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点—线—面”的新闻生产与传播良性循环的新模式
——以《“媒介事件”研究:兼论传统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的转变》为例
2016-11-18高子淇
高子淇
西城外国语学校,北京 100044
构建“点—线—面”的新闻生产与传播良性循环的新模式
——以《“媒介事件”研究:兼论传统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的转变》为例
高子淇
西城外国语学校,北京 100044
文章从《“媒介事件”研究:兼论传统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的转变》入手,探讨如何使新闻生产与传播构成良性循环,助推传播实践的良性运转和新媒体社会的健康发展。
媒介事件;传播实践;新媒体社会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越来越多光怪陆离的现象让人们眼花缭乱,纵览这些层叠涌现的各类事物,“事件”成为其最鲜明生动的脸孔。在各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中,“××事件”“××门”“××案”已经成为“出镜率”最高的词汇。
以媒介事件为篇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共检索出556篇文献,一直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从发文时间上看,2007年之前低于18篇,2008年开始论文篇数开始增加至40篇,2010至今一直保持在60篇左右。其中除了涉及新闻与传媒领域之外,诸多领域也开始了对媒介事件的研究,如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领域、体育领域、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领域、贸易经济领域、出版领域、司法领域、宏观经济领域、高等教育领域等。在众多文献中,《“媒介事件”研究:兼论传统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的转变》(以下简称《“媒介事件”研究》)从元理论与科学哲学、新闻传播实践规律、媒体运作原理等角度来全面考察与深入分析“媒体事件”这类现象,为开展立足学理层面、展示整体视野、紧扣时代背景、切合社会现实的“媒介事件”研究提供了如下新视野。
1 立足于“点”:对有关媒介事件的种种“误读”“泛读”和“浅读”做出澄清与解释
继美国丹尼尔·戴扬(Daniel Dayan)、伊莱休·卡茨(Elihu Katz)两位著名传播学者于1992年用“媒介事件”一词来指代一种“电视仪式”或“节日电视”甚至“文化表演”之后,“媒介事件”的内涵与外延不断被修改和扩大,以致只要媒体上“一出事”,或者任何跟媒介沾上关系的,言必称“媒介事件”,导致这一方面的研究在被泛化的同时也被肤浅化和表面化,从而使得“媒介事件”的真实面目变得混淆不清、模糊难辨。
全书以本体论和科学哲学理论为支撑,以现时代的社会现实与传播实践为背景,作者从大量的个案和表象中挖掘共性、提炼规律,态度鲜明地明晰了“媒介事件”的基本类型、组成要素、主要特征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展示出媒介事件的完整面目与清晰轮廓,实堪为一本媒介事件的全景式、系统性入门著作。全书不仅以“媒介事件”为钥匙,全面地解答了当前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事件时代”所带来的种种疑惑与争论,而且打开了一面我们能清晰明了地观照这个时代的镜子。仔细读来,让我们第一次从学理高度和整体视野上对“媒介事件”这样一类立足于新闻传播领域、辐射至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高热度”现象有了全新的认识,构建了有关“媒介事件”最新研究的完整理论体系。
2 拉开与“线”:爬梳剔抉社会发展史、新闻传播发展史(包括中国在内),总结概括“媒介事件”的历史演进脉络和嬗变规律
作者对“媒介事件”的研究从当下着眼,以历史为据,将研究视野拉长至新闻传播发展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长河之中:不仅有与参考系客观报道的横向比较史,也有“媒介事件”自身的单线演进史;不仅在业务实践层面来探究“媒介事件”的嬗变递进历程,更从社会理念、社会思潮的深度来挖掘其递嬗的内在动因;不仅有媒介事件发展中的若干典型个案分析,又有对这若干“点”所铺展的社会现实“面”的全面阐释;不仅有对媒介事件形成阶段的科学划分,更有从这种发展史中归纳得出的重要规律,包括“媒介事件”发展过程中与客观报道理念的交互和独立性、“媒介事件”的发展具有两面的分化性、“媒介事件”是对社会现实的直接或间接的映射、新闻报道理念与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天然联系等方面。纵观起来,全书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部完整细密的媒介事件传播发展简史。
3 铺展于“面”:归纳和描摹实践中的诸多表现形态,构成一幅现实生活中的“媒介事件”百态图
作者从特殊性的角度,把“视线拉长到广阔而丰富的新闻传播实践领域之中”,捕捉到媒介事件的千姿百态,或者说是“传媒→事实→报道”模式的多样“脸谱”,并逐一从实践上厘清媒介事件的诸多“变形”,给予其清晰准确的定位。文中主要分析了事件营销、媒体公关、网络媒介事件这三种媒介事件的“变种”,它们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作者所定义的“媒介事件”,但与后者之间具有极大的关联性和相似性,而且同样在现实中层叠涌现,构成“事件时代”异彩纷呈的媒介景观。此外,作者提炼出这三类“变种”的核心特征:事件营销以“事”为依托、媒体公关以“人”为主体、网络媒介事件以网络为舞台,作者通过细致深入的辨析和大量的典型案例,对媒介事件的这诸种不同现实表现进行了全面诠释。
4 依托“点—线—面”,将客观报道这一新闻传播实践中的核心活动作为参照物,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推行“传媒→事实→报道”的新闻报道模式
作者将眼光和视角投射到丰富多样的社会现实之中,并通过与客观报道的对比来观照新闻传播实践的现状与问题,使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解释力与实践指导价值。作者总结出:“媒介事件”脱胎于客观报道的母体,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客观报道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此,作者对媒介事件的研究,始终放在与客观报道相比较的框架下来进行:在客观报道中,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模式是“事实→传媒→报道”;而到了媒介事件中,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模式则转变成“传媒→事实→报道”,成为一种新的、与客观报道相对应的新闻报道模式。作者从两者的实践操作流程到历史演进过程,从理论构成要素到相互带来的影响,比较分析贯穿在全书的篇章结构之中;同时以对媒介事件的分析为主,以客观报道的比较为辅,通过比较看出问题,借助比较突出特质,不仅使全篇结构清晰明了,而且在这种全方位的比较中,媒介事件的属性和特征变得不言自明、其义自现,整体特质得到全面展现。
综上所述,新闻工作者应当秉承质疑精神与求真态度,唯客观报道是从,从现实情况以及问题出发,以元理论、科学哲学等理论为坚实支撑,通过严密而系统的论证,探究“媒介事件”的合理性、客观报道的缺陷与不足、两者如何互补共进等一系列关涉新闻传播体系和未来发展的本质问题,在帮助人们形成对“媒介事件”这类热点社会现象的理性认知的基础上,有效指导新闻传播实践的健康运转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只有善于思考、勇于挑战、敢于论证,才能让新闻传播更好地传递事实、展现真相、服务大众、引领未来。
[1]Daniel Dayan,Elihu Katz. Media Events: Live Broadcasting of History[M].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18.
[2]郭建斌.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兼评《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4(4):6.
[3]王旭.新媒体事件的传播路径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6(7):12.
[4]庞晓龙.探究新闻传播的规律[J].新闻传播[J],2016(2):9-10.
G256.4
A
2096-0360(2016)19-0008-01
高子淇,西城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