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更新与遗产活化利用:旅游的角色与功能

2016-11-08张朝枝刘诗夏

城市观察 2016年5期
关键词:遗产活化利用

◎ 张朝枝 刘诗夏

城市更新与遗产活化利用:旅游的角色与功能

◎ 张朝枝 刘诗夏

建筑遗产的活化利用是城市历史街区更新的重要手段,而旅游利用则是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关键支持。本文在综述建筑遗产利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建筑遗产保护的思潮演变,并分析了旅游在其中的角色与功能。结论认为,建筑遗产保护正逐渐从单一的“原状保护”向多元化的“活化利用”转变。在这种活化利用中,旅游起着重要作用,它承担着建筑遗产空间关联、业态支撑的角色,而这种以旅游为目的的活化利用也提升了游客体验,增加了建筑遗产的吸引力,活化了城市空间结构,增加了城市竞争力。

建筑遗产 活化利用 旅游 城市更新

建筑遗产反映了一个城市在某个时代的特有文化、历史特征,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遗产活化利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旅游开发能够激活建筑遗产,提升遗产地甚至整个城市的形象(魏群峰,2006)[1],但建筑遗产活化利用到底是什么,旅游开发到底在建筑遗产活化与城市更新中承担什么角色与功能,尚未得到系统回答。本文拟在综述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

一、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urban regeneration)运动起源于1950年代末的美国,主要表现为二战后大规模的城市推倒重建式更新活动,包括对现有结构的修复、现有建筑和遗迹的更新和活化利用(Wang et al.,2014)[2]。它不是简单的大拆大建,而是通过各种科学的方法为过时建筑进行修复和更新,以振兴衰败旧工业城市、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内城及人口衰落地区城市环境、增强城市活力及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城市再开发活动(Yung、Chan,2004;严若谷,2011;Peng et al.,2015)[3-5]。

随着全球经济的重组,各国城市体系及城市内部空间都发生了巨大的重组和转型(Sassen,1990)[6],其采取的城市再开发活动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色、多种类型和路径。关于城市更新策略主要分为企业化、文化主导和可持续性三种,其中对建筑遗产的活化利用有效地催生了以升华文化主题为导向的城市更新活动的大量开展。如通过大型更新改造项目建立城市地标建筑以重构城市文化形象;又如通过活化历史建筑并从文化产业角度融入创新元素,形成创意产品与消费相结合的创意街区。将建筑遗产活化为富有地方特色的遗产旅游地(李蕾蕾,2002;Bradley et al.,2002)[7,8]、艺术街区(隋晓莹等,2016)[9]、复古餐厅和购物场所(Lee,2015)[10]、城市公共休憩区等吸引更多体验者和投资商,从而增强地方经济活力,繁荣创意文化产业,扩大地区吸引力及美誉度(Pine、Gilmore,1998)[11]。文化活动与休闲娱乐相结合能够为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迎合现代消费者的偏好,为城市更新地区提供促进自身发展的持久性经济活力。

二、建筑遗产与建筑遗产活化利用

建筑遗产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建筑,一旦失去将不复存在,因此要代代相传。建筑遗产包括“纪念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意义的素材或遗构、铭文、洞窟及其它特征的组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同一性或与环境景观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独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创造物和地区,包括考古遗址”(UNESCO,1972)。

由于物理的陈久、经济的衰败、功能的过时、技术的落后、社会意义过时或是法律制度陈旧等原因,建筑遗产可能会被称为过时建筑(Langston,2007)[12]。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旧建筑陷于两个极端:一种是将历史建筑精品像装进博物馆一样精致地保存下来,变成一个没有生命的美丽躯壳;另一种是丧失了物质功能的旧建筑长时间地空置、遗弃而破败,任其衰败,甚至拆毁(焦怡雪,2000)[13]。因此,有学者呼吁以活化利用的形式来保护建筑遗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活化利用(Adaptive Reuse)第一次正式提出是在1979年的《巴拉宪章》,宪章将这一概念定义为“为建筑遗产找到合适的用途(即容纳新功能),使得该场所的文化价值得以最大限度的传承和再现,同时对建筑重要结构的改变降到最低限度”。理论上来说,活化利用是实现振兴的一种较好的方式(Yung and Chan,2012)[14]。建筑遗产活化利用能够延长建筑的寿命,适应现代城市产业结构多样化的需求(吴必虎,2012)[15],同时能够带动周边社区的发展,减少土地消耗和城市无计划扩张,创造出宝贵的社区文化(Bullen,2007)[16]。用Cooper(2001)的话说活化利用的结果就是实现环境友好型(材料上的改进和资源的高效利用)、经济可持续(成本的减少)和社会可持续(保持力,文化的传承性)发展[17]。

