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东洲书法意在创新
——解读孙国农其人、其书法
2016-11-07骆建宏
骆建宏
传承东洲书法意在创新
——解读孙国农其人、其书法
骆建宏
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释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家犹如座座高山,在翰墨缤纷的传统文化中成就了极高的艺术造诣。他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含辛茹苦的奋斗精神鼓舞着后学不断心追手摹,顶礼膜拜。
被誉为清代书法第一的何子贞就是一位以其独特风格标榜时代的大书法家,尤其是其晚年的书法,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书韵醇厚,以颜体结体作为架构,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一种清刚之气。笔者以为,东洲居士的书法只能观赏而不能学,主要是因为他的书法个性鲜明,老而弥坚,内涵极多,即使学也大多在摹其形而不能通其神。
当笔者看到了孙国农的书法作品之后,眼前一亮,细细品味,改变了我以往的理念,内心震撼,曰:东洲书法有传承者。
君不见大江东去浪淘沙,真金不怕烈火炼。国农的书法,以古贤为楷模,追形捕神,渐觉顿悟,以入法度,渐显个性,追求神似和风韵,凸显了国农的书法艺术个性。
会用笔则与书法有缘,用好笔则可创作,巧用笔则可创新,妙用笔方能出精品。国农做到了。他根植于古法,意在继承发展创新。
盛世出人才,草原驰骏马。孙国农是北京老一辈知名书法家孙严先生之子,他自幼深受家父的翰墨熏陶,临习书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之后孙国农任北京海淀书协副秘书长,与书法有了更直接的接触,加之张书范、孟繁禧等名家的指点,继而又拜师澳门书法家协会主席连家生先生,笔力日益精进,书法水平可谓突飞猛进。
时代塑造人的志趣,志趣造就人的才华。孙国农与时俱进,初学颜真卿书法,对颜真卿刚直不阿的性格甚是钦佩,对颜体字的浑厚沉着的书风情有独钟。颜体不仅有唐代诗词书法深厚国风的承载,更有颜鲁公的忧国忧民的胸襟,所以颜字是当代书风主流。孙国农对颜体结构和笔法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对颜真卿各种遗墨谙熟于胸。他书写的楷书笔法淳厚,大气沉雄,很有颜字风采。
千余年之后的大书法家何绍基传承颜字衣钵,同时上追秦汉,精临诸碑,以洒脱的行草笔意写出了以天资为基础的颜体,对后世影响甚远。清末金石学家、书法家杨守敬《学书迩言·评书》是这样评价何绍基的:“何子贞(绍基)以颜书为宗。其行草如天花乱坠,不可琢磨;篆书纯以神行,不以分布为工;隶书学《张迁》,几逾百本。论者谓子贞书纯以天分为事,不知其勤笔若此。然学之者,不免轻佻,则胸襟自殊也。”可见后来者如果学习何绍基,难度是很大的,学得好入味,学不好狂怪。
孙国农开始潜心研究何绍基并作为自己学书的标杆,体现了他的独特的慧眼和勇气,也是突破颜体窠臼的必然路径。笔者认为:一,当下的书法环境的特点是宽松不轻松,宽松也就是鼓励百花齐放,书法家竞相争渡,各展才华,绝不能仅限于恪守“老师体”(老师只教自己擅长的书体和风格)的规矩了。二,不轻松即书法家众多,精于此道的高手云集,要想在书法创作上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绝非易事,眼界、方法、机遇、努力等等因素都不能或缺。
孙国农得天独厚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家父的言传身教,成就他在书法艺术领域里的后起之秀的土壤,再加上国农具有先天的天赋悟性和后天的不懈努力,使他的书法成就在北京这片书法艺苑中令人刮目相看。
孙国农深知学习何绍基这条路非常艰难,过于追求单一的一家风格会局限发展而使得书法显得味道不足。孙国农博采众长,上追颜真卿行书直到二王行草书,用尚韵的笔锋书写何体书法。
看孙国农书写作品时,神凝聚力,内松外坚,中锋运笔,他的作品既呈现了比较浓厚的东洲风采,又在笔法结构、章法布局中时出新意,用笔时而散淡时而紧密,掺入行草意韵,赋有生机,他的榜书尤佳,风格自成一家,得到业内大家的首肯。
孙国农在国内各级书法比赛巡展活动中,多次获得各类奖项,作品时常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中刊登。
孙国农工作于中国人民大学,他热心于书法组织、宣传工作,在许多书法专业报刊和网站担任特约记者,弘扬中国书法艺术,尽心的宣传书法家的成就。在与同道之间,谦恭求教,以创促学,相互切磋交流书法艺术,这些都在滋养着他的艺术修养,增进着他书法艺术的水准。他担任海淀书协最为基础、最为操心的副秘书长一职,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区文学艺术界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受到主席团和会员的好评。作为书法家,他也热衷于慈善事业,多次参加慈善义拍、义卖、义捐活动。在书坛耕耘了数十年,孙国农也有了不少头衔,但他依旧认真地书写、真诚地对待他热爱的书法事业,在圈内是个众所周知的热心肠。
书为小技,能通大道,如果真能将这句话融入到字里行间,在书写一个笔画、书写一个字时贯彻着融古通今的理念,那么呈现给大家的就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黑白艺术,而是一种慑人心魄的大气。
这也是孙国农所要追求的艺术境界吧!
(骆建宏:中国书协会员、北京书协理事、海淀书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