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职业发展状况反思

2016-11-12丽,闫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两性社会保障状况

任 丽,闫 艳

(20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劳动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2.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

女性职业发展状况反思

任 丽1,闫 艳2

(20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劳动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2.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

女性职业发展是妇女发展的重要内容。历经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阶段的变迁,妇女在业率、职业收入、职业层级、社会保障状况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通过纵向职业发展以及横向性别对比两个维度,认为女性职场权利与发展机会同男性存在不平等,女性职业状况与社会保障状况存在差异,女性学历提升与职业发展不对等。

在业女性;职业发展;反思

中国妇女职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两个阶段的变迁。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实行安置型就业,女性在业率呈现较高水平。进入市场型就业时期以后,女性权利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但同时,女性的职业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

一、女性职场权利与发展机会同男性是否平等

根据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北京卷数据我们发现,女性在业率从1990至2010的20年间下降了23.5%,且水平始终低于男性(见表1)。为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女性在业率会呈现出这种状况?女性职场权利与发展机会同男性是否平等成为我们首反思的问题。

表1 1990-2010年分性别的在业程度(%)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实行经济体制转轨,市场主体的复杂性使得原有的“统包统配”就业制度难以为继。为了有效维护女性权益,国家结合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三次出台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并在2005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中,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写入法律。这些制度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为实现男女两性在职场权利与发展机会平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但从现实角度看,与制度的平等对应的是现实的不平等。以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北京卷数据为例,从平均收入角度来看,女性平均劳动收入仅为男性的63.4%(26500/41800×100%=63.4%),从职业层级来看,女性样本中69.3%为普通职员,在中高层级就职的比重均低于男性。不仅如此,女性在机关和国有企业供职的比重比男性低10.9个百分点,各行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比率为73.3%,比例及稳定性也不及男性(见表2)。分析两性职场权利与发展机会不平等的原因,一方面需要考虑制度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面还需要立足市场经济的特点来发现问题。首先,从制度与落实路径来看,国家制定的维护妇女权益的制度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仅从宏观上规定社会遵循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的原则,并没有为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无法真正实现两性权利与机会的平等。其次,部分制度存在着对两性权利与机会平等的限制。以我国的退休制度为例,规定男性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干部的退休年龄为55周岁,女工人的退休年龄为50周岁。这不仅会使女性的工作年限与缴费年限低于男性,造成两性退休后的收入水平差异,而且也忽视了女性职业发展所具有的后发性。第三,还有来自于市场经济的因素。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以公平为主的就业格局,市场经济强调效率优先,由于社会普遍存在的“男强女弱”的看法,使得市场主体对两性的选择便出现了偏差,造成女性就业困难,即使实现就业,也多集中于非正规部门,薪资水平低且不易升迁,职业边缘化3现象严重。这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强制性和落实路径的国家制度是无法真正保障两性的职场权利与发展机会的平等的。国家必须切实减少制度本身对于男女平等构成的无形障碍,将制度落实到操作层面,这样才能减少市场对女性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二、女性职业状况与社会保障状况差异缘由

表2 2010年分性别的职位层级状况(%)

女性的职业状况反映了女性在经济领域资源占有量及就业质量的高低,而社会保障状况则从社会视角反映了女性社会资源占有量及社会发展水平,二者均体现了女性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是衡量女性职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理论上讲,女性的职业状况与社会保障状况具有正相关性。从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北京卷数据来看,虽然女性在单位性质、所有制形式、劳动合同状况等方面与男性相比处于不利地位,平均收入水平也低于男性,但包括养老、医疗在内的社会保障享有率却在逐年提高(见表3)。截止到2010年,女性养老及医疗保障享有率已分别达到89.3%与92.4%,均略高于男性的87.4%与91.5%。女性的职业状况与社会保障状况之间为何会有如此差异?

从制度层面分析,我们发现,这两种指标分别属于不同的政策体系,表现为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差异性。但在我国,经济政策对两性在经济领域平等的规定较少,即使有也因缺乏明确的评判标准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被人为忽视。相比较而言,处于社会政策范畴的社会保障,因体现了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需要且关乎社会稳定而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北京也在“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的指导下,积极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有力促进了北京市妇女社会保障的良性发展。

表3 1990-2010年分性别的享有养老、医疗保障状况(%)

从现实层面分析,女性职业状况相较于社会保障状况面临更多的困境。以女性特殊的生理特征为例,从企业角度讲,女性承担生育使命,意味着雇佣成本的增加,因而企业会借助各种理由减少对女性劳动者的雇佣,客观上增加了女性就业难度。从女性个人角度来看,生育会导致女性职业生涯的中断,这一方面造成女性在一段时期内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另一方面,生育所耗费的时间使得女性与同等条件的男性相比,减少了职位晋升的可能性或者延长了职位晋升的时间(1)。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二胎政策,生育问题对女性职业状况的影响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与此相对,国家对社会保障问题的关注已经由制度层面延伸至现实层面。明确了各类群体的缴费比例及处罚措施,由各地区的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政策的落实工作。同时,女性相对于男性退休时间早,平均余寿长,因而希望获得社会保障权的诉求也较强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基本养老、医疗保障在制度上实现了对城乡居民的全覆盖,充分体现了两性社会保障权在起点上的平等。但是,女性社会保障的高覆盖率绝不意味着可以盲目乐观,从衡量男女享有社会保障水平的指标来看,二者的差异隐性存在。如男女两性在退休年龄上的差异,男性的退休年龄比女性晚5~10年,这一方面意味着女性工作年限较男性短,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降低了女性的缴费年限。此外,女性在业期间的平均收入水平较男性偏低的客观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女性享受社会保障的水平与男性还有一定差距。

