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过一碗粥

2016-11-08初阳

投资与理财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大米粥养人米汤

初阳

仲秋的田野,晚稻在青黄之际,穗子已微微弯了腰。还有个把月吧,就可开镰。新米,煮粥才好,米油子厚厚的。

有多久不曾喝粥了?尤其是白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粥给人一种遥远的感觉了,似乎总和旧年挂钩。

因在困顿时,粥是穷人水饱的一种方式。历史上每遇荒年,都有官宦大户人家设粥场,搭粥棚供饥民分食,乃积德行善之举。寺庙每逢腊八也是煮了大锅粥分与香客,以示佛祖恩慈。可见,不管日子怎么难,大家帮扶,有碗粥喝,就能挺过来。

那次老师提起粥时说:粥之于我最初的认识是“水饱”,叫粮不够水来凑。小时候的粥那个稀,见不到几粒米魂,有句顺口溜:端起一碗汤,吹去一道浪,洒地鸡不望。这就是我小时候的粥,如有碗干饭吃就是最大的企盼。

老师说这些时温情又感伤。而我年轻,终究感受不了那种从苦日子过来的酸涩。这粥也太寡了,只能叫米汤吧。我眼里的粥是黏稠滑溜,直抵胃部的熨帖。最喜冷却后的那层粥膜子,也叫粥油。友说,是谁发明了“粥油”这个词,不准确,该叫粥玉才合适,那真是上等的羊脂玉的光泽和质地,喝着就感觉直接在吸收能量和营养,所谓养人就是这样吧。

对粥的印象还有过日子的稳当,是一个主妇站在锅台前,薄雾般的蒸汽笼罩在头顶,用饭勺均匀地在粥里搅动,那锅里,微波荡漾,米汤逐渐凝结,如脂似玉。这人间烟火的画面,就叫作“家”。

世间食物万千种,也只有粥最安逸。陆游有句诗:“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意是长期吃粥,可得道成仙。嗯,摒却名利,安于一隅,能够每日喝碗粥的诗人,这清心之下必定是文章做得好。再想那安身的院落,应远离市井,开满小花的枝丫,在清风中微摇,屋内有书满架,诗人偃仰啸歌,于书本中会千古风流;兀然起坐,又万籁有声,时光浅浅,而餐桌上,就是一碗米粥。

陆游只说吃粥是修炼,我觉得熬粥更是。古人云:“见水不见米,见米不见水,均非粥也,米水融合,柔腻合一,才谓之粥也。”可见,熬粥是需要耐心的,你须等得那锅米和水慢慢地黏稠起来,成为粥。心浮气躁的人干不了这活。年岁渐长,我也逐渐安稳,有了熬粥的耐心和喝粥的平静,会想着用一份熬粥的功底来写人世间温暖的小琐碎。一个字一份情,像一粒米和一勺水。写到情浓之处,好文就像一锅好粥,文字和情感交融,如同水米之间已无缝隙,再也无法分开。好粥是人间的美食,柴火炊之;好文是人间的美意,岁月熬之。这样的光阴素朴自然,清静无为。

忆起在南京的日子,有家百粥坊,离我住的地方近,常去吃。24小时营业,想到心里就有着落,仿佛有亲人守候着的温暖的家,永不必担心扑空,更永远有碗粥在。

广州那座快节奏的城市,粥店也是极多。吃的人意态安详,窗外依然是为生活奔走的人们,如电影画面匆匆而过。彼时,喝粥就是一段慢时光,这是南方人的松弛。

年轻时不吃粥。等知道粥的好,你已是中年。大米粥最养人,本就是大米粥喂大的,人生道上绕一大圈,吃尽山珍海味,中宵酒醒,小恙初愈,最后安抚你历经繁华也受伤的胃的,也只有一碗大米粥。再喝粥,会有一种“终于”的感觉,仿佛失散经年的好友,隔山隔水,复又重逢。淡而无味,也许才是生活的真正滋味。

无论过客与归人,我们永远所需要的,只不过是一碗温热的大米粥。

大米粥,温火慢熬,像安分的老人居家过日子。这是另一种人生。时光永恒,柔软的力量永不折断。

猜你喜欢

大米粥养人米汤
喝粥未必能减肥
煮大米粥加碱会让粥里的营养大量流失?
室内山水画最养人
哈尔滨冰雪之旅
煮大米粥加碱会让粥里的营养大量流失,是真的吗?
初秋的莲藕,比人参还养人
吉林冬季之旅
方便大米粥的生产工艺及糊化回生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