∶1 000,abcam公司)室温孵育1 h后,4 ℃过夜,TBST洗膜3次,每次10 min,分别加入相应的HRP结合的羊抗兔IgG(1∶2 000,abcam公司)室温孵育1 h,TBST洗膜3次,每次10 min,加入ECL发光液,1 min后于暗室内进行胶片曝光、显影、定影、晾干。βactin作为内参,并用Gelpro32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蛋白表达量用光密度比值(OD ratio)表示,蛋白表达量用“目的蛋白/βactin”计算。

1.6 数理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对多组样本均数进行比较,M组、EM组、FM组和EFM组4组比较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Univariate),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研究结果

2.1 各组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

油红O染色结果(如图1和表1)所示:对照组肝细胞未见明显脂滴;模型组肝细胞胞浆内橘红色脂滴数量增多,大小不一,以小泡性脂肪滴为主;运动组肝细胞胞浆内可见少量橘红色脂滴,脂滴数量在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

2.2 各组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PERK/eIF2a途径蛋白表达变化

各组大鼠肝组织PERK、eIF2a蛋白表达(如图2和表2)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运动PERK、eIF2a蛋白表达升高,其中模型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组PERK蛋白表达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eIF2a蛋白表达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与模型组比较,运动组PERK、eIF2a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

2.3 各组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IRE1/XBP1途径蛋白表达变化

各组大鼠肝组织IRE1、XBP1蛋白表达(如图2和表3)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运动组IRE1、XBP1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比较,运动组IRE1、XBP1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

3 讨论与分析

3.1 动物模型的建立

为深入研究NAFLD的发病机制,建立与人类病变相似的动物模型极为重要。在现有的NAFLD动物模型中,主要有先天性“转基因动物”“化学物质诱导”、病毒诱导及高脂饲料诱导等[9]。高脂饲料诱导的NAFLD动物模型,其病变过程较慢,方法简单、病理特征与人类相似、成功率高而被广泛应用,是国内外学者最常采用的造模方法[10]。

诊断NAFLD的金标准是病理组织学[9]。本实验采用连续8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NAFLD模型,油红O染色可见模型组肝细胞胞浆内脂滴数量增多,大小不一。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油红O脂滴光密度值显著升高(P<0.05),提示本研究NAFLD动物模型复制成功。

3.2 内质网应激PERK/eIF2a和IRE1/XBP1途径在NAFLD形成中的变化

PERK是介导ERS反应的重要分子,正常状态下,PERK与GRP78结合成无活性的复合物;ERS时,PERK与GRP78解离,解离出的PERK寡聚化并激活,使eIF2a磷酸化,mRNA和蛋白的转录翻译水平下调,ER蛋白负荷减轻[11]。林志楠等[12]报道,pPERK蛋白在胰岛素抵抗大鼠肝组织中表达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PERK和eIF2α在生理状态下也少量表达,而在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PERK和eIF2α表达明显升高,提示ERS通过介导PERK/eIF2α通路参与高脂饮食诱导NAFLD的形成。

正常状态下,IRE1与GRP78结合成无活性的复合物,ERS时,IRE1与GRP78解离,解离出的IRE1通过非常规剪接XBP1 mRNA激活XBP1。XBP1能促进陪伴蛋白和自身基因的转录,也能促进ERS相关其他靶基因的转录。它是CREB/ATF家族的一个bZIP转录因子。XBP1表达水平的改变会直接影响ERS的反应强度[13]。对于IRE1/XBP1信号通路,国内外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体外研究。Kirkpatrick等[14]报道,与接受相同处理的XBP1+/+细胞相比,XBP1-/-小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在发生ERS后,后者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IRS1丝氨酸磷酸化显著增强,抑制胰岛素信号转导。而IRE1/XBP1信号通路在大鼠体内的作用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肝组织IRE1、XBP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ERS通过介导IRE1/XBP1通路参与高脂饮食诱导NAFLD的形成。

