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作压力中脱离出来
2016-10-25杨向荣王津津王硕王颖
杨向荣 王津津 王硕 王颖
摘要:介绍了心理分离的概念、相关理论模型,梳理了心理分离的前因变量与后果变量。前因变量包括工作相关的因素,如工作压力、工作卷入、工作家庭边界;结果变量涉及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工作绩效三个方面。未来研究可以从个体层面、组织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对心理分离的前因变量展开进一步探索,深入挖掘心理分离与结果变量之间的边界条件和中介机制,并广泛开展心理分离的干预研究。
关键词:心理分离;工作压力;复原体验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01
充满压力的工作情景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从工作压力中解放出来,无疑会提高个体的健康、心理幸福感以及工作绩效。关于工作压力复原体验的研究,更多的关注非工作期的笼统效应,比如假期,或者特定的非工作活动,比如社交或健身等。但是,或许工作压力的复原体验本质上不是因为特定的非工作活动,而是活动所具有的潜在特性,比如带来的放松感,或者使个体从心理上疏远了与工作相关的问题。于是,压力复原的内在心理过程——心理分离(Psychological Detachment)成为研究中的热点。
一、概念界定
Etzion等人(1998)最初提到心理分离时称“对工作任务的分离感”,并将心理分离定义为“个体远离工作情境的感觉”。值得强调的是,心理分离不仅仅表示个体在物理意义上离开工作场所,它还意味着个体不再承担工作职责,从心理上不再卷入到任何与工作相关的情感或认知活动中。比如,个体在家中接打与工作相关的电话,查收与工作相关的邮件,或者完成其他与工作相关的任务,那么个体就不会有心理分离的感觉。也即是说,在非工作时间,个体必须停止考虑或者沉思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只有心理上真正与工作脱离开,才能成功体验到心理分离。 通俗来讲,心理分离就是个体离开工作场所后,对工作保持精神上的“关机状态”(Sonnentag & Bayer,2005)。
二、理论模型
1.付出-复原模型。Meijman(1998)指出,工作中的精力消耗会导致负荷反应,比如疲劳感或其他生理反应。通常情况下,避免暴露在工作或者其他相似的高付出的情境中,负荷反应就会减弱,个体就会有复原体验。依照此模型,工作中导致的疲惫的机能系统重新获得休息,不再超负荷运转,是复原体验的先决条件。
2.资源保存理论。该理论假定个体力求获得、保持和守护自己的资源。资源既可以是外在的实体,比如物品或财政资产,也可以是内在的要素,比如包括个体性格品质或者精力才干。压力预示着资源流失,因此可能会损害个体的健康和心理幸福感。为了压力复原,个体需要赢得新的资源或者重新补充那些已经流失的资源。通常意义上提到的每天的压力复原,更多与内在资源有关,比如精力或积极心境(Hobfoll,1998)。
以上两个理论涉及了复原体验中的两个重要过程:一是远离工作要求,避免激活与工作相似的机能系统或内在资源系统;二是获得新的内在资源,比如精力、自我效能感或者积极情绪。
3.心境调节理论。高压力工作条件会导致心境损伤,心境修复是复原体验的核心功能。通常个体会采用各种方式来改善情绪,既有认知方面的策略,也有与行为有关的方法。转换注意力的策略旨在避免负性或者饱含压力的情境,尽可能将注意力移向他处,可能与压力复原更相关,也更有效(Parkinson & Totterdell,1999)。
三、研究进展
1.工作压力、工作卷入水平以及工作家庭边界影响个体心理分离水平。Sonnentag等人的研究表明工作负荷越高,时间压力越大,加班时间越长,工作角色信息越不清晰,工作中需要表达的特定情绪与个体真实体验的情绪越不一致,工作家庭边界越不清晰,个体的心理分离水平越低。相互冲突的角色期望也会降低个体的心理分离感。个体对工作的认同度越高,会更多的强调工作,将体验到更低水平的心理分离。
2.心理分离水平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研究表明个体心理分离水平越高,睡眠质量越好,有更少的疲劳体验,会体验到越多的积极情绪,越少的消极情绪。在高工作投入条件下,心理分离的积极作用会更加显著。心理分离可以有效降低情绪耗竭感,并缓冲工作要求所导致的工作投入降低。高水平的心理分离会提升个体的生活满意度,也可以有效缓解工作家庭冲突引发的负性影响。Kühnel等人(2009)对护士的研究也表明,在休息时体验到心理分离会提升工作投入水平,高工作卷入虽然也会引发高水平工作投入,但是如果休息时个体的心理分离受到干扰,工作卷入将阻碍工作投入的提升。
3.心理分离水平影响工作绩效。Binnewies等人的研究表明,个体心理分离水平在短期内对工作绩效具有正性预测作用。个体在清晨感受到的良好的复原体验,与该天的任务绩效、个体主动性以及组织公民行为有正相关关系。虽然心理分离可以帮助个体重新修复由于工作要求而损失的资源,但是过高的心理分离水平也意味个体需要更长的时间重新回归到工作状态,这会导致低工作绩效。Fritz等人(2010)的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报告的心理分离水平与同伴评价的工作绩效(包括任务绩效以及主动性行为)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
参考文献:
[1]Sonnentag,S.,&Bayer,U.V.(2005).Switching off mentally: Predictors and consequences of psychological detachment from work during off-job tim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0, 393– 414.
[2]李爱梅,夏莹,等.下班后能否从工作中解脱[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37(2):59-67.
[3]彭聪,谢为伊,等.心理脱离研究进展[J].现代商业,2014,11:279-280.
作者简介:杨向荣(1988-),女,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心理测量与组织行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