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互联公共领域的新舆论圈
2016-11-18刘艳
刘艳
摘 要 微信朋友圈的舆论传播营造了一种公共个体化与私人公有化结合的中间状态。这种新舆论圈建立于个体间的密切关系上,因彼此信息的互动特性而对公共舆论产生影响。在新媒体社交平台影响的加强下,朋友圈的舆论传播逐渐渗入其中,并改变着已有的舆论环境和人们的社会化传播行为。
关键词 朋友圈;公共领域;新舆论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9-0015-03
随着Web2.0的推广与普及,微信朋友圈成为了继播客、博客、微博之后的一股新兴力量壮大着社会性媒体的队伍。而微信朋友圈作为社会性媒体的后起之秀,是一种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个人意见表达与传播方式,也形成了一股新生的舆论力量。
1 微信朋友圈:公共属性or私人属性
关于公共性,哈贝马斯曾经在他早期的著作中对其做过很好的定义和说明。他认为真正的公共领域,是向所有公民开放的、由对话组成,并且通过对话形成公共舆论,提倡批判的,以自由、民主、正义为基础的社会空间[1]。
更多人认为朋友圈从技术上具备强烈的私人性特征:账号和密码;好友访问权限设置;动态设置等等。但是人们很容易忽视这样一个问题:微信朋友圈作为社会性媒体的其中一员,使你成为了传播者。这就决定了微信朋友圈存在一个与私人性完全相矛盾的属性,也就是公共性。微信朋友圈越来越向公共的平台过渡,而逐渐演化成一种中间状态:公共个体化与私人公有化结合的舆论平台。
1.1 公共空间个体化
微信朋友圈公共空间的私人化集中体现为“自媒体”形式和“声音的多元化”两个方面。
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2]。朋友圈作为使信息大范围传播的“媒体”仿佛如春雨一般悄悄地就飞进了普通百姓的手中。在这个完全自主的“媒体”上,人们可以想写就写,想说就说,每一个人都可以利用朋友圈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传递自己的喜怒哀乐。在朋友圈,传播内容从写作出来到传播出去,其迅速、高效,是我们无法估量的。它的话语表达具有了多元化的特征,而且这些多元化的话语通常又因受众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体现出非理性化的特点。例如:2015年6月,因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谭永志一伙被河南郑州市公安局抓获,朋友圈首先展开了一场关于如何更有效保护孩子的讨论。众多网友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整个朋友圈充斥着各种声音。
1.2 私人公有化
1.2.1 私人性≠完全隐私空间
朋友圈毕竟不像空盒子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从传播内容的公开性来看,个人性的内容一旦公开传播出去就会迅速进入公众视野,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另外,传播的内容还有一部分属于公共信息,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因此,朋友圈已不是单纯的私人领域,它是公共化的传播平台。这种私人领域的公共化使过去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方式中的原生态、自然化的私人言论由隐性状态进入到公共表达空间,社会话语权得以重构的同时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1.2.2 微信朋友圈内容的社会舆论影响力越来
越大
微信朋友圈内容的影响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诱发群体现象;二是使私人事件成为公共事件。
朋友圈中大量的信息虽经不起仔细推敲,可是因为社群的轻信和盲从,依然会在朋友圈中被大量转发并引起围观。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社会学著作《乌合之众》中说过:“一个社群总是容易受到暗示,并且是非常轻信的。他们总是处于一种期待被人注意的状态中,所以非常容易受到暗示”[3]。当某一事件成为红极一时的热点时,网民们很快就会形成一边倒的舆论,使人们无法冷静理智的思考事情的始终。类似的事件在今年上半年的朋友圈里屡见不鲜,很多被争相传播的事件及舆论要么议题绝对化,要么最终被证实是一场有目的的营销行为。
另外,朋友圈内容会使私人言论上升成为公共事件。2015年9月,朋友圈热传一篇名为《中国人民大学孙家洲教授为断绝本人与新招硕士生郝相赫的师生关系 告学界朋友与弟子的公开信》的文章。这份在私人朋友圈的声明迅速在各大公共平台转发并引起热议。不仅吸引了众多关注,其舆论所产生的影响就连当事人自己也无法忽视。郝相赫认为朋友圈是一个私人空间,在私人空间里说话自然随便一些,是可以被理解的。而他的导师也为事件产生的公共性影响而深有顾虑。但我们知道,技术上的一帖转发和圈内的信息互动能轻易地将单个的私人空间展示成人所共知的社会事件。在微信朋友圈,只要私人事件有公共属性,能引发关注,就不可能只局限于私人的领域。
2 微信朋友圈中的互联新舆论圈
朋友圈舆论环境是如何形成的,它与传统舆论环境中有何区别,其特性是什么?
