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2016-11-12常小虎

长江丛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敏捷性郑和批判性

常小虎

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常小虎

思维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表现出很大的个性差异。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历史 思维 培养 品质 效果

思维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表现出很大的个性差异。如何识别和评价自己与别人的思维品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运用史料,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缺乏思维广阔性的人,处理问题常常顾此失彼或舍本逐末,既不容易掌握系统的知识,也难于解决复杂的问题。掌握广博的知识,才能具有广阔的思维,而具有广阔思维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条件。因为有了广博知识,在思考时才能抓住有关这一问题的主要矛盾而又不至于失掉有重要意义的细节。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之所以发生困难,就是因为知识不足,或不善于抓住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

历史教学中史料是始终离不开的信息载体,在传统教学中,对史料仅是强调能够会结合教材内容而理解,对历史思维的发展,也仅仅是初级阶段。我们要充分利用史料,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二、注重讨论,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具有思维批判性的学生,既不人云亦云,也不自以为是,很少受偶然因素的干扰和暗示的影响。缺乏思维批判性的人,常常是“先入为主”或盲目附会别人的意见。一个具有丰富、生动想象的人更要注意培养自己思维的批判性,使丰富的想象与严格的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成果。否则,将会成为空想家。在历史教学中,可通过一些历史事件,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如高三年级《中国古代史》第二十五章第三节《明朝的对外关系》,在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文字、“郑和下西洋盛况”表及教材中的插图,并与《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所学过的“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历史概念进行全面地充分地比较,进而引导学生讨论“郑和下西洋是壮举”这一史论。而讨论的结果是出现两种观点:一种是大部分同学认为教材的结论是极其正确的。理由是郑和下西洋有七个世界首创:时间最早、航行次数最多、航行人数最多、船队船只最多、船体或排水量最大、航行范围最广、航行设备最先进。所以说郑和的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另一种是少部分同学认为教材的结论是片面的。其理由是:郑和的远航虽然就其规模而言,可以说是“壮举”,但是,它几乎没有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重大影响,而相反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才是壮举,因为它带来了“商业革命”。对上述两种观点,老师应给予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即前一种观点仅是针对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来说的,却忽视了历史事件的影响这一点,因而有片面性;后一种观点在承认“郑和下西洋”是“壮举”的同时,注重从历史事件的历史影响角度入手,肯定“新航路开辟”也具有其“壮举”的一面。因而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对教材中的结论进行大胆地全面地分析,认识其片面性,是认识上的一次突破。

三、讲求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要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就得从小注意引导他们从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去寻找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如复习到《秦朝的统治和秦末农民战争》一章,要进行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秦为什么能灭六国而统一?”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教师在总结归纳之前,可先提示学生回顾春秋战国的历史,引导学生探源,想到与秦的统一相联系的知识点,可通过图表的形式呈现。

→经济基础(物质条件)商鞅变法(发展经济)秦国经济发展成为七国最强都江堰水利工程郑国渠商鞅变法(废除旧制度)→政治基础(上层建筑)春秋争霸(局部统一完成)战国兼并秦统一的原因

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统一→人心所向(历史潮流)

法家中央集权思想→思想基础

秦王(含嬴政)的个人贡献→英雄人物的作用

四、精炼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缺乏思维灵活性的人,往往明知客观情况已经改变,可仍要固执自己的老一套;明知某种办法行不通,还要反复地加以尝试。这种人思维有明显的“惰性”。教师工作的对象是生动活泼的青少年和儿童,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育机制,不能只按常规办事,要善于在不同场合,采取特殊而相应的方法,使教育富有成效。我们经常把生活中思维敏捷的人叫做“聪明”的人。思维的敏捷性和思维的匆忙性有着本质的区别,思维的匆忙性是懒于思考,轻率决定,因而常会导致片面性。敏捷的思维是一种极宝贵的思维品质。我们应在历史教学中发展其他思维品质的同时,努力促进学生思维敏捷性的发展。

如学习到“西安事变的爆发”内容时,可提问学生:“如果你是日本侵略者,面对当时局势,应采取什么政策和措施来解决西安事变?”(挑起中国内战,趁机扩大侵华);“如果你是英、美利益的代言人,你将采取何种政策来解决呢?”(维持蒋的地位,维护其在华利益);“如果你是国民党中的亲日派代表,你将如何解决呢?”(除掉蒋介石,以便取而代之);“如果你是国民党中的亲英美派代表,你又将如何呢?(和平解决,营救蒋介石);“面对极其复杂的局面,中共应该采取什么政策和措施来解决西安事变呢?”(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都能够很好地体现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同时提同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

猜你喜欢

敏捷性郑和批判性
书法家郑和新书艺精品鉴赏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郑和异闻录 出发——新大陆
组织敏捷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郑和异闻录(漫画版)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借助选择性注意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