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演奏分析研究

2016-11-07佘世晨

黄河之声 2016年12期
关键词:呈示部发展部李斯特

佘世晨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演奏分析研究

佘世晨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这部作品如今已被公认是钢琴音乐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更称得上是音乐史上的核心作品之一,它不仅成功的开启了奏鸣曲发展史上的新纪元,更深深的影响了19世纪末之后,斯科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等大批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及语法;这部作品创作于1852年并于1854年首次出版,其伟大之处在于李斯特运用了超出当时社会的全新音乐语汇和在演奏上几乎完全解放的原创性钢琴技巧,而正是这些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因素使得李斯特一直饱受同时代音乐界的争议与抵触,其在发表之初不仅未得到音乐界的认可,李斯特在其晚年阶段更是被当时的人描述为一位古怪、在键盘上无所事事的作曲家。在此时李斯特和他的作品甚至已经被视为一种笑话,当时社会对他的讽刺、批评及羞辱简直就如同潮水一般侵袭着他,但是尽管是在音乐界如此冷嘲热讽的压力之下,李斯特任然毫不退让的坚持着他的音乐及想法,因为他一直都坚信着这部作品的价值所在,他也一直坚信着终有一天,人们会开始接受与欣赏它。到了现在,早已过去一个半世纪,而时间也已经证明了李斯特是一位伟大的革命性的音乐家,正是由于李斯特对艺术如此的执着,才有这部惊世之作的出世。《b小调钢琴奏鸣曲》由于其庞大复杂的曲式结构、近乎交响式的音乐表达、深切严谨的生命哲理以及丰富多彩的戏剧性呈示,弹奏者必须对作品各个方面经过深刻研究及探讨,才能从仔细的分析作品结构中找到演奏的正确方向。笔者根据对《b小调钢琴奏鸣曲》的分析、学习以及比较多位著名钢琴家的演奏,总结归纳以下诠释与弹奏要点。

b小调奏鸣曲;音乐诠释;演奏分析;主题变形

一、引子

整个引子由三个贯穿全曲的动机和一个连接段落组成。动机1以连续低声部G音开始,紧接着低音级进下行,仿佛英雄在混沌之中慢慢苏醒。在弹奏这句时,演奏者须做好充分准备,可取的方法是以深呼吸调整身心,放松全身,沉淀心绪,跟随两个G音安静的进入,且应尽量避免使用踏板,让和声清晰的呈现。

进入第8小节,动机2以八度从低音自下而上攀升至顶点,这一句高昂坚实的宣叙与呐喊需要嘹亮且赋予弹性的声音,连续的八度弹奏时可适当予以加速并加以踏板让整个G音充满力量,但在这其中较容易出现触键的失误,所以,平时应多做慢速而精准的练习。

动机3持续着动机2的情绪,低音反复敲击着生命之门,让人的心绪随之波动,此处可以稍作拉宽,让乐句更有思考的空间。连接段的节奏较为复杂,弱起和切分使演奏容易出现节奏不稳和节拍的不精确,且由于音的增多,为了保证和弦的清晰,应少用踏板,在和弦上予以点缀即可。

24小节的弱起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换气和段落之间的分界点,这里片刻的停顿可以使25小节的高音更有力量。经过动机2的下行琶音后第30小节低音呈现的动机3要避免使用踏板,与第一次陈现一样,这里要尽量表现出低音强劲的动力。

二、呈示部

(一)主部主题

动机2和动机3交织组成的主部主题已经开始微弱的呈示了斗争的激烈,所以相对另外两个16音符的烘托在此时应尽量轻快,突出两个动机,用心聆听左右声部的穿插融合。进入40小节后,左手的第一个音要强劲的奏出,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后面进入连接段进行铺垫。