2.1 微信朋友圈的舆论传播模式图
由于朋友圈的空间综合了公共性和私人性的两种属性,其舆论圈的形成和扩散也密切地受到这种空间属性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以私人交往属性为关联的公共领域的扩张,图示如图1。
表明:朋友圈中的信息流动首先是以个体间的信息互动为基础。互动表现为:一对一互动、一对多互动与多对多互动三种。每种形式中的信息流动与形成的舆论圈会产生性质和传播范围的差异。但它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即以自身的信息传播形式影响外围的公共舆论环境。只要一个话题有可供传播的价值,无论它处于多么隐蔽的空间,都存在被广泛传播的可能性。
另外,不同形式的信息互动并不是彼此孤立的。他们不仅相互产生影响,还将这种影响积极地重新纳入自身的舆论体系中,使不同圈层的舆论不断地变化,产生诸如结晶、固化、改变等影响。2016年5月7日雷洋意外死亡事件网络舆论关注的重心并不在于案情的真相和事件发展的过程,而一度聚焦为热衷于讨论雷洋本人是否真正进行了嫖娼行为。这些话题或集中或偏离的状态在朋友圈中并不鲜见,而在不同圈层的交互强度使得这一空间社会性的事件解读也带有极大的情绪性和感染力,从而更影响了社会舆论。
最后,在整个大的公共舆论空间,朋友圈中所生成的舆论会通过不同的平台积极融入其中。2016年4月5日的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在朋友圈的传播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案例。我们发现这个最早在微博中提交的信息迅速引爆朋友圈,衍生出不少的话题,并源源不断地将新的话题汇聚、提炼后输入到其他平台,甚至是一些主流媒体的社交平台,从而产生影响。
2.2 微信朋友圈的舆论传播特色
微信朋友圈由于是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不断渗透的舆论圈,它与传统舆论环境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表现为一种受个体间传受互动影响的舆论环境。
2.2.1 朋友圈的存在状态影响舆论的强度
朋友圈的存在状态在其舆论影响中具备重要作用,如互动的强弱、互动的范围等。朋友圈互动的强弱不仅表现在大量的评论、转发、跟帖表达意见,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对于事件真相的倒逼即对事件进程的影响。例如:“雷洋案”和“魏则西事件”中,朋友圈中对事件的进程广为传播,并提出质疑,激发媒体展开更深入的调查采访,对于事件真相的调查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助力作用。在意见反馈过程中,通过平台的跟帖讨论以及对媒体新闻的转发评论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在一次次互动中,推进公共舆论的认知强度。
2.2.2 加强了舆论价值的消弭
技术与平台的先进一方面推进了朋友圈的舆论强度,另一方面在舆论的价值认知的深入性和持续性上也带来了影响。《中国青年报》就发表评论指出,唾手可得的真知灼见往往加剧了人们对于议题的轻视心使得“公共议题和争论变得越来越短命”[4]。久之,社会事务关注的心态和自身的理解批判能力也将随之下降。对于公共社会舆论来说,单一化和浅薄化的认知与观点并不能起到它应有的价值。
2.2.3 公共化的舆论环境日益降解私有的情绪
展露
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的去世在朋友圈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哀悼追思,然而在这个舆论场中我们所看到的并非是基于个人情怀的情绪流露,而是呈现出更强烈的公共化特性。首先,衍生话题增多消费意味浓厚。在此次事件中,先生的《一百岁感言》真伪问题,得到了最多的关注度。当天,杨绛先生百岁感言中的某些句子被网友单独提出来,设置成图文形式,不久朋友圈就开始疯狂转发。其次,全民鸡汤的呈现方式更易使舆论进入单一宏大的社会化标准,而失去了社会舆论的个人化特色。追悼与哀思具备的消费属性加强,总体看上去有些虚张之意。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珏,刘北成,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刘璐.自媒体发展现状浅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8).
[3]勒庞.乌合之众[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微信朋友圈:随手转发的“舆论场”?[N/OL].中国青年报,2015-03-18.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5/0318/c212785-26710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