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与真实:庄子“道”论探析
2016-11-17刘亚明
刘亚明
摘要:
庄子的“道”基本上继承了老子的“道”的含义:“道”是自本自根、普遍无遗、绝对超越的、是世界之所以为此世界的依据(本体论意义),也是值得人们追求并遵循的绝对真理(认识论意义):一方面,“道”就是整个经验世界的原因性和终极依据,相对于经验世界具有逻辑先在性;另一方面,终极之“道”则体现为某种真理,代表着真知灼见,是衡量是非、判断善恶的评价尺度。概而言之,“道”是整个宇宙——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的终极依据,是“然”之所以然、是之所以是、非之所以非的终极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充当着宇宙立法者的角色。
关键词:道;本体;真实;尺度
“道家”一词最早见于汉初:“始陈平曰:‘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史记·陈丞相世家》)而道家作为一个学派则是最早见于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旨》,该文中谈到六大学派:阴阳家、儒家、墨家 、名家、法家和道德家,“道家”的学派才第一次见诸史书。顾名思义,“道家之所以被称为道家,最主要的根据就是它们都讲‘道。‘道是他们整个理论的核心范畴,也是整个理论体系赖以存在的基础。抽去了道,道家就失去了脊梁。”①“‘道之观念可以称之为存在于道家各种思想之间共同的最大公约数,他们都是以此为根本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探索。”②由此可见,“道”构成了道家学派的最高范畴,“道”在道家学派的位置犹如“仁”在儒家学派中的作用,其在道家学派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③
而单单就“道”字而言,其并不是为道家学派所独享的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广为流布的一个范畴,换言之,“道”是中国哲学或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范畴或观念,④例如孔子就一直提到“道”:“志于道”(《论语·述而》)“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孔子这里的“道”泛指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⑤《易传》中也经常谈到“道”,但涵义与老庄之“道”不同:“道家的‘道是统一的最初的‘一,由它生出宇宙万物。相反《易传》的道则是‘多,他们是支配宇宙万物的每个单独范畴的原则。”⑥金岳霖先生曾经说:“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虽未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目标。思想与情感两方面的最基本动力似乎也是道。成仁赴义是行道;凡非迫于势而又求心之所安而为之,或不得已而为之,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事,无论其直接目的是仁是义,或是孝是忠,而间接的目标总是行道。”⑦而后世道学家们也一直提“道”,并把“道”与儒家体系融合在一起,在后世道学家看来,“道”在很多时候代表的是普遍的道德伦理准则:“道之大纲,只是日用间人伦事物所当行之理”(陈淳,《北溪字义》卷下,《道》),并与他们所提倡的“理”字意大概相同:“道与理大概只是一件物,然析为二字”(陈淳,《北溪字义》卷下,《理》),“道是统名,理是细目。道训路,大概说人所共由之路。理各有界瓣。……如‘道路之‘道,坦然使千亿年行之……道便是路,理是那文理。‘道字包得大,理是‘道字里面许多理脉。……‘道字宏大,‘理字精密。” (《朱子语类》卷第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所谓道者,只是日用当然之理。”(《朱子语类》卷三十四,《论语十六·述而篇·志于道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道学家”也被称为“理学家”。⑧
一、道家之“道”
正如刘泽华先生所说:“‘道指什么,各家各派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解释。概而言之,‘道指宇宙本根、规律、理论原则和道德准则等。道和君主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各家见解多有分歧,不过分歧之中又蕴含着一个共同的趋势,即道高于君。道家是弘道的大本营,认为一切源于道,一切法道,君主也应以道为本。在道家那里,道高于君是一个普遍的原则。儒家讲的‘道与道家有别,重在讲理论原则和道德准则。”⑨各家各派皆提及“道”,尽管含义不尽相同,但就“道”为各家各派奠定一个普遍的终极依据和绝对的衡量尺度而言,诸家之“道”则有着共同之处,“道”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扮演着绝对真理的角色,是万事万物之所以“是”和之所以“非”的依据,因此“道”就类似于柏拉图所说的“理念”,是绝对为真的存在,因此向“道”而思就是向“真”而思,向“道”而行也就体现为对真的追寻。
