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拉动因素分析
2016-11-10李勤昌钱思源
李勤昌,钱思源
(1.广州工商学院,广州 510850; 2.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 116025)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拉动因素分析
李勤昌1,钱思源2
(1.广州工商学院,广州510850; 2.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116025)
采用三元边际分析框架对2003—2014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的拉动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发现: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是依靠数量扩张拉动的,价格提升和种类增加对出口的贡献很小;金融危机从2009年开始对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价格边际产生冲击,导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下降。该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保持目前出口数量带动出口增长的同时,必须通过推行汽车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加强本土品牌建设、提升出口汽车产品的多样化水平、加强双边和多边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建设等手段,提高出口的价格边际和扩展边际,以从根本上提高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持久竞争力和全球价值链地位。
汽车产品;出口增长;拉动因素;三元边际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经历了高速的增长阶段,从2001年的27.12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800.46亿美元。但受全球市场需求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地区局势动荡以及国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开始呈现增长乏力现象。2015年,汽车产品出口同比下降5.06%,汽车整车出口量同比下降20.25%,出口额同比下降9.92%。这是自2012年出口达到100万辆高峰后的连续第3年下跌。面对当前局面和任务,需要查找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对策,这对实现“十三五”战略目标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目标、恢复中国出口增长和解决中国汽车产能过剩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三元边际分析方法探究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的现状和问题,试图找出汽车产品出口增长的真实拉动因素。2003年,Melitz[1]提出了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将贸易流量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构建了二元边际分析框架,拓展了贸易增长理论。由于集约边际虽然可以衡量贸易增长的深度,但仍无法看出贸易增长到底是由于价格还是数量增加导致的,Hummels等[2]及施炳展[3]将贸易增长进一步分解为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构建出三元边际分析框架,进一步揭示了贸易增长的源泉。此后,采用三元边际分析方法对贸易增长进行研究的文献不断增多。高越等[4]研究贸易便利化和FDI对中国出口增长三元边际的影响。曹亮等[5]将中国从东盟的进口分解为价格边际、数量边际和扩展边际,分析了影响CAFTA框架下中国进口三元边际的因素。杨逢珉等[6]利用三元边际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原因以及三元边际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刘瑶等[7]将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分解为价格边际、数量边际和扩展边际并进行国际比较。
就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的拉动因素,王保林[8]认为我国汽车产业在要素价格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原材料、零部件和机器设备的低质量抵消了低价格的优势,劳动力价格是主要竞争优势。齐玮[9]利用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出口与汽车制造业生产总值、进口国的经济总量、互惠贸易安排、我国与进口国的人均GDP之差以及进口国的贸易依存度呈正相关关系。高歌等[10]发现乘用车企业技术创新人员投入强度和资金投入总量对汽车出口有显著正影响,商用车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指标对出口均无显著影响。孙江永等[11]在引力模型的分析框架下研究发现,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通过改变居民购买力影响从中国进口的汽车规模,还通过需求偏好的调整影响中国汽车出口。
分析上述文献发现,利用三元边际方法对我国整体出口增长进行研究的文献较为丰富,但对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研究文献很少。因此本文利用三元边际分析方法对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现状进行分析,试图发现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三元结构特征。
二、基于三元边际分析框架的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拉动因素考察
(一)三元边际分析框架及经济含义
施炳展借鉴Hummels等[2]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将二元边际(扩展边际、集约边际)拓展到三元边际(扩展边际、价格边际、数量边际),将贸易增长对应地分解为广度增长、价格增长、数量增长。扩展边际的定义如式(1)所示:
式中:EM为扩展边际,p和x分别表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j代表出口国,r代表参考国(本文选择世界作为参考国),m代表进口国,Ijm和Irm分别代表出口国和参考国向m国出口商品种类的集合,Ijm∈Irm。扩展边际的经济含义为j国对m国出口的商品种类相对于世界对m国出口的商品种类的丰富程度,衡量了j国出口产品的广度。扩展边际越大,意味着j国相对于世界而言出口的产品种类越多。如果EM=1,则j国出口了世界能出口的所有产品种类,即产品广度达到最大。
