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型企业创新资金投入与股权激励研究

2016-11-02罗婧

会计之友 2016年17期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协同效应

罗婧

【摘 要】 科技型企业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通过对高新企业股权激励效应的研究,能够很好地为我国的创新资金投入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文章通过股权激励与创新资金投入的关系研究,实证分析了国有控股组和非国有控股组高新企业的股权激励与创新资金投入的函数关系。这将对我国政府和企业进行股权改革和创新资金投入决策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新企业; 股权激励; 创新资金投入; 科技型企业; 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 F27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7-0023-04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股权激励是一种为了对委托代理者管理经营产生利益驱动而采取的手段。公司制度的产生,形成了代理人制度,同时为了克服代理人追求短期利益,忽视股东长远利益的弊端,产生了股权激励改革。公司管理层通过获取一定的股权、资产或商品的行权条件,使得他们的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利益趋同,称为利益趋同效应[1]。但是,若股权激励运用不当,就会造成管理层对公司的投票权和影响力过大,从而降低其对股东大会的决策服从意愿,出现“壕沟效应”[2]。

Gerald et al.[3]指出,企业的经理并不拥有企业本身,而是作为管理者而存在,因此他会更注重自身利益,权力威望以及个人效用最大化,严重影响和削弱了其对创新的追求。Alan Kraus et al.[4]针对利益趋同效应的假说,通过研究经营者与公司持有者的利益相关度数据,发现它与企业的创新开发投入密切相关,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Lamia et al.[5]利用美国股市面板数据检验了CEO的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研发支出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优秀的公司里研发CEO股权激励与公司的研发支出是正向促进的关系。Rachel M. et al.[6]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企业的研发活动显著正相关,股权激励是技术创新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如果管理层的股权比例过大,又可能会产生壕沟自守效应,管理层受到外界约束越来越轻,过于追求自身利益,从而远离公司的长远利益,使得激励创新的投入不再增长。

由于我国的股权激励实行时间较短,因此股权激励问题备受各界关注。王芹荣[7]基于公司的管理架构,提出管理层结构与企业创新资金投入的模型,并加以实证分析,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促使企业增加创新的投入,大大提高公司的创新效率和质量。但也有学者指出并非总是正向的促进关系。如汤业国和徐向艺[8]运用基础加工业企业作为实验组,在与控制组企业进行对比之后却发现,中小型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与研发投入并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而是随机的关系,因此应该有别的更重要的因素在主导中小型基础加工企业的创新资金投入水平。李隐煜[9]基于实证研究,发现科技型企业管理层的股权激励确实与企业创新资金投入呈现明显的促进关系,但也仅仅限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

二、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与创新资金投入的协同效应

一般认为企业股权激励与创新资金投入存在协同效应,但是对于我国的一些科技型企业来说,企业管理层的股权比例增加比普通职工的股权比例增加更能促进企业的研发强度。

(一)可持续性效应

股权激励与科技创新资金投入都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关,其中前者的目的是以股权增加为手段,促使公司管理层或者科技开发骨干与公司长远利益趋同化;后者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也是保证企业在行业中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条件。对于高新企业来说,股权激励强度越大,往往越能促进企业创新的投入。同时,相对于其他能够促进企业未来发展的措施,股权激励的成本不高,且不需要以现金支出的方式即可完成,节省下公司对于现金流的成本,能够运用到公司运转的其他环节之中。此外,股权激励与创新资金投入的协同效应,应当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下,辅助采用负向股权激励手段,对于不合格的激励对象,给予相应的惩罚。

(二)成本优化效应

创新的主要成本来自于人力和财力的消耗,企业创新部分的动力来自于长远利益的追逐,同时承担着比较大的短期成本。因而,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降低创新成本以及提高创新效率的关键。对于股权激励来说,能够激发人才对于企业的工作热情以及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种成本较低的资源配置形式。人才与资源的结合,能够通过股权激励加以实现。在人才市场逐渐饱和的今天,通过股权激励手段的低成本优势来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吸引高新技术管理人才,也是对于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的优化,给企业带来绵延不断的活力。

