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2016-10-31彭俊铭
彭俊铭,李 旭
(广东省揭西县人民医院骨伤科,广东 揭西 515400)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彭俊铭,李 旭
(广东省揭西县人民医院骨伤科,广东 揭西 51540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白茅根汤内服及如意金黄散加减结合外敷,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5%,对照组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与C-反应蛋白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尿酸与C-反应蛋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茅根汤结合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疼痛症状,降低血尿酸及炎症指标,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药内服外敷;对照治疗观察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生化致病因子使血尿酸增高,致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等组织中,引起局部病损及炎性反应的炎症性关节疾病。本病发病急骤,多发于夜间,好发部位为跖趾关节,足底、踝、膝、腕、指和肘等部位发病也比较常见,发病时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1]。笔者用白茅根汤内服结合如意金黄散加减外敷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诊治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26~59岁,平均(41.5±11.4) 岁;病程17~52h。研究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24~56岁,平均(40.5±12.6)岁;病程15~54h。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符合《内科学》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2]。①1次以上急性关节炎发作;②炎症表现在1天内达高峰;③单关节炎发作;④患病关节皮肤暗红;⑤第1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⑥单侧发作累及第1跖趾关节;⑦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⑧有可疑痛风石;⑨高尿酸血症;⑩X线显示关节非对称性肿胀;X线示骨皮质下囊肿不伴骨质侵蚀;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以上12项中符合6项即可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
排出标准:就诊前均未服用过相关的治疗药物,排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其他严重临床疾病者以及痛风患处有皮损不宜外用药物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口服秋水仙碱1mg,2h1次,直至症状缓解,当发生胃肠反应如恶心、呕吐时停药,应用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每日4~8mg,若疼痛症状较为严重可配合布洛芬0.2~0.4g、每日2次。
研究组给予白茅根汤加减内服。白茅根30g,丹参20g,柴胡15g,薏苡仁15g,杏仁6g,郁金10g,赤芍10g,炒枳壳10g,大黄炭10g,车前草20g,延胡索10g,银花藤3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另用如意金黄散加减。大黄30g,黄连30g,姜黄30g,白芷30g,制南星25g,厚朴30g,甘草20g,天花粉30g,络石藤90g,根据关节面积取适量散剂与温水、凡士林调和,厚度约为2mm,敷于病变关节处,每日1帖。
两组均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均予以基础护理。
3 观察指标
实验室检查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BUA)、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10cm长的标尺,两端分别标刻度,“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嘱患者在标尺上标记出最能代表自我感觉疼痛强度的点,测定疼痛强度评分,详细记录数据。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痛风性关节炎判定疗效。临床痊愈:关节疼痛、压痛和肿胀消失,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显效:关节疼痛、压痛、肿胀3项中有1项消失,另2项减至1级,实验室检查指标接近正常。有效:关节疼痛、压痛或肿胀积分减至1级或2级,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好转。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x±s)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407.2±1.21.2±0.3对照组406.8±1.13.1±1.1 P>0.05<0.0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食欲减退3例,未予特别处理后好转。对照组恶心、腹部不适等4例,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 讨 论
目前西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主要分为降血尿酸药物与抗炎药物两类。降血尿酸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经肾脏排泄、促进尿酸降解为尿囊素等而产生治疗作用。抗炎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或传递,从而产生消炎或镇痛的效果。临床应用需严格控制适应症及适用人群,不良反应也比较明显,可引起消化道反应、骨髓毒性反应、肝脏和肾脏损害等。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人体营卫气血失调,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热侵袭,或内生湿痰瘀热毒,气血经络为病邪闭阻而引起经脉肌肤关节筋骨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肌肉萎缩、活动障碍等。降血尿酸天然药物中,多数不但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还可促进尿酸经肾排泄[3]。
本研究所用中药方剂从《圣济总录》所记载的白茅根汤化裁而出,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之功效,适用于湿热下注型痛风性关节炎。方中白茅根、丹参清热凉血、解关节瘀结,薏苡仁、大黄、车前草利湿去热,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当归、赤芍、枳壳助血行,柴胡、郁金行气解郁,延胡索、银花藤活血止痛。全方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在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外敷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局部疼痛症状,使药效直达病灶,加强疗效,缩短疗程。外敷药物可通过透皮吸收作用于患部,从而维持局部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起到散瘀、消肿和止痛的功效,与内服药配合,达到标本兼治。外敷药采用《外科正宗》之如意金黄散加减[4],方用大黄、黄连、姜黄、白芷、制南星、厚朴、甘草、天花粉、络石藤,制方意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主。方中络石藤善祛风通络,凉血消肿,所含黄酮苷对尿酸合成酶黄嘌呤氧化酶有显著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白茅根汤结合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疼痛症状,降低血尿酸及炎症指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1] 周明倩,李海昌,温成平.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浅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3):450-452.
[2] 齐新宇,熊辉,周彪.蠲痹历节清方干预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实验研究[J].中医正骨,2015,6(3):5-11.
[3] 周忠光,丑小月,费洪.新丹溪痛风方对小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5,9(1):59-62.
[4] 张利芳,郑承红.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5,11(2):95-97.
R255.689.7
B
1004-2814(2016)03-0202-03
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