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媒介与苏州评弹文化的传播
2016-11-11陈洁
■陈洁
(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
广播媒介与苏州评弹文化的传播
■陈洁
(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
20世纪30年代开始,苏州评弹通过无线电广播进入千家万户,开创了书场传播之外的曲艺传播推广新渠道。本文对近百年来苏州评弹通过无线电广播媒介进行传播的历史、现状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分析,认为广播电台对包括苏州评弹在内的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至关重要,如何把握机遇,度过磨合期,以求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是值得探寻的焦点。
苏州评弹广播书场传媒影响
苏州评弹是一门以语意结合着乐音作用于听觉感官系统的艺术。它通过说书艺人的“说噱弹唱”,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构成一种表象和想象,间接地为人们提供抽象的艺术形象。以苏州评弹为代表的曲艺艺术,虽然有时也需借助“演”来模拟再现书中人物的形象、表情、动作等,但正是由于它所特有的艺术手段——能够表达明确的语意概念的艺术化的音响——使之能够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而独立存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以苏州弹词为代表的说唱艺术是最适合借助电波传达的艺术形式。
一、广播电台与苏州评弹的联姻
无线广播技术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产物,它综合了当时的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成果,在不断完善中走向成熟。这一技术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之后,在各大城市相继生根发芽,并不断地渗透到民众闲暇娱乐生活的细节当中。
1923年,上海作为东亚第一大都市出现了第一家无线广播电台“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比日本东京还要早两年。①李志成《民国时期无线广播对民众娱乐生活的影响述论》,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增刊。紧随其后,天津也拥有了自己的广播电台。沪、津两地在中国最早掀起的无线广播电台热潮,很快就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蔓延开来。此后,上海的无线广播事业迅猛而无序地发展着,电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既有官办性质的公家电台,亦有民营性质的私人电台。截至1934年2月5日,全市共有广播电台41家,②“全国各电台表(以周率为序)本埠”,载《中国无线电》1934年第2卷第3期(2月5日)。在全国各城市中居于首位。直至1937年抗战前,全国由政府兴办或商人经营的广播电台有70余座。③蒋伟国《民国期间的广播电台》,载《民国春秋》1997年第3期。
早期,收音机是外国人和国内高层人士才能拥有的奢侈品。随着上海、广州、天津等大都市中的中高收入者家庭的增多,普通百姓拥有的收音设备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有些城市甚至还在公共场所装设扩音设备,以供普通民众收听。
纵观我国的广播通讯发展史可以发现,从无线广播开始进入中国城市民众的娱乐生活后,曲艺、音乐、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全程伴随着中国的无线电技术的萌芽、发展和兴盛。反过来,无线电技术也将中国的曲艺、戏曲、音乐推向了发展的繁盛期。而与民众原有的娱乐活动融合得最为典型和成功之处,当属它与曲艺的交互发展促进。这是因为曲艺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恰恰十分符合广播这一载体的特性。
广播是一种媒介,通过这一载体,以声音为主要物理特征的艺术能够得以传递,用唤起听众的表象和想象的方式作用于人的再创造,从而在听众的头脑中创造出内视形象来。这种内视形象是可想而不可视的抽象。曲艺的内视形象也是抽象的,它无法像戏剧和造型艺术一样给人提供明确而清晰的影像,此为曲艺之不足。但换一种角度看,这恰恰也是曲艺的优长所在。如文学作品一般,凡是想象所及,都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这就是曲艺艺术与广播的契合之处。