(三)效益优化效应

股权激励的手段对企业长期利益的增加,是当前协同效应的一个重要基础,即效益优化的协同效应。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的股权投入,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政府创新经费的支持来进行创新。但是前者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这与价值创造的普遍规律是相关的。对于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来说,企业未来价值的最大化,成为了管理层的普遍共识,他们与公司长远利益的创造出现了效益优化的协同效应。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平台,通过股权的刺激,反过来促进创新的积极性以及创新的质量,产品也通过创新质量的提高而得到全面的优化,实现公司效益的优化作用[10]。

三、实证分析与样本的选取

(一)模型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基于“利益趋同效应”的假设以及“壕沟效应”的假设,设计了实证模型以验证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的协同效应,可以使用线性关系检验模型或非线性关系检验模型。本文对数据采用了面板分析法来估计参数,以避免其他方法所可能带来的误差项序列相关性、异方差性等问题。为了方便对比和保证数据的清晰程度,将公司分为两组来分析,即国有控股公司组以及非国有控股公司组。这样就可以将控制方的因素排除,提高模型检验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模型的构建如下:

1.线性检验模型

2.非线性检验模型

其中,模型(2)比模型(1)多了EI的二次项,即将非线性检验中的股权激励变为二次抛物线型曲线近似,然后再进行实证分析。

(二)变量的选取

对于变量的选取,密切关系到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关于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按照文献的惯例,本文以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R&D)来表示企业创新资金投入程度,具体的值为研发支出与各种营收的比率。利用解释变量股权激励(EI)来表示公司对股权激励的应用程度,具体的值为经营者持股数与总股份的比率。年报上列出公司的领导层、管理层都属于经营者。控制变量则是模型中对解释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除了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之外,对创新资金投入产生影响的外界因素还有许多,其中选取了代表公司前三大股东控股比的股权集中度(CR)、是否由董事会成员兼任总经理的两职合一(PLU)、独立董事比例(IB)、监事会规模(SS)、公司规模(Size)、成长性(Growh)、董事会人数(BS)、资产负债率(Lev)、行业因素(IP)等作为控制变量。

(三)样本选取

本文的样本来源是2011—2014年深圳证券交易所高新科技创业板块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中小型科技公司数据。剔除ST类以及中途失败的公司,得到了可靠度相对较高的数据。数据样本包括了243个上市科技公司,总共972个有效观测样本的平衡面板数据。样本公司的信息直接取自CSMAR数据库。

四、分析与讨论

我国的股权激励手段得到了较为广泛的采用,激励的力度也在不断得到增强。例如,表1中国有控股公司组在2011年的股权激励强度平均值为1.01%,到了2014年已经增至1.82%,增加了80%。非国有控股公司组在2011年的股权激励强度平均值为4.23%,到了2014年已经达到了7.63%,4年之间变化了0.8倍。同时,两个组之间的差距也体现出来,在2011年和2014年的倍数都约为4.2倍,说明非国有控股企业的股权激励强度远大于国有控股企业。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应该与企业的体制有关,在国有控股企业中,对于股权的控制管理往往更加严格。此外,政府的政策调控以及外界舆论也为国有控股企业的股权激励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这些统计数据还可以看出,创新与股权激励呈现一定的关系。例如,国有控股公司组创新资金投入强度从2011年的0.22%上升至2014年的0.45%,变化了1.05倍;非国有控股公司组的创新资金投入强度从2011年的0.22%上升至2014年的0.48%,变化了1.18倍。这些数据反映了股权激励与创新资金投入呈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其中的具体数学联系如何,还应当结合面板数据加以分析。

