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韵》新增特殊小韵考
2016-11-01雷励
雷 励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集韵》新增特殊小韵考
雷 励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集韵》较《广韵》新增不符合《切韵》音韵特征的小韵共100个,《集韵》新增特殊小韵占所有新增小韵数(672个)的14.88%,占《广韵》小韵总数(3875)的2.58%。新增特殊小韵多为类隔切小韵,以四声相承与同部位相承类居多。不少新增特殊小韵的反切与《释文》所载音切同,也有部分小韵来自宋代方言。
集韵;广韵;小韵;切韵音系
《集韵》有部分小韵不符合《切韵》音系结构。例如:
巢,肴韵徂交切,注“徂交切。《尔雅》‘大笙谓之巢。’孙炎读。”
按,《释文·尔雅音义上·释乐第七》卷第二十九“巢,孙、顾并仕交、庄交二反。孙又徂交反。巢,髙也,言其声髙。”《集韵》肴韵新增的巢字徂交切与《释文》所载孙炎之切语同。
徂字系从母字,《集韵》却以之为开口二等小韵的切上字,于《切韵》音系结构不合。邵荣芬认为此徂交切系精、庄组声母互切,《集韵》把这类“反切或读音引入自己的体系而不加折合,当然就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了。”[1](539)
《集韵》用从母字作开口二等反切上字的还有虦小韵昨闲切、小韵才咸切、獑小韵在衔切、小韵才瘵切、儳小韵才鉴切等5个小韵,而《广韵》此类小韵仅虦小韵昨闲切。余乃永认为《广韵》昨闲切系“士山切之类隔切也,当删”。[2](632)《集韵》肴韵巢小韵锄交切同《广韵》鉏交切,亦与《释文》所载之仕交切同,又锄、鉏、仕3字均为崇母字。《集韵》肴韵锄交切即收巢字,又保留了孙炎徂交切。不论徂交切是否属于从、崇类隔,或为衍文,又或系作者存疑而保留原切,都实际反映了《集韵》编着认为徂交切与锄交切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即崇、从母不同。我们较为感兴趣的是,《集韵》在《广韵》的基础上新增了多少不符合《切韵》音系的小韵?因此,本文将对这些特殊小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与分类。
一、新增特殊小韵的分布
1.据我们统计,《集韵》新增特殊小韵共100个。其中平声36个,上声21个,去声25个,入声18个,分布在21个声母及67个韵中。《集韵》新增特殊小韵占所有新增小韵数(672个)的14.88%。
2.以声类统计,以定13、群10、日8、端 8、云7、匣6、透6、生6母等居多①。
3.以韵类统计,以咸摄、蟹摄一二等韵居多,共40个小韵。
4.以等呼统计,一等小韵37个,二等小韵29个,三等小韵24个,四等小韵10个。除唇音小韵外,开口小韵共78个,合口小韵共22个。
二、新增特殊小韵的分类及来源
1.小韵的分类
参照《广韵》音系中同韵系内相同声、韵类拼合的情况,我们对《集韵》新增特殊小韵进行如下再分类。
(1)四声相承类(共7个)
《集韵》 《广韵》①踶 徒祁切止开三平脂定地 徒四切止开三去至定②荋 汝来切蟹开一平咍日疓 如亥切蟹开一上海日③佁 夷在切蟹开一上海以④洒 时礼切蟹开四上荠禅栘 成臡切蟹开四平齐禅颐 曳来切蟹开一平咍以⑤箉 求蟹切蟹合二上蟹群⑥徒洽切咸开二入洽定湛 徒减切咸开二上豏定求卦切蟹合二去卦群⑦挟 子洽切咸开二入狎精覱 子鉴切咸开二去鉴精
我们先列出周祖谟《广韵校本》[3]、余乃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2]对《广韵》中这些特殊小韵的意见(按,《广韵校本》未出校而《新校互注宋本广韵》出者,以及两书均出校且同者,本文只标《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二书意见不同者,将用脚注另外说明。下同):