单从“道”字字义的发展演变路程,可以明显地看到“道”之字义本身向外引申、由器物经验层面至逻辑超越境界、由物之实指到理之虚指的递进脉络:从可以感知触摸的实物模态到规则规律等法则性指代,最后成为仅仅依靠思维才能予以把握的终极依据。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从经验到超验,由现象至本体的理路演进。归根接底,“道”只不过是充当着纷繁复杂经验领域和现象世界的总原因:“道家以为,有万物,必有万物之所由以生存者。万物所由以生者,无以名之,名之曰道。……道、无、有、一,都不是任何种类的事物,所以都是超乎形象底。”⑩换言之,相对于经验世界而言,“道”是绝对优先的存在,构成了经验世界得以形成的原因和依据,是逻辑上先在的:“道家所说之道,似乎是一个逻辑底观念。其所说‘有‘无等,均是逻辑底观念。道家哲学中,逻辑底观念较多,所以在先秦哲学中,除名家外,道家哲学可以说是最哲学底。”B11没有“道”这种本体性的存在,一切经验现象的存在便变得不可思议(即不符合逻辑),至少不会被人的理知所通约。如果说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现象之“然”的话,“道”则是现象之后的“所以然而不可易者”,而哲学家们的任务则在于通过理性致思进而超越现象达到真实。显然“道”在这里有着浓厚的本体论色彩,作为现象的原因,“道”是根据,是根据的根据,是最终的依据和永恒的真实。
二、“道”之字义演变
汉字“道”由“首”和“辵”组成,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里解释道:“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而“首,同,头也,象形。”“辵,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而“辵”则是“辶”的古体写法,表示行走运动之意。段玉裁注道:“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首者,行所达也。”“道”的原本意思就是供人行走和通向某个目的地的道路。“道”就其原始意义而言就是人行进的路线和轨道,如《易经》“履”卦九二爻说“履道坦坦”,这里的“道”就是人们行走的道路,意思为大路坦途:“道,犹路也。当初命此字是从路上起意。人所同行方谓之路,一人独行不得谓之路……其实道之得名,须就人所通行处说,只是日用认识所当然之理,古今所共由底路,所以名之曰道。”(陈淳,《北溪字义》卷下,《道》)。由此可见,“道”首先是一个具象概念,指代有形有象的实物,人们能够看得见和摸得着物品。后来,它逐渐向抽象的方向延伸,来指代人们看不见的实物运动和变化所遵循的轨道或法则,如越国的范蠡曾经说过:“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明者以为法,微者则是行。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日盈而匡。”(《国语·越语》)这里讲的是天的运行遵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这时的“道”指代的是一种事物运动所遵循的法则,已经脱离了具体的器物层面。再后来,它的涵盖半径进一步扩大,用来泛指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法则和规律,而这些规则非人的感觉器官能胜任,只能用思维来理解,如《周易·系辞传》总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和“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这里所说的“道”指的是天地万物乃至于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总规律,“道”的外延大为扩展,变得更为普遍,这时也就意味着“道”有演变为一种万物总体依据的倾向,其抽象色彩在逐渐加重。这个时候则超越于感性世界之上,并决定着感性世界,此时的“道”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度浓缩的哲学概念,一般指代的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总体法则和总体依据。
总而言之,平常我们说的“道”有着三个基本含义:其一,道路;其二,事物运动所遵循的规则;其三,总体法则与终极依据。总之,中国学者对“道”的解释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1)天地万物之本原本体,超越于感官之外的超验存在,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背后的根据;(2)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3)代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4)指道德伦理规范和政治原则,治国处事之原则。B12由此可见,根据抽象程度的不同,“道”的含义显示出丰富的层次性与多样性。
当然,“道”在英语世界也有其对应的翻译词语:way, nature, reason, logos, meaning, mind, law 等,有的还翻译为the ongoing processing of the real和the undifferentiated aesthetic continuum。在1951年的汉德词典中,关于“道”的译法就有46种含义。正因为“道”在西方世界很难找到一个完全符合原意的词来对应,最普遍的译法采用了音义Tao和Dao。B13而之所以采用音译的办法,原因在于“道”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三、老子之“道”