集约边际的定义如式(2)所示:
式中:IM为集约边际。集约边际的经济学含义为,在j国和世界出口的重合商品种类中,j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比重,衡量了j国出口产品的深度。集约边际越大,意味着在重合商品种类中,j国出口所占的份额越大,即产品深度越大。如果IM=1,则在与世界重合的商品种类中,j国的出口占据了全部的市场份额。
进一步,将集约边际分解为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
式中:sjm表示出口国出口第i种商品金额占其全部出口额的比重。同理,srm表示在出口国和世界重复商品种类中,世界出口第i种商品金额占其全部出口额的比重。sjm和srm的计算方法如下:
至此,基于以上分解框架,可以将一国出口在某一市场的市场份额分解为二元边际(扩展边际、集约边际)及三元边际(扩展边际、价格边际、数量边际)。
由于以上部分考察的都是出口国对某个单一市场出口状况的分解,因此,为了得到出口国出口的整体状况,需要对出口国在不同市场的出口状况进行加总。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αjm表示j国对m国出口占j国对所有国家总出口的比重。
至此,可以考察出口国整体的三元边际情况。下文将利用上述分解框架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并利用三元边际的计算结果分析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的现状与问题。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SITC(Rev. 3)分类中汽车产品(以722、7441、781、782、783、784、786开头)的五分位双边贸易数据,时间跨度为2003—2014年,数据记录总共有43万余条。根据2014年中国向全部贸易伙伴出口汽车产品总额的排名状况,本文选取了53个贸易伙伴作为研究对象,中国对这53个贸易伙伴的汽车产品出口额占中国汽车产品出口总额的90.35%,其余约10%的出口额分散在其他100多个贸易伙伴上,所占比重很小,对本文分析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故不予考虑。
对UN Comtrade数据库中个别缺失数据,有的学者在做实证分析时采用了直接忽略的方法,如施炳展[3],有的学者采用估算一个世界平均价格的方法,如刘瑶等[12]。为精确计算结果,本文采取以下方法处理:当缺少某一年份中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出口的某类产品数量值时,首先利用该年份世界对该贸易伙伴的出口总额除以其总数量,得出其市场平均价格,然后再用中国对这一贸易伙伴的出口总额除以该市场平均价格,估算出中国对这个贸易伙伴出口的数量值;当缺少某一年份世界对某一贸易伙伴出口的某类产品数量值时,首先利用该类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除以总数量,得出其世界平均价格,然后再用世界对这一贸易伙伴出口总额除以世界平均价格,估算出世界对该贸易伙伴出口的数量值。虽然这种处理方法比较繁杂,但比将缺失数据直接忽略或者只算出一个世界平均价格更为精确。
(三)三元边际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1.描述性分析
为了初步、直观地考察中国汽车产品的出口总值、价格、数量的变化趋势和分布特点,以及初步判断出口增长的拉动因素,首先构造描述性指标G,随后利用核密度估计对其结果进行分析。首先选取2003—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将时间段细分为2003—2008年和2009—2014年两个时间段,着重考察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是否存在明显影响。定义指标G如下:
式中:X分别表示中国汽车产品的出口额、价格、数量,a和b表示考察的年份。该指标的最大优点在于其有界性,只要Xa和Xb不同时为零,则G∈(-1,1)。当G的数值在零附近时,说明X在b年份的数值相对于在a年份的数值没有多少变化;G的数值越趋近于1,则X在b年份的数值相对于在a年份的数值增长得越多;G的数值越趋近于-1,则X在b年份的数值相对于在a年份的数值缩减得越多。利用该指标,结合核密度估计,可以初步判断中国汽车产品出口额、价格、数量的变化趋势和分布特点。
首先观察2003—2014年期间。从图1可以看出,在2003—2014年期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额的峰值在1.00附近,并且分布的集中度比较高。这说明大部分产品的出口额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出口数量的峰值和出口额的峰值很接近,也在1.00附近,并且出口数量峰值的左侧曲线和出口额峰值的左侧曲线略有重合,分布的集中度比较高。这说明大部分产品的出口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出口价格的峰值在0.00到0.30之间,分布的集中度也比较高。这说明大部分出口产品的价格有所增长,但增长的幅度相对于出口额和出口数量很小。总体来说,2003—2014年期间,我国大部分汽车产品的出口额和数量有着较大幅度的增长,价格的增长幅度很小,初步反映出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是由数量增长拉动的,价格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小,换句话说,基本是“以量取胜”。
图1 2003—2014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额、价格、数量的变动
进一步地,将考察期间细分为2003—2008年和2009—2014年两个时间段。
从图2可以看出,在2003—2008年期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额、价格、数量的总体状况和2003—2014年期间的状况相似。我国大部分汽车产品的出口额和数量有着较大幅度的增长,价格的增长幅度很小。这仍然说明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增长主要是由数量增长拉动的,价格有所增长,但拉动作用较小。
2.3 CD4+淋巴细胞数与mPFS及mOS的关系 高CD4+淋巴细胞组患者 mPFS为8.5(7.0~10.0)月,中CD4+淋巴细胞组患者 mPFS为 6.5(5.4~7.6)月,低CD4+淋巴细胞组患者 mPFS 为 5.9(3.0~8.8)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CD4+淋巴细胞组患者mOS为16.5(14.8~18.2)月,中CD4+淋巴细胞组患者mOS为13.9(12.7~15.1)月,低CD4+淋巴细胞组患者 mOS 为 12.1(7.9~16.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图2 2003—2008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额、价格、数量变动
