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在中国——西方古典音乐接受问题个案研究
2016-11-11张乐心著
张乐心著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
新书推介
贝多芬在中国——西方古典音乐接受问题个案研究
张乐心著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
音乐的接受问题,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听众的问题,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人们意识到,听众对于一首作品的反应的研究价值。而且,不同时代、地区的人群对音乐的感受与评价很可能迥异。这些差别为什么会形成以及怎样形成,是对古今丰富的音乐现象进行探究的又一个重要面向。对于音乐史研究来说,音乐的接受问题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新的视角,通过这个视角,人们对音乐历史和音乐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可得以丰富和加深。其中,挑选一位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作曲家的个案来进行音乐接受(史)研究,可以展现出一个可感、清晰的脉络,构筑出具体、系统的音乐史材料。《贝多芬在中国——西方古典音乐接受问题个案研究》一书便是颇有价值的个案式音乐接受史的研究成果。
贝多芬在我国的传播已经有一百多年,其“形象”经历过戏剧性的变化。《贝多芬在中国》以哲学释义学、接受美学等理论为基本出发点,将中国人对贝多芬的审美感受、情感态度和理解与阐释,放置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大背景中加以梳理、总结与评述,结合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环境、文化观念、社会心理、审美等方面,对贝多芬在中国(大陆)的被接受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绪论”部分主要就音乐接受理论及相关核心概念(“音乐接受”、“期待视野”/“期待视域”)进行阐述和界定,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中国贝多芬接受问题研究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作者本人的相关思考。该部分还介绍了有关音乐接受和贝多芬接受的研究现状,以及贝多芬在世界的被接受状况。
正文共分六章,以具体的历史研究为主要内容,分别论述20世纪初至今的六个不同历史时期中,中国人对贝多芬接受的概貌(包括出版类成果、作品演出及教育情况等所体现的接受过程,接受特点,等等)、中国人“期待视域”的基本特征,以及对不同时期接受概貌形成的深层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和解释。历史研究部分是以“绪论”中的理论成果为基本出发点和研究手段的,是“绪论”中理论设想的具体实施。如,作者将接受过程的核心环节界定在“理解与阐释”上,因此,整个历史研究过程的核心与侧重之一,就是力图挖掘不同时期的接受者对贝多芬不同的理解与阐释,尽量全面地展现中国人视野中贝多芬音乐内涵的流变过程;又如,由于作者将“期待视域”视作影响群体接受行为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每章都专辟一节,按照“绪论”中“期待视域”定义的层次与结构对其特征进行全面的论述。
在全书主体部分,作者勾勒出中国贝多芬接受各个历史时期的“横断面”,而在结论部分,作者则力图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对贯穿于贝多芬接受整个历史过程中的若干条潜藏的纵向线索给予整体性的总结——即“东西文化交汇中的”、“传统与现代文明更迭中的”和“深刻体现音乐内涵的多样性与同一性的”中国贝多芬接受历史。
读者阅之,不仅可以加深对贝多芬及其音乐本身的理解,还能够鲜活而生动地体验到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贝多芬接受者们的情感与思想经历,切实感受到20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所发生的沧桑巨变。
该书涉及了美学、心理学、社会学、音乐学及其下属的多个交叉学科的理论及成果,在庞杂浩瀚的史料中拾撷,对音乐传播的接受环节进行了具有历史纵深感的审视,并酣畅淋漓地展示了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文化的紧密关联。这也对音乐传播研究的史论结合路径提供了有价值的范例和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