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流变及其批判

2016-11-11陶鹏

中州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选择与网络空间相结合,是当前网络空间社会思潮多元化的真实写照。无论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语境下如何流变,不变的是其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的泛化,割裂了历史事件与历史环境的联系性,模糊了文化创作与历史事实的差异性,放大了社会冲突与阶层冲突的可能性,加剧了网络行为与价值取向的混乱性。因此,必须对网络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深刻剖析和批判,有针对性地加以消解与克服。

关键词:网络语境;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8-0167-06

自新文化运动开始,历史虚无主义始终在我国徘徊不散,近年来又表现出与网络空间积极结合的演进特征。无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载体和内容形式如何改变,其建构基础依然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其本质依然是虚无历史、歪曲历史、否定历史,其目的是以“重评历史”为名,通过解构、重构中国近代历史史实和历史人物,否定中国革命的性质、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历史虚无主义在“2015年值得关注的十大思潮”中居第二位①,显示出该思潮的影响力在网络信息时代有所泛化扩散。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延续的根基所在,然而历史虚无主义却借助虚拟社会的勃兴,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社会公众的历史认同感,以及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因此,客观审视网络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流变,并揭示其本质,是科学应对当前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现实命题。

一、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中的流变轨迹

源自拉丁文的“虚无主义”一词,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派生出了历史虚无主义这一颇具西方现代性特征的社会思潮。对此,海德格尔曾指出:“从其本质上来看,毋宁说,虚无主义乃是欧洲历史的基本运动。”②20世纪30年代,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在近代中国同时出现,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两种社会思潮均受到了抑制。20世纪90年代,因国际国内形势产生了深刻变化,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其概念与内涵也和以前产生了一定的差异。近年来国内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建构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解读历史,借机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中国革命的性质、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从而最终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一种社会思潮。这种社会思潮的本质是虚无历史、歪曲历史、否定历史,其手法和目的与正常讨论历史问题有着根本性差异。当代历史虚无主义较为明显的演进趋势是它开始在虚拟社会拓展生存空间,寻求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影响现实社会的新途径。

网络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由此实现了双重自我突破,一是从“学术领域”向“大众领域”突破。我国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关注始于学术领域内的争论,参与者通常是史学工作者、社会学家或政界人士,普通大众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张并不了解,甚至对此一无所知、毫无兴趣。但网络空间的“草根”性特质,使历史虚无主义有了数量庞大的大众性潜在接受群体。历史虚无主义转而把“学术研究”当成了幌子,以“还原历史真相”为噱头,利用编造和歪曲后的历史迎合网络空间发掘秘闻、寻求刺激的心理特征,一定程度上模糊了部分社会公众对历史真相的认知,使历史虚无主义获得了突破“学术领域”的影响力。二是从“抑制化散播”向“自由化散播”突破。由于历史虚无主义一直饱受指责和批判,现实中的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也对历史虚无主义起到了约束作用,使其在现实社会处于抑制化散播状态,偶见零散的言论观点和文化作品。网络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突破了多重制约性因素,进入了高度自由化的散播状态,肆意歪曲史实并无底线地虚言妄说。各种历史虚无主义产品以近乎量产的方式自由散播,在网络空间里屡见不鲜,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力的明显提升与此密切相关。

当历史虚无主义与网络空间结合之后,开始有选择地和其他活跃在虚拟公共领域的社会思潮相互吸引、共融共生,其内涵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于是历史虚无主义不再是“单一性”的主义和主张,在它身上可以看到后现代主义、无政府主义、游戏主义、民粹主义、新自由主义、全球主义的“复合性”痕迹。网络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使用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来颠覆、歪曲历史,以游戏主义的娱乐精神淡化历史事实的严肃性,与无政府主义的叛逆精神、民粹主义反对权威阶层、精英阶层的主张存在相通性,并习惯性地借用自由主义推崇的言论自由掩盖其不负责任的历史乱评,同时试图凭借网络时代的全球一体化快速达成全盘西化目标。历史虚无主义充分利用了网络空间宽松的环境,通过融合具有相近特质、相似观点的多元社会思潮,使自身的负向能量蕴积得到提升。但无论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如何流变,不变的是其虚无、否定历史的内在本质。