①地字徒四切,二家均未出校,《广韵》定母三等仅此一切,《韵镜》、《七音略》均列地字于定母四等;
②余校本注疓字如亥切应并入海韵奴亥切(上古娘日古归泥);
③佁字夷在切应并入海韵徒亥切(上古喻四古归定);
④栘字成臡切系祭韵平声字②;
⑤箉字求蟹切系祭韵A类上声字;
⑥湛字徒减切定、澄类隔;
⑦覱字子鉴切精、庄类隔。
(2)同部位相承類(共11個)
《集韵》新增特殊小韵在《广韵》音系中无四声相承小韵,但同韵系有同声组其他声母与本韵类拼合的小韵,下面列出部分小韵:
《集韵》 《广韵》①堤 直兮切蟹开四平齐澄丑戾切蟹开四去霁彻②栘 逝来切蟹开一平咍禅昌来切蟹开一平咍昌③赏敢切咸开一上敢书④緂 充甘切咸开一平谈昌谵 章盍切咸开一入盍章市甘切咸开一平谈禅⑤覱 子鉴切咸开二去鉴精⑥茝 掣睨切蟹开四上荠昌栘 成臡切蟹开四平齐禅獑 在衔切咸开二平衔从⑦鲰 仕垢切流开一上厚崇⑧掺 素槛切咸开二上槛心覱 子鉴切咸开二去鉴精初口切流开一上厚初⑨覱 子鉴切咸开二去鉴精⑩儳 才鉴切咸开二去鉴从覱 子鉴切咸开二去鉴精儳 苍鉴切咸开二去鉴清⑪ 柣 大一切臻开三入质定蛭 丁悉切臻开三入质端
余乃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注[2]:(1)字丑戾切系丑居切之误③;(2)字昌来切相当于尤韵赤周切(系上定韵等的例外反切),又《广韵》上声海韵有茝字昌绐切,余注茝字应以上字定韵及等宜读如止韵④;(3)字赏敢切应作式荏切或失冉切;(4)谵字章盍切精、照类隔或当读之涉切;(5)覱字子鉴切精、庄类隔;(6)栘与臡两两互注,应另成一系三等韵类;(7)鲰字仕垢切从、崇类隔;(8)蛭字丁悉切系丁、知类隔⑤。
《集韵》新增特殊小韵中大部分新添了声、韵拼合关系,若以《广韵》(或《切韵》)音系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小韵,自是可以参照周、余校本对《广韵》特殊小韵的意见,其中多数可以认为是类隔切。若要悉其究竟,就得探明其来源,逐一具体分析。
2.特殊小韵的音切来源
(1)与《释文》所载音切相同例
《集韵》有不少新增特殊小韵的反切与《释文》所载音切同。宋王应麟《玉海·艺文》卷三十八录吴棫《毛诗叶韵补音序》云:“《诗音》旧有九家,唐陆德明以己见定为一家之学,《释文》是也。”⑥《集韵》原封不动地抄录《经典释文》的音切,可见《集韵》编著者对经学传统的重视。张渭毅认为《集韵》编著者之一贾昌朝所撰《群经音辨》对《集韵》有重要影响,而《经典释文》又是《群经音辨》的主要音切来源之一[4](84-96)。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经典释文》对《集韵》的影响。我们现例举《集韵》与《释文》所载音切相同的材料如下。
《释文·毛诗音义中·曹蜉蝣第十四》卷第六“祋,都外反,殳也。又都律反。”
《释文·尔雅音义上·释诂第一》卷第二十九“逷,《说文》云:‘古逖字。’他历反。郭汤革反。”
《释文·庄子音义中·马蹄第九》卷第二十七“相踶,大计反。又徒兮反。又徒祁反。李云:‘踶,蹋也。’《广雅》、《字韵》、《声类》并同。《通俗文》云:‘小蹋谓之踶。”
《释文·尔雅音义上·释宫第五》卷第二十九“柣,郭千结反。顾丈乙反。吕伯雍大一反。《广雅》云:‘砌也。’”
《释文·孝经音义·广至德章》卷第二十三“悌,本又作弟。同徒礼反。一音待亦反。”
《释文·周礼音义下·冬官考工记第六》卷第九“不挫,作卧反。李又祖加反。”
《释文·毛诗音义中·南有嘉鱼之什第十七》卷第六“既挟,子洽反。又子协反。又户颊反。”