“道”作为整个道家学派的最高范畴,而作为道家学派的开创者,老子之“道”则体现了道家学派对核心范畴的基本规定,它是一个受到道家学派限定的概念,有着自己鲜明的道家特色。而要研究经典道家的经典表述,非老子莫取。
(一)陈鼓应对老子之“道”的整理。依据陈鼓应的说法,“道”字在老子的书中出现了七十三次B14,这七十三个“道”字虽然以同样的字符散落在书本中的七十三处,但它们的意义却又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三大类、五小种:(1)实存意义的“道”:“道”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不仅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而且天地万物还是它创生的,是宇宙生成和天地万物创造的根源;(2)规律性的“道”,道固然是恍惚而不可见的,但它作用于万物时却表现了某些规律性,这些规律可以成为我们人类行为的校准:“道”代表对立转化的规律;“道”代表循环运动的规律;(3)生活准则的“道”。B15通过对“道”的罗列分类,可以清晰地看到“道”由较为抽象到绝对抽象两个层面:创生之“道”和运动规律与生活准则之“道”,由此可以看出,在老子这里,“道”已经基本上摆脱了的经验层面,而是透过现象,追询整个感官世界和现象世界背后的逻辑依据。
(二)刘笑敢对老子之“道”的整理。相对于陈鼓应直接从《道德经》中撷取素材并直接归类不同,刘笑敢则将后人对老子之“道”的研究成果作为研究对象而归结为四大类:B16
1.“道”是一种客观实有。基本上大部分学者都将老子之“道”作为形而上学的概念来看待,但这些学者的观点又有所差异。例如,胡适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有说“道”类似于西洋哲学的自然法;冯友兰说到是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又说道或无就是万物的共相;侯外庐说“道”是超自然的绝对体;张岱年说“道”是原始的混然不分的物质存在总体,“道”是一种最高原理;吕振羽则说“道”是创造宇宙、统治宇宙的最高主宰;杨国荣则说“道”不是物质实体而是虚无,是超时空的绝对精神;徐复观说“道”是创生宇宙万物的一种基本动力;劳思光则说“道”是形而上之实体,泛指规律;关锋则说“道”是绝对精神,是人们头脑之外独立存在的、并创造物质世界的精神;史华慈说“道”是不可言说的实相;而陈汉生则说“道”是一元论的形而上的绝对,巴门尼德式的存有。
2.综合解说类。即从“道”之形而上学到形而下的各种意义说起,例如东方美从道体、道用、道相、道征四个方面来解释“道”。首先,从本体论的角度而言(即道体),是真实存在的实体,为一切运动的范式;其次,从宇宙创生的角度而言(即道用),道遍在于万物之中,用之不竭;再次,从现象学的角度(即道相)而言,“道”在无界中则用显体,在有界中则为体显用,无为而无不为;最后,从特征学(即道征)角度而言,道的属性可以具体而生动地体现在理想的圣人身上。
3.牟宗三的主观境界说。其将通常的形而上学称为“实有形态的形而上学”,把老庄道家的形而上学称之为“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总之,牟宗三老庄之“道”来源于主体修养证成的主观境界,不能认为“道”或“无”是外在客观世界的存在,不应该认为客观世界当中以有一个实体与之相对应,老子给予“道”的客观性和实体性只不过是一种姿态而已,这种“道”是一种主观的、虚空的境界。
4.袁宝新的贯通类解说。针对传统的客观实有说,加上对方东美和牟宗三等人对“道”的解读的反思,袁宝新提出“道”不仅为存有界的总体依据,而且也是价值的形而上基础,从“道”出发能够贯通价值界与存有界,因而“道”是整个宇宙的存在理由与原因。
总之,在刘笑敢看来,将老子之“道”诠释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或世界之统一的象征符号既能够克服“反向格义”所带来的弊端,又能经受的住西方哲学思考模式的洗礼。B17而刘的这种看法不仅仅体现了“道”之绝对普遍性特点而且能够与西方本体论哲学相对接,与中西方哲学家一直追求的普遍的绝对也一致。
(三)雅斯贝尔斯论“道”。在雅斯贝尔斯看来,道乃世界及万物,同样也是思想家的滥觞与终极。道永恒不变并独立不改,道乃其自身的尺度。道是简单的,淳朴的,寂静的,在宁静之中令人费解地达到了圆满。道这一概念为老子从古代文献中所借用,这一词的原本意义是“道路”,之后指宇宙秩序,也指人类的正确行为,这跟宇宙的秩序息息相关。道是天下大同说(Universismus)、逻各斯(Logos)、上帝(Gott),意义(Sinn)、正确的道路(rechter Weg)等等。而如果把道看作是人格化的神,那么可以把它称作“der Tao”(阳性的道)或者“die Tao”(阴性的道),他认为译为“das Tao”(中性的道)无疑是最恰当的。道是先于世界而存在的,故而他先于一切的差别,道既是先于世界而存在的,也是世界的终极。道存在于一切可能性的虚空而不是世界的所有纯粹现实性之中——我们可以如是解释道:跟存在相比,它更多地存在于非存在之中,与所有具体的可以区别、被规定了的存在相比,它更多地存在于无差别的基础之中。道乃统摄。
