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工作坊”研修活动的激活点
——以北京大学“初中数学”学科网络研修工作坊为例
2016-11-10李霞
李 霞
(福州市闽江学院附中,福建福州350001)
网络环境下“工作坊”研修活动的激活点
——以北京大学“初中数学”学科网络研修工作坊为例
李 霞
(福州市闽江学院附中,福建福州350001)
“工作坊”是一种以头脑风暴为特征的创新研修方式,以某个领域的主持专家为核心,通过主题研究,以对话、讨论、活动等多种方式为载体,探究并解决问题。如何让这种研修活动有效,主持人对工作坊研修活动的激活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北京大学“初中数学”学科网络研修工作坊模式的实践过程,探究网络环境下“工作坊”网络研修活动激活点的途径。
“工作坊”;网络研修;激活点;以“师”为本
目前教育部拟组建一百个教师工作坊,引领带动全国三万名市县骨干教师(教研员)的专业成长,并推动教师工作坊主持人从优秀迈向卓越,探索骨干教师常态化研修的新型培训模式。教师工作坊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工作坊”是一种以头脑风暴为特征的创新研修方式,以某个领域的主持专家为核心,通过主题研究,以对话、讨论、活动等多种方式为载体,探究并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基于教师实践及需要的合作探究。如何让这种研修活动有效,“细水长流”,除了平台和引领专家的作用外,主持人对工作坊研修活动的激活至关重要。下文通过北京大学承担的“国培计划(2014、2015)—示范性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初中数学工作坊”网络研修氛围谈谈研修活动激活点的实践和思考。
一、分主题及课程设置的递进
主题的设置要基于教师的需求决定,教师的学习是基于问题的需求和实际的需要,是基于情景,即“可能用”的行动学习。我们要尊重一线教师需求,贴近一线教师实际,研究一线教师发展,服务一线教师学习。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关系到教学质量,开展教师教学技能研修的意义不止在参赛,更重要的是倡导一种教学研讨氛围,激励一线教师修炼教学基本功,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如2015年福建初中数学工作坊的主题和研修课程如下表:
1.研修阶段内容部分分主题递进设置
2.分主题中单元课程的递进设置
配套的单元课程的内容放置分两种序列:一是对应模块的研修内容;二是分类放置的研修内容。对应模块可以是与教学进度同步的教材分析、典型案例、阶段复习、阶段测试卷等。分类放置的研修内容可以是各种课例分析、案例研究、试题评价、教育技术等。选择的内容从学校教学实际、日常教研活动出发来设计,根据参与者的需求和期待的学习方式展开。
学员评价:“资源很好,上课教师专业!”“今天上来看了几个视频,真心感觉不错,小而精,做了很多笔记,解决了不少在平时教学的一些困惑!继续努力!”“材料很好,要学的东西真的很多,要认真学习!”等等。
教学技能绝不仅仅是教学技术,而是教师职业品格、专业修养和教学思想的外化,操作性的行为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内化为教师的职业品格和教学素养,就很难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持久行为。因此从课程的设置中我们主要从外显化、可操作的教学技能入手实施培训,主要是让教师们通过研修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与风格。
二、研修阶段活动内容呈现的递进
1.主持人的阶段递进引领
工作坊的研修,本质是坊主通过主题研究,以对话、讨论为载体,探究并解决学员问题的研修方式。坊主的适时引领体现在各主题的话题的聚焦及学员的在线答疑。如根据分主题模块一,可以设置“关于初小衔接教学的讨论”“中考压轴题教学的思考”“观评课的讨论”等。在工作坊研修项目中,坊主不是辅导教师的角色,而是地方课程教学的专业引领者。因此,项目的实施重点不在于在线收看课程,而在于围绕课程激活了什么,解决了什么。比如将观评课上升为“课例研究”,设置的问题:您认为该教师的数学教学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您认为课堂中哪些数学探究活动吸引了学生而成为有效教学行为?您发现课堂中学生的合作(或数学探究)学习有何特点?以问题为明线、思考为暗线引领学员思维的活动。如弗莱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组织。
2.及时回复学员各种问题
对学员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对待并加以回复,要努力建立一种意识:要解决问题。可以到坊中讨论去。主持的工作坊一年里面,学员互动问题达到1516条。如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与几何证明、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设计、一模后的中考复习、有效的数学活动等。教师把本校的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带入本坊讨论间,通过跟帖答疑解决问题,让研修培训由“教的活动”转向“学的活动”。教师工作坊成为一线教师教学的“活动场”和“操作间”。
3.收集和整理学员典例
工作坊的坊中讨论是一种问题导向式的研修。学员可以在坊内研讨区里提出问题并进行先期互动研讨,坊主进行归纳整理,如(1)怎样使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生成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呢?(2)在混合运算中,怎样处理好符号问题?如-2(x-3)-3(-x+1),(3)在学习关于方程的应用题时,找等量关系的难点应怎样处理。主持专家会根据坊主反馈上来的问题,及时以教学简报、在线答疑等方式提供解疑。如(1)的回答:“在学习二次函数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图象。所以可以借助他们在学习以上内容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这一新知识。例如,是否开门见山地提出:今天我们要研究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此先回想函数y=x的图象是怎样的?(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此图象的形状、特点),再提问:“能否能从函数的解析式说明它过原点,向左右、上下无限伸展,且位于第一、三象限?”(多数学生应该能回答)二次函数是由“平方”运算定义的,因此研究它的图象和性质可以从“平方”运算入手:从函数的解析式可以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函数的变化范围吗?接着能够想象出函数图象所在的大致位置吗?函数图象经过原点吗?在第一象限,函数的图象会与函数y=x的图象有什么不同吗?