二、多维审视历史虚无主义与网络空间的结合

1.社会维度:人类社会二重化结构的衍生效应

人类的社会活动空间在网络时代获得了极大拓展,数字化生存已然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化现象。“传统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出现分化,逐渐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延伸并形成了虚拟社会,嬗变为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并存的二重化社会结构。”③社会结构的演进衍生出了多种效应,其中之一就是虚拟社会文化思想领域源自现实社会并反作用于现实社会,正是这种原因促成了历史虚无主义与网络空间的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加速转型导致多种社会问题集中爆发,社会公众已经习惯以网络空间为载体自由评价社会现象,围绕社会问题展开自主争论,这恰恰是历史虚无主义希望得到的社会环境。历史虚无主义充分利用网络言论市场的混乱性,选取热点社会问题切入,诱导社会公众从历史的角度反思现状。在争论中把“侵略有功论”“告别革命论”“政府无能论”等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广为散播,向公众灌输“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走以英美为师的资本主义道路”等主张,试图以网络空间为跳板,间接影响现实社会文化思想领域。高度自由的网络结社是吸引历史虚无主义与网络空间相结合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现实社会中零散的、极少数的历史虚无主义奉行者,为了聚合在一起增强其发声力度,采取网络结社的方式,在网络空间成立了一些所谓的“学术性网络社团”,这样能绕过现实中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并借助群团组织的力量扩大影响力。另外,网络空间扁平化的社会组织结构、青少年群体占绝对比重的网络空间人口结构等,都是促使历史虚无主义与网络空间结合的社会性因素。

2.政治维度:网络政治普及化的应然产物

中国的网络空间具有浓厚的本土化色彩,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互联网承载的政治功能尤为突出。正如安德鲁·查德威克所言:“由于社会背景和制度架构的独特性,中国正在形成复杂的、本土化互联网政治。”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断提出后,我国政治体制的民主程度、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互联网的政治功能愈加受到重视。多元治理主体希望通过互联网这种便捷化、低成本的政治参与工具,尽可能地把意见表达输入到国家政治体系当中,网络政治更加趋于普及化。在当前阶段,社会公众参与网络政治的动机经常是为了实现个体的利益诉求,或是针对现实社会中某些无法克服的困境,他们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带有一定的情绪化特征。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贴有明确“政治标签”的社会思潮,先天性承载着特殊的政治使命,蕴含着资本主义的政治价值观。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充分利用网络政治普及化提供的多种政治参与契机,把西方的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设定为评价历史的标准,试图混淆视听,误导现实中的政治走向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推进方向。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积极利用目前网络政治无序化参与的乱象,刻意把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政府行为失范、网络热点事件与中国革命、改革开放、党的领导联系起来,宣传西方的宪政民主和人权自由。企图以网络政治为渠道,侵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根基。正是基于以上的政治考量,历史虚无主义与网络空间紧密结合,并利用网络政治的普及化加速释放其影响力。

3.文化维度:网络文化内在特质的深度吸引

网络文化属于典型的大众文化,娱乐性、消费性、杂糅性、拼贴性是其内在特质。约翰·费思克认为:“大众文化是产生快感的文化,娱乐快感是大众文化产生的心理基础,娱乐精神是大众文化的核心。”⑤网络文化把“娱乐至死”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参与者们抱着“娱乐大众”和“自我娱乐”的态度进行文化创造,毫无顾忌地随意选取创作素材,感人的英雄事迹、严肃的历史史实、著名的历史人物等,经常在网络语境下遭遇颠覆解构,被娱乐性地加以戏说和造句。通过简单的复制拼贴,大量内涵浅显的网络文化产品被快速创造出来,文化产品的精神内质逐渐孱弱,网络文化逐渐沦为了快餐式的文化消费产品。历史虚无主义与网络文化颇有相通之处,只不过历史被当成了消费对象,社会公众充当了被愚弄和娱乐的对象,“是完全建立在一种把历史作为普通商品来消费的理念之上”⑥。历史虚无主义把需要歪曲、否定的历史和人物融合进网络文化,冠以耸人听闻的标题,采用挖掘野史秘闻的形式吸引公众的眼球,甚至假借“戏说”来编造历史。此类网络文化产品屡见不鲜,例如把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汉奸重新包装为杰出才俊,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功绩被国民党代替,抗美援朝牺牲的人数被夸大至数百万,雷锋被塑造成了一个投机钻营的猥琐人物……就在不知不觉中,历史虚无主义伴随着网络文化产品散播了出去。社会公众出于对网络文化习惯性的浅层思考,很容易被“娱乐文化”伪装后的历史虚无主义所蒙蔽。可以说,历史虚无主义既是“文化破坏主义”,又是“历史破坏主义”。