道存在于天和地生成之前,它同样先于上天的主宰——这是中国人至高无上的神。不过道并非是一个不可接近的完全的其他者,而是当前的。尽管道是不可感知的,但作为存在于一切存在物之中的原本的存在是可以被体验的。它存在于一切之中,因为有它的存在,才使得万事万物得以生成。具体而言,道存在于世界中的特征如下:(1)它是作为虚无而存在的,道用耳目口鼻等感官无法捕捉到,但道却普遍无遗留而无处不在;(2)它在作用着,好像并不在起作用一样,道“无为而无不为”,根本感觉不到它在起作用,仿佛它本来就是无用一般,但道又是在不可抗拒地起作用着;(3)道乃所有单一存在中“一”之肇事,宇宙万物之所以得以存在是因为遵循了“一”这一单位的纽带,“一”乃道之创造形式,并非作为数字意义上的一,而是作为本质的一个单位;(4)所有此在由于道而有了自己的存在,“渊兮,似万物之宗。”道“可以为天地母。”宇宙万物得以延续,要感谢这一“宗”或这一“母”,如若道不存在,那万物也无法存在;(5)道处在善恶的彼岸,却给予世界以无限的帮助,宇宙万物无论是善是恶都无一例外地由于道而存在,因此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讲,正是借助于道,物才得以持续存在。总之,道的基本特征是无所不在的虚无,它在一切之中发挥其作用,其又是让人觉察不到的无为的方式进行的,是创造万物的“一”的力量,是在超越了善恶的某一彼岸,在各种因果因缘网中,维系着生灭的变化。B18
雅斯贝尔斯对“道”有着明显的误解,例如他认为“道”超越了善恶,是无善无恶的,事实上,“道”是真和善的统一体,至善不恶,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类还是作为某种社会形态的存在境况只要符合“道”,那就意味着达到了完满的存在,达到了“善”的境地,是绝对值得追求的完美。但也不乏深刻见解,他认为“道”是存在的最后依据,有点类似于西方基督教社会中的上帝,“道”的逻辑上先于一切经验性的存在,是整个宇宙得以存在的终极依据。
(四)韦政通论“道”。韦政通认为,庄子的道,一方面是继承了老子形上学的意义,另一方面则通过个体的体验和修养,是客观的道内化为人生的境界。这两方面的意义,在因任自然的要求下,已通而为一。韦政通认为庄子对道尽管有着比较复杂的解说,但最后则归结于自然一义,不论是宇宙万物还是人类,所遵循的共同原理,就是自然。依照老子“道法自然”的说法,二者可以相通,但道毕竟不同于自然。然而,庄子为了把自然一义凸显出来,使其成为解释宇宙和人生整体的依据,所以才使用与自然同质同义的“天”这一概念来代替“道”,而这种转化,则代表着庄子思想的新发展。就“道”的形而上意义,可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体论意义。庄子说:“夫道有情(精)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为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又说“道无始终”(《秋水》)而这些话大部分可以从《老子》一书中地十四、二十一、二十五章中找到根据,意思也大抵相同。然而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与庄子“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的意义相同,至于这先天地而生的道,究竟是如何生的?老子没有答案,而庄子给出的答案却是“自本自根”的,有了这个回答,使得道家主张的自生自化,尤其是自然,不仅有了形而上学的解答,也使这些概念更具有确定的意义。第二,宇宙论的意义。庄子说:“夫道,负载(天地,化生)万物者也。”(《天地》)“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天道》)“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庄子的宇宙论摆脱了老子一、二、三那种机械式的推演,他集中在“自然”一义的发挥上。不论是负载万物或化生万物都是描写自然现象。道既然是自本自根,则道为万物之所由,也正是说万物的自生、自化与自然。在庄子看来“天”和“道”意义完全相同,都是指自然,其天道、帝道、圣道皆“其自为也”,是说它们的一切伟大功效,皆来自自生、自化之自然。第三,道无所不在。这是庄子为道家提供的新观念,这个观念使形而上与形而下两界打成一片,使得客观与主观融合为一,这也就是庄子万物平等的根据。庄子说:“道恶乎往而不存。”(《齐物论》)又说:“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融也,渊乎其不可测也。”(《天道》)。此外老庄生天生地的道与无所不在的道,这两种不同意义的道,到了宋代,在理学家的太极理论中,获得了新的综合,这就是“统体一太极”与“物物一太极”之说。B19庄子之道不仅仅有着形而上的意义,而且还代表着一种人生的修养与境界:“就修养的功夫本身来说,他的理论在先秦各家中,也是最具规模的。”B20与儒家排斥自我陷溺、追求道德意识的成长和道德自我的实现不同,道家所要求的是因顺自然,以返璞归真为主要目标。而庄子的修养功夫主要包括恬淡寡欲、虚静和坐忘几个方面。B21
四、庄子之“道”
老庄共属于道家学派,而道家学派的最高范畴是“道”,“道”因而也就成为庄子与老子之间的基本契合点,庄子对老子承接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庄子对老子之道的因袭与发展。而粗略统计,《庄子》中出现“道”字三百二十多次,而这些“道”字则具有各种不同的含义。
(一)在语言学层面上,“道”意味着道路和言说,这是“道”的最原始意义。例如“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齐物论》)“彼其道远而险”(《山木》),这里的意思是“道路”;“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人间世》)“称道数当,故无择称之。”(《田子方》)“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则阳》),以上这些则是“言说”之意。当然,这些“道”只是语言上的一些简单词素,并不具有思想内容,故不是本文考察的对象。