从图3可以看出,在2009—2014年期间,出口额和数量的曲线接近重合,相对于2003—2008年时间段而言,峰值明显降低,比较平坦地分布在0.40到0.80之间,并且分布的集中度也明显下降,较为分散。这说明大部分产品的出口额和数量在增长,但不同产品的增长幅度有较大差别,多数产品的增长幅度低于2003—2008年期间的增长幅度。出口价格峰值在0.00附近,略微偏左,并且分布的集中度较高,这明显有别于2003—2008年期间的状况,说明在2009—2014年期间,即后金融危机期间,大部分产品的价格非但没有增长,甚至还在下降,只有少部分产品价格在增长。这初步说明,金融危机过后,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增长仍然主要是由数量增长拉动,但拉动力度减弱,价格增长几乎没有拉动作用甚至还有所缩减。基于此,本文初步判断,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增长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尤其是价格边际受到的冲击较为明显。下面将利用三元边际的计算结果对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的现状和问题做更为深入的分析。
图3 2009—2014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额、价格、数量变动
2.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
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数据计算,得出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03—2014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贡献
总体来看,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所占市场份额(R)逐步增长,从2003年的0.0136增长到2014年的0.0749,年复合增长率为16.80%。其中,扩展边际(EM)呈较为稳定的增长,从2003年的0.8885增长到2014年的0.9875,年复合增长率为0.97%。集约边际(IM)从2003年的0.0153增长到2014年的0.0758,年复合增长率为15.68%。很明显,集约边际的增长速度远快于扩展边际的增长速度。将集约边际进一步分解为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后发现,价格边际(P)增长缓慢,波动较为明显,从2003年的0.7224增长到2014年的0.7955,年复合增长率仅为0.88%。数量边际(Q)增长明显,增速很快,从2003年的0.0211增长到2014年的0.0953,年复合增长率14.67%,远快于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的增长。此外,2009年的数量边际增长接近停滞,市场份额、扩展边际、集约边际和价格边际都明显下降,其中,价格边际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下降,2011年也几乎没有增长,直到2012年才有所转折。
上述数据表明,2003—2014年期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不断增长主要是由数量增长拉动的,价格增长和广度增长对出口增长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非常有限。同时,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价格始终低于世界平均价格,这说明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是在走低价格、高数量的粗放型贸易增长模式,反映了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此外,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在2009年开始对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产生实质性和系统性的影响,金融危机冲击使得价格边际下降明显,并且恢复速度很慢。
3.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动态分布
为了更加具体地考察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到不同贸易伙伴的地域分布情况及动态演进特征,下文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对2003—2014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市场份额、扩展边际、价格边际、数量边际做动态分布分析。图4、图5、图6和图7分别为2003—2014年期间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市场份额、扩展边际、价格边际、数量边际的动态分布状况。
图4 出口市场份额的动态分布
图5 扩展边际的动态分布
图6 价格边际的动态分布
图7 数量边际的动态分布
2003—2014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增加,但对不同贸易伙伴出口份额的差异在不断扩大。如图4所示,总体而言,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市场份额的分布曲线不断向右移动,这表明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份额在不断增加,增长速度较快。分布曲线的峰值不断降低,并且降低速度较快,整体分布曲线越来越扁平,这说明对不同贸易伙伴出口市场份额的差异在不断扩大,并且扩大的速度较快,出口到一些贸易伙伴的市场份额增长很快,另一些则增长很慢。
2003—2014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广度在不断增加,出口产品种类非常丰富,对不同贸易伙伴出口广度的差异在不断缩小。如图5所示,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扩展边际的分布曲线在不断向右移动,并且峰值越来越接近于1.00。这说明,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广度在不断增加,并且出口的产品种类非常丰富,几乎囊括了世界所有汽车产品种类。分布曲线的峰值在不断升高,这说明对不同贸易伙伴的出口产品广度差别在不断缩小,出口到各个贸易伙伴的产品种类都非常丰富,对大部分贸易伙伴出口广度的增长较快。
2003—2014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价格有所增长,但不同年份的波动较为明显,并且始终低于世界平均价格,对不同贸易伙伴出口价格的差异在不断缩小。如图6所示,总体而言,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价格边际的分布曲线在逐渐向右移动,但个别年份波动明显,并且分布曲线的峰值始终低于1.00。这说明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价格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不稳定,具有波动性,并且我国汽车产品的价格始终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反映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分布曲线峰值的不断上升说明对不同贸易伙伴出口价格的差异在逐渐缩小,对大部分贸易伙伴的出口价格有一定的增长。