这种以问题导向来推动研修开展,解决教师实际问题,大大拓展教研的时空。学员的感受:“本次培训我现在变得经常来看页面有没有更新,当然很多内容还未及过目,我特别喜欢坊主提供的教学资料和学习材料,那是多么的珍贵;我特别喜欢看专家、坊主睿智的答疑、同学精彩的评课;当然很高兴见识许多同学的真知卓见和才华横溢。我见识了微课、尝试了微课的制作,我了解了微课程与翻转课堂;当然众多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教学变得生动,但关键的还在于教育者的对数学与数学教育本质的认识……”
三、重视研修活动与坊主的教学实践相结合
在研修中多领悟,多传播前沿理念及新的教育手段。研修活动与坊主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开课、开讲座上。例如2015年晒了一节课“翻转课堂在数学综合实践课上的应用——填幻方”,《填幻方》是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教材中“实验与探究”的选学内容。通过翻转课堂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不仅让学生了解幻方有关知识、熟悉填幻方技能、理解幻方填写过程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必要的发展。
翻转课堂是教学策略的又一种选择。没有一种策略是万能的、绝对的,因此,并非每个学科每一节课,都要“翻转”一下。但一些探究活动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可能会收到意外的收获。
情境体验在教师培训中很重要,我们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课堂真实教学情境,让教师培训能够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这就是我晒课的原因,通过自己的课,让学员们一起感受没经历的教学模式及课堂。
而对于开设讲座的目的:首先经费有限,无法经常性线下活动,坊主只好利用各种研修培训平台进行辐射活动;其次提升一线教师(坊主)自身能力的途径,开好一场讲座能促使自己领悟学科教学的本质,在讲授自己教学理念的同时也形成自己的教学分格,最后走进学员、拉近学员距离,让学员信任你,认可你,也是激活研修工作不可缺少的要素。
四、及时关注学员动态,并对学员参与的积极度作评价
1.发布教学公告或任务公告
每模块开始前,发布教学公告,理清本模块的学习注意事项及重点内容,并提出学习要求。公告的发布明确了学员的下一步任务,明晰了学习重点,对于学员安排时间循序渐进地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引导。
如:学习北大资源模块一到模块三内容的学习,基于学生学情,以及教师在概念教学课的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情况,以教材为基础,研读教材的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式,并能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独立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和说明等。并在教学设计板块的第一模块作业提交中完成提交一份概念课的教学设计。
2.对学员的学情适时提醒
北大的平台对学员的评价有:注册率、学习率、在线时长、发贴量、登录次数、合格率等。及时评价与反馈培训活动的成效,拓展了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在培训总结时,我们应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比表彰,评选“优秀学员”“最有思想的观点”“最有价值的问题”等。通过激励性的评价激活思考、发现不足,激发学习动力的信心。当然我们对学员的评价,关键是要改善学习,而非事后评定等级。评价更要从教师发展性、生成性成果加以评价。
五、重视生成性问题的提取和汇总
每一模块的单元内容研修结束,对研修过程产生的思维碰撞要及时整理、小结。生成性成果可以是优秀作业、微课、读书报告、研修论文及总结、简报等等。
从简报中可以看到生成性问题研讨的价值。研修简报不仅是研修模块的小结,可以是激活话题的整理,线下研讨的简讯等等。教学简报设置了课程回顾、教学聚焦;培训花絮动态;后续事项等。为教师日后的工作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有较高的资源保留价值和反思引领价值。
总之,在研修活动中我们尽可能做到:(1)每月梳理一个核心问题;(2)每周一个动态展示;(3)每月一次在线研讨;(4)每月一期教学简报;(5)非实时的交互交流,每周覆盖学员不少于25位。
总之,激活工作坊研修的模式很多,如网络听评课、课例研究、主题研讨、小课题研究、反思日志、资源点评、在线研讨、互动评论、校本作业、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研修作业等。重要的是要分出明确的阶段,确定各阶段的成果形态,研讨如何通过所设计的活动方式指导学员进行教学实践,确定可操作化的研修流程(包括线下活动)等。
目前工作坊作为一种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新型培训,是面向一线教师教学帮扶的互助对话、多点互动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实现教师在岗专业发展,促进远程培训常态化、可持续运行,实现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的研修模式转变。这过程离不开坊主的引领。工作坊的工作任重道远,让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默默耕耘这块沃土,工作并快乐着。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6).
[2]刘占兰.让教师在参与式培训中主动发展与提高[J].学前教育,2000(3).
[3]李霞.基于“工作坊”网络研修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北京大学“初中数学”学科工作坊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
(责任编辑:邹开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