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空间质量的城市新区设计策略与实践
——以亳州新区城市设计为例

2016-11-08汪长城张红喜

城市观察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活空间新区规划

◎ 汪长城 张红喜

基于生活空间质量的城市新区设计策略与实践
——以亳州新区城市设计为例

◎ 汪长城 张红喜

在生活空间质量导向下城市新区建设作为城市空间扩张的一种新形式,在客观上需要更大的城市空间载体和更高规格的顶层设计,才能合理解决城市人口居住,引导城市转型,拉动区域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等,因而在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导向下有为地推进城市新区城市设计建设,对缓解城市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亳州新区为案例,在全面认知和解读的基础上,提出战略定位和结构布局,最后从实际操作层面,提出形象与设计,以提升亳州城市生活质量和空间品质,引导该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生活质量 城市新区 城市设计 策略

一、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的关联性概念

(一)生活质量理论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理论的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由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K.Calbraith)在《富裕社会》首次提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正式将生活质量理论研究纳入理论研究的框架,并在其著作《政治和成长阶段》中构建了生活质量相关理论,他认为经济的增长从有形产品到无形产品的转变则是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的表现[1]。因此,生活质量主要是指人们的生活的舒适度和方便程度,以及精神生活的乐趣和满足感[2]。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生活质量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生活质量内涵与实践应用方面。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K.Galbraith)在其著作《富裕社会》中首次提到生活质量即人们生活舒适、便利水平以及精神上受到的乐趣和享受[2];1966年,鲍尔在其著作《社会指标》中认为生活质量是人们对社会以及生活环境的一些感受[3];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在著作《政治和增长阶段》中正式把生活质量纳入理论框架,他认为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处于“超越大众消费阶段”时,人们的追求从“数量”转向“质量”[1];1976年,坎尔贝(Angus Campbell)则认为生活质量是人们对生活整体的满意度[4];2010年,Victor R.Preedy则认为生活质量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对幸福的感受,是无形的[5]。

(三)国内对生活质量理论研究

我国对生活质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质量的概念辨析方面。1986年,厉以宁从经济学角度定义了生活质量,认为生活质量是在经济发展、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下人们的福利的标志[6];1987年,林南、卢汉龙认为生活质量是人们对生活环境、精神生活的满意程度和对生活的全面评价[7];1992年,卢淑华、韦鲁英结合客观指标(衣食住行)和主观指标(满意度和幸福感)认为生活质量代表的是生活等级[8];1995年,冯立天认为,生活质量是衡量人们生活条件优劣程度的标志[9];1999年,陈义平认为生活质量是社会给人们生活的供给水平以及国民对该供给水平的满意度[10];2003年,周长城认为生活质量是环境提供给人们生活条件的充分程度以及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11]。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对生活质量的研究,主要以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随后,国内众多学者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测度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并相应地提出了优化政策。

(四)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

生活质量是人追求社会的最高目标。而生活空间质量作为城市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要方面,近年来备受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聚焦研究。

1.人本性思想。人本主义强调人与社会与文化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其目标体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上,其焦点是城市生活质量的构成与对应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耦合的建构上。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的本质,则反映在“便捷、舒适、集约”等方面的人本需求上。随着以生活质量和空间品质为首的大众高消费阶段的到来,人们对人本环境的生活行为体验,由原来的地理(生活)空间逐渐向社会(生活)空间的平台上过渡。基于此,当今大多数城市的空间质量不能满足人本性思想[12]。

2.空间体系理念。城市生活空间单元和功能结构是城市生活质量承载的两大体系。城市生活空间主要包括社区空间以及其他生活行为的场所空间。对一个城市而言,这两类体系的完善与否则是衡量该城市空间生活质量健全与否的标准。因此,城市生活空间质量下的城市设计首先要构建好城市空间体系理念,如结构目标、空间结构、行为场所(公共场所)布局;其次,构建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的可行路径如构建城市社区(域)体系规划、规划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的可行路径[12]。

二、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规划的重点

什么是城市的定义呢?城市的概念在各国有不同的表达,但每个国家的城市都是用密度来定义的。当一个地区的人口和其他资源的集聚超过一定密度(具体标准各国并不统一),这个地区就成为了城市。而城市化就是更多人口从低密度空间迁移到高密度空间的进程。