4.心理维度:网络空间心理异化的负向催化

网络空间承载着为现实社会卸负减压的客观作用,社会公众进入网络空间后,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化,具有一定的“本我”特征。社会公众赋予了网络空间“乌托邦”式的理想化色彩,通常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各种现实社会问题的消解进行路径设计,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评判社会公共事务。当代中国民众普遍希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所以每当有社会不良现象被曝光于网络空间时,民众的应激程度远超现实社会。人们习惯性地对比发达国家,或是从历史根源探究问题的成因,呈现出情绪化、理想化、非理性、随意性的心理特征。网络空间异常便捷的互动式沟通,极易使个体的心理异化扩散,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古斯塔夫·勒庞对此曾这样描述:“有意识的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⑦虚拟与现实的契合,使网络空间中的心理异化与社会公众的个性化需求交织在一起,导致网络空间缺乏辩证理性的思考。网络空间这种不稳定的社会心理结构,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化演进起到了催化作用。历史虚无主义最希望看到的是社会公众对现行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具有不满情绪。通过强调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优势,夸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部分失误,以及少数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行径,历史虚无主义刻意否定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在网络空间制造阶层冲突,挑起网络民粹主义情绪,让更多的民众被非理性情绪所裹挟。这也是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选择与网络空间相结合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利用社会公众的“人格虚拟化”和“网络空间心理异化”,运用社会化传播媒介和信息化传播手段,向社会公众灌输具有主观目的的歪曲性历史知识,把社会情绪误导至反民族、反社会的方向,弱化社会公众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守。

三、对网络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

1.割裂了历史事件与历史环境的联系性

正确评价历史事件需要考虑到历史的联系性和整体性,把历史事件与所在的历史环境、历史进程联系起来,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评价。但是在历史虚无主义看来,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都是脱离现实世界而抽象存在的,可以忽略其所在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从历史进程中截取出来,片断性地加以评说。以抽象的人性论作为历史事件评判标准,无疑偏离了历史存在的真正意义,必然要受到质疑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在分析历史人物时的一个通病就是只有抽象的人性没有具体的社会的人,就是说,在历史虚无主义看来人不是现实的人而是抽象的人。”⑧多种历史事件被强行与历史环境分割开来,结合虚拟化的网络环境加以分析,网络语境中的“拼凑复制粘贴”手法得到了充分应用。历史虚无主义把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放置在虚拟网络环境和当前时代背景下,使用“如果当初……现在中国就会……”的假设性叙事方式想象历史,丝毫没有考虑历史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历史虚无主义还利用了网络语境下习惯性的浅层化思维方式,使历史环境的复杂性被强行简单化。在评价历史事件时只讲“过”、不讲“功”,只强调“错”、但不提“为什么错”,或者无限放大历史人物的某一缺点而完全无视其多种突出性优点,更不会站在宏观性的历史视角,给予历史事件中肯的、客观的评价。网络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把历史事件与历史环境间的联系割裂得更为彻底,个人的想象性表达和所代表阶级的意愿充当了分割工具,歪曲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具体的发生原因。