3.3 运动对NAFLD形成的预防作用

现有研究[15]证实,耐力运动可较好地预防脂肪肝。吴明方等[16]报道16周有氧运动可改善NAFLD患者脂质代谢紊乱,降低患者血浆SREBP1 c、TNFa水平。晋娜[17]报道运动可减轻肥胖程度,有效预防脂肪肝。分子水平研究报道,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有预防作用可能与其抑制ChREBP基因表达[18]、降低肝脏TNFa mRNA的表达和脂联素mRNA表达有关[19]。有关运动对内质网应激PERK/eIF2a和IRE1/XBP1途径的影响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运动组肝细胞胞浆内脂滴数量减少,油红O脂滴光密度值显著降低(P<0.05),PERK、eIF2a和IRE1、XBP1蛋白表达降低,提示运动对NAFLD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低PERK、eIF2a和IRE1、XBP1蛋白表达,减少内质网应激有关。

4 结论

8周高脂饮食可成功复制NAFLD动物模型,内质网应激PERK/eIF2a和IRE1/XBP1途径参与NAFLD形成,运动对NAFLD形成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PERK、eIF2a和IRE1、XBP1蛋白表达,减少内质网应激有关。

参考文献:

[1]ALKHATER S A.Paediatric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n overview[J].Obes Rev,2015,16(5):393.

[2]宋光耀,任路平.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发生机制研究新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664.

[3]OAKES S A,PAPA F R.The role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n human pathology[J].Annu Rev Pathol,2015(10):173.

[4]BYRNE C D,TARGHER G.Ectopic fat,insulin resistance,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implication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4,34(6):1155.

[5]PAGLIASSOTTI M J.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Annu Rev Nutr,2012(32):17.

[6]陈潇迪,陈东风,王军,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凋亡的内质网应激启动机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6):1172.

[7]常薪霞.盐酸小檗碱对高脂饮食诱导的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8]唐智明,邓玉强,吴健,等.长期游泳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Musclin分泌和脂质代谢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 2011,30(12):1078.

[9]OTGONSUREN M,ESTEP M J,HOSSAIN N,et al.A single noninvasive model to diagnose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and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4,29(12):2006.

[10]FRAULOB J C,OGGDIAMANTINO R,FERNANDESSANTOS C,et al.A Mouse Model of Metabolic Syndrome:Insulin Resistance,Fatty Liver and NonAlcoholic Fatty Pancreas Disease (NAFPD) in C57BL/6 Mice Fed a High Fat Diet[J].J Clin Biochem Nutr,2010,46(3):212.

[11]HAN X H,WANG J Y,WANG L,et al.[Role of PERK/eIF2a signaling pathway in hepatocyte apoptosis of alcoholic liver injury rats[J].Zhonghua Gan Zang Bing Za Zhi,2010,18(10):768.

[12]林志楠,罗红飞,都健,等.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组织PERK和pPERK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7):529.

[13]LEE A H,SCAPA E F,COHEN D E,et al.Regulation of hepatic lipogenesis by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XBP1[J].Science,2008,320(5882):1492.

[14]KIRKPATRICK C L,WIEDERKEHR A,BAQUIE M,et al.Hepatic nuclear factor 1alpha (HNF1alpha) dysfunction downregulates Xboxbinding protein 1 (XBP1) and sensitizes betacells to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J].J Biol Chem,2011,286(37):32300.

[15]ASCENSAO A,MARTINS M J,SANTOSALVES E,et al.Modulation of hepatic redox status and mitochondrial metabolism by exercise: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liver diseases[J].Mitochondrion,2013,13(6):862.

[16]吴明方,陆阿明.有氧运动及其联合饮食干预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SREBP1c、RBP4水平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2015,30(2):132.

[17]晋娜,陈文鹤.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对肥胖症患者脂肪肝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6):58.

[18]李沙,吴皓,刘畅,等.肝脏ChREBP在有氧运动预防C57BL/6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2014,32(4):446.

[19]计慧.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联素及肝脏TNFα mRNA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2014,29(10):975.

猜你喜欢

非酒精性脂肪肝运动
不正经运动范
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TLR4和MyD88 mRNA的表达
脂肪肝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葱白提取物调节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质水平的机制研究
水飞蓟宾联合洛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
左旋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肝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分析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