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重建技术在诊断跖跗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2016-11-16朱军海
朱军海
226600 江苏省 南通海安县中医院放射科
螺旋CT重建技术在诊断跖跗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朱军海
226600江苏省 南通海安县中医院放射科
目的探讨螺旋CT重建技术在诊断跖跗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近年来的45例疑诊跖跗骨骨折患者分别行DR摄片和CT扫描重建处理,比较两 组的检查结果和分析临床体会。结果两组在诊断率、骨折数、关节脱位率、小骨片数,以及真阳性率、敏感度和准确度等数据进行比较,差距显著(P<0.05)。 结论在对足部跖跗骨骨折诊断中,CT扫描重建技术的分辨率和准确率显著高于DR摄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跖跗骨骨折;螺旋CT重建;DR摄片;价值;体会
跖骨和跗骨骨折一般由重物打击足背部、碾压和足内翻扭伤等外力损伤所致,是足部创伤外科中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由于跖骨和跗骨自身结构结构的特殊性,部分骨折比较隐匿,一般X线DR检查不易发现,对骨折类型不能有效显示,导致一定的漏诊率[1]。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影响患肢的功能恢复,易引发医疗纠纷。近年来,我们对跖跗骨骨折患者分别行DR摄片和螺旋CT重建,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和分析价值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放射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就诊的初诊为跖跗骨骨折,经螺旋CT扫描重建或后期确诊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开放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和骨肿瘤等疾病。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13~74y,平均41.5±6.8y;病程1~22h,平均3.9±1.4h。致伤原因为重物打击22例,碾压伤10例,高空坠伤8例,扭伤5例。该研究活动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方的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DR摄片:使用GE直接数字化X线摄片机,配备AGFA激光相机和激光片。行患足正斜位摄片,必要时加拍侧位片;条件为125kV,1.20~1.50mAs;距离90cm,15:1固定滤线栅,曝光约0.1s。(2)CT扫描:使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诊断仪,扫描患足。扫描参数为120KV,220mA;螺距1.1,层厚5.0mm、间距5.0mm。所得图像数据输入Wared工作站,利用0.5mm层厚进行重建处理,对患足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进行冠状面、矢状面重建和任意斜面,容积重建(VR)以及表面遮盖法(SSD)等后处理。
1.3 结果评价 分别由2名中级职称以上的影像学医师采取双盲法,进行阅片和诊断。诊断标准为:骨皮质不连续、边缘锐利,贯穿正常骨小梁的线形透亮影,有骨折片或骨折处移位等,具有以上一项者即可诊断。跖骨和跗骨一共由10块骨骼组成,分别为1~5跖骨、1~3舟骨、骰骨和楔骨;45例患者一共450块骨骼。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用χ2比较;代入SPSS20.0软件统计中处理,当P<0.05时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DR摄片组诊断跖跗骨骨折33例,其中54块骨骼发生骨折,发现跗骨间关节脱位3例,关节间游离小骨片5例;螺旋CT组44例确诊骨折,其中92块骨骼发生骨折,发现跗骨间关节脱位7例,关节间游离小骨片9例。将两组在诊断率、骨折数、关节脱位率、小骨片数,以及真阳性率、敏感度和准确度等数据进行比较,差距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结果的数据比较
3 讨论
足部是人体负重、站立行走的重要结构之一,在人体的各个骨关节中,足部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而跖跗骨骨折是足部骨折中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足部骨折很容易并发跖跗骨骨折。因跖骨和跗骨彼此之间有关节面相连,某些关节面因韧带附着而呈现粗糙状,结构颇为特殊和复杂。跖骨多因外力导致骨折,第2、3跖骨颈部易发生应力骨折,部分未移位骨折患者一般在受伤二周后局部出现骨膜增生反应时,方可在摄片时显示骨折征象。跗骨由五块形状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面和韧带组成,与跟骨等共同构成足弓,适应各种不同条件下的负重和行走功能[2]。如果跖跗骨骨折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显著的影响。
DR摄片对大多数跖跗骨骨折可以确诊,摄片速度快,能一次成像,图像的整体观比较强;而且辐射量少,具有费用较低、相对安全、经济实惠等优点。跖骨和跗骨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跖骨基底部裂缝骨折,可因X线投照角度不当而难以辨认;而且跗骨属于形态各异的不规则形的异型骨,其在跖骨近端与跗骨之间、跖骨近端之间、跗骨之间存在着相互重叠。虽然部分患者骨折局部的肿胀、瘀斑、压痛和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很明显,但在显示隐蔽重叠部位骨折和细微骨折等情况时,存在着不足之处,敏感度远低于CT检查[3]。
多层螺旋CT采用容积连续快速扫描,其扫描层面较薄,相比DR具有较高的空间和密度分辨率,能有效避免组织重叠造成的伪影。采集的图像数据输入Wared工作站,进行冠状面、矢状面重建和任意斜面的MPR技术,并按需经过容积重建和表面遮盖法等后处理。MPR技术通过多方位和任意旋转角度观察感兴趣区域,避免了轻微骨折和隐匿性骨折的漏诊;VR技术通过三维成像可完整显示骨折的形态和走向,可直观骨折的部位、程度、范围和移位等情况;SSD为立体再现,可完整地显示骨折的移位、旋转、脱位等空间位置变化[4]。能更准确地显示跖骨近端和跗骨各骨骼的细微解剖结构,从各个角度直观跗骨是否有骨折、移位和小骨碎片,是否有关节脱位,了解骨折或脱位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避免和减少了重叠的骨性结构带来的影响,能更快速准确的作出诊断。
综上所述,对于跖跗骨骨折的影像学检查,螺旋CT扫描重建的组织分辨率比DR摄片高,避免了解剖结构重叠的弊端,扫描速度更快,减少了运动伪影;重建后可使复杂部位和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临床上对DR摄片疑诊或不能确定时,应给予CT检查,必要时进行重建处理,提高跖跗骨骨折的诊断率,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及时可靠的诊疗依据。
[1] 陈利军,陈文静,曾滨,等. DR与CT在对足部跖跗骨骨折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110-112.
[2]张建华. 多层螺旋CT在跟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2):123-124.
[3]方卫华. 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和容积再现图像在足跖跗骨复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2,13(2):123-126.
[4]谭延. 螺旋CT在跖跗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3):254-255.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6.071
2095—9559(2016)06—2688—02
2016-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