(二)连接段

从45小节到55小节,这一段是一个由低到高的推移过程,弱音踏板自45小节就应开始运用,延音踏板用于适当辅助,54小节可以进行足够烘托,直至55小节的顶峰。

之后的长达26小节的八度是全曲相当困难的区域,演奏者必须具备扎实的指力,且臂、腕要尽量放松,呈现出的八度才有足够弹性和力度,此处可以尽量多的采用慢速练习以提高弹奏精度,4个一组的用力也是减少负担的较好方法。

81小节到104小节主要的和声都在左手,而且在其中又有低音和高音的跨音区穿插弹奏,所以根音的肯定与高音的抒情性在同一只手的演奏中就要特别注意,且要突出大指的高音。整个段落至第一副部主题都是一个上升的过程,右手的和弦音量不盖过左手边但又要在情绪上给与适当的衬托,这之间度的把握非常重要。

1.第一副部主题

从连接段的高亢激情进入副部主题,这里的弹奏是全曲非常需要注意的难点,高声部庄严的英雄性旋律稳重厚实的浮现在扎实的和声上,由于情感的宣叙,这里在演奏时极其容易出现和声的音量盖过两边的旋律,弹奏时应保持情感与理性上的平衡,尽量突出高声部的旋律及低声部的根音,在保证这两点的前提下,将中间的和声给予音量及情感上的适当收缩和扩张。

2.连接段

随着动机2较平静的进入连接段,由于在抒情段落,大多数演奏者容易出现拖、拉等节奏上的拉宽以表现情感,但此处一定要保证节奏上一定的平稳,左手的八分音符可以分成四组,两个一拍来把握节奏上变化的度,右手则随音乐发挥。

3.第二副部主题

三连音的伴奏缓缓推动着迷人优美的旋律,右手的小指需要勾勒出温柔的高音,所以应多运用手腕,力量稍倾向于右侧,中间的伴奏只需用手指轻微弹出即可。

4.连接段

左手动机2配合右手极弱的呼应,在快速中要保持音量和音色上的轻快和平均。从191小节开始,情绪开始高涨起来,三次推进没有把音乐推向高潮,而插入了自由节奏的梦幻气氛中。当右手颤音伴随着左手动机2的呈现时,左右要让手腕尽量放松,多使用手指肉垫部分进行演奏,以展现出充满弹性的优美声部。

三、第一发展部

205小节开始的强劲的英雄式的动机2结合了低音区反向上行的动机1,在C大调上以及其肯定的语气宣告发展部的开始。由于此处连续八度的弹奏且要做出渐强的效果,除了在弹奏时必须放松运用手腕和手臂的力量外,触键上也要有一定的诀窍。右手以短而深的触键配合踏板的运用可以充分的产生共鸣,让左手不用耗费太多力气,而左手边则应以手指前段配合手腕,微微起跳让声音富于弹性。而同时右手在进行快速跑动的演奏中,应尽量保证准确干净,配合左手的高低起伏而给与轻响上的变化。

音乐在前一段不安和高亢中终于转而进入了239小节轻巧活泼的乐段。由于特定的灵巧之音乐性格的限制,在弹奏这一乐段时要展现出晶莹剔透的音色,并让左右手夹杂在音群中的旋律音歌唱优美的浮现。

1.结束部

为了表达急促跳跃的音响,李斯特在255小节下表明了“non legato”注释,所以为了表现出这一性格特点的,右手应以短而跳的触键演奏,并且踏板与前段相比,应该采用点式踩法,到了263小节随着音乐的深入和推进,则可以加入臂膀和踏板的运用,加深音乐的音量和深度。音乐推进到277小节的高潮时,为了更好的烘托出音乐,左手应以短促的触键展现抨击的音色,且踏板可以进行大量的运用,经过3次推进后,呈示部在双手强化八度的动机2中结束,可以加上臂膀的力量将音乐推至最高点。