人口之所以不断迁移,在经济学家看来,是为了生产和生活,最终是为了提高国民财富。在传统的农业时代,不太可能出现高密度的人口集聚,直到制造业等工业活动大规模发展之后,人口密度才开始变大,城市化的规模才开始大为不同,各种服务业、商业、金融业和高科技领域才开始发展起来。由此可见,不同的经济活动导致了不同的人口集聚和人口密度[13]。

(一)人口流动和集聚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第一个历程

中国几千年以来都是以农业立国。底层是庞大的农业活动和集市,上层是庞大的行政管理体系,这种文明和传统体制导致了传统中国的人口分布。根据学者赵冈的研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接近16%,而到了1949年我国城市化率为10.6%,到了1957年达到了15.4%。从春秋战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城市化率没有显著的提高,因为过去两千年中国一直都是农业社会,一般的小农经济不需要大城市。

所谓现代化大都市的概念,不是从我国古代城市体系里产生的。农业文明与城市化的联系较弱,而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加速以后,城市化的进程亦会加速。据中国2015年统计公布得出: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数量为2.47亿,占总人口的18%,人口的流动和集聚引起了城市化率的变化。

人口流动的集聚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率的快速增长。那么这些人口流动到了哪些城市呢?根据统计数据,流动人口中将近79%集中在东部地区,80%在大中城市,44.1%到了大中城市中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城市和直辖市。按照全球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平均比例来看,我国城市化的潜力仍然十分巨大。只有当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趋同的时候,人口迁移的过程才会结束。因此,人口流动和集聚促进了城市化率的快速增长,这成为中国城市化的第一个发展历程[13]。

(二)“紧凑型”城市生活空间的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第二个历程

人口的集聚带来城市需求的集中、分工、信息传输等,一个城市的高品质不在于其规模大小,而在于其城市的结构、人口的密集和人们生活空间质量的改善。

以纽约曼哈顿为例,曼哈顿是由240多条街道和8~9条大道组成的格子化的城市形态,街道与街道之间的距离只有100米左右,每条马路都很窄,但是在这样的格子式的街区里面生活非常便利,因为里面商业资源和服务资源非常丰富。反观我国的城市,基本上每个街区都很大,每一条马路都很宽,但仍然无法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从日本的经验看,只有搞“紧凑型城市”,城市才会有活力,居民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才会增加。由此可见,一个城市最重要的不是道路有多宽,而是道路是否密集、城市的结构是否紧凑。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误区在于,总是盲目地追求城市水平空间的扩大和蔓延,总是误以为这样才是城市化。根据国家发改委小城市中心2014年的报告,全国144个地级市中133个提出要建新城区;161个县级市中67个提出要建新城区,而且往往规划中的新城区要比老城区大得多。目前大多数新区已出现了大批的“鬼城”。我国要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就是要提升每座城市的密度和生活空间质量,把城市生活质量和空间品质结合起来,然后再考虑城市空间的延伸,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大中小城市都要进行“摊大饼”式的建设。

因此,建设“紧凑型”城市生活空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第二个历程。中国城市化的下二程,要解决过去遗留的观念问题,拒绝“摊大饼”式的、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未来我们的城市应该把人气聚拢起来,把经济活动组织起来,让人民生活质量提高,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积极活泼的城市生活空间[13]。

(三)规划六十年,城市规划该怎么做?

1.市场:从增量规划到从量规划。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非常快,沿海地区更快,城镇的数量在迅速地增加。增量规划推动了中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用地扩张非常快,很多城市从1952年到2011年建成区的倍数都是20多倍、40多倍地发展。但是,根据林坚教授的研究,60%的开发区建设是失败的,这就是为什么建设用地,人均用地效率特别低的原因。

从2013年开始,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超过50.5%。这说明后城镇化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促进增量规划转向从量规划,建设用地扩张时代结束,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政策,因此,未来的规划市场将从增量规划转到从量规划[14]。

2.项目:从单一规划到混合规划。过去的规划单一规划较多,导致空间利用低效。可是现有法规规定每一块土地的单一功能,居住用地与商业用地必须独立分开,而实际上城市中存在大量商住两用甚至有更多用途的情况。因而,混合规划便应用而生,并开始在个别省市率先尝试。但从法规角度来讲,混合规划会引起部门割据有可能遭遇法规阻滞,因为部门割据是有法定依据的,所以要做混合规划就必须“违法”。因此,未来的规划项目将从单一规划转到混合规划。伴随项目从单一规划走向混合规划,从法规层面来讲,法规则从部门割据转到多规合一[14]。