2.模糊了文化创作与历史事实的差异性

文化创作允许使用虚构、想象、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而历史事实注重严肃性和真实性,不允许进行任何带有主观意愿的人为加工。就产生来源和叙事方式而言,两者本不应产生任何交集。然而,网络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却经常使用网络文化的创作手法对历史素材二次加工,刻意模糊文化创作与历史事实的差异性。网络空间中的部分文化作品深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推崇反对理性、去除权威、颠覆传统,可以说,这是一种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与历史虚无主义存在耦合点。而西方学者辩称:“历史语言和文学语言没有什么区别,它并不享有可以讲述真理的特权,它与文学话语一样,都是书写表达某种愿望的‘虚构故事,是人们想象的产物。”⑨网络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主动引入后现代式的网络文化创作思维,把历史事实归结为消费性文化创作和娱乐性文本叙事的游戏。于是历史不再是事实,甚至不能被称为是“历史”。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被嵌入网络文化加以戏说、颠覆,“中国革命是私人恩怨内斗的结果”,“历史上的侵略战争是为了帮助中国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一些早有定论的反面历史人物也有了翻案式的重新评价,如“汪精卫是一个很痛苦的爱国者”,等等。网络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抹平文化创作与历史事实之间的界限,模糊二者事实存在的差异性,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颠覆(历史)。借助网络文化随意性的表达方式,自由化的传播手段,把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定性为“历史性玩笑”,各种娱乐和戏说只是历史虚无主义用来蒙蔽公众的表象而已。

3.放大了社会冲突与阶层冲突的可能性

随着现实社会加速转型,网络空间中的社会冲突与阶层冲突产生得愈加频繁,这些矛盾冲突很大程度上来自对社会问题的不合理归因。公平、平等、正义是当代中国民众极为重视的价值理念,网络空间自由、平等、开放等内生性特征,更是促使虚拟社会公众完成了多种权利意识的自我启蒙。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空间中的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更为执着,把参与网络空间公共事务视为“自由漂浮的社会权力”⑩。历史虚无主义把贫富差距过大、改革红利分配不均等社会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原因,归咎于现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并以“探究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为借口,试图将公众的视线误导至根据歪曲后的历史炮制出的歪理谬论。历史虚无主义是想利用在网络空间受到强化的平等理念激起社会公众的怨恨情绪,因为“在诸如平等、自由、民主等现代社会各种价值特征之中,怨恨和平等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而由于平等价值观念所带来的一系列困境,怨恨在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或暗藏杀机或大显身手,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危机”。纵观当前网络空间中频发的社会冲突与阶层冲突,网络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的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尽可能的制造社会冲突,历史虚无主义希望破坏国家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基础,弱化社会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而不遗余力地挑起阶层冲突,则是为了激化权威阶层与大众阶层的对立,煽动官民对立情绪,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此过程中,历史虚无主义的阶级性暴露无遗,它就是要从历史角度来否定无产阶级统治的合法性,以资本主义政治统治代替无产阶级统治,使资产阶级的利益得到实现。

4.加剧了网络行为与价值取向的混乱性

价值取向决定人的行为方式,在当前中国的虚拟社会公共领域,多元化社会思潮激烈碰撞,致使网络空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迷思,部分社会公众无序化的网络行为阻碍了网络空间的秩序建构。历史虚无主义这种建构在虚假和虚无之上并持绝对否定态度的理论倾向,无疑会进一步加剧网络行为与价值取向的混乱现状。虚无历史不是目标,虚无价值才是最终目的。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选择在网络语境下进行自我诠释,就是要让人们的价值取向产生混乱,颠覆网络空间乃至现实空间的行为秩序,进而解构并重构当前的社会制度。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虚无,对价值的虚无,其破坏作用不仅指向历史本身,而且直接关乎当下”。历史虚无主义把西方的价值观念强加在中国历史当中,以西方的价值标准为尺度衡量我国的历史事实,完全背离了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状况,其结论和观点必定是扭曲的。网络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高效利用了青年虚拟社会群体的叛逆性心理,以及对自由权利的高度推崇,把“天赋人权说”当成理论依据,鼓动他们离经叛道,突破现行制度体系的约束,将肆意歪曲历史事实吹捧为“网络言论自由”,导致他们的价值取向趋于混乱,并使他们网络行为标准和底线的设定与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产生严重冲突。