(二)作为自然法则的“道”。即“天道”,也就是自然界的内在秩序和万物的固有之理,如:“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惧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达生》)这里的“水之道”就是指水的自然属性,这里的“道”指的是客观世界的万物之理,是一种必然的法则。
(三)作为社会法则的“道”。即“人道”,指的是社会规范和道德法则。例如:“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人间世》)“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天运》)这里是把符合某种社会制度的政治原则、伦理秩序和行为规范称之为“道”。
(四)作为真理的“道”。例如:“学道不倦”(《应帝王》)“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秋水》),这是一种真理。
(五)作为方法的“道”。例如:“郑有神巫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列子见之而心醉,归,以告壶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应帝王》)“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刻意》),这里讲到的显然是一种方法。
(六)大全之“道”。这种道涵括了整个自然秩序和社会法则两个方面的内容,成为一种绝对普遍的存在,相当于(二)和(三)的合并。而这种总体性的“道”经常是指宇宙万物的最后根源和人的精神或道德的最高境界。例如:“道通为一”(《齐物论》)“精神生于道”(《知北游》)“夫道,覆载万物者也。”(《天地》)“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天道》)“古之真人……登高憟,入水不热,是知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大宗师》)“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大宗师》)“吾愿君去国捐俗,与道相辅而行。”(《山木》)此时的“道”成为一种更为普遍的法则。
归结起来,庄子的“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自本。所谓根源,必然是最初的、唯一的原因,而不是任何一种原因的结果,“道”是“自本自根”,自己就是自己的原因,绝无旁待的自足存在,是绝对无条件的,类似于西方哲学家说的第一原因或自因。道本身构成了其他一切事物的条件(即“万物之所系”和“一化之所待”),不依赖于任何其他的条件,即“道”是“无待”的,是独立无倚的。
(二)周遍。作为宇宙根源的“道”来说,就“道”之外延而言,其是宇宙的一切和总体,无所不包:“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源乎其不可测也。”(《天道》)“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所谓道……无所不在。”(《知北游》)就“道”之内涵来说,它具有唯一涵义并且是无可损益的:“道通为一”“道未始有封”(《齐物论》)“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损……此其道与!”(《知北游》)B22
(三)创生性。作为根源的“道”的创生性,就是“道”具有创造能力,能够生万物。这在《庄子》一书中是很明确的:“夫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大宗师》),“道与之貌,天与之形”(《德充符》)。但这里的“道生万物”并不意味着“道”是一种具有创造一致的实体或主体,而是指自然万物发生的源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天地》)“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知北游》)“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知北游》)由此可见,”道的意思显然是指万物是其所是的依据,如果把万物称为经验的现象世界,则“道”是该现象世界的最终依据,这个“道”是经验世界中无法接触到的,而是来自于逻辑的推断与理性的思考。而这种创生性体现了“道”的逻辑先在性,“万物之生,必有其最先生者,此所谓最先,不是时间上的最先,而是逻辑上的最先”,B23由此可见,“道生万物”体现的是一种逻辑推理,而不是一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不是一种先后继起的事实。概而言之,“道”只不过是经验世界的在逻辑上的原因性,是经验世界在逻辑上的推前一步,这推前一步就意味着摆脱了经验世界而进入到了先验之中,而先验则意味着在逻辑上先于经验,是经验生成的逻辑原因,而其本身并不能成为经验材料而为人类感性所捕获,只能为人们的理性所确认,这也体现了老庄思想的哲学品格。
