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人的自然观
——以《新编日语 4》教材内容为中心

2016-11-16嘉兴学院南湖学院陈璐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日本料理新编垃圾处理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陈璐璐 吴 旻

日本人的自然观
——以《新编日语 4》教材内容为中心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陈璐璐 吴 旻

本文以高校日语专业精读课经典教材《新编日语 4》为分析对象,对该教材中关于日本人自然观的内容进行整理、分类,总结归纳教材中与自然观相关的内容,为学生深入理解日本人的文化意识提供参考依据。

教材分析 日本人 自然观

日本人具有较为强烈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本文将这种意识称为自然观。关于日本人的自然观,叶谓渠在《世界文明大系·日本文明》中阐述到:“日本人认为人生活在自然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人与自然特别协调,人对自然非常亲和——这正是日本民族自然观的最大特征。”由此可见,日本人认为人类和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不需要征服自然,而应顺从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日本人的自然观体现在他们生活中的诸多方面。例如,日式建筑与自然的融合,日式服装(主要是和服)的色彩图案以及材质,日本料理的季节感等。

本文以《新编日语 4》为中心,针对与自然有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分类,以期通过教材分析总结教材向广大日语专业学习者传达的日本人的自然观。

一、《新编日语4》教材内容整理与归类

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修订的《新编日语》这套教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版。本文采用的分析主体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11年首次修订出版的《新编日语4》(修订本)。

该册书一共有18课,可分为4个单元。第1单元(第1课至第5课)内容为日本文化。第2单元(第6课至第10课)内容为日本社会。第3单元(第11课至第14课)为日语学习。第4单元(第15课至第18课)为中日友好。

每课都包含本文、会话、应用文、单词、词语与表达、功能用语和练习,共7大块内容。其中与日本人自然观相关的有4篇课文,共9部分内容,可以分成以下5类:①日本人的姓氏;②日本料理;③食品安全;④垃圾处理;⑤环境问题。类别和相关课文如表1所示:

表1 《新编日语4》中与“自然”有关的内容整理与归类

表1所示类别和相关课文具体如下:

1.日本人的姓氏

关于日本人姓氏的由来,其中与自然环境有关姓氏,如“森山”(被森林覆盖的山)、“菊田”(菊花田野)、“清水”(清澈的流水)、“小泉”(潺潺的山泉)、“川端”(河流的两岸)等,涉及第1课《关于日本》的应用文《日本人的名字》以及第18课的学习之窗《日本人的姓氏》。

2.日本料理

日本料理体现自然观。一般来说,日本料理主要通过下面几种方法表现自然:在料理中使用当季食材;注重搭配食材与食器的颜色;通过器皿体现季节感;利用松针等植物进行拼盘体现自然感等。这部分内容出自第4课《日本料理》的会话。

3.食品安全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课文内容来自《每日新闻》的一篇关于“无农药”“有机农产品”的报道,讲述在健康食品热潮推动下,东京一家商铺偏离事实的“无农药有机农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引起生产厂家的不满。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消费者们了解“无农药”“有机农产品”的内涵,利于人们更科学地看待食品安全问题。该内容来源于第4课《日本料理》的应用文《天然食品热潮》。

4.垃圾处理

垃圾处理问题,包括目前存在的塑料垃圾处理困难、填埋垃圾空间有限的问题、家庭丢弃垃圾时的六种分类以及生活中从购买物品着手减少垃圾丢弃的策略等。这一内容出自第8课《垃圾》的本文和会话。

5.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非洲沙漠化的加剧、亚洲各国砍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河床抬升、洪水泛滥的现象以及全球温室效应、酸雨污染等问题,还包括日本曾有的环境问题,如在高度经济成长期出现的“水银中毒”“大气污染”“光化学烟雾”“噪音污染”等公害问题。

民间与政府通过努力,包括制定法律、完善政策,从地方策略上升到国家战略,诞生新的环境基本法,奠定日本环境保护的基准和理念。这一内容源于第8课《垃圾》的应用文《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和第9课《思考环境问题》的本文、会话及应用文《富士山真的存在吗》。

以上整理和分类内容可能会有不全之处,但是就“自然”这一主题来看,对教材的整体分析和统计影响不大。从整体看,有关日本人与自然的内容,主要包括日本人的姓氏、日本料理、食品安全、垃圾处理以及环境问题等五个方面,涉及日本文化与日本社会两方面。从内容上来看,垃圾处理和环境问题所占比重大。

