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药物镇痛效果的影响

2016-11-02王会芸谢琳

甘肃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肿瘤科癌痛护士

王会芸 谢琳

综合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药物镇痛效果的影响

王会芸谢琳

目的:讨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癌痛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84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镇痛效果。结果:对照组药物镇痛的有效率为73.17%,观察组药物镇痛的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癌痛患者药物镇痛的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癌痛;镇痛效果

2013年,我院肿瘤科被甘肃省卫生厅评为《癌症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并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护士,对43例癌痛患者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癌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1例。入选标准:①通过病理学诊断,癌症诊断明确。②神志清楚,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正常。③癌痛评分≥4分,住院天数≥5天,接受吗啡镇痛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两组患者都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癌痛规范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1.2.1癌痛评估内容。2005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新公布的成人癌症疼痛治疗指南重点强调,尽管疼痛是主观感受,但必须对疼痛强度进行量化评估,包括综合评估和动态评估,疼痛强度是选择治疗的依据[1]。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疼痛护士的查体,明确患者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持续时间,了解目前使用的止疼方式。

1.2.2采用疼痛尺评估患者疼痛程度。①数字评分法:采用疼痛数字量表中11点数字评分法,要求患者用0至10这11个数字描述疼痛强度,0为无痛,1~3为微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剧痛,让患者圈出一个数字,分别表示24小时内疼痛最轻、最重、疼痛的平均程度及目前的疼痛程度。②面部表情疼痛量表:给出从完全无疼痛到最剧烈疼痛的六个脸谱,依次分为0到5级,相对应于数字评分法的0到10分,找出符合患者疼痛程度的脸谱,绘制在疼痛评估记录单上。

1.2.3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由疼痛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讲解癌性疼痛镇痛药物的相关知识,去除传统对吗啡用药有成瘾性和依赖性的错误观念,纠正患者“痛时吃药”的误区,指导患者“按时按量给药”以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可有效缓解疼痛。并通过发放宣传册,公休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取得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鼓励患者战胜疼痛的信心。

1.2.4镇痛药物的观察和护理。护士应正确执行给药医嘱,了解患者的疼痛强度和动态,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止痛药物种类,记录给药时间、途径、剂量,加强巡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针对药物常见的副作用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根据给药途径的不同,按规定时间再次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绘制在疼痛评估记录单上并注明时间,疼痛评分≤3分为镇痛有效,疼痛评分≥4分的患者为镇痛无效,需要及时报告医生再次镇痛处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使用镇痛药后进行疼痛评分、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后疼痛评分比较(例)

3 讨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符合现代整体护理模式。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疼痛已作为了医院的第五项生命指征[2]。动态观察、连续记录的过程,要求全科护理人员认真执行收集资料、评估、计划、实施、评价这一完整的护理程序,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以及对疼痛治疗的重视程度,有效促进了护患沟通,和谐了护患关系。癌痛的控制往往受病人、护士、药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1],通过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指导,使患者和家属获得了正确的药物知识,消除了对止痛药物不良反应大、易成瘾的错误认识,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家属的督促作用,提高了患者对规范化止痛治疗的依从性,也有利于科室整体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提高。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使癌痛患者得到良好的心理支持,提高了痛域。近年来癌痛多因素概念的提出说明癌症病人对疼痛的认识缺乏、死的恐惧、心理上的忧郁和绝望都会影响癌痛的感觉[3]。因此,癌痛患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特殊而重要。护士认真听取病人对疼痛的诉说,承认病人的疼痛是真实的,痛苦的,从思想上,感情上同情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通过认真的观察和密切的巡视,耐心的理解和有效的指导,教会病人对疼痛的自我控制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减轻疼痛的方法,如听音乐、看电视、读书、聊天、按摩、热敷等,从精神上安慰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抗击癌痛是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的事,从而减轻紧张、恐惧、悲哀等不良情绪,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增进患者的舒适感,树立镇痛治疗的信心,提高了药物镇痛治疗的效果。

[1]胡雁,陆箴琦.实用肿瘤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30,134.

[2]汤文倩,癌性疼痛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176-177.

[3]宿淑芝,王阿利,崔学锋.癌性疼痛病人的综合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2(2):150.

A

1004-2725(2016)06-0470-02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患者最难以忍受的主观感受之一。剧烈持久的疼痛,对患者的精神和躯体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是导致患者自杀的根本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观念错误、有限的疼痛控制知识、对药物成瘾性的担忧、疼痛控制资源的限制和有缺陷的持续性照顾都是影响癌症疼痛控制成功与否的因素。

735000甘肃 酒泉,酒泉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王会芸,E-mail:jqwht@sina.com

猜你喜欢

肿瘤科癌痛护士
输尿管瘘并发盆腔脓肿误诊癌痛1例
最美护士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启发式教学查房在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PDCA循环法在肿瘤科患者换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