(四)超越性。主要是指“道”不能够被我们的感性直观所捕获,不属于现象领域,只能被我们的思维和理智所推断:B24“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大宗师》)“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知北游》)也正是由于它的这一点,作为感性直观形式的时间和空间便无用武之地,“不可闻,不可见”意味着“道”并非人的感官所能俘获,换言之,“道”是超越感性、超越时空、超越经验的终极存在:“夫道……在六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长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是我们理智所推断的对象。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哲学的最高目的,是要发现超乎形象者。哲学必须讲到超乎形象者,然后才能符合‘玄之又玄的标准。而一般人不能用抽象的思想,而哲学则专用抽象的思想。”B25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富有哲学思维的头脑而言,必不仅仅满足于现象领域,不仅仅停留于经验世界当中,而是要进行理性的赜探与超越,索取到现象之所以为现象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并非人类的感性直观所能呈现,而只有在理智的推理当中才能得到确认,所以“道”一方面表现出一种经验直观层面上“玄而又玄”特征;另一方面却又体现出逻辑推断层面的确实可靠性。而老庄的“道”就是抽象致思的结果,显然是这超越于现象领域的“超乎形象者”,是“玄之又玄”的。
五、庄子之“道”的意义
正如刘笑敢所说:“道是庄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哲学概念。如何理解庄子的道,这是庄子研究中争论最多、歧义最大的一个问题,也是研究庄子哲学的首要问题。”B26归结起来,目前学界对庄子之“道”的意义讨论如下:胡适认为道是“一种无意识的概念”,张岱年则认为庄子主要发挥了老子的观点“道是宇宙之究竟本根。有些人则认为道是一种“物质力量”,又是一种“根,法则”,有的人也认为道是“主体的纯粹精神”或者是“绝对精神”“精神的实体”等,种种说法不一而足。B27而刘则认为庄子“道”之意义不外乎两个:首先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实存之“道”,即世界的本原,万物的依据;其次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认识之“道”,即最高的认识。B28根据上面的分类可以看到“道”归结起来有两层意思:
(一)世界的本根和依据。把“道”作为世界的本源最早起源于老子,先秦时期的其他思想家固然也常常用到“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论语·里仁》)“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墨子·尚贤中》)“故法者,天下之至道。”(《管子·任法》)“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上》)总之,先秦除道家之外的诸家多把“道”看作是一种道德原则、政治规范或日常仪轨,而较少具有道家之“道”的本体论意义。老子认为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客观实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而庄子也继承了老子对“道”的这种体认,庄子《大宗师》篇有云: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道也是世界的总依据,决定宇宙万物的存在和发展。“况有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大宗师》)“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大宗师》)由此可见,道决定着远古帝王伟业的成败,也决定着日月星辰的运转,是天地宇宙间普遍而绝对的规定者。就连庄子的门人也说:“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知北游》)综上,道不仅是世界的起源,也是万物的依据,不仅具有宇宙生成的意义,也具有本体论含义。
(二)最高的认识和真理。如果说,道的宇宙论和本体论意义在《大宗师》中“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那段话可以找到证据,道的认识论意义可以在以下语句中找到明证:“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齐物论》)“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又是非?……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齐物论》)“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齐物论》)。总之,作为本体的道是世界之本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作为最高认识的道则是需要人们努力去认识和达到的真理。
总之,庄子的“道”基本上继承了老子的“道”的含义:“道”是自本自根、普遍无遗、绝对超越的、是世界之所以为此世界的依据(本体论意义),也是值得人们追求并遵循的绝对真理(认识论意义):“所谓道,有两意义:照其一意义,所谓道,是指一切事物所由以生者。照另一意义,所谓道,是指对于一切事物所由以生者的知识。”B29一方面,“道”就是整个经验世界的原因性和终极依据,相对于经验世界具有逻辑先在性;另一方面,终极之“道”则体现为某种真理,代表着真知灼见,是衡量是非、判断善恶的评价尺度。概而言之,“道”是整个宇宙——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的终极依据,是“然”之所以然、是之所以是、非之所以非的终极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充当着宇宙立法者的角色。
