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体位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6-11-02张吉翠吴婧

甘肃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持续性体位产程

张吉翠 吴婧

自由体位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研究

张吉翠吴婧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第一产程胎儿方位的变化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12月456名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0名,对照组226名,观察两组孕妇枕横位、枕后位的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枕横位发生率(3.48%vs8.41%)、枕后位的发生率(2.60%vs7.0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由体位可有效纠正第一产程中枕横位、枕后位,大大降低了剖宫产,且不会引起新生儿窒息。

自由体位;第一产程;胎位

仰卧位是产科医生常用的传统自然分娩体位,便于手术操作,对于全身麻醉的产妇来说也是最安全的体位。但它不能利用重力作用且胎儿娩出时会对产妇背部产生压力,增加背疼和会阴的损伤。自由体位是指使孕妇感到舒服且能缓解疼痛的体位,包括躺下、走路、坐下、站立、跪倒、趴下或蹲下等姿势,自由体位可使骨盆骨骼重新调整,有利于骨盆形状和容积发生改变[1],适应胎儿需要。待产妇通过变换各种体位,从而引发更频繁、持续时间更长的有效宫缩,在胎头下降过程中,随时调整“下降角度”,有利于发挥重力的作用[2],解除了妊娠子宫右旋,从而改善胎儿氧供,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缩短产程,减少胎吸助产及产钳助产人数,控制了剖宫产率的增长。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12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456名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0名,年龄(27.45±1.02)岁,体重(54.15±1.45)kg,孕周(39±1.2)周。对照组226名,年龄(28.02±0.51)岁,体重(55.22±1.46)kg,孕周(37.1±0.8)周。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两组孕妇的年龄<18岁或>35岁、身高>145cm,体重>40kg或<85kg,胎儿大小在2500~3500g,胎心音正常。排除标准:孕妇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有明显的头盆不称、瘢痕子宫。

1.2方法观察组孕妇不限制体位,不进行常规胎心监测,可自由进食,家属全程陪伴,根据产妇的舒适感觉选取相应的体位。①产妇可下床在待产室走动;②站在床尾以床围栏为支持扶手,臀部左右摇摆;③双手趴在靠背椅的软垫上坐着;④双脚分开跪在矮床软垫上,臀部翘高或左右摇摆;⑤双手抱棉被趴在软垫上;⑥双手扶床沿或椅子,两脚蹲在地上等体位,必要时进行胎心监测,待宫口开全胎头拨露时上产床蹲位分娩。对照组孕妇自宫缩规律后,常规待产室卧式待产,全程胎心监测,家属不陪产,宫口开全后即上产床,屈膝仰卧位分娩。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孕妇枕横位、枕后位、枕前位的比例,新生儿窒息(不同分值的比例)、自然分娩、产钳助娩、胎吸助娩、剖宫产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收集的数据资料经统计学处理,计数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孕妇胎位的比较观察组采取了自由体位后,第一产程持续性枕横位8例,持续性枕后位6例,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构成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胎位的比较[例(%)]

2.2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观察组孕妇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各1例,对照组窒息人数较观察组多(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例(%)]

2.3两组产妇分娩情况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215例,产钳助产为1例,无胎吸助产。对照组产钳助产、胎吸助产和剖宫产较观察组人数多(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在第一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加速产程的进展,同时可纠正胎位不正[3],使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待产,全程胎心监测。分娩的四要素包括胎儿、产力、产道、精神因素,自由体位时可使骨盆骨骼进行重新调整,从而使骨盆的形状更利于胎儿通过。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时,胎头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过程中可随时调整胎头入盆的位置,以最有利的方位入盆,顺利完成分娩机制[4]。其次产程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产程中孕妇的焦虑、紧张可影响产程的进展,造成滞产、产程延长。产程中不刻意限制产妇的体位,允许产妇自由活动,家属陪伴,可舒缓产妇的紧张、焦虑。孕妇住院分娩时,胎儿大小已经无法改变,只有通过改变产力、产道、精神因素顺利完成产程,体位舒适时,可以避免全身肌肉的紧张、不协调,充分调动盆底肌肉、子宫收缩力、腹肌膈肌的力量,使产力更强。本研究中,观察组有12例患者在宫口开大7~8cm时为持续性枕横位,经走动及指导孕妇使用分娩球后转为枕前位分娩。对照组中有28例开始为枕前位,采取常规卧位带产后转为枕横位和枕后位无法自然分娩,经阴道助娩、剖宫产结束分娩。本研究发现在产程中对已存在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产妇采取侧俯卧位和胸膝卧位的姿势,对纠正胎位有很好的纠正作用。