二、《新编日语4》教材内容分析与结论

笔者在《新编日语4》教材内容整理与归类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每部分内容的出处、列举关键词、统计与“自然”有关的单词量及其所占比例等方法对教材进行分析,并对“日本人的自然观”这一内容引出结论。

其中,各部分的内容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新编日语4》中与“自然”有关的内容分析

由表2所示,日本人的姓氏部分,编者根据『日本語読本』(文化庁)相关内容进行改编,并在第18课列举了部分日本人的姓氏,从总体上看,与“自然有关”的单词有117个,占该篇文章中单词总数的1.6%。其中第18课的学习之窗中所例单词中与“自然”有关的多达114个,占给出总姓氏的79.2%。

日本料理部分选自『日本を語る』(日鉄ヒューマンでベロプメント)。文中主要通过强调在选择食材时要符合时令顺应季节,并采用保留食材原味的烹饪手法,以及盛盘上桌时候注重与食器搭配体现季节感等方面,表现日本人的自然观。其中,与“自然”有关的单词有15个,占文中单词总数的4.9%。

『毎日新聞』中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文中反复出现的单词为 “无农药”“低农药”“有机农产品”“天然食品”。这类单词共有7个,占文中单词总数的2.7%。该部分内容向学习者展示了日本人追求天然食品的热潮以及其中出现的一部分问题,使学习者可以更加客观地认识食品安全问题。无论哪个国家,都需要科学依据引导消费者食品安全的观念。

『総日本語』(水谷)中关于垃圾处理的问题。该部分内容观点鲜明,所举事例典型,颇具阅读趣味,使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感受到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时文中观点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从内容编排上看,很好地体现日本人节约资源、注重垃圾分类的“自然观”。文中与“自然有关”的单词有37个,占文中单词总数的8.1%。

关于环境问题的内容分别选自「中級から学ぶ日本語」(荒井ほか)、『日本語会話』(高柳·遠藤他)以及『国語』(学校図書)。文字词汇和单词语法的学习中展现了当今全球典型环境问题以及日本环境治理的发展历程,鲜明地向学习者展示了日本人心系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在环境治理上的有法可依。政府企业民间相互监督的完备体系,给中国学习者很好的启迪。其中与《垃圾处理》相关的环境问题中涉及“自然”的单词有64个,占文中单词总数的24.1%。《思考环境问题》中涉及的单词有51个,占文中单词总数的8.3%。

由上文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征:

(1)教材内容基本上取材于日本人编写的教材、读本以及新闻媒介。这基本保留了日本人的写作观点和理念,使中国学习者可以直接接触日本人关于自然的看法与相关举措,从而直接把握日本人的自然观。

(2)从选材上可以看出,这些题材作品既面向外国人中的日语学习者(5篇),也面向日本人(2篇)。抛开日语专业教材这一要素来看,日本人将“自然保护”“自然问题”以及相关内容编入教材,充分体现了他们较高的环保意识与处处心系自然的思想观念。

(3)从与“自然”相关的词汇上来看,除展现自然风貌的名词性词语以外,教材更多突显当今环境问题的词汇。从词性上来看,不仅有名词性词语,还有动词和一类形容词、二类形容词等,类型更丰富全面,从词性上带给读者生动形象的体验。

(4)相比较而言,“垃圾处理”与“环境问题”这两部分内容中与“自然”相关的单词数量多,所占比重较大。由此可以推测,就“自然”这一主题而言,“垃圾处理”与“环境问题”这两部分在日本人的思想意识中占有较高地位。

综上所述,日本人的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与自然息息相关的要素。从日本人姓氏由来到日本料理的诸多方面都展现了日本人钟情自然、顺应自然的自然观念。尤其是食品安全、垃圾分类和环境问题,更加直观地体现了日本人尊重自然、珍视自然、保护自然的自然观。日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能接触日本文化和有关日本人自然观的具体内涵,教材直接向学习者展示了日本人的思维理念,对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起到很好的作用。

(本文系基金项目:嘉兴学院大学生研究训练(SRT)一般项目《从日本料理的季节感看日本人的自然观》,项目批准号:NH85171518)

ISSN2095-6711/Z01-2016-10-0217

陈璐璐(1996—),女,浙江温州人,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日语专业2014级学生;吴旻(1987—),女,浙江衢州人,助教,教育学硕士,从事教育课程学、日语专业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日本料理新编垃圾处理
龟兔赛跑新编
NO TIME TO WASTE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雪月花日本料理
基于PLC的潮湿垃圾处理控制系统
日本料理名の翻訳について
医疗垃圾处理遭行政垄断
事半功倍新编
刻舟求剑新编
同甘共苦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