由此可见,我国妇女的就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并未实现同步,在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指导下,社会保障得以迅速发展,而职业状况却在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大背景下陷入困境,形成了职业状况与保障状况的相对差异。同时,虽然女性能够广泛享有社会保障,但保障水平较低仍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三、女性学历提升与职业发展是否对应

理论上讲,女性学历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知识存量,为女性职业发展提供必备的资本,思维方式、办事能力、自信心等能够帮助女性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北京卷数据显示,北京女性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已经由1990年的8.2%增长到了2010年的60.0%,并超过了男性的57.6%,女性受教育水平大大提高(见表4)。

但是,女性学历提升是否真的会带来职业的发展?这一问题需要我们明确受教育程度与职业竞争力、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舒尔茨认为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面,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所带来的是人们获取收入能力的提高,而收入能力的提高是女性职业发展的最直观体现[2]。的确,女性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而教育所带来的知识技能有助于其在市场经济中获取竞争优势,从而实现收入水平的提高或职业层级的提升。但是,结合现实数据,我们又发现截止到2010年,女性劳动收入的平均值仅为男性劳动收入平均值的63.4%,且女性管理人员仅占女性样本总体的29.9%,低于男性的35.9%,受教育程度与职业层级之间并没有呈现正相关关系。

表4 1990-2010年分性别的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状况(%)

结合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受教育水平虽然是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女性职业的发展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而这些因素不仅来源于女性自身,还与组织、社会及相关制度存在关联。

从女性自身层面而言,双重角色的冲突制约了女性职业的发展。相关数据显示,63.4%的女性确实存在家务负担重的困扰(见表5)。与此同时,女性要获得职业的发展,也需要付出较多精力,这就造成女性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很难达到平衡,从而影响女性在职业发展方面的竞争力。

从组织层面而言,虽然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给予了女性更多的职业选择的权利,但当女性进入某一组织之后,这种优势对职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则逐渐弱化。与此相对,由于企业在职员培训与晋升中存在性别歧视,使得女性的职业发展再次受挫。对于“领导岗位女性比例低的因素分析”显示,71.0%的女性将职业发展不足归因于组织对女性培养与选拔的忽视(见表5)。而造成这种歧视的根源主要是组织对于女性的能力缺乏支持与认同,认为男性的能力优于女性,使女性发展变得异常困难。

表5 2010年领导岗位女性比例低的因素分析(%)

从社会层面而言,传统的社会观念使得两性的受教育方向形成了“男理工、女文史”的潜在定势。在两性受教育程度均不断提高的今天,女性在在专业的选择上仍以文科为主,而收入较高、发展前景较好的工科类的高新技术专业则是男性占据了绝对优势。这一定势的存在,必然导致后期女性职业选择的局限,从而逐渐偏离于社会的核心地带[3],从客观上限制了女性的职业发展。

总之,从教育所提供的知识存量与附加价值的角度来说,女性学历的提升扩大了其职业选择的路径。但是从社会对两性教育方向的角度看,女性的职业选择又存在局限。加之女性自身以及组织等因素对女性职业发展所产生的负效应,使得女性学历提升与职业发展形成了现实的不对应。

注释:

(1)截止到2010年,中国妇性人均预期寿命为77.37岁,高于人均72.38岁的男性。

[1]宋媛.高校女性高层次人才的职业发展——以北京市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35(4):5-8.

[2](美)西奥多·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3]冯惠敏,蔡烈安.中国女性发展的教育文化环境建设刍议[J].武汉大学学报,2011,64(6):175-179.

Reflection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Women

REN Li1,YAN Yan2
(1.School of Labor Economics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 and Business,Beijing 100070,China;2.College of Marxism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wome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women's development. Two stagesfrom the planned economy to the market economy has witnessedthe changes in the field of employment rate for women,employment income,occupational standard and the social security status,which make us have a profound reflection.This paper based on thevertical career development and horizontal gender comparison is to draw the conclusions that women are not equal with men on working rights and promotion opportunities,there is different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the professional status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women education is not direct ratio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n-the-job female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Reflection

C915

A

2095-8528(2016)05-118-04

编辑 朱荣华

2016-04-27

任丽(1990),女,河北省邯郸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就业保障;闫艳(1989),女,安徽阜阳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此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哲学审美维度研究”(项目编号:15CZX005)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两性社会保障状况
社会保障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社会保障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郭文景歌剧作品中的两性形象剖析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DMC-IA-AM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于混合废纸浆抄纸
两性羊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