2.5.3上炕烘将煮好的天麻上炕烘时,温度不能过高,需使炕温平衡上升,温度保持在40~50摄氏度,烘2~3小时后,温度逐渐升至60~65摄氏度,天麻外层很快干燥,以防天麻糖心,而每隔30分钟排气5分钟,以便麻内的水分蒸发,至30小时温度可升80~85摄氏度,烘至40小时。
《释文·礼记音义之一·曲礼第一》卷第十一“毋儳,徐仕鉴反。又苍鉴反。又苍陷反。暂也。”
《释文·周礼音义上·天官冢宰第一》卷第八“簎,戚勑角反。刘仓伯反。徐仓格反。沈枪昔反。案,《庄子》云:‘冬则擉鳖于江。’擉音叉角反,义与此同,今从彼读。”
《释文·尔雅音义上·释乐第七》卷第二十九“巢,孙、顾并仕交、庄交二反。孙又徂交反。巢,髙也,言其声髙。”
《释文·春秋左氏音义之四·襄五第十八》卷第十八“诸堤,徐丁兮反。沈直兮反。”
《释文·庄子音义上·齐物论第二》卷第二十六“芚,徐徒奔反。郭治本反。司马云:‘浑沌不分,察也。’崔云:‘厚貌也。’或云束也。李丑伦反。”
《释文·尔雅音义下·释兽第十八》卷第三十“虦,字又作虥。谢七版反。或士简反。施士懒反。沈才班反。郭昨闲反。《字林》士山反。”
《释文·仪礼音义·觐礼第十》卷第十“张縿,所衔反。又所感反。本又作幓。下同。”
《释文·周礼音义下·冬官考工记下》卷第九“则趮,音躁,子到反。旁掉也。沈又色到反。”
《释文·春秋左氏音义之二·僖下第七》卷第十六“啑也,子荅反。又所荅反。又子甲反。”
《释文·毛诗音义中·谷风之什第二十》卷第六“赤栜,所革反。《尔雅》云:‘桋,赤栜。’郭霜狄反。”
《释文·周礼音义上·地官下》卷第八“写水,戚如字。刘殇故反。”
《释文·仪礼音义·丧礼第十二》卷第十“士靲,刘举琴反。下同。《说文》其闇反。”按,《释文》“士靲”之下条为“竹”。
《释文·周礼音义上·宗伯下》卷第八“涅,乃结反。刘其兼反。”
《释文·毛诗音义下·駉第二十九》卷第七“有驈,户橘反。阮孝绪于密反。顾野王余橘反。郭音述。骊马白跨曰驈。”
《释文·尔雅音义上·释木第十四》卷第二十九“棫,音域。《字林》于狊反。”
以上材料说明,《集韵》确实博采广收,如鲍彪《战国策注》、史照《资治通鉴释文》等都多征引《集韵》音注;另一则也说明《集韵》除应试色彩之外,还带有经学色彩。《集韵》编著者如贾昌朝等均为宋初硕儒,那么《集韵》的经学色彩当然也在情理之中。在分析《集韵》音系时,我们对于这些迻录的反切应该剥离,因为尽管可以从等韵学或者古音学等的角度对这些特殊反切一一做出合理的解释,但这些反切并非《集韵》编着时所创制,它们有可能还存在于宋朝的通语或方言中,也有可能不存在,所以得有足够的证据一一证明这些反切是否在当时的语音中存在,这样,它们才能有效地帮助我们认识宋代的语音面貌。
(2)与宋代方言相合例
还有一些反切,又可能与宋初方言有关,比如:
朱熹《诗集传》中天叶铁因反(《大雅·旱麓》,田叶地因反(《小雅·甫田》)。刘晓南师利用宋代福建诗人押韵材料、朱熹《诗集传》叶音及现代闽南话确证了宋代闽音真-先韵相通的特点[5]。笔者又考察《集韵》新增特殊小韵中真(谆)韵系字,发现《集韵》中这部分字不少有真(谆)、先韵(举平以赅上去入)两读,均属同义异读。我们例出部分异读字的音切,并加以说明:
顚 ①典因切臻开三平谆端/②多年切山开四平先端⑦
天 ①铁因切臻开三平谆透/②他年切山开四平先透
田 ①地因切臻开三平谆定/②亭年切山开四平先定
垤 ①地一切臻开三入质定/②徒结切山开四入屑定
上例5字,各①、②两音声母同,其真(谆)韵系一音应为知、端组类隔,且这些字在《王三》、《广韵》中均无与①音同的反切。《广韵》定母与三等拼合,笔者仅在《王二》、《王三》、《广韵》里找到至韵地小韵徒四切一例(按,其本身就比较特殊,故于此节讨论更合理一些),透母无与三等拼合的小韵,另质韵有蛭小韵丁悉切,职韵有小韵丁力切,丁字又有中茎切音,亦可认为丁字于此用作知母。因此,严格来说,上例顚、天、田、垤5小韵不能归入四声相承类及同部位相承类,实际新增了声韵拼合关系。一般认为,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同义异读不符合语言经济的原则,而字典辞书中所收录的同义异读字却能反映语言中的层次。《集韵》还收有不少字,虽没有新增小韵,但同样真(谆)、先韵系两收,释义又同,考虑到与上例顚、天等字所反映的语音问题近似,我们不防也列如下。
