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化工类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探析

2016-11-12李思琪

关键词:化工类科技期刊公众

方 莉,方 明,李思琪

(1.武汉化肥设计杂志社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223;2. 湖北省仙桃市西流河镇人民政府,湖北 仙桃 433000)



化学、化工类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探析

方莉1,方明2,李思琪2

(1.武汉化肥设计杂志社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430223;2. 湖北省仙桃市西流河镇人民政府,湖北 仙桃433000)

鉴于目前尚未有对化学、化工类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以实证研究为基础,通过量化的方法,总结化学、化工类科技核心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以期提出有价值的关于化学、化工类科技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

化学;化工;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的日渐普及,深刻地影响着受众的生活方式,并敦促着传统媒体不断变革。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因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已经成为影响国内手机用户的主流因素。但由于国内期刊管理体制等原因,国内科技期刊的新媒体转换程度不高。因此,探讨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使用情况,对于突破传统媒体发展瓶颈,实现数字化出版具有现实意义。

笔者于2016年5月通过中国知网以“科技期刊”与“微信”作为主题检索,获得检索文献94条,主要的研究成果集中在2015年,共计57篇。约占16%的论文发表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杂志上,其余则散见于学报、新闻传播类期刊上。以“化学期刊”、“化工期刊”分别与“微信”作为主题检索,均搜索到零条文献。从上述结果来看,国内研究者就化学、化工类期刊与微信发展关系的研究,远滞后于当前新媒体的发展步伐。虽然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关系得到了研究者的注意,但是就具体学科而言,研究的视角亟待深挖。因此,本文以实证研究为基础,通过量化的方法,总结化学、化工类科技核心期刊(以下简称为核心期刊)的微信运营模式。

鉴于微信平台尚未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体系,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对《2015年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中的“化学”与“化学工业”这两类期刊的基础之上。通过搜索与定量分析的手段,对上述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与服务号运营现状进行统计,以期提出有价值的关于化学、化工类科技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文中对于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时间统计,均截止至2016年5月30日。

1 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统计

本文所研究的核心期刊来自《2015年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共有43个化学、化工类期刊。检索结果发现,以上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期刊有15个,没有开通的有28个。其中,公众号主要包括服务号与订阅号两类,其中,服务号12个,订阅号3个,统计数据见表1.

结合表1分析现有核心期刊开通微信号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结合新媒体发展传统媒体已成为发展大势。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1核心期刊微信平台应用有待提高

微信平台作为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形式新颖、可容量大的特点,且符合用户时间碎片化的特征,极大弥补了传统纸质媒体在传播时间、体积等方面的不足,二者的结合是扩大核心期刊影响力、推广研究成果的必然趋势。从表1可知,35%的核心期刊顺应市场需求,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实现展示期刊魅力、加强与用户互动的目的。

表1 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开通情况统计

1.2核心期刊公众号运营普遍晚于其他行业

2012年8月,微信推出公众号服务,这是针对团体用户的一项微信用户订阅服务,可起到宣传自身品牌的作用。据腾讯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的业绩,截止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5.49亿,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超过800万个,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涉及20种语言。其中,近80%的微信用户关注了公众号。

与微信公众号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相比,核心期刊的公众号运营则相对较晚。2013年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核心期刊有1家,2014年有1家,2015年有6家,2016年有4家,缺乏开通、更新信息的有3家。具体数据统计见表2.主要的开通时间集中在2015年,开通数量目前仍呈增长趋势。

表2 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开通时间统计

1.3核心期刊公众号运营不尽如人意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得到了期刊发行者与受众的重视。对用户而言,微信客户端灵活、便捷,方便集中途径获取信息;对期刊而言,是一种新颖、多角度的宣传途径,便于增强与用户的互动性。表3是对期刊推送信息量及内容的统计。对照表2中对各期刊开通公众号时间的统计,我们能对核心期刊公众号的运营情况有较直观的认识。

表3 核心期刊推送信息量及内容统计

从表3可以看出,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都会始终从期刊本位出发,推送每期目次与优秀论文,此外会有少部分期刊会推送学会会议、介绍行业前沿研究报告,或者直接链接行业其他媒体所刊的最新报告。推送由本期刊主办、与行业研究相关的第一手资料的公众号非常少,缺乏原创。入选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的刊物,均有着较好的学术平台和较多的学术资源,但现阶段公众号还只是传统期刊的另外一种形式,对于论文的推送,都是直接链接期刊官网,没有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媒体应有的优势。

1.4公众号主要采取订阅号的方式

微信公众号包括订阅号和服务号两种形式。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定位不同。服务号定位于给企业和组织提供更强大的业务服务与用户管理能力,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新的公众号服务平台;订阅号定位于为媒体和个人提供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构建与读者之间更好的沟通与管理模式;2)功能不同。服务号拥有自定义菜单功能,可根据需要在会话界面的最下端处自定义菜单的内容,且在服务号的高端接口处能获取用户基本信息、语音识别、客服接口等,这些功能订阅号均没有;3)发送权限不同。服务号一个月能群发4条信息,信息会出现在好友会话列表首层;订阅号每天都可以群发一条信息,但是信息会折叠在订阅号目录中。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开通公众号的核心期刊中,设置自定义菜单的占绝大部分;且在所开栏目中,最多的栏目为“关于期刊”、“稿件查询”、“联系我们”,这也体现了核心期刊更多关注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功能的态度。