此外,“现身说法”的戏曲艺术一般以站在主观立场上的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一人一角的形式在广播媒介中受到诸多限制。而曲艺更多的是叙述人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用第三人称叙述。曲艺和广播这种在叙事方式上的惊人相似,使得曲艺特别适合在电台中广播。
作为江浙沪一带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曲种之一,苏州评弹很早就以无线电波的方式出现在千家万户中。在国内首家广播电台成功开通的第二年,即1924年,电台里就出现专门播放苏州评话、苏州弹词节目的“空中书场”,又称“广播书场”。上海的电台第一次播放苏州评话、苏州弹词节目,是在外商经办的开洛电台①开洛广播电台由美商开洛电话材料公司的迪莱在上海创办,是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一座,开播于1924年5月。为了扩大影响,发展业务,开洛广播电台先后在《申报》、《大美晚报》、《大陆报》等报馆和工部局、派利饭店、美国社交会堂设立播音室,并利用市内专用电话线使各个播音室与福开森路的发射机直接联系。此外,它还通过组织中国播音会、聘请中国人担任广播电台的正副主任、在中午晚间收听率比较高的时刻安排特别节目等手法,招揽中国听众。由于开洛广播电台不少做法迎合了听众的要求,电台维持了5年时间,直到1929年10月才停业。,演唱者是擅说《三笑》的苏州弹词名家蒋宾初②蒋宾初,江苏苏州人,师从王少泉,演出《三笑》、《双金锭》,先后与王畹香、陈士林等拼档,20世纪20年代初进入上海,因其书艺精熟而走红书坛。上海广播事业初创之际,他率先与张少蟾合作,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在外商经营的开洛电台播唱《三笑》,开创电台播唱评弹之先河。此后,由电台播唱的“空中书场”风靡上海。。到30年代初,“空中书场”已十分繁荣,长期播放苏州评话、苏州弹词节目的有李树德堂、良友、亚美麟记、民声、金都、大光明等20多家电台。听众每天能收听到20小时以上的节目。最著名的要数专为烟草公司作香烟广告的“大百万金”空中书场。仅此一档节目,每天听众多达十数万。随着收音机的普及,在40年代前后,每到傍晚,整个上海便笼罩在伴有弦索之声的吴侬软语之中。“空中书场”的涌现大大推动了苏州评话、苏州弹词艺术的发展和繁荣。③周良主编《中国苏州评弹》,百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广播电台的兴起也带动了广播文艺综合性刊物的发行和流传,不少新编开篇、唱段唱词都是在这些刊物上首次现身。仅上海一地就有广播综合刊物数种,为我们今天了解民国时期的评弹在广播业中的情况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文献参考,较有代表性的列举如下。
图1 “夏调”创始人夏荷生(中)民国时期在电台播音时留影③
由袁凤举主编、上海凤鸣广告社出版的《凤鸣月刊》,创刊于1936年,主要侧重苏州弹词开篇、四明宣卷、滑稽、南方歌剧、申曲及话剧的唱词、剧本创作,兼及电影述评、文艺作品等,发表的曲艺作品有苏州弹词开篇《赛金花》、《清闲福》、《岂有此理》、《恨绵绵》、《富贵不断头》、《踏青》、《孤女泪》、《大世界》、《暑热之贫富》、《苦热新闻篇》等;此外,还载有苏州弹词名家张鹏飞、蒋月泉、侯九霞、祁莲芳便照及滑稽名家陆希希、陆奇奇的演出照。该刊同年10月出刊第8期后因故停刊,1937年4月复刊并更名《凤鸣广播月刊》,出两期。改名后的期刊,在版面、内容上略有增加,设播音新闻、杂评、人物特写、名歌选、音乐指导等栏目,发表的苏州弹词开篇、滑稽唱词均以现代题材为主。
分别于1938年3月和1940年6月创刊的《胜利无线电节目月刊》和《好友无线电》,都以刊登苏州评话、苏州弹词、申曲、宣卷等各流派的唱词为主。苏州弹词方面计有《西厢记》、《红楼梦》、《珍珠塔》等曲目选段,《虎丘十八景》、《日光节约运动》、《补恨天》、《喜雪歌》、《重九登高篇》、《黛玉思亲》、《救苦丸开篇》、《二十四孝》、《潇湘问病》等弹词开篇。每段唱词前均标明演唱者及播送时间,方便听众在收听节目时,对照歌词深入欣赏。
这些广播文艺综合刊物不仅介绍、预报广播节目的时间和内容,还开辟有新闻、短评、理论研究等文字版块,客观上为推动曲艺艺术的普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亦为今天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参考文献。