三、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思潮演变

从20世纪开始,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理念不断变化,人们对建筑遗产的保护从单纯的冻结式保护方式逐渐向活化利用等多种方式转变,保护对象从高艺术价值的王宫府邸扩展到普通的民间宅第,人们不单单关注历史建筑的审美和历史价值,更多地兼顾社会、历史、文化、审美等诸多因素,并将遗产建筑的活化利用视为城市经济发展和更新的契机,是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许东风,2012)[18]。根据遗产保护的相关国际文献,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思潮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20世纪初至60年代:按遗产“最初状态”保护

1933年颁布的《雅典宪章》第一次规定了古建筑保护与修复的基本原则。中国在1961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暂行条例》中提到“在纪念建筑、古建筑、石窟寺等维修工程中,遵守恢复原状或保存现状的原则。”1964年颁布了《威尼斯宪章》,首次出现“原真性”一词,《宪章》中强调建筑的修复工作“不能改变布局和装饰”、“要保护古迹周围环境”、不仅要保护“最早的状态”而且要保护“所有时期的正当贡献”等,充分体现了当时对保护建筑“最初状态”和“当时环境”的重视。同时也出现了“利用”一词,文化遗产的“利用”因此确立了其“合法”的地位(张朝枝,郑艳芬,2011)[19]。在这个时期,对大多数建筑遗产的保护必须严格按照原样进行修复和保存,其活化利用的案例比较少。

(二)20世纪70-80年代:对遗产进行“适应性改变”

随着人们对遗产原真性保护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也进行着更加积极的探索。1977年颁布的《马丘比丘宪章》强调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必须结合城市建设过程,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1979年颁布的《巴拉宪章》认为活化利用就是为建筑遗产找到恰当的用途,接受建筑遗产“重建、利用、展示”等保护方式。1976年,美国第一次在国家税收法中提出关于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税制激励;1980年,英国通过了建筑遗产活化利用能促进城市复兴的法案。在这个时期,人们扩大了对遗产价值的理解范围,认为文化价值包括地方、实体构成、环境、用处、意义、文献记载、与人类关联、相关的地方,对遗产的保护方式从维护、保存、恢复扩展到可兼容性利用、适应性改变、展示(张朝枝,2008)[20]。接受并开始鼓励建筑遗产的活化利用,活化利用的对象从单个历史建筑延展到历史地段和社区城市,政府开始积极参与并制定相关的政策以促进活化利用良好的展开。开始提倡对建筑遗产进行“小规模、渐进式”的活化利用模式(朱超萍,2012)[21],在活化利用的过程中加强对新技术和材料的探索和使用。

(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多元化的活化利用

到了20世纪90年代,建筑遗产的活化利用方式更加多元化,其活化利用方式也从单纯的物质环境规划转向了对社会、经济、物质环境的综合规划,建筑遗产的大规模、多样化的利用对区域社会经济调整、城市建设和建筑保护都起到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1981年,《佛罗伦萨宪章》提出在对历史园林或其中任何一部分的维护、保护、修复和重建工作中必须同时处理所有构成特征,把各种处理孤立开来将会损坏其整体性。1987年,《华盛顿宪章》提出对现有建筑物改建时,应该尊重现有的空间布局,特别是在规模和地段大小方面,但不必阻止与周围环境和谐的现代因素。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新增“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一条及2008年,原建部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首次对历史建筑进行定义并提出“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可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使用性质”,这些相关规定改变了以往中国文物保护“按最初状态保护”的要求,确认了“合理利用”的地位。这时期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在西方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大规模普及,保护的规模和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出现了一大批成功的旧建筑、旧城区的改造实例。人们对于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产生了空前的热情,产业类建筑的再利用开始大量普及,越来越多原先被遗忘的废弃工厂被改造成博物馆、艺术中心和休闲娱乐场所(季家艳,2010)[22]。

综观历史可以看出,对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实践都有着从建筑本体到相关环境、从消极到积极的趋势,保护古建筑的重点是出于保持现代城市特色的考虑。除了优秀的文化遗产作为古迹文物加以完整保留以外,古建筑中大量有艺术历史价值的建筑并不需要全部原状保存,特别是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街区,强调保留好外部形象,对内部加以改造利用(童乔慧,2003)[23],以适应社会发展。