四、克服网络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客观思考

1.完善虚拟社会法治体系是强力支撑

无论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语境下如何流变,不变的是其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历史虚无主义利用互联网否定、歪曲、编造历史的行径,已经触碰到了法律的红线。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克服网络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离不开虚拟社会法治体系的框架支撑作用。这就必须从立法、执法、守法、司法四个方面统筹考虑,致力于完善虚拟社会法治体系。尤其是需要在不断完善虚拟社会强制性他律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虚拟公共领域的内生性自律体系。网络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是通过非官方的社会化媒体进行传播,虚拟社会行为主体的自主意识远远高于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虚拟性、隐匿性等特定元素的催化之下,强制性的他律体系无法杜绝历史虚无主义。虚拟公共领域的内生性自律体系,能够促使虚拟社会公众自觉约束个体行为,理性甄别多元化网络社会思潮的内在本质,主动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散播。就这个角度而言,虚拟公共领域内生性自律体系的作用,表现得比现实社会更加突出。总而言之,完善虚拟社会法治体系,“其要义是发挥法治对引领和规范网络行为的主导性作用,重点是按照科学立法要求加强互联网领域的立法,关键是严格执法,基础是按照全民守法要求,引导网民尊法守法,做‘中国好网民”。

2.强化主流价值观念引领作用是根本途径

克服网络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化,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如何让网络空间行为主体在良莠不齐的多元化价值观念面前做出正确判断,主动选择主流价值观念,摒弃历史虚无主义蕴含的非主流价值观念,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既然历史虚无主义是以否定、歪曲历史为手段,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那么就要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在网络空间加强党的历史教育。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要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这就需要采取多种传播方式,创新网络空间党史教育形式,用真实的历史压缩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使社会公众克服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娱乐性,真正了解历史真相并尊重历史,拒绝参与戏说历史。不仅如此,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化,都离不开文化的教化作用,都需要有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中的主导地位,必须加强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对接融合,兼顾网络文化消费群体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提升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网络文化产品的接受度和吸引力。帮助虚拟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理性辨识基于历史虚无主义创作的各种负面网络文化产品,促使虚拟社会公众主动选择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化的自觉践行者。

3.提升虚拟社会治理效能是可靠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打造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能够在网络空间沉渣泛起,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前的虚拟社会治理效能有待提升。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深水区,社会进入加速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不断在网络空间曝光已经成为常态化现象。中国民众一向具备“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政治情怀,把“以史为鉴”视为是振邦兴国的重要手段。历史虚无主义正是利用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主义情绪,把歪曲、加工过的历史与现实社会问题联系起来,试图激化潜在的负面社会情绪。应在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上,提升虚拟社会治理效能,完善现实社会治理与虚拟社会治理的对接联动机制。建立起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匹配的虚拟社会公共事务参与机制、观点意见表达机制、社会心理疏导机制、矛盾冲突化解机制,防止历史虚无主义成为社会负向情绪的催化剂。引导社会公众参照真实的历史事实,有序参与虚拟社会治理,理性对待社会现象,客观分析社会问题的历史根源。通过提升虚拟社会治理效能,促使虚拟社会真正发挥为现实社会卸负减压的功能,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等负面社会思潮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向现实社会渗透。

五、结语

历史不容歪曲,更不可能被改变。邓小平指出:“已经客观存在着的历史,除了不断地加深对于它的认识、理解之外,是谁也改变不了的。”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样一个重要结论: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在于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论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语境如何流变,归根结底,它是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的负面社会思潮。因此,必须对网络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深刻剖析和批判,并以此为基础克服其消极影响。

注释

①潘丽莉、周素丽:《2015值得关注的十大思潮调查报告》,《人民论坛》2016年1月下。②《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772页。③陶鹏:《网络文化视角下的虚拟社会管理》,《理论与改革》2013年第2期。④[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8页。⑤[美]约翰·费思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15页。⑥谢兆树、褚春元:《消费主义语境下的当前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中州学刊》2009年第5期。⑦[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22页。⑧许恒兵:《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演进、危害及其批判》,《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第1期。⑨杨共乐:《后现代主义史学述评》,《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第6期。⑩[美]孔飞力:《叫魂》,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第300页。王海洲:《想象的报复:西方政治学视野中的“怨恨”》,《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张江:《“虚无”历史就是“虚无”价值》,《求是》2014年第14期。《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科技日报》2014年10月28日。张剑平:《习近平同志关于历史学习的重要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红旗文稿》2013年第18期。《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714页。

责任编辑:沐紫

猜你喜欢

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从“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解构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大国国民需要摒弃历史虚无主义
对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与反思探究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