1946年6月,《胜利无线电》(半月刊)创刊于上海。除了广播电台播音节目表占据刊物相当篇幅外,还采用了随笔、访问、写实、漫谈等形式,报道演员参加演播的消息和逸闻趣事等。其刊发的有关曲艺方面的文章,深入浅出地向大众介绍分析了曲艺艺术的特征,如韩世麟的《漫谈滑稽》、李阿毛的《谈开篇的平仄声》等。于斗斗的《庆祝第四届戏剧节:观摩演出花絮录》①于斗斗《庆祝第四届戏剧节:观摩演出花絮录》,载《胜利无线电》1947年第12期,第23页。,详细记述了大会串中,苏州弹词开篇和滑稽节目深受观众欢迎的动人场面。许莲舫的《弹词随笔》、《弦边随笔》对苏州弹词界的演出动态及演员的擅长之处作了报道。其刊登的苏州弹词有《昭君和番》、《杨乃武》、《乡下少奶奶开篇》、《西北风》、《禁烟曲》、《新三国志》、《抗战八年》等,滑稽唱词有《秋海棠歌剧》、《女子卅六行》、《社会怪现象》等。在民声电台一周纪念、新播音室落成摄影栏里,载有张鉴庭、张鉴国、王柏荫、蒋月泉等弹词名家的纪念小影。该刊第七期“弹词开篇会串”专栏里载有冯小庆、华伯明、顾云笙、吕逸安、徐天翔、杨振言等苏州弹词名家的简历。
图2 20世纪40年代“空中书场”演出弹词名家合影②蒋大鑫《轶闻两则》,载《评弹艺术(28集)》,内部出版物,2001年,第181-182页。
此外,1947年7月创刊的《大声无线电》(半月刊)也是发行期数较多的一本刊物,16开本,共出14册。刊物图文并茂地介绍播音专业人员、戏曲曲艺名伶、演播纪实、生活趣闻、轶事及义演报道,辟有“广播网”、“广播杂谭”、“播音从业员随笔”、“从业员作品”、“唱词精华”、“沪滨风光”、“越海春秋”、“滑而有稽”、“广播小品”等栏目。
无线广播对于中国曲艺的影响还表现在它促使曲艺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在广泛的竞争中更加成熟,更符合民众的娱乐要求。在无线广播盛行的年代,中国各种曲艺之间以及同种曲艺内部都竞争不断,很多曲艺名家这时便应时而出。
苏州弹词“严调”创始人严雪亭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声名鹊起,红遍春申。他的代表作长篇弹词《杨乃武与小白菜》每晚黄金时间在“国华”电台连续播出,在苏沪一带拥有大量听众。“严雪亭受文明戏、电影和话剧影响,一人起男女多种角色,无不绘声绘色,活龙(灵)活现。从广播里听到他的‘堂面书’,很难相信出自‘一个人,一张嘴’。……上海‘孤岛’时期,民营电台林立。严雪亭除做书场外,在各家电台播出节目,每天多达十档以上(每档40分钟)。是电台播音档数最多的演员之一。……最常唱的开篇和选曲有《江北夫妻相骂》、《活捉张三郎》(均用苏北方言)、《孔方兄》、《绍兴高调》(均用绍兴方言)和《百头开篇》等。这些都是他最出彩的节目,电话电波最多,广受听众喜爱。”②许多听众热爱上了广播中的严雪亭,纷纷掏钱购票进书场观看“庐山真面目”。著名苏州弹词女演员朱慧珍,18岁时就跟电台广播学唱弹词,在拜师蒋如庭、朱介生学唱腔,又师从周云瑞习琵琶弹奏后,不久即在苏州电台播唱弹词开篇,被誉为“金嗓子”。
广播书场改变了传统的说书人与听客面对面的演出形式。声音通过电波的传送,过滤了手面、起脚色等附加的表演因素,而变得更为纯粹,更加符合“口头语言的说唱艺术”这一特质。
二、近年来广播书场的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在娱乐业尚不发达、文化消费尚欠丰富的时期,广播书场曾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20余年来,广播书场始终坚守着传播优秀民族文化、丰富人们业余生活的宗旨。它曾经也启蒙了很多年轻人迈入民族艺术殿堂。“许多青年听众给电台来信,告诉我们,自己是跟着家里人每天收听‘广播书场’节目后才迷上评弹的,现在越听越有味。”①余雪莉《不断更新节目,普及评弹艺术》,载苏州评弹研究会编《评弹艺术(第5集)》,中国曲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21页。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广播书场曾为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表格 2006年苏、锡、沪等地区广播书场节目时间一览
2006年,苏州、无锡、上海三地的广播书场版块多样、节目丰富。笔者根据中国评弹网、豆瓣网、广播电视类报纸等媒体提供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发现共有十余档节目每天中午和晚上播送长篇或折子书(见表格),这大大满足了足不出户的听众的爱好需求。
广播书场下午和晚上播送的时间大致与普通书场开书的时间一致,但为了照顾老年听众的起居习惯,也有清晨5点至7点的节目。这样的时间安排结果便是放弃了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书迷。在夜生活丰富的当今,许多年轻人或彻夜娱乐,或“开夜车”加班,清晨5点正是他们的主要睡眠时间。
随着电视的兴起和普及以及其他艺术品种的不断增多,人们的娱乐方式逐渐多样化。广播曲艺节目已不再是人们欣赏文艺节目的唯一方式。同时,在广播逐渐走向产业化的今天,节目质量管理标准是广播发展的风向标和试金石。江浙地区广播节目质量考评的理念是视节目为商品,用市场来检验其价值的大小。在不违反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法规的基础上,以听众市场占有率为具体的考量指标。“南京广播传媒中心规定南京广播的市场占有率须达到50%。新闻频率、经济频率、交通频率、音乐频率、体育频率其听众市场占有率不得低于10%。”①南忍孝《苏浙地区广播发展印象》,载《宝鸡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显然,这样的标准是评弹等传统艺术节目难以企及的。
