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述史应用在政治学研究中的普适性问题探微

2016-10-25孙经纬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1期
关键词:口述史普适性

摘要:“口述史”自创立以来,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皆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形势。口述史的应用以其特定对象、特殊方法和最终目标的多元性特点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非普遍适用于政治学研究。在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实践中,应当掌握科学的口述史规范,进一步完善访谈者知识结构,有意识地与政治学进行勾连,从而充分实现口述史在当前我国政治学研究中的最大功用。

关键词:口述史;政治学研究;普适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1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口述史的研究方兴未艾,纷繁复杂的学术成果“乱花迷人眼”。如何对“口述史”概念进行界定,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则将“口述史”理解为:以口头资料为依据产生的历史学研究成果,是一套学术体系,是一门学科。另则将“口述史”定义为:使用口述史料拓展和丰富研究对象,帮助研究者解读问题的研究方法。

一、口述史应用的特点及其在政治学研究中的适用性

1.口述史的对象具有针对性

从口述史的对象来说,口述史一般以某一当事人口述的亲历历史或生平经历为对象,这有别于一般的基于文献进行的研究。从这一角度来说,口述史较为适于当前我国政治学研究中的实证研究,即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而对于主要根据假设按事物内在联系运用逻辑推理得到结论的规范研究而言,颇具针对性的口述史方法的实用价值则略显逊色。

2.口述史的操作方法具有特殊性

从口述史的操作方法来说,不同于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知识和方法,而且需要独有的知识和方法,口述史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计划对当事人进行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协调与被采访对象的关系,恰当把握被采访对象的心情,激发被采访对象的记忆,帮助被采访对象如实说出所经历和所知晓的史实;还需要运用各种现代媒体进行史料采编;对采访到的资料需要有不同于文献史料的整理和保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的学术分析和研究,以求实现较高的学术价值。这种将“采访者-经历和史实-现代媒体-被采访者”有机联系起来的口述史操作方法,在通过归纳推理进行政治学研究的过程中将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若强制性地运用于演绎推理的政治学研究之中,企图替代假设-推理-结论的有效逻辑和方法,不免事倍而功半。

3.口述史的最终目标具有多元性

从口述史的预期目标来说,在政治学研究中运用口述史的方法,并非单一地试图进行历史还原和史实挖掘。尽管记忆不可靠性会严重地影响口述史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但是笔者认为,它也同时给了我们表达和研究的空间,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通过口述史创造研究成果,渗透着研究者的学术创造。尤其是对于利用口述史进行政治学研究和分析的我们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当然,这并非说我们进行政治学研究就不需要考虑口述史记忆不可靠性的存在,但若因此而绝对性舍弃口述史的方法,无疑我们实证研究者将失去有效的“工具”。同样,也说明了,口述史并不适于进行建立在绝对事实基础上、追求单一目标方面的政治学方向研究。

从以上的简要分析中,可得出结论:口述史应用在政治学研究中不具有普适性。同时启示我们,不同的政治学领域、方向绝不可机械地追随蓬勃发展的口述史形势,而应该科学、合理、适当地选择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有效地作用于自身的科学研究之中,以求创造宝贵的学术价值。

二、在政治学研究中应用口述史的建议

1.掌握科学的口述史规范

掌握科学的口述史规范是前提。口述史不是访谈史料的简单复原,它需要研究者对口述史进行加工、整理、研究和提升,进而有目标地开展学术研究。因此,运用口述史的过程中,需要对访谈内容加以脚注(人物、事件、书目等知识性说明)、旁注(对主述资料的校正或置疑,或其他文献资料的补充)、尾注(编者评述、图例或附录、参考资料等)。此外,运用口述史的主要媒介是录音或录像,与现代高科技的传媒技术相联系,因此掌握录音、录像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妥善进行后期资料的保存,也应形成且熟练掌握具体的规范。

2.完善访谈者的知识结构

完善访谈者的知识结构是基础。由于口述史的全过程主要由访谈者来操作,访谈者是否存在理解误差、访谈者的学识修养、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对采访内容是否熟知直接影响着口述史访谈的成败,这就对访谈者自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访谈者在熟悉口述史的通行规范的前提下,还要有丰厚的学术修养和人文情怀,最大限度的在保证口述史可信度的前提下进行深度挖掘与利用。

3.有意识地与政治学进行勾连

有意识地与政治学进行勾连,进而开展政治学分析与研究既是关键又是目的。在政治学研究中运用口述史的方法,目的是用政治学的视角、范畴和理论分析这些材料并形成政治学科的观点或结论,即对口述史的深加工。通过政治学的视角、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分析,可以为政治学研究的经典议题找到根源、梳理脉络、获取解释、预测未来。

参考文献:

[1]当代上海研究所.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务[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李小沧.现代口述史对传统历史学的突破与拓展[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

[3]李宝梁.现代口述史的兴起与研究述要[J].社科纵横,2007(22).

[4]傅光明.口述史:历史、价值与方法[J].甘肃社会科学,2008(01).

[5]熊卫民.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成立[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01).

作者简介:孙经纬(1992-),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

猜你喜欢

口述史普适性
一种普适性的加权热带气旋风场重构方法
分层均匀结构地电阻率影响系数一个重要特性普适性的证明
一种普适性LED屏智能参数配置系统设计
音乐教学中的普适性审美特征阐释
黄梅香自苦寒来
时光流逝
论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赣剧口述史为例
关于口述史的若干问题探讨
小人物笔记与普适性关怀——评匡瓢的中短篇小说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