捵 ①丑忍切臻开三上准彻/②他典切山开四上铣透
螲 ①陟栗切臻开三入质知/②丁结切山开四入屑端
窒 ①陟栗切臻开三入质知/②丁结切山开四入屑端⑧
侄 ①直质切臻开三入质澄/②徒结切山开四入屑定
以上5字,各①、②两音声母知、端组声母对应,其真(谆)韵系一音为知组,先韵系一音为端组。、窒二字在《王二》、《王三》、《广韵》中也都有质韵陟栗切、屑韵丁结切二音,侄字在《广韵》中有质韵直一切、屑韵徒结切二音⑨,均为同义异读。
瘨 ①之刃切臻開三去震章/②丁練切山開四去霰端
恎 ①職日切臻開三入質章/②丁結切山開四入屑端
以上3字①、②两音声母章、端母对应,其真韵系一音为章母,先韵系一音为端母。《王三》蛭字有质韵章母之日反、屑韵端母丁结反二音。《广韵》蛭字有3音:A.质韵章母之日切、B.质韵知母丁悉切、C.屑韵端母丁结切。《集韵》在《广韵》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质韵定母地一切、屑韵定母徒结切两音,而这两音刚好分别在质韵、屑韵⑩,且均为定母字。上例诸字都反映了真(谆)韵系与先韵系的密切关系,从声母的对应来看,又反映了端、知、章组声母的联系。另外,质、屑韵字多以“窒、至”为声符。同时,在《集韵》同义异读字中,我们还找到了一些质、屑韵里以喻四母与定母相对应的例子,我们也列于下。
泆 ①弋质切臻开三入质以/②徒结切山开四入屑定
轶 ①弋质切臻开三入质以/②徒结切山开四入屑定
詄 ①弋质切臻开三入质以/②徒结切山开四入屑定
以上5字都有共同的声符“失”,除能反映了真(谆)韵系与先韵系的密切关系外,可能还反映了上古喻四归定这一现象。
中古先韵舌齿音上古在真部,屑韵舌齿音在上古质部。中古知母在上古属端母,彻母在上古属透母,澄母在上古属定母。上古真部到中古分化为真(谆)、先韵二韵,上古端组到中古分化为端、知二组,其演变的语音条件均主要在于韵母等的不同。又鲁国尧先生曾对两万多首宋词做过穷尽式研究,并得出宋代通语18部,中古先韵入阳声韵寒先部,中古真(谆)韵入阳声韵真文部,中古质韵入入声韵德质部,中古屑韵入入声韵月帖部,同时鲁先生还指出宋代福建、江西地区存在真文部与寒先部通叶的情况[6](131-176)。
三、结语
《集韵》通过新增字音,一部分存留了先儒时贤的注音,一部分记录了一批可能仍活在当时口语中的音读,而这些字音所映的语音情况又与当今学者的研究相合,可谓相得益彰。
方音存古,于汉语方言自身的发展,是保留了更古时候的汉语音系特征,也可以说是继承。另从共时层面说,如果汉语某方言的方音存古现象区别于其他方言,那么,这种方音存古又成为该方言在音系上的特点。《集韵》所记录的这部分有真(谆)韵系、先韵系同义异读的字音,既可以说反映或保留了上古汉语音系的特征,同时也可以说是宋代汉语方言的反映。只有一一追查这些小韵的来源,并结合《集韵》同义异读所映的语音层次等材料,才能使研究更加深入下去,这也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注释:
①按,右下角阿拉伯数字表示新增特殊小韵中该声类小韵数。
②按,《经典释文·毛诗音义上·召南鹊巢第二》卷第五“栘.也,音移。一音是兮反。郭璞云:‘今白栘也,似白杨。江东呼夫栘。’”是字,《广韵》纸韵承纸切,禅母开口三等;兮字,《广韵》齐韵胡鸡切,匣母开口四等。《广韵》栘字成臡切音同《经典释文》。
③按,《玉篇·角部》“,丑戾切。角也。”
④按,《经典释文·礼记音义之二·内则第十二》卷第十二“茝兰,本又作芷,昌改反。韦昭注《汉书》云‘香草也,昌以反。’又《说文》云‘虈也。’虈,火乔反。‘齐人谓之茝’,昌在反。”改、在二字,《广韵》均作上声海韵开口一等。则《广韵》茝字昌绐切音同《释文》所载之音切。