2003—2014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对不同贸易伙伴出口产品数量的差异在不断扩大。如图7所示,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数量边际的分布曲线在不断向右移动,移动幅度较为明显,并且数量边际分布曲线的变化趋势和市场份额分布曲线的变化趋势非常相似。这说明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数量增长较快,对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分布曲线的峰值在不断下降,并且下降的速度较快,整体分布曲线的形状越来越扁平,这说明对不同贸易伙伴出口数量的差异在不断扩大,并且扩大的速度较快。
三、结论与对策
1.结论
通过对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三元边际的动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2003—2014年期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是由数量增长拉动的,价格增长和广度增长对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有限,并且出口价格始终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一直在低价格、高数量的粗放型贸易增长模式中运行,突出反映了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核心竞争力不足问题。
(2)金融危机从2009年开始对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价格边际产生冲击,是导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在2009年开始对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产生实质性和系统性的影响,金融危机冲击使得价格边际下降明显,并且恢复速度很慢。价格边际的脆弱性反映了我国汽车产品品牌国际声誉不强、品牌效应在外国消费者心中不稳固、消费者黏性不强的问题。
2.对策建议
(1)推行汽车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低价格、高数量粗放型贸易增长模式,必须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积极培养、引进高端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第二,积极自主研发及引进技术,提升汽车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第三,走集群化发展模式,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利于发挥规模优势。第四,谋划全球战略布局,在主要市场投资生产,布局营销渠道,这既可降低生产和营销成本,又可防范贸易保护措施风险。
(2)加强本土品牌建设,提高汽车产品的知名度。应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加大营销推广力度以及提高售后服务质量等手段,提升我国汽车产品品牌的国际影响力,稳固我国汽车产品品牌在国外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从而促进价格水平的提升,稳定和扩大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
(3)提升出口汽车产品的多样化水平,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应通过开发多样化产品手段,适应不同市场需求。以高水平的差异化产品参与发达市场竞争,以经济的大众化产品开拓新兴市场和低端市场。
(4)加强双边和多边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建设。应积极开展与各国的经贸合作,扩大和深化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与周边国家、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消除贸易障碍,降低贸易成本,为汽车产品出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MELITZ M J.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 Econometrica, 2003,71(1): 1695-1725.
[2]HUMMELS D, KLENOW P. The variety and quality of a nation’s export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5, 95(3): 704-723.
[3]施炳展.中国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J].经济学(季刊),2010(4):1311-1330.
[4]高越,任永磊,冯志艳.贸易便利化与FDI对中国出口增长三元边际的影响[J].经济经纬,2014(6):46-51.
[5]曹亮,何成杰,李梦珊.CAFTA框架下中国进口三元边际及其决定因素[J].国际贸易问题,2014(5):85-94.
[6]杨逢珉,李文霞.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的三元边际分析[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5(5):24-35.
[7]刘瑶,张晓磊.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长的模式及国际比较:基于三元边际的分析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9):15-27.
[8]王保林.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分析[J].管理世界,2009(5):174-175.
[9]齐玮.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1):78-86.
[10]高歌,李显君,徐可.技术创新对中国汽车出口的影响实证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4(7):1-6.
[11]孙江永,王新华.基于产品异质的中国汽车出口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5(7):9-14.
[12]刘瑶,丁妍.中国ICT产品的出口增长是否实现了以质取胜——基于三元分解及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1):52-64.
2016-06-15
李勤昌(1959-),男,教授;E-mail:liqinchang9@163.com
1671-7031(2016)05-0039-07
F752.6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