2.连接段

297小节开始的升c小调主和弦可以想象成内心希望破灭的悲痛和无奈,应以最大程度的张力弹奏出这组和弦。到了301小节则可以理解成小提琴般飘逸深切的声音表现心里的彷徨和挣扎,弹奏这一乐句的难点在于,整个一句被安排在一个小节中,对演奏者在节奏及音乐上变化的把握是个不小的考验,要使音乐足够精致和飘逸,但又不能使乐句变得冗长、繁琐。随后连续的动机3由强到弱将音乐带入第二发展部。

四、第二发展部

1.呈示部

在弹奏上可以想象成人内心痛苦挣扎和温柔恬静两面来诠释。甚至可以把这些乐句以合唱的方式表现出来,为体现这一和声形象,弹奏时应保持庄严圣洁的气氛,最好以稍慢的速度,尽量描绘出各个声部中不同的旋律线条及和声进行。到了349小节,动机3以象征着女性的柔弱甜美的形象以极弱的音量呈现,应放松整个臂膀,运用手腕轻轻描绘出高声部。

2.发展部(及连接段)

第一副部主题的英雄性的主题在这里摇身一变,变得深情、动人。所以在演奏这里时除了要抒情歌唱的演奏之外,也要注意下面和声的饱满和紧凑,牵引着旋律和音乐的行进。

3.再现部

随着高潮的冷静下来,主题随之又以高八度呈现,在415小节这之前的一切都归于平静,音乐在宁静中缓慢前行,放松整个身心的投入音乐中,用心聆听每一句。

4.结束句

音乐渐渐的回归到了作品引子初始的动机1,仿佛一切又回到了源头,应沉淀所有心绪,将自己重新置回混沌的模式,但要避免在弹奏弱音时漏音的情况发生,应该运用手腕带动触发声音。

五、第三发展部

1.赋格段

以全新的赋格形式展开第三发展部,由动机2和动机3组成,跳音演奏的动机3引导的全新性格特点让作品添入了新了元素,所以弹奏上也要赋予其鲜明的特征以区别。可以将其想象成地狱魔鬼身边的一群小鬼附和着喧嚣和挑衅,尽量表现出小鬼的鬼灵精怪。到了493小节,英雄逐渐开始步入与魔鬼的对峙之中,情绪也随之慢慢升起,所以在踏板上可以给与适当的增加,直到推进段。

这段赋格在前面长达20多分钟里的演奏后插入了完全风格迥异的乐段,在演奏时情绪上的转变是需要十分注意的,而且3个声部的诠释,需要在平时练习时用心聆听各个声部不同的线条感和层次感,连奏和跳奏需要在同一乐句中及时转换和进行区别,这对平时的训练及耳朵的辨别能力是非常高的要求,在练习时应该耐心的进行单声部的练习和背谱,才能在演奏中很好的表现出来。

2.连接段

这段最大的难度就是左右双手在不同的节奏中进行模进演奏,所以平时应慢速进行细数拍子的练习以求演奏中做到节奏的精准与稳定。进入522小节最后,可以进行适当的呼吸已进行最后的宣泄,这里的情绪应该比后面的再现部跟为热情,不断的模进慢慢将这最后一个发展部烘托到最高点,每句的第一个和弦都是在爆发着能量,所以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一定的扩充,是增加其音乐张力的有效手段。在529小节一气呵成连接到再现部。

六、再现部

1.主部主题再现(如呈示部)

2.连接段

546小节-555小节如呈示部,这里并不像呈示部一般情感上非常自然的连接到降B大调的动机2,而是给了一拍的休止之后突然笔锋一转,进入降E大调主和弦和E大调主和弦所引领的动机1,而这两次大调上的模进给人以希望之来临,弹奏时要特别注意情感上的转折,且节奏应给予适当加速以制造能量。右手在弹奏时放松臂腕以使每个和弦都能有弹性的发出明亮的声音,切勿僵化手腕来加大音量,如此只能增加噪音。

