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2016-10-25李少玉
李少玉
摘要:预算绩效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内容之一,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及特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方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2
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以及2008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强化行政问责制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之后我国对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以及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通常会把预算绩效管理应用于企业方面,往往忽略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预算绩效管理。目前我国正在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一定程度上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隶属于政府部门,同样也要受到相关经济体制的制约。这就要求行政事业相关单位要提高自身的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以适应经济的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
预算绩效管理是指政府或者相关部门按照财政效率的原则,通过绩效指标以及目标管理对部门内部或者单位的财政支出做出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价和决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方案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一定的理论依据。他所涉及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公众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以及政府理财理论。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预算绩效管理的重点在于理财观念的改变,预算绩效管理实质上就是注重结果的一种资金管理的方式,所以预算绩效管理也促使行政事业单位改变了陈旧的观念,建立全新的理财理念。
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及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预算绩效管理所采用的标准不明确
预算绩效管理要想正常实施,就必须具备一个相对科学的评价标准。现实中,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存在极强的组织惯性,绩效管理触及多方利益,背景盘根错节,要进行切实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就必须自上而下,在各个层面推行系统性的绩效评估标准,所遇到的阻力可以想象。同时,财政预算工作的核查工作,所涉部门、人员众多,资金流向难以清查,责任人模糊不清,职权界定不明确,绩效管理往往无处着力。所以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样的评价标准并不能如实地描绘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的真实水平。
2.预算绩效管理方法选择性差
因为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有不同的单位特色与性质,所以不能盲目地套用同一种管理方法。需要针对不同类型行政事业单位,结合其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具体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构建一套既能在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上具备较强普适性,又能在不同特征行政事业单位层面具备针对性的预算绩效管理系统,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现行单一的绩效管理办法的局面,使得绩效管理流于形式,不了了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效果,事倍功无。
3.相关绩效交流实施性差
任何一项管理的成功都离不开有效的信息交流,绩效交流的好坏对整个预算绩效管理都会产生影响。国库与行政事业单位双方缺乏沟通,主要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没有持赞成态度,甚至在一定程度处于抵制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交流工作更是无从谈起,而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则会严重制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4.预算观念淡薄
到目前为止,虽然技术在进步,但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制定出一套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方案。同时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虽然有一套自己的解决方案,但是单位里并没有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而且管理机构过于简单这一现实使得管理的效果不太明显。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的活动时,不会按照所制定的程序来,他们只根据早期的测量数据以此进行检查,并不会想到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妨碍正常的工作。
5.预算编制模式比较简单
“零基预算法”提起来后并不陌生,但这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并未得到有效的运用。因为许许多多的行政事业单位通常都是采取统一的标准来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并不会以员工的能力为依据,而且将这些预算分配到各个部门并不现实。所以这项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
6.预算绩效管理的操作性不强
目前,许多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分析考核制度并不完善。从上面来看,相关领导没有考核意识,在平时的工作中,领导没有给与相关人员一定的奖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所以再完美的预算也败在了执行力面前。
7.缺乏“瞭望哨”作用
在传播学中,传播学家施拉姆认为大众传媒有“瞭望哨”的作用,它能够及时监测社会环境。同样用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上,之所以管理漏洞较大,是因为缺乏对资金支出的监测。同时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只注意资金的支出,但并不关心它所带来的效益,因此也令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支出存在新的问题。
8.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不高
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的专业培训,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都存在绩效管理方面的专业素质不高的现象。
三、改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方法
对于以上的问题与难点,必须提出适当的解决办法,使预算绩效管理变得更加合理。要实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系统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固有结构决定了各自为政的预算绩效管理必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由于缺乏自上而下的系统性绩效管理架构,就不能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因此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不仅要将预算部门各层级纳入体系,同时也要将上级主管部门归入绩效管理体系。同时,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是跨部门、参与人员众多的庞杂体系,涉及领域广泛,在统一的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标准制定中,也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针对这种复杂性采取应对措施,如在不同部门中设置绩效管理专员,并由其承担绩效管理责任。该认责制度同时可以在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推行,在制定的覆盖多领域、多层次的系统性绩效管理标准中,每个领域、每个层级均有预算绩效管理责任人,既承担绩效管理的权利,也需要承担绩效管理失效的责任。
2.绩效管理方法多元化
系统性的统一化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标准往往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为其下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提供指导作用。但是不同类型的行政事业单位,其组织架构有所差异、资金渠道不一、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具体到某一行政事业单位,其预算的绩效管理方法不能千篇一律,需针对其自身特定采取符合现状的绩效管理方法,如部门结构较为简单、职能较为单一的行政事业单位,其预算绩效管理的层次性则可相应减少,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绩效管理评估功能的完善
大多数的管理者通常存在一种思维误区,认为绩效管理本身就是一种评估机制,不需要额外的附加评估机制。这种思维主导下,绩效管理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殊不知,绩效管理的成果的评估,是判断绩效管理是否达成预期目标的最直观有效的手段。绩效管理评估体系的建立,可以视为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的有力保障。
4.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强化执行力度,强化监督机制建设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成效不尽人意,除了缺乏制度上的约束之外,相关人员,包括领导层及员工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的淡薄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绩效管理基本停留在概念层面,既缺乏执行的动力,也缺乏对其应用的重要作用的实质上认识。因此,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部分部门在绩效管理执行力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由于相关责任人不明确,对于责权划分缺乏有效界定,绩效管理的成败与否,并不会对相关责任人产生任何不利影响,其执行力自然难以得到保障。奖惩机制与认责制度的推行已是当务之急,预算绩效管理还可以与职务升迁挂钩,以保障相关人员的执行力度。最后,监督机制的完善是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尤其是设计到预算金额等的核查工作,为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准确性及安全性,必须建立严格的监查制度。
5.绩效管理人才的培养
完善的制度,有效的方法,最终都需要通过相应的管理人才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可以说,人力因素是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基础条件之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由于自身具备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对于人力因素的要求更高,其需要具备专业能力及职业操守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我国相应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阶段绩效管理工作的推行。而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我国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绩效管理人才培养也要提升日程,各个单位的工作人员都要进行定期的相关培训,根据个人手里的业务资料来确定个人的酬劳。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更准确的预算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小娟.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以及对策探讨[J].管理观察,2015,13:158-159+162.
[2]李琨.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0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