3.阵地:从老城传统规划到新区设计。在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不少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新城新区建设,有效疏解了母城承载不了的人口和城市功能,外溢了母城的部分生产要素,与母城形成了互补的产业联动与功能联动关系,实现了母城中受限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减轻了主城超负荷的承载压力,缓解了日益严重的城市病,推动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的下滑,老城的传统规划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而新区的城市设计和概念规划则逐渐兴盛。

三、城市新区之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地因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伴随经济、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中出现了一系列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因而,建设城市新区,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优势所在

城市新区的建设,对加快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先,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就业,增加了城市住房面积,缓解了城市居住压力,相对于老城而言,这些新城新区由于建设起点高、标准优,显著地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其次,部分城市的新区建设推动了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城市发展质量与效益。另外,城市新区建设在吸纳人口、增加就业、疏解功能、提升质量的同时,还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优化了城市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使城市生态空间更加优美秀丽,生产空间更加集约高效,生活空间更加宜居舒适。

总体来说,我国城市新区建设可解决大量人口的居住就业问题,让城市空间结构变得更加合理,使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提升了城市发展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带动了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15]。

(二)弊端所显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矛与盾的两面性。正如很多城市的新区建设,由于定位不清晰,与主城功能趋同,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缓解老城区的住房、交通、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而进行的策略性转移,并未形成和原来的老城区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城市功能。这种现象造成了土地浪费、设施重复建设等严重问题,给地方政府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

除一些大城市的城市新区外,我国大多数城市新区人口规模一般偏小,这将造成基础设施的浪费和低效利用,不利于商业、教育、医疗、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和功能的引入和壮大,难以形成超人气的消费需求和服务需求,造成了新区在一定时期内缺少人气和商气,违背新区设立的初衷。

我国正在建设的一系列城市新区,有的依托老城的产业基础,有的依托产业开发区,有的则无任何产业基础。要在一片基础薄弱的新区重新培育产业,将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因为在短期内吸引不了人口聚集,生产和服务功能就难以培育和发挥,也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也就更难以支撑新城新区经济增长。

因此,在地方政府强势推动下,部分城市新区的规划没有科学分析该城市新区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合理性,新区到底建多大是合理的规模,吸纳多少人口,承载多少经济总量,有无相应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这些问题在规划阶段因政府不关注或设计方思考不到位往往被大大忽视了。这导致不少城市新区建设严重脱离了实际,造成了土地资源和财力的严重浪费[15]。

(三)城市新区该如何设计,才让城市更美好?

基于上述分析,那么,城市新区该如何设计,才让城市更美好?城市新区建设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城市新区建设最重要的是要从城市设计概念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引导、合理布局。另外,要以生活质量和空间品质为目标做好城市新区的空间优化来满足人的最本真需求,要明确城市新区承担“产城一体”的城市功能,处理好与老城的一体化发展。

最后,在正确认识自身比较优势和积极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想让城市新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当然要有“有效的市场”,也要有“有为的政府”作用。城市新区的城市设计一定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它是城市新区更好服务于老城发展的理论内核,也是新区永保发展活力的有力举措。

四、案例说明

城市设计,在我国通常被介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在横跨这两者之间的城市设计策略应贯穿从城市设计到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一个成功的城市设计项目,是要考虑设计的结果是否使城市充满活力,生活在城市中人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了提高,居民是否获得了更好的生活空间和环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多数城市的新区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袭了以柯布为代表的功能主义规划思想,明确的居住、商业、行政等功能用地形成大街区,宽阔的主次干道。在本案中,我们传承由小尺度街区模式形成的有活力的街区空间网格,避免非人性化的过大街区,以小尺度街区,焕发街道的活力和生活气息[16]。

(一)认识与解读——沥青繁杂的现有条件

亳州——皖西北的重要门户,位于安徽省西北与河南省交界,是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和京九铁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从区域战略位置来看,亳州所处的皖北区域是承接郑州引领的“中原城市群”、合肥引领的“皖江城市带”共同辐射的重要腹地,亳州位于两大城市群的地理中点,地位略显尴尬;从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亳州现阶段也处于发展排名靠后的地位。因而,本次设计是在中部崛起的深化进程中继十八大思路的一次重大调整。

(二)战略与定位——解决持续的发展动力

在对接高铁时代、休闲时代、健康时代的基础上,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区域合作,使亳州成为苏鲁豫皖地区既合作又竞争、既分工又密切联系的三产基地。同时,大力利用城市和基地的自然文化资源,使游客群、产业链逐渐面向周边大型“都市圈”。