569小节开始,三次推进由三次动机2和动机1的模进构成,右手十六分音符由弱至强积蓄能量,左手要非常注意三次推进不同的音色层次,弹奏时可以分别运用指尖、手腕和踏板给予帮助以突显其不同之处,而右手事先应多慢练并标明指法在逐渐加速,务必要使其清晰干净的烘托低声部的主题,所以在踏板上应特别注意。

582小节变奏的动机2以断奏不断模进,为了突显这里顿挫激昂的情绪,踏板应以点式为主,触键也可以短促的发力方式以宣泄心中的热情,但是弹奏时还是需冷静的面对才不至显得过分慌乱。进入595小节,动机3以极强音进行最后的宣告。

3.第一副部主题再现

李斯特增加了节拍,并将左手的伴奏改为琶音,明显的转换了性格以中强温柔的呈现。由于标志着英雄性的主题在全曲的第二次呈现,在经过一系列经历和磨练之后,应该如歌的歌唱旋律显现出平静柔和的一面但其中又不乏韧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保持情感,音乐在流动中又不缺少心中的激情。

4.第二副部主题再现

相比呈示部,再现部显得更为清纯恬静,弹奏时因给与适当平稳的控制,不可再像呈示部般热烈。

5.结束部(如呈示部)

七、结尾

1.高潮段

连续八度模进的动机1在结尾中迎来最后的高潮,为了气势上的烘托以及音量上不断的渐强,弹奏上有必要将手腕及手掌固定住,运用臂膀的力量带动手部进行。进入682小节,最后近乎疯狂的演奏终于呈现出来,由于之前将近二十多分钟的绚丽演出会体力不支,所以这段在平时就应单独多加练习,以求演奏中保证准确性和情感上的持续性。进入700小节,第一主部主题最后一次呈示,在一片胜利及迸发中结束。

2.尾奏

李斯特再次使用了第二发展部的主题,成功的串联了各个段落和统一音乐的始末。英雄在最后终于战胜了一切,跪下向上帝进行虔诚的祈祷和感激。演奏者甚至可以想象将自身置于天堂上帝的身边,与英雄进行着面对面的交流,在729小节,将英雄身上所有的罪恶都净化掉,再以叹息式的G音再次将全曲开头的动机1呈示一遍,首尾呼应,经过a小三和弦—F大三和弦,最后结束在B大三主和弦上,升入了天堂。这一段尾奏需要演奏者完全放松全身,将身心全部投入到音乐中去,以放松的臂腕用右手的小指温柔的勾勒出高声部旋律,触键尽量多运用指腹再配合踏板使音色连贯和统一,才能理想的诠释这段尾奏。

在这首作品当中象征浮士德的英雄与梅菲斯托的恶魔两个角色之间的抗衡与斗争是贯穿全曲的很重要的线索,这当中二者以不同的姿态分别多次呈现,在他们斗争的整个过程中还不乏上帝冥冥中召唤的声音,最后在他的指引下浮士德最终迎来了光明。

这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命的生与死的哲理需要每位演奏者在各自的生活中都能有他们不同对生命的理解和感触,并将他们自身的经历和感悟融入到这首作品的演绎中。

以上所总结出的弹奏要领、其中各个形象的把握以及作品中所蕴藏的对生命的暗示和召唤,是本人在实际学习、导师传授和对现存各大音乐家的录制光碟的比较学习中所积累的心得。与其说这首作品是音乐家用来展示自我的手段,其实每一位音乐学者更应该将其视为自我心智和精神的历练。只要充分挖掘作品的内涵,掌握作品的语汇和结构特质,建立好对作品的认知及诠释方向,弹奏《b小调钢琴奏鸣器》定是能够塑造我们成熟心智及升华自身演奏的最佳选择。

[1] 陈玉芸.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研究[M].全音乐谱出版社,2006,3.

猜你喜欢

呈示部发展部李斯特
浅析奏鸣曲式的戏剧性
没有熟透的食物不可以吃
传承与引领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
保持肃静
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