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碾没有忘记

2016-10-26喻莉娟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黄平大坝日军

喻莉娟

旧州,沐浴了灿烂阳光后,暴雨又给我们洗礼。雨后,夕阳从乌云中露出半张脸,撒下千万条金线,照耀着这条苍茫的大道。

眼前,这通往天边的开阔地,今天作为机场的功能早已退化。解放后,这里先利用做军垦农场,后来又转为养殖场。而今我们漫步其间,大建设的热潮扑面而来。一排排挖掘机长长的巨铲,举起时在原野上显得特别有“肌肉感”,嘎嘎嘎嘎的马达轰鸣声,激动着人心。这里,正改造为低空飞行练习基地。改造工程,正进行得热火朝天,新的跑道即将展现在旧州大坝上。

机场的青草坪上,还躺着巨大的石头碾子。这是当年建设抗战机场时,留下的压路机械。看看这一人高的巨大的石滚子,再看看旁边正在作业的现代化机械,你就可想象,当年的建设,是多么的艰苦,黄平人民,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才能完成这么壮阔的工程。据说,原本有12个大石碾,现在还有两个保留在旧机场跑道边,另外两个,则摆放在黄平县革命历史陈列馆里,石碾上刻着“打到日本”四个大字,今天还清晰可见。

历史,石碾没有忘记啊!

黄平,其名来源于旧州万亩大坝,地势开阔平展,“厥土为黄”,因而得名。旧州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是当时且兰王国之“首府”。且兰国和夜郎国都是那时的古国。三国时代的“牂牁”郡治,也在旧州,蜀汉派马忠为牂牁郡太守,马忠当年就住在旧州。可见这里自古就是军事重地,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

石碾没有忘记——在这万亩大坝之中,黄平旧州飞机场于1941年动工兴建,黄平及周边十多个县的老百姓十余万人参加了机场建设。12个大石碾,每个石碾都需要近百人拉动。1943年,机场完成第一期工程并开始启用。机场建在黄平这宽阔的黄土地上,纵横交错的河流,让它具有了天然的伪装。日军的侦察机虽曾多次侦察,而旧州机场终因群山环绕,河道与跑道平行,北面有农田、村舍和茂密的树木,具有天然的掩护作用而安然无恙。从1943年秋到1945年春,旧州机场的中美空军同日本空军作战数十次,击落日机120余架,并多次成功地轰炸日军地面部队,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离机场几公里的飞云崖边上,一道刀砍斧劈的山崖,凿有12个如屋似厅的巨洞,12个洞,洞洞相连,这就是当年的弹药库,也是一个日军侦查飞机无法发现的保险库。在日本飞机肆无忌惮地轰炸了我国的其他机场后,进入贵州独山时,突然出现每天100多架次的中国飞机,迎头阻击。日本人哪里知道,在贵州的山地里,黄平旧州会隐藏着这么多的飞机。黄平旧州飞机场在抗战时期发挥了重要的战略攻防作用,是中美联盟反抗法西斯光辉历史的见证。

我看见,石碾边,草坪上,一簇小红花正开得蓬蓬勃勃,沉稳如卫兵,大雨之后越发鲜艳……

责任编辑:子非

猜你喜欢

黄平大坝日军
联合应用经鼻高流量吸氧与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不喜欢下厨的女人 也可以玩转餐饮业
大坝:力与美的展现
大坝利还是弊?
巢县凤凰集东南八村惨案
神头岭巧歼日军
日军的“败退”与“转进”
凭啥挨着局长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