(三)结构与布局——构建弹性的空间布局

1.设计构思——“DNA 双螺旋”结构引导的造城理念。DNA 造城理念强调生态环境优先原则,以优质环境、均衡布局、共荣共生为建设理念,设计灵感来源于生命的诞生与繁衍之规律,且与基地的生态资源特征及健康产业新城的定位异曲同工、不谋而合。DNA 双螺旋结构中的两条主链(backbone)分别演绎生态绿化系统及公共设施系统,主链上的碱基对(base pair))则演绎核心功能(或综合体)之间的布局与联系。

以涡河及沿线生态用地为结构主体,形成一条“”向的绿色生态链,主要承载生态、文化、景观等功能,是繁忙都市里品味休闲舒畅的场所。

以世纪大道、药都大道、林芝大道为结构主体,形成一条“/”向的公共服务链,主要承载健康产业服务及商业、文娱等配套功能等,是功能主轴线和活动核心区。

位于基地中西部的“健康产业综合体”成为产城综合体的结构主体,采取集中布局、轴带拉动。(详见图一)

图一

2.空间布局结构。秉承“DNA 双螺旋”的设计构思,以绿色生态链、公共服务链的空间双链贯穿全域,并串联“一主三副”共4个产城综合体,分别为健康产业综合体、交通科创综合体、旅游文娱综合体和养生休闲综合体,共同形成基地的特色空间主线和特色功能地带。(详见图二)

图二

规划强调生态优先原则,以涡河及沿线绿地作为主要的生态基质和廊道,并依托纵横的现状水系和散布的生态斑块打造次要廊道,建构网络化的绿地系统,形成生态有机渗透和环抱开发单元的空间特征,进而塑造城绿交融、水绿共生的整体格局。(详见图三)

图三

图四

涡河以南,以毗邻城市主城区的区位,将生态渗透融入城区,为城市健康产业区;并以功能带动、组团推进的开发模式,形成品质人居片、高教研发片、生态涵养片三个特色组团。(详见图四)

涡河以北,以生态完整度较高的特征,将产业功能融入生态,为生态健康休闲区;并以圈层传递、空间预留的开发模式,形成休闲度假片、养生康体片、田园人居片三个特色圈层。(详见图四)

3.居住区设计。依托快速公交(BRT)、常规公交、公共自行车等多层次公共交通方式,建立公交社区单元。结合生态景观资源,合理组织多级配套设施,满足不同层次的健身康体、休闲游憩的需要,从而提升人居品质。通过功能赋予、有机更新的方式逐步改善现有村落的居住环境与居住条件。

依据现有村落情况与未来改造意图,规划形成“现代社区”、“养生社区”和“田园社区”三类社区模式,并按照“片区—社区—组团”的三级空间组织体系,形成大片区,每个片区由若干个社区组成,每个社区设置一处社区中心。

有效控制居住用地总量、居住人口和用地开发强度。居住用地控制在950公顷,占建设用地比重26%左右,居住人口控制在32万人,人均居住用地30平方米。适当控制容积率,“现代社区”规划建议2.5以下,“养生社区”2.0 以下,“田园社区”1.0 以下。(详见图五)

图五

4.综合交通。依托绿色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建立交通引导城市开发的资源集约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开发模式。通过线路、站点、换乘设施的布置,体现人本交通理念,扩大公共交通覆盖面,提高服务效率。

完善BRT、常规公交、公共自行车等多方式公共交通,辅之P+R、机非分离等措施,提高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降低个体机动车出行需求,减少环境污染。

在深入分析和优化基础上,尽可能与城市总规保持路网密度、路幅宽度、断面形式的一致性,在客运与货运、交通性与生活性、外部与内部、快速与慢速等方面进行功能缝合,保持交通体系的协调性。

结合滨江自然环境优势,通过道路网尤其是慢行系统的优化设置,形成与城市功能布局有机结合、特色明显的综合路网系统。(详见图六)

图六

5.生态格局。以“斑块+ 廊道+ 基底”为生态构建,基地的自然生态因子主要包括自然水系、滨水绿地、防护绿地、公共绿地、生态廊道、原生田园等。通过对生态网络的建立,强调生态空间的连续性,建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的持续生存发展提供基础性的并具备支持功能的资源和服务。(详见图七)

图七

(四)形象与设计——树立城市生活空间质量

总体设计为“亲水绿,引文脉,城栖河畔;城为核,景为带,城景共融”的设计理念。(详见图八)