2 量化分析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

为了对核心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进行更深入地认识,本文通过对开通公众号的15个核心期刊进行筛选,选择有权威性、微信运营有代表性、活跃度高的期刊,分析核心期刊更好将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结合、吸引更多读者、扩大期刊影响力的途径。经筛选,最终确定了《化学进展》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这两个期刊,选定原因包括以下几点:它们的运营时间覆盖2015年与2016年;更新频率高;推送内容丰富;阅读点击量随内容的不同有较大起伏。故而,具有较强代表性。以上两个期刊推送内容的点击量统计见表4.

表4 《化学进展》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推送内容的点击量统计

《化学进展》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情况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当前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现状,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2.1持续更新是公众号稳定运营的充分条件

推送内容的间隔时间短,公众号始终活跃在用户的视野中,能使用户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点击、阅读该公众号的习惯。一般情况下,以间隔3-7天推送信息为宜。时间太短,可能会造成用户阅读疲劳;时间太长,不利于形成用户阅读习惯的连贯性。从表3对比可知,《化学进展》推送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公众号,其阅读量也居榜首。与此相对应的是,若干同领域期刊公众号的不重视或停运。如《天然气化工》,公众号持续了5个月后,即不再更新,且所刊载内容均转自他处,没有充分利用期刊资源;又如《功能高分子学报》,公众号未推送任何信息,即成为所谓的“僵尸号”,于期刊发展无益。因此,持续、适度的推送率是公众号保持活跃度的重要条件之一。

2.2保持与生活的密切度是吸引用户的一大法宝

化学、化工,听起来似远离生活,但实际上,却又与日常生活却息息相关。结合学科特点,推送便于用户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必然会得到用户的喜爱。从表4可以看出,深受用户关注、点击率高的推送内容都是与生活相关的,如饮食保健、科学辟谣、科普知识等。反观《分析测试学报》、《中国科学化学》等,推送的信息主要为期刊目次、期刊新闻、优秀论文,用户需要阅读全文时,界面即跳转至期刊官方网站,公众号即形成了纸质期刊的另外一种呈现形式,推送消息的点击量维持在100以下。

3 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

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涉及多方面,能为期刊带来新的转型机遇的同时,也为各杂志社提出了新课题。本文对荣列《2015年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中的化学、化工类期刊进行了统计,对比这些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量性分析了《化学进展》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公众号。通过分析与总结,对加强科技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3.1加强公众号平台建设

运营公众号是纸质媒体融入“互联网+”时代、实现转型的一种尝试,新媒体作为一个新领域,需要传统媒体的不断探索与努力。期刊公众号的持续、稳定运营需要各杂志社在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加以投入,加强平台建设。

把握信息推送时间。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用户的阅读方式呈现碎片化特征。要提高微信公众号点击量,即要适应用户的时间利用方式。如上下班途中、午间休息时间,用户使用微信的频率相对会更高,阅读公众号信息的概率也就越大。

加强与用户互动。不同于传统媒体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模式,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互动”需求更强烈。微信公众号需及时、认真回复用户的留言,激发用户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才能不断扩大自身用户群。

3.2建立专业的运营团队

化学、化工类期刊属于较为专业的领域,工作人员不但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感,通过选题、策划,以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推送满足读者好奇心的内容,解释化学、化工与生活的关系,提高用户兴趣,以此形成固定的用户群。

在当前期刊工作人数普遍捉襟见肘的背景下,要保证公众号良好运营,期刊编辑部需要整合现有期刊工作团队,发挥期刊的学科与专业优势。从职责划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包括策划、设计、编辑等,故至少需要2名工作人员,依托现有的编辑资源,从化学、化工类期刊的专业出发,结合社会热点和用户需求,定期推送信息。

4 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媒体的兴起以及用户阅读习惯的变化,促使传统纸质媒体由单一推广模式向多渠道推广转变。从纸板刊行到网络出版,从传统订阅邮发到官网、微信订阅期刊电子版,传统化学、化工类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良好运营,不仅能进一步扩大期刊的影响力,也必然会为期刊的数字出版提供新途径,实现期刊数字化转型。

[1]钱立磊.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应用[J].新闻世界,2016,17(4):64~66.

[2]谢文亮.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创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69~76.

[3]张艳萍.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研究——基于4种核心科技期刊的量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5):92~99.

[4]程琴娟.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4):54~57.

[5]冯锐.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期刊读者服务[J].新媒体研究,2015,(3):69~70.

2016—05—31

方莉(1988—),女,助理工程师,硕士.

G232

A

1009-2714(2016)03-0033-05

猜你喜欢

化工类科技期刊公众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产教融合下高校化工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培养方式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浅析化工类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