⑤按,《广韵》、《集韵》丁字有中茎切音,本可作知母,《诗》云“伐木丁丁。”
⑥宋·章如愚《山堂考索·诸子百家门·韵学类》前集卷十一亦载此序。
⑦顚字在《集韵》中有5音,因为此处仅需用到相对应的反切,所以只例其中2个。又因所找例子均为同义异读字,而文章不用其释义来具体说明问题,故暂不例出其在相应音切下的释义。以下体例同。
⑧按,《集韵》窒字另有得悉切,质韵端母开口三等。
⑨《王二》、《王三》侄字有徒结切,而质韵无侄字。
⑩蛭①职日切(臻开三入质章)/②陟栗切(臻开三入质知)/③丁结切(山开四入屑端)∥④地一切(臻开三入质定)/⑤徒结切(山开四入屑定)。
[1]邵荣芬.邵荣芬音韵学论文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余乃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定稿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周祖谟.广韵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张渭毅.中古音论[C].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5]刘晓南.朱熹与闽方言[J].方言,2001(1).
[6]鲁国尧.鲁国尧自选集[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
Researches on Added Special Syllables of Guangyun by Comparing with Jiyun
LEI Li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for Nationalities,Xingyi,Guizhou 562400,China)
Jiyun has 100 syllables which are not Internally consistent with Qieyun than Guangyun.The added special syllables are 14.88%ofthe total added syllables,and theyare 2.58%ofthe total number ofGuangyun’s sysllabes.From the research we know,most added special syllables were collected fromJingdianshiwen,some ofthemwere collected fromdialects in Songdynasty.
Jiyun;Guangyun;syllable;phonological systemofQieyun
1009—0673(2016)04—0034—06
H087;H124.3
A
2016—6—30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基于数据库的《集韵》《广韵》比较研究”(12XYY015),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计算机技术在汉语史研究中的应用”(12XYBS01)。
雷励(1981— ),男,湖南安化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语音史、汉语方言、古籍数字化等。
马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