四、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形式:旅游的角色

建筑遗产是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呈现,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是民族与地区历史的坐标,是人类文明的生动体现和最好见证(刘敏、刘爱利,2015)[24]。遗产建筑的活化形式丰富多样,但旅游是其中最重要的利用形式。不同学者根据旅游在其中的地位与角色进行了类型划分。如肖星、杜坤(2010)[25]以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旅游空间结构分为点状、面状及带状(见表1);李莹(2007)、张锦东等(2013)[26,27]根据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业态划分为文化创意产业、休闲娱乐空间、博物馆或展览馆(见表2);杨桂荣(2007)[28]将建筑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分为以娱促游、游住结合、食住兴游及以游为本四大类型(见表3),直接将旅游在遗产活化利用中的角色与地位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上述分析表明,旅游是建筑遗产活化过程中的重要形式,旅游开发能够将建筑遗产价值传承与城市更新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旅游的方式活化建筑遗产,能够让公众了解到遗产价值,促使公众以更积极的方式保护遗产。将空置的建筑遗产通过商业+旅游+文化的形式活化利用起来,能促使管理者进行更有效的管理,摆脱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两难境地。

表1 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空间结构模式

表2 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业态模式

表3 建筑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

五、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作用:旅游的功能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参与到全球化竞争中,城市管理者发现文化特色是城市在全球化体系中“自我定位和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廖春花、明庆忠,2015)[19],建筑遗产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自然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保护对象,如何更好地活化利用建筑遗产也就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旅游是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重要方式,将建筑遗产作为一个景点(区)对游客开放,能够为游客提供独特且难忘的旅游体验;同时,旅游发展引起社会对遗产的关注,也更有利于遗产的保护与价值的传承。

建筑遗产的活化利用能够激发游客怀旧情绪、提升游客体验。旅游本质上就是一个求异的过程,独特的体验才是游客的首选。建筑遗产独特的文化魅力与旅游者的求异心理不谋而合(廖春花、明庆忠,2015)[29]。遗产地和建筑遗产是重要的文化历史场所,透过它们能向全世界展示出不同的民族文化(Chang,1997;刘敏、刘爱利,2015)[24,30],揭示和深化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给游客打开一个触及过去文化的窗口,了解到更加丰富、准确、系统的知识(单霁翔,2011)[31]。除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建筑遗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逝去的城市时空的想象和怀念,随着“人群离散和迁移”这种世界性现象的出现,那些历史建筑保留下来的熟悉的、邻里相望的淳朴气息与悠闲、好客的生活氛围成为大众所追寻的(廖春花、明庆忠,2015)[29],怀旧体验也正是这些建筑遗产旅游地能为游客所营造的。例如,学者对台湾一个废弃火车站改建成的餐厅研究发现,在这个建筑遗产内用餐极大地触发了游客的怀旧情绪,也增强了这次旅游体验的难忘性(Lee,2015)[10]。在斯里兰卡,一些与殖民地茶产业有关的建筑遗产,如种植园主的俱乐部、经营者的宿舍、工人的茶屋被改造为遗产酒店,这种遗产利用的方式激发了游客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欲望,触发了他们的怀旧情绪(Aslam,Jolliffe,2015)[32]。建筑遗产通过旅游活化利用的形式为游客打造独特的体验,进而影响他们对旅游地的感知和态度(Lee,2015)[33],有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吸引力(Jennifer,2011)[34],为旅游地增添更多魅力。

旅游开发能激活建筑遗产,使建筑遗产在新时期焕发新的魅力,能有效转换城市经济结构,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遗产地甚至整个城市的形象(魏群峰,2006)[1]。同时,旅游形式的建筑遗产活化利用能够很好地平衡其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促进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增强城市竞争力。徐红罡等(2008)[35]通过对中国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案例分析表明,当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全球化竞争时,文化资源和文化的多样性能够变成强有力的象征符号,通过旅游的形式加以利用,能够促进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城市遗产的保护。旅游业的发展又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遗产的保护及管理提供资金支持,较好地处理利用与保护的关系(钟行明,李常生,2010)[36]。因为旅游的介入,赋予了建筑遗产新的生命活力,尊重了城市文脉的延续性(李提莲,时圣淘,2011)[37],从而促进城市复兴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Bullen and Love,2011;马迪,魏春雨,2008)[38,39]。

六、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遗产保护的理念已经从完整性保护转变为适当的活化利用,而旅游开发则是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重要形式,旅游在建筑遗产活化利用中的角色不可或缺,从建筑遗产利用空间结构关系到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业态模式都离不开旅游的支持。建筑遗产以旅游为目的的活化利用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激发游客怀旧情绪,从而提升旅游地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同时,围绕旅游需求的建筑遗产活化利用能够有效地转换城市空间的经济结构、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也更有利于城市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促进城市复兴与可持续发展。

[1]魏峰群.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探索和思考[J].旅游科学,2006(02): 30-34..

[2]Hao Wang,Q.S.B.T..A framework of decision-making factors and supporting information for facilitating sustainable site planning in urban renewal projects[J].Cities,2014.40: 44-55.

[3]Edwin H.W Chan,E.H.K.Y..Is the development control legal framework conducive to a sustainable dense urban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J].Habitat International,2004.28: 409-426.