2005年,广播电视业界提出了“绿色收视(听)率”概念。所谓“‘绿色收视率’就是努力提高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确保国家主流媒体对观众的影响力和对舆论的引导力,有效体现节目的思想性和导向性。同时,又要杜绝媚俗和迎合,坚守品位、抵制低俗,实现收视率的科学、健康、协调、可持续增长,增强电视台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品牌价值”。②中广协会编《绿色收视率概念的内涵》,载《广播电视理论动态》2006年第9期。在这样的主导思想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在广播产业化的潮流中保持着并不太宽广的一席之地。
根据热心网友统计,2011年,调频广播中的苏州评弹节目已在听众市场占有率的标杆调控下进行了调整:除苏州生活广播网、无锡健康台、江南之声、吴江台、苏州都市音乐台均已取消评弹节目外,上述其他电台还在同期播出评弹节目。新增评弹栏目的有苏州戏曲故事广播,播出评弹时间为早6点和晚6点,每次半小时,播出内容不重复;无锡故事戏曲频率,播出评弹时间为早6点和晚6点,每次一小时,播出内容是重复的。③见《细数系列之苏、锡、沪广播书场节目时间表》,载“豆瓣网”(截至2012年3月4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63049
近几年来,随着各地广播电台纷纷改录播为直播,综艺节目、休闲节目、点播节目逐渐成为主流,音乐、谈话、经济栏目的比重逐渐加大,文艺广播的曲艺节目已“风光不再”。五年来,苏州评弹广播节目关闭了5档,新增了2档,总体上来说是持续衰减的趋势。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通过十年的宣传和弘扬,江浙沪百姓对本地以苏州评弹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有所提高,关爱有所加强,但传统艺术逐渐式微、被边缘化的危机仍是客观存在的。
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广播媒体的受众群体分化。尽管评弹艺术的总体发展形势有萎缩的趋势,但不容否认的是,广播书场仍是今天宣传和弘扬音乐、曲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一些客居异乡的江南人还是可以通过互联网上实时同步的广播书场来听乡音,叙乡情。
三、广播书场对保护和传播苏州评弹的促进作用
在录音科技欠发达的时代,一些艺术价值高的长篇弹词往往随着表演者的逝世而失传。今天的听众已听不到“前四名家”、“后四名家”的原始唱腔,无幸一睹“马调”、“陈调”、“俞调”创始者的风采,而只能从“‘马调’惟唱书用此,同治初马如飞所创调,无余韵,仿佛说白”④[清]葛元煦撰《沪游杂记·青楼二十六则》,郑祖安标点,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这样的只言片语中,揣摩早期唱腔的简单质朴。
广播,素以其迅捷、真实、自然的有声魅力而赢得一代又一代听众的信赖和喜爱。它有着比实体书场更为优越的条件——听众可以足不出户地欣赏到各地评弹名家的经典代表作和最新作品,甚至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而点播节目。
广播曲艺节目具有音响贮存方便和长久的特性。为了丰富广播书场的播送内容,增加人们对广播书场的关注度,电台常常自行录制弹词书目。创办于1950年的无锡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书场”,60余年来,录制了150余部长篇,100多部中篇,数百种折子、选回,1000多首开篇、选曲,总计6000个小时。除了名家响档的经典之作,如张鉴庭、张鉴国的《闹严府》,张国良的《三国》,黄静芬的《四进士》、《倭袍》,金声伯的《包公》、《七侠五义》,余红仙、沈世华的《双珠凤》,杨子江的《康熙皇帝》、《潘汉年与上海滩》等之外,还有很多中青年演员的优秀书目,如魏含玉、侯小莉的《九龙口》、《洞庭缘》,金丽生、徐淑娟的《杨乃武》、《秦宫月》,秦文莲的《孟丽君》、《谢瑶环》等。我们今天回顾广播书场的作用,认为其价值最大之处主要在于抢救录制了一批老艺人的传统书目,如金月庵、金凤娟的《白蛇传》、《玉蜻蜓》,张雪麟、严小屏的《董小宛》,曹啸君、高雪芳的《秦香莲》,殷小虹的《血滴子》等。它们当中的许多都是在这些著名老艺人艺术生命最旺盛的年代录制的。这些书目充分体现了评弹艺术的发展状况,对保留评弹资料极为重要,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听众的需求。