对上述面板数据采用了线性研究方法。对样本整体、国有控股公司组以及非国有控股公司组三者分别进行了固定效应以及随机效应的检验。如表2所示,为了确定模型假设的近似程度,用Hausman法进行代入,得到了三者的P值均大于0.05,即认为模型符合随机效应(RE)。对于三者的随机效应值,样本整体以及非国有控股组皆为负,表明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并没有线性关系,而对于国有控股组,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为0.1534,显著性水平为1%。

为了进一步对样本整体和非国有控股组数据进行非线性分析,采用了模型(2)实证,结果如表3所示。Hausman检验得到的P值均大于0.05,因此该模型可以采用随机效应模式(RE)。可以看到样本整体的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大致属于二次关系,且由于在1%水平上正相关,在5%水平上负相关,所以为倒U型的二次曲线。经过计算得到拐点为20.08%,即在拐点之前,股权激励的增加能够为创新资金投入带来增加,拐点之后则相反。这是因为在拐点之前股份大部分集中在非管理层,失败的风险对于管理层来说并非巨大,因而容易造成管理层决策偏向于创新资金投入,当股权激励超过拐点,则管理层将会为创新风险承担过多的风险,他们不再愿意增加创新资金投入,以免造成自身的巨大损失。相对国有控股公司来说,股权激励水平特别低,所以能够使管理层的风险担当强度降低,容易导致创新资金投入倾向,使得曲线趋近于线性递增。从表中的结果看到,非国有控股公司组的走势与整体样本走势一致,也是呈倒U型关系。但是拐点靠左,约为17.22%。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与创新资金投入的协同效应分为三种,即可持续发展、成本优化、效益优化的效应,实证二者在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中的线性或非线性模型关系。其中,在国有公司中二者为正向线性关系,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则为倒U型关系。

应当合理规划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股权配置关系,大力提高管理层对于创新资金投入的积极性。而当股权激励机制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应适当减少激励手段,以维持一种平衡关系,既保证原有股东的利益,又确保创新资金投入的稳定。不论是国有控股公司还是非国有控股公司,这种股权激励与创新资金投入的协同效应都是存在而且可以利用的。对于政府来说,应该积极实施股权激励配套机制改革,包括创建完善的资本市场,规范人才市场以及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合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股权激励实施,形成股权激励的多层次流转交易体系。在已有的产权交易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起像北京中关村柜台交易市场一样的平台,为一系列相关企业的股权流转上市提供更为优秀的柜台交易市场,利用现有市场的优势充分调动广大企业以及相关科技人员进一步持续推进股权激励。

【参考文献】

[1] 徐海峰.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与创新投入的协同效应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4):92-95.

[2] 侯晓红,周浩.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创新资金投入的影响[J].科学决策,2014(5):33-46.

[3] GERALD T,et al. Executive stock options and dynamic risk-taking incentives[J]. Managerial Finance,2007,33(4):281-285.

[4] ALAN K,AMIR R.Reducing managers incentives to cannibalize: Managerial stock options when shareholders are diversified[J].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10,19(4):439-460.

[5] LAMIA C,et al. The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CEO stock option compensation[J]. Journa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2008,18(1):61-67.

[6] RACHEL M H,et al. Stock options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 for risk taking: Evidence from FAS 123R[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2,105(1):174-190.

[7] 王芹荣.CEO股权激励与研发投入[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8] 汤业国,徐向艺.中小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的关联性——基于不同终极产权性质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2(2):127-133.

[9] 李隐煜.高管股权激励、组织冗余与企业研发投入[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0] 朱海英.控制权配置视角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猜你喜欢

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协同效应
中国整体与区域居民收入周期的协同效应分析
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期技术员工流失现状与对策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的启示
励德?爱思唯尔公司的高管薪酬体系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股权激励的相关税收政策的评论综述
科技型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实现路径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型企业定制营销策略研究
科技型企业管理层面知识管理能力探索分析
矿区老年群体健身方式的协同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