[4]闫小培,严若谷,周素红.城市更新之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8): 947-955.

[5]Yi Peng,Y.L.X.L..An alternative model for measur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regeneration: the way forward[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109: 76-83.

[6]Sassen,S.,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American city[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0.16: 465-490.

[7]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J].世界地理研究,2002(03): 57-65.

[8]Andrew Bradley,T.H.M.H..Promoting new images for meetings tourism[J].Selling Cities,2002.19: 61-70.

[9]李季,隋晓莹,张琪.工业遗产与城市后工业文化景观构建——以北京798艺术区和沈阳铁西1905创意文化园对比为例[J].城市建筑,2016: 339+341.

[10]Lee,Y..Creating memorable experiences in a reuse heritage sit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5(55): 155-170.

[11]Pine,B.J.and J.H.Gilmore.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9.

[12]Shen,C.L.L..Application of the adaptive reuse potential model in Hong Kong A case study of Lui Seng Chu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ategic Property Management,2007.4(11): 193-207.

[13]焦怡雪.试谈历史性建筑的再利用[J].南方建筑,2000(02): 69-73.

[14]Esther H.K,Y.E.H.W..the adaptive reuse of heritage buildings.Habitat International,2012(36): 352-361.

[15]吴必虎.遗产活化是重建古城的关键[N].中国建设报,2012-10-17.

[16]Bullen,P..Adaptive reuse and sustainability of commercial buildings.Facilities,2007.1/2(25):.20-31.

[17]Cooper,I..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where are you.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2001.2(29): 158-163.

[18]许东风.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D].重庆大学,2012.

[19]张朝枝,郑艳芬.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国际规则演变[J].旅游学刊,2011(01): 81-88.

[20]张朝枝,马凌.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J].旅游科学,2008(01): 1-8+28.

[21]朱超萍.厦门本岛旧城区近代骑楼建筑的保护性利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22]季家艳.历史建筑的再利用和功能转换发展概况[J].技术与市场,2010(05): 43-44.

[23]童乔慧.中国建筑遗产概念及其发展[J].中外建筑,2003(06): 13-16.

[24]刘敏,刘爱利.基于业态视角的城市建筑遗产再利用——以北京南锣鼓巷历史街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5(04): 115-126.

[25]肖星,杜坤.中国现存西洋近代建筑的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广州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49-53.

[26]李莹.城市风貌建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_上[N].中国旅游报,2007-06-01.

[27]张锦东,董藩.北京旧城院落建筑的保护性再利用[J].团结,2013(02): 61-64.

[28]杨桂荣.历史街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7.

[29]明庆忠,廖春花.旅游开发与城市历史街区保护[J].城市问题,2015(4): 17-22.

[30]Chang,T.C..Heritage as a tourism commodity_traversing the tousist local divide[J].1997: 46-68.

[31]单霁翔.实现保护性再利用的旧址博物馆[J].东方博物,2011(01): 5-21+4.

[32]M.S.M.Aslam,L.J..Repurposing colonial tea heritage through historic lodging[J].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2015.2(10): 111-128.

[33]Lee,D.C.W..Heritage hotels and historic lodging[J].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2015.2(10): 103-110.

[34]Jennifer,L..Sustainable marketing of cultural and heritage tourism[J].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2011.2(6): 173-174.

[35]徐红罡,何然伟.城市旅游和少数民族特色街区的保留和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8(02): 165-170.

[36]钟行明,李常生.名人故居遗产活化——台北市蒋经国故居案例分析[J].建筑与文化,2010(05): 42-47.

[37]李提莲,时圣淘.近代产业类建筑的保护性再利用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1(06): 103-104.

[38]Bullen,P.A.,Love,P.E.D..Adaptive reuse of heritage buildings[J].Structural Survey,2011.5(29): 411-421.

[39]马迪,魏春雨.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的改造与利用[J].中外建筑,2008(06): 89-90.

(责任编辑:李钧)

Adaptive Reuse of Heritage Architecture:Rhe Role and Function of Tourism

Zhang Chaozhi,Liu Shixia

On the basis of related literatures,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analyzes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tourism in 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and concludes that architecture heritage conservation changes from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form to diversifying reuse.In this progress,tour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which bears spatial association and commercial support for heritage architecture,and this transition also enhances visitors' experience,adds to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activates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increases urban competitiveness.

heritage architecture; adaptive reuse; tourism; urban renewal

TU984.114

10.3969/j.issn.1674-7178.2016.05.014

张朝枝,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目的地发展、遗产旅游。刘诗夏,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遗产地权力、认同与责任的互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批准号:41471122)。

猜你喜欢

遗产活化利用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遗产怎么分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千万遗产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