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呃逆60例

2016-10-31罗淑文阳忠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补法阳陵泉泻法

罗淑文,阳忠诚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重庆 400080)

针刺治疗呃逆60例

罗淑文,阳忠诚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重庆 400080)

目的:观察针刺右侧足三里、左侧阳陵泉为主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均用豪针针刺右侧足三里、左侧阳陵泉为主,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7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实证总有效率95.56%,虚证总有效率86.67%,两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右侧足三里、左侧阳陵泉为主治疗呃逆有显著疗效。

呃逆;针刺;疗效观察

呃逆是指胃气冲逆而上,见呃呃有声,声音短促,持续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疾病,常由其他疾病引发[1]。轻者常可自愈,重者须经治疗。近年来,笔者针刺右侧足三里、左侧阳陵泉为主治疗呃逆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l8~76岁,平均46岁;病程2~12天,平均7天;胃寒型5例,胃热炽盛型6例,气滞痰阻型34例,脾肾阳虚型11例,胃阴不足型4例。

2 治疗方法

患者仰卧,取左侧阳陵泉、右侧足三里,用0.30mm×40mm毫针进针,直刺深度1~2寸左右,缓慢提插,使出现酸麻胀等针感,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胃中寒冷者针刺内关、膈俞、胃俞,均用泻法,艾灸中脘;胃火上逆者配合内关、中脘、内庭、膈俞、胃俞,均用泻法;气滞痰阻者配合内关、太冲、膈俞、胃俞,均用泻法;痰湿明显者配合中脘、丰隆、膈俞、胃俞,均用泻法;脾肾阳虚者配气海、脾俞、肾俞,均用补法[2],配合艾灸;胃阴不足者配合三阴交、脾俞、胃俞,均用补法。行针得气后,留针20min,每隔5min行针1次,每日1次,7天后评定疗效。

3 疗效标准

痊愈:呃逆停止,7天内无复发。显效:呃逆基本停止。有效:呃逆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呃逆仍不止。

4 治疗结果

虚实两证疗效见表1。

表1 虚实两证疗效比较 例(%)

5 典型病例

李某,男,56岁,于2013年5月11日就诊。呃逆5天,口服中药后好转不明显,呃逆连声,伴胸胁胀满,恶心嗳气,脘闷食少,形体肥胖,舌苔薄腻,脉弦而滑。诊断为呃逆。辨证为气滞痰阻。取左侧阳陵泉、右侧足三里,配合内关、太冲、中脘、丰隆、膈俞、胃俞穴,针刺,均用泻法。治疗后呃逆明显减轻,再治疗2天后呃逆消失,1周后随访无复发。

6 讨 论

呃逆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而引起胃失和降,实证多责之肝胃,为七情、气滞痰阻、胃寒、胃火或饮食不慎所致;虚证多责之脾肾,或因素体虚弱,或因久病伤及脾胃阳气,甚或病深及肾,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肾气不能摄纳。实证以气滞痰阻致呃逆为多,虚证以脾肾阳虚为多。治疗当和胃降逆、调畅气机,虚证当健脾补肾。实证病程短,正气盛,故疗效好;虚证病程长,正气已伤,故疗效差。多数呃逆,甚至一些病重患者,经过正确治疗亦多能治愈,本组经连续7次治疗无效的4例中,有2例术后气滞痰阻型治疗13次获效,说明部分实证患者邪气较盛,祛邪安正、调畅气机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另4例为晚期癌症患者,为虚证,元气衰败,故无效。

针刺左侧阳陵泉、右侧足三里,是遵中医气机左升右降的理论。即肝木升于左,肺金降于右。肝木左升,而肝经与胆经互为表里,而阳陵泉为胆经的合穴,故选左侧阳陵泉;肺金右降,肺气降胃气亦随之降,足三里为足阳明经的合穴,故取右侧足三里。呃逆主要由胃气上逆所致,属于腑病,治疗六腑的病症主要取下合穴,阳陵泉、足三里均为下合穴,故效果较好。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脾之所以升,肝辅之,肺气降胃气亦随之降,使中焦气机条调畅,呃逆得止。

[1] 包飞,梁中,王凤琴.针刺不同留针时间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3,23(1):21-22.

[2] 张巍巍,阴雨顺.针刺治疗呃逆62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4):27.

R246.163.1

B

1004-2814(2016)03-0248-01

2015-11-20

猜你喜欢

补法阳陵泉泻法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恢刺“阳陵泉”穴对脑卒中大鼠肌痉挛状态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基于少数类过采样的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浅析“肝胆阳陵泉”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温针灸阳陵泉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与对视觉模拟评分法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影响
响应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太阳穴
以基因芯片探究针刺泻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肾脏基因表达的影响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
浅谈间接补法在内科疾病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