为提高听众的鉴赏水平,广播书场还举办系列评弹知识讲座,常熟电台的“琴川书会”就是其中较为成功和有特色的栏目。该栏目在开播初期,邀请著名评弹演员石文磊担任主讲,在12次的评弹讲座中,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评弹的基本知识,播出后听众反映讲座通俗易懂,对评弹有了初步的了解。而第二组22讲的评弹知识讲座则由评弹理论家和表演家联袂打造,由江浙沪评弹领导小组副组长、评弹理论家周良撰稿,评话名家金声伯主讲,既有系统的理论深度,又在金声伯绘声绘色的宣讲中极富可听性,播出后引起了广大听众的强烈反响。而第三组则专请弹词名家尤惠秋①尤惠秋是弹词名家蒋月泉的学生,又是“尤调”的创始人。现身说法,就“尤调”从“蒋调”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过程、自己几十年来的学艺体会,以及基本的发声、用气、唱腔设计等向听众逐一介绍。
前后三组讲座由浅入深,由漫谈到专题,应该说发挥了广播电台教育性的功能,不仅使广大听众,尤其是青年人领略了评弹的历史及其艺术优长,“许多青年评弹演员听后也反映受益匪浅”。②郁乃舜《评弹艺术的“广播杂志”——常熟电台“琴川书会”节目评介》,载《视听界》1997年第6期。
广播书场客观上扩大了以苏州评弹为代表的语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面。尽管这类节目因广告的收益而带有一定的商业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为保存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广播书场既是评弹艺术繁荣的见证,也是弘扬评弹艺术的重要阵地。
继广播书场的兴起之后,电视书场也在电视机普及背景下成为又一重要的非实体书场。两种现代传媒工具共同在信息传递、文化传播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与广播书场相比,电视书场因节目制作时间相对较长、各项准备工作较为复杂,所以更新速度较慢而有所欠缺。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膨胀”、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集音、视频于一体且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的网络广播,为包括苏州评弹等在内的音乐语言类艺术带来更大的新的发展空间。网络广播弥补了传统广播受众被动接收、节目转瞬即逝的不足。评弹节目的数字化应用提高了自身的使用价值,延长了这些信息的“生命”。同时,网络广播能更有效地扩大广播的覆盖范围,许多身处异国他乡的评弹爱好者,也可第一时间同步听到国内广播中播放的评弹节目。
结语
“从历史上看,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每一种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也就是一种新的媒介文化。”③陆扬主编《文化研究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0页。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普及,为苏州弹词的传播开辟了一番新的天地,几乎改变了人们听书消闲的生活方式。借助于电波的延伸和覆盖,弹词唱腔流派的百花齐放也在20世纪30、40年代达到了巅峰。电视书场的诞生,又使说书先生的形象及绘声绘色的表演在荧幕上获得广泛传播,人们可坐在家中一睹大师的风采。新时代网络媒体的发达,看似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分流了部分潜在听众,但其实也在促使苏州评弹去积极思考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的价值增长点。
不论是广播书场、电视书场,还是网络广播,都是运用现代科技传播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在人们为传统艺术逐渐式微而扼腕叹息,为现代多媒体技术分流了相当数量的听众而诘难抱怨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些声波、电流、数字化技术为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的新路径。曲艺曾因其语言、听觉艺术的特点而占领了广播电台的阵地,又因局限于单一语言和听觉艺术的特点而逐渐被谈话、娱乐类节目占领地盘。如何在多媒体、多途径传播模式下,发挥语言艺术的优长,是当下的一个挑战。
(本文由作者自其博士学位论文节选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韦杰)
陈洁,艺术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民国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