传统观念认为,产程中不间断的胎心监测,便于及早发现胎心变化,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率[5],但是胎心监测时的假阳性,导致了剖宫产率的急速上升。本研究发现,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新生儿窒息率低(P<0.05)。分析原因可能原因可能为,第一:自由体位时产程缩短,有效减少了新生儿缺氧的发生。第二:平卧位时,腰椎曲度增加,导致腹主动脉循环减少,胎盘供血不足,坐、站立时可解除妊娠子宫对腹主动脉的压迫,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6]。第三:自由体位时缩短了产程,使胎儿较早脱离缺氧的环境。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胎盘血流循环减少,而且仰卧位时容易引起仰卧位症,造成胎儿宫内缺氧,仰卧位时孕妇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交感神经兴奋,血中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血管收缩,进一步减少了胎盘血液循环,减少了胎儿氧供,加重了胎儿宫内缺氧状况,直至胎儿出生造成新生儿窒息。

产科剖宫产的原因,主要有胎位不正、胎儿宫内窘迫,自由体位时可改善胎盘的血流量,在第一产程,孕妇采取各种不同的体位,有利于胎位的旋转,而在第一产程中采取平卧位,由于胎背的重力作用,胎儿都不容易转至枕前位,造成持续性枕横位或持续性枕后位[7]。持续性枕横位或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延长,大量消耗产妇的体力,产妇容易饥饿、低血糖,继而引起继发性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产程中不限制产妇体位时,产妇可自由活动,使子宫收缩力增强,胎儿可利用自身重力,有效的子宫收缩力转至枕前位。当发生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时,走动时骨盆横经增宽,容积增加,更有利于胎儿通过。产程中不限制体位,利用重力作用,胎头直接压迫于宫颈上,有利于宫口扩展,加速产程进展。允许家属陪伴,更容易被产妇所接受,产程中随时补充食物、水分,保持产力,增加分娩的信心,有效预防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生,从而降低了剖宫产率及阴道产钳、胎吸助娩人数。本研究发现,在第一产程中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在第二产程时采取蹲位更有力于胎儿娩出[8],剖宫产人数及胎吸、产钳助娩人数明显减少(P<0.05)。

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在产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体位,不但可以缓解疼痛,而且可以降低剖宫产率,纠正胎方位,减少难产人数,提高自然分娩率,调动了产妇和家属的主观能动性,更能让产妇及家属所接受,同时提高了产科质量,保障了母婴安全。本研究只描述了第一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所产生的结果,且资料有限,自由体位对于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张依妮,郭洪花.不同分娩体位在第二产程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81-283.

[2]卢春茹.自由体位分娩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531-532.

[3]聂津,解素勇.产程中不同分娩体位对分娩效果的影响[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5):65-68.

[4]罗雁冰.第一产程采取自由体位对分娩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4):42.

[5]潘韧.自由体位与传统体位对分娩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2,16(2):187-188.

[6]樊蓉.自由体位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24(2):933-934.

[7]潘敏,雪丽霜.体位干预及采用分娩辅助设施对产程及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8):2875.

[8]顾美皎,戴钟英,魏丽惠.临床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51.

A

1004-2725(2016)06-0435-03

730900甘肃 白银,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张吉翠,E-mail:1584875733@qq.com

猜你喜欢

持续性体位产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持续性迭代报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为例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更绿色和持续性螯合剂GLDA及其应用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