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头岭巧歼日军
2014-07-03整理/伍弱文
整理/伍弱文
八路军在山西神头岭巧歼日军,让不可一世的日军吃了一个大苦头。
1938年3月16日,天气依然寒冷,地上还有春雪的残迹。
凌晨4点左右,八路军769团开始对驻守黎城的日军发起猛烈攻击,一举袭入黎城城关。黎城守城日军紧急呼援,潞城的日军急派16师团林表部队和第108师团屉尾部队,以及自卫队等步、骑兵1500余人向黎城增援。
上午8时,潞城日军大部队到达了微子镇。日军大部队气势汹汹地跟在先头部队之后,趾高气扬地开到了并不险要的神头岭前,突然停了下来。神头岭处在山西的黎城、潞城之间,赵店东南微子镇偏北太行山脚下。神头岭前有一个村叫神头村,神头村约在潞城东北20余里,周围岗峦起伏,村子依坡而建,一条公路从村西的神头岭下穿过。日军派的侦察小分队沿一条狭窄的小山路向岭上走去。最近的日军侦察骑兵的铁蹄离八路军在此地部署的伏兵不过10米远,八路军战士甚至能听清日军军马的响鼻声。日军侦察兵没有看到任何可疑的踪迹,日军大部队便继续行军,大摇大摆上了神头岭。
9时半,日军全部进入伏击圈,陈赓旅长向设伏的386旅3个团发出同时攻击的命令,埋伏于神头岭北侧的第771团从正面出击;埋伏于公路西侧的第772团和东侧的补充团实施夹击,将日军截成数段,顿时,阵地上枪声大作。日军清醒了,知道中了埋伏,挤在一起反抗,但地形对日军不利,日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阵地上惨叫声、呼喊声、马叫声四起,日军像无头苍蝇,有的趴在地上开枪还击,有的以死尸为掩体进行抵抗,有的则朝四处乱放枪。日军队长屉尾中尉刚抽出军刀指挥反击,一发迫击炮弹把他炸成碎片,当场毙命。当日军败得不成阵形时,八路军战士跃出工事,高呼着“冲啊,冲啊,缴枪不杀!”的口号,冲向敌阵,与日军展开了肉搏战。八路军的武器装备远不及日军,新战士几乎都是拿着红缨枪,可这时候,红缨枪在肉搏时发挥了很大作用,一阵砍杀之后,至11时半,日军留下1000多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只有100多个日军逃回了潞城。浊漳河南岸的日军亦被八路军第771团特务连歼灭。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八路军129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等运用“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的兵法战策,在这里摆下了“铡狗”阵形。陈赓旅长的386旅为右翼,奉命在潞河村与微子镇之间设伏。八路军386旅月夜急行军,埋伏在神头岭的旧工事里,八路军高度隐蔽,陈土没动,草踩倒扶起,造成无人的假象。八路军隐蔽在工事里,从远处很难发现。而且神头岭山梁狭窄,不利于日军的大部队展开攻势。战斗打响以后,八路军再出动一个营快速运动,绕过大沟,从另一侧攻击日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把日军堵在狭长的公路上。日军果然中计,除100多个日军逃回潞城外,1400多名日本兵被消灭,俘虏8名日本兵,八路军缴获长短枪550余支,骡马600余匹及大批军用物资,而129师仅伤亡240余人。
当时,逃走的日军中,有一名《东奥日报》的随军记者本多德治,把神头岭战斗写成一篇叫《脱险记》的通讯,发表在《东奥日报》上,这篇文章还引起了日军统帅部的注意,称此战是八路军第129师的“典型游击战术”。此战后,日军在装甲车上专门用中文写下了“专打386旅”的标语,可见这一战对于日军造成的威慑是多么巨大。
神头岭伏击战是八路军继平型关、广阳伏击战后进行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歼灭战。神头岭之战的胜利,再一次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对牵制日军向晋南、晋西进攻起到了重要作用。1988年,潞城县在神头村建造了高15.8米的“神头之战纪念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