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路径创新研究
2016-10-31邱梦华
邱梦华
摘要:公共管理学科属性、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和本科教育就业导向的需要共同决定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必须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构建了由理论教学课程中的课内实践、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专业实践、“第二课堂”体系中的广泛实践三部分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其在实施中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应采取加大实践教育投入、加强校外基地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质量监控体系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路径创新。
关键词: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71-0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自2004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专业,不断探索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文将在分析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介绍该学院在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并分析其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实践教学路径的对策建议。
一、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公共管理学科是1998年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中新增设的一级学科,下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须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由公共管理学科属性、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和本科教育就业导向的三个需要共同决定的。
1.公共管理学科属性的需要。公共管理是政府为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采取各种方式对涉及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公共管理学是当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运用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政府、非政府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应用科学。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尊重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与规律,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将所学的理论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2.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2013年,中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政府治国理政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原来的政府单一主体的行政化管理到现在的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需要政府进行更富有成效的行政管理,而且需要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需要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具备更强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公共管理的人才培养须强化应用型的特点。
3.本科教育就业导向的需要。我国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通才,也称通识性人才、复合型人才,是具有通识性特征的博雅人才;另一类为专才,也称专门人才,包括学术型专门人才与应用型专门人才。[1]“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2]对于大部分地方的高校来说,一般都侧重于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就是一所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办学定位的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绝大多数学生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在就业导向的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也必须立足于应用型。
二、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在公共管理专业教育中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并进行了有益探索。
1.理论教学课程中的课内实践。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计划将课程分成理论教学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但这并不意味理论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没有作用。课堂理论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1)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密切联系实际,关注国内外公共管理现实发展新动向、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概括总结。及时改造旧的课程体系,适当增加一些前沿性、跨学科的课程;删除与实践严重脱节的课程内容,大量增加反映学科前沿的实践性强的课程内容。(2)在教学方式上,加强多方位的教学,变单向灌输为师生交互式学习,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互动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探索研究式、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努力尝试将探究式发现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引入课堂。学院要求每门专业课都拿出4~8个课时用于师生互动和课堂讨论。(3)在考核要求上,注重考核的应用型导向,变以考知识为主的单一卷面考试为以测能力为主的多元考核。几乎每一门专业课都要求学生自愿组成团队,开展小范围的社会调查,完成规范的课程论文写作。学生调查及论文撰写情况都会纳入考核,占比约20%~30%。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专业实践。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专门设置的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专业实习、产学合作教育和毕业论文三种类型。(1)多项专业实习,各有侧重。根据每一年级学生特点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在四年专业学习中,共安排了四次专业实习,其实践目标也各有侧重。学院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条例来规范实践活动。(2)产学合作教育,彰显特色。学生参加产学合作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顶岗实践,也有短期出国交流、开展产学研究项目等。拥有稳定的、合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是实施校外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3]学院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了多个产学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融入社会,提升实践能力。(3)毕业论文写作,突出实证。学院要求每位同学的毕业论文必须研究当前公共管理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并开展实证调查和定量分析,同时,还要求学生运用公共管理的主要理论来分析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教师全程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主要包括:选题、撰写文献综述、制订研究计划、拟定论文提纲、设计问卷与访谈提纲、开展社会调查、整理与分析数据、撰写并修改论文、答辩。
3.“第二课堂”体系中的广泛实践。“第二课堂”相对于教师在教室里的“第一课堂”而言,泛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里,学生所进行的旨在加深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开拓视野,发展科技、文体、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培养独立工作和创造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水平的一切教育活动。学院依托学生办公室,与团委、学生会保持紧密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大学生赛事、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平台,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本院每年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科研训练,包括校、市两级的大学生创新课题以及校内的重点科研平台训练项目。学院还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类竞赛,如全国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等,获得了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等好成绩。可见“第二课堂”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训练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已经构建了较为健全的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其在实施中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实践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等硬件条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实践教学的投入花费较大,不仅需要规模相当的实验室,还需要更新换代的相关软件。若能建立模拟实验室,开展包括公共决策过程模拟、公共服务大厅模拟、公文流转模拟等的演练,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这些投入是一笔不少的费用。目前该学院没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室,学生需要进行定量分析技术训练时,都得向其他学院借用实验室,在教室容量、使用时间上有诸多限制,不便于教学工作开展。
