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6-10-31王学安

党员生活 2016年10期
关键词:价值观文化

王学安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提出新见解、新思路,从切合中国目前战略地位的实际出发,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积极构筑意识形态安全战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和宗教渗透的能力,居安思危,处变不惊,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冲击

西方意识形态独霸世界,挤压了我国意识形态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国家大力输出自己的影视作品、图书等文化产品以及文化产品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文化强权来影响、改变其他国家人民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从而实现“文化西方化”“文化美国化”“文化霸权化”甚至“文化殖民化”,导致了我国很多人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盲目崇拜。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势霸权,在今后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会对社会主义阵营保持强大攻势,这无疑将使人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命运产生担忧,甚至会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信念。

宗教渗透尤其是非法传教、宗教极端势力,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宗教渗透的实质是一种文化殖民和意识形态渗透,西方国家企图以宗教为核心价值理念,取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和国家指导思想,改造并同化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其目的就是要动摇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信仰。宗教极端势力打着宗教旗号,利用我国民族问题,挑动民族对立情绪,甚至故意制造恶性、暴恐事件,企图达到分裂国家和颠覆人民政权的目的。

邪教组织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无孔不入,动摇党的执政之基。邪教作为一种反社会的伪科学现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农村陆续出现。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我国国内的邪教活动突出的有15种,活动涉及全国782个县(市),占全国市县的三分之一还多。这些邪教组织的社会危害性不可小觑。

封建迷信对大众灵魂的腐蚀,动摇干部群众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当前在农村,结婚前算属相、看生辰八字,生孩子算男女, 盖房修屋前看风水等十分普遍,旧庙不断修缮、新庙接连崛起。在城镇, 设摊算命、看相、占卜的比比皆是。有的披着“科学”外衣进行所谓的“电脑算命”, 使封建迷信活动带上了现代色彩。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阴阳先生、风水先生等神汉术士成了个别企业家甚至某些领导干部的座上客,工厂选址、领导人出访等都要请他们提前卜上一卦。封建迷信的猖獗肆虐,最终动摇的是共产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如何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提出新见解、新思路,从切合中国目前战略地位的实际出发,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积极构筑意识形态安全战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和宗教渗透的能力,居安思危,处变不惊,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筑信念。即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本身是不会自发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要用“灌输”的方法,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注入到无产阶级的头脑当中,使他们实现从自发性向自觉性的转变。所以,加强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就要不厌其烦地对党章党规和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反复学习,以此武装头脑,纯洁思想、涤荡灵魂、指导实践,确保党的最先进的理论入耳、入脑、入心,彻底剔除那些不合时宜的残余思想。要让党员干部充分树立“红线”意识,时刻绷紧雷区之弦,不能碰的坚决不碰,不能踩踏的坚决不踩踏。

立正观。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思想阵地。要想地里无杂草,就必须种上庄稼;要想思想无纷扰,就用美德去占领它。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充分发挥精神文化产品教化人民的重要功能。

讲故事。即讲好中国故事。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输革命的理想和正确的理念。一些教派的传教士布道之所以能够让广大受众接受,就是因为他们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故事阐明玄妙深奥的教义。传教士可以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做到呢?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法国时指出:“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习近平主席的故事讲得多么形象而又生动啊!

故事是现代传媒中的最佳载体。故事比抽象说教更吸引人、感染人,因为故事有情节、有形象,易于被听众接受。那些蕴含在故事中的哲理正是通过故事这个好载体抵达受众内心,进而悟透其中的真谛。发生在今天中国的故事数不胜数,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到中国为世界所做的贡献,等等,都是我们讲中国故事的好素材。关键问题是,要善于在国际论坛中敢于发声,善于寻找、发现和创造引人入胜的故事,让中国故事点燃国际舆论的兴奋点。期待每个中国人都能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的话语权匹配于中国的实力。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委党校)

猜你喜欢

价值观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的价值观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谁远谁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汤姆鞋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