图八

1.城市设计特征之一 ——“肌理塑造、产城共生”。以“肌理塑造、产城共生”来打造东部门户形象、共塑新城产业核心。规划以健康产业综合体为核心,通过整合现有水系和绿化系统,实现引水入城、引绿入城,并以放射状的水系绿廊为空间脉络与肌理,构筑涡河两岸整体空间。(详见图九)

图九

2.城市设计特征之二——“功能复合、板块互动”。以功能组团多元互动、展现低碳新城风貌基地内的产业、居住、休闲、养生等多个功能板块,体现出独特的风貌特征,并通过框架性路网加以空间互动,具有很强的识别性与可达性。(详见图十)

图十

3.城市设计特征之三——“廊网交融、珠连绿带”。规划多条延展的空间景观轴线,用于联系涡河生态景观带与多个功能景观节点,形成“珠连绿带,城绿共生”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成水脉绿廊网络交织,营造多样开放空间。(详见图十一)

图十一

4.道路景观设计。依据整体城市设计框架,综合道路衔接的功能区域、道路等级、沿线功能等特征,道路景观设计主要以景观大道为主要特征。

五、案例总结

亳州新区的城市设计,在综合评析该项目现状、发展条件与制约因素,全面分析不同的空间层面的发展需求及发展机遇,继而提出亳州新区的规划目标与功能定位,同时有效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确定亳州新区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最后从形象与设计层面进行项目落地,为亳州新区的规划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发展载体。

另外,以城市生活空间质量为目标,注重生态环境与开敞空间的有机融合。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来的积极元素,重视居住区自然景观的打造,实现自然之景与人工造景完美融合。重视绿化带、中心绿地及行道树的规划,以增加绿化率。

最后,注重功能分区与多种空间的优化组合,为亳州新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和空间品质,同时多尺度地设置活动空间和多方式交通设施,尤其是考虑到老年人、儿童等群体的特殊需求,为各类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活动空间。

[1]W.W.Rostow.Politics and the stages of Growth[M].Cambridge,1971.

[2]K.苏斯衬,GA费舍.生活质量的社会学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研究,1987(4):58-64.

[3]Robert A.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J].Altercative Model Social Inflectors Research,2000,(52):55-72.

[4]Campell.The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Perceptions,Evaluations and Satisfactions[M].Russell Sage Foundations,1976.

[5]Victor R.Preedy and Ronald R.Watson.Handbook of disease burdens and quality of life measures[M],2000.

[6]厉以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86.

[7]林南,卢汉龙.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的结构模型探讨[J].中国社会科学,1989(4):76-97.

[8]卢淑华,韦鲁英.生活质量和人口特征关系的比较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1991(3): 56-68.

[9]冯立天.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小康生活质量目标的进程与省际比较[J].人口与经济,1995(6):3-15.

[10]陈义平.关于生活质量评估的再考虑 [J].社会科学研究,1999(1):84-88.

[11]周长城.生活质量测量方法研究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0):74-77.

[12]王兴中.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下的城市规划理念[J].现代城市研究,2011.(8):42-45.

[13]周其仁.人文经济学会讲座:城市化出路是格子化城市形态的讲稿中总结得出.2016年5月26日.

[14]吴必虎.规划中国:从硬规划到软规划的蝶变讲稿中总结得出.2016年5月13日.

[15]方创琳、马海涛.新城新区,如何让城市更美好?[C].光明日报.2014年7月1日.

[16]张春阳.以城市设计改善和提升城市空间质量[J].南方建筑,2012(4):21.

(责任编辑:李钧)

Design Strategies and Practice of Urban New Town Based on Living Space Quality: A Case Study of Bozhou

Wang Changcheng,Zhang Hongxi

Guided by living space quality and as a new form of urban spatial expansion,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new town requires larger urban space and higher level of top-level design to solve urban residential problems,lead urban transition,boost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urban competitiveness.In this sense,to really do something to promote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new town with the guidance of urban living spa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lieve urban diseases.Taking the new town in Bozhou as an example,the paper tries to comprehensively interpret it before proposing relevant strategic position and structural layout,and then brings out design suggestions to upgrade the living and space quality of the city of Bozhou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its new town.

book=75,ebook=77

TU984.12

10.3969/j.issn.1674-7178.2016.05.007

汪长城,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红喜,人文地理专业硕士,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

猜你喜欢

生活空间新区规划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生活空间与老年人不良健康结局的研究进展
智己AIRO 流动的艺术品
山骨云根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雄安新区的期许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年年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