2.校外实践基地不够,双方合作层次较低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尽管学院已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基地,但数量上还不足于集中安排所有学生开展专业实习。这与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对实践基地的特殊要求有一定关系。因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基地一般只能是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而政府部门由于科层制色彩过浓、封闭性较强,对学生的开放程度较低;而社会组织发展时间较短,往往不很成熟,规模较小,提供给学生的实习机会并不多。即使是已经结成合作关系的实践基地,也仅仅是接纳学生作为志愿者在其中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安排,难以取得理想的实践教学效果。
3.实践指导教师不多,师资队伍实力较弱影响实践教学质量。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但该院目前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的博士很少,多数是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方面的博士,而且,这些教师都是从校园里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工作,自身的公共管理相关的实践经验也很不足。因此,在指导学生实践环节,也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令人满意。
4.学生参与实践不诚,部分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而偏离教学目标。部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表现为:不少学生在亲戚朋友的工作单位实习,经常不出勤也不会受到任何批评;有些学生虽然满勤,但在实际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只做一些简单的杂活;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把专业实习理解为“打工”,直接放弃那些没有报酬、但专业相关度高的实习机会。由于学生多数分散实习,指导教师很难有效地监督学生的实习情况。
四、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路径创新
为了进一步提升培养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性,必须进行实践教学的路径创新。
1.加大实践教育投入,建立专业教学实验室。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室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基础上,借助模拟、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广泛的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公共管理教育教学的综合性场所”。[4]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建立公共管理专业实验室,引入实验教学和科学试验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由于公共管理类专业往往不是学校的重点学科,所能获得的教育经费投入相对有限,在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一方面要不断向学校呼吁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尝试引入公共部门的合作,整合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相关资源,建立共享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室。
2.加强校外基地建设,进行深入合作的创新。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建立一批高质量的教学实践基地,“建立并加强与公共部门的紧密联系是实践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5]学院应携手相关的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效的实践基地,并展开深入的合作创新。首先,学院应根据培养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教学实践基地进行系统、全面地规划,建立完整的、多元的教学实践基地体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拓展视野、亲身体验,又能掌握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公共管理实践技能的系列场所。其次,学院应与实践基地的单位秉持双赢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探索多途径的合作方式。比如,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便利,为教师“挂职”锻炼与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岗位;学院教师可结合实践基地的现实工作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共享研究成果;学院还可与实践基地共同商讨,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及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既可使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又可为相关组织“量身定做”培养人才;学校也可邀请实践基地经验丰富的工作者进课堂担任实践教师,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等。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教师既“专”又“博”,既通理论又懂实践,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力打造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可通过引进、培养等措施聘任国内外优秀公共管理教师投身到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中,使师资队伍建设稳步发展。其次,强化师资队伍的培训。通过在职短期培训、国内外进修(向名牌高校派送国内访问学者、派教师出国考察或访学)、参加学术研讨会等途径,提高现有在职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知识,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再次,重视实践型教师的培养。一方面,教师应经常性地进行调查研究,主动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专业教学;另一方面,通过让专业教师在政府或社会组织担任顾问、挂职锻炼等形式,加强教师与社会的联系,促使教师深刻理解、领会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4.提升学生重视程度,完善质量监控的体系。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最终还是落在学生身上,人才培养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离不开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首先,要提升学生对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进而能够积极、认真、踏实地参与到各项实践教学活动中去,真正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其次,创新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制。比如,为了提升学生参与的效率,可鼓励学生建立探索实践小组,或创新学习团队,组队时注意不同年级、班级、个性、成绩等多样化的搭配组合,团队运作时可实行组长负责制、定期会议轮流主讲制、成员末位淘汰制等,使团队能够在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发挥独到的作用。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当前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又可以参与到课题研究的实际环节中来,加深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理解与把握,真正实现了教研结合。最后,加强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质量监控体系。一方面,每个实践指导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指导与监督,要对实践过程与实践记录进行定期检查,对异常情况必须加以严肃教育与整改;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结果、实践报告等进行合理评价,判断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低,对于未达到教学效果的应予以及时的、适当的补充教育。
参考文献:
[1]张锡侯.我国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03):26-29.
[2]张士献,李永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0,(10):5-8.
[3]钱玉英,钱振明.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84-87.
[4]章兴鸣.实践的课程范式与公共管理专业的实践[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4):5-8.
[5]沈勇,王有强.国外公共管理实践教育:模式、特点及借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4):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