【 注 释 】
①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订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②池田知久:《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庄子为中心》,王启发、曹峰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26页。
③作为对先秦儒家的的一次声势浩大的文化复兴运动,宋明诸位“道学家”(也称为“理学家”)也把“道”视为自家固有之核心范畴,而且“道”也成为了他们口耳相及的词汇,这反映了当时儒家学者面对释道两“异端”的两股刺激与双重压力时所做出的形而上之努力。
④冯友兰将“道”归纳为六种意思:(1)道之本意为路,其第一引申义即为人在道德方面所应行之路;(2)道之第二义为真理,指最高真理或者真理全体;(3)即道家所谓之“道”,类似于真元之气,是绝对的料,是万物得以存在的质料因;(4)所谓动的宇宙,是从一切事物之动底方面说,宇宙是静底宇宙,道是动底宇宙;(5)即无极而太极之“而”,指代无极而太极之程序,“而”可以说是“大用流行”,道即是大用流行,道体之本然就是大用之流行;(6)天道,是宇宙间一切变化所依照之理。参见冯友兰:《贞元六书(上)》,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79—83页。
⑤⑥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7、269页。
⑦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7页。
⑧“道者,天下万世之公理,而斯人之所共由者也。君有君道,臣有臣道,父有父道,子有子道,莫不有道。惟圣人惟能备道,故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为父尽父道,为子尽子道,无所出而不尽其道。”(参见《陆九渊集》卷二十一,《杂著·论语说》)“道者,古今共由之理,如父之慈,子之孝,君仁,臣忠,是一个公共底道理。”(参见《朱子语类》卷第十三《学七·力行》)“道者,人所共由,如臣之忠,子之孝,只是统举理而言。……道,是日用常行合做底。”(参见《朱子语类》卷第三十四《论语十六·述而篇·志于道章》)由此看来,在儒家眼中“道”大体上相当于一种人们应当普遍遵循的一种道德观念与伦理法则,其自然规则的蕴意稍微弱一些,但并非没有这方面的认识,例如从朱熹关于“天道”与“人道”的诠注中就可以看得分明:“恐道是总括之名,理是道里面又有许多条目。如天道又有日月星辰、阴阳寒暑之条理,人道又有仁义理智。君臣父子之条理。”(参见《朱子语类》卷第三十三《论语十五·雍也篇四·中庸之为德章》)
⑨葛荃:《反思中的思想世界——刘泽华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
⑩B11冯友兰:《贞元六书《〈下〉》,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815、61页。
B12B13安蕴贞:《西方庄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30—31页。
B14据王弼本。
B15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3页。
B16B17刘笑敢:《“反向格义”与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以老子之道的诠释为例》,《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B18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下)》(修订版),李雪涛、李秋零,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755—774页。
B19B20B21韦政通:《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32—134、45、145—148页。
B22《知北游》中关于东郭子问庄子:“所谓道,恶乎在?”而庄子回答道:“无所不在”那段话也申明了此意。
B23B29冯友兰:《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81、91页。
B24道无法用感性直观形成经验材料,这秉承了老子道之“视之不见”和“听之不闻”的特性。按照康德的理解,人的感性直观能力和知性能力是关涉于经验的,用以处理经验材料和形成现象世界,而人的理性能力则与概念相关,不需要通过经验世界来达到,其超出了经验世界的界限而能够达到超验的世界:“由于理性思考的是他自己的概念,就涉及被认为直接由此产生的对客体的认识,为此不需要经验作为中介,也根本不能通过经验来达到。……纯粹知性概念的应用仅仅是内在的,也就是说,就是经验能够被直接给予而言关涉经验的,而理性概念则是关涉完备性的,也就是说,是关涉整个可能经验的集体统一性,从而超出了任何被给予的经验,而成为超验的。”就此而言,“道”作为本体,是一切经验和现象的依据,其本身不能是经验的,是超验的,因而不能被人的感性直观和知性能力所把握到,只有通过人的理性才能推断出来。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8页。
B25B26B27B28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9页。
(编校: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