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2016-10-25孙威鞠志刚刘杰
孙威 鞠志刚 刘杰
作者简介:孙威(1984-),女,汉族,辽宁岫岩人,讲师,博士,贵州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植物次生代谢与调控。
摘 要:生物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生物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学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等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现阶段高校生物实验教学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高校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对高校生物实验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旨在为高校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学校;生物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075-02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整个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判断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生物专业教学的成与败。同时,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实验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并且其在教学过程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本文结合当前高等学校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及作者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对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高等学校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1.重理论轻实验教学
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实验课程的开设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巩固与补充。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很多老师与学生形成了重视理论轻视实验的观念,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大打折扣,生物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同时,学校的管理层面只重视实验课程的开设情况,对实验教学的质量监督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实验教学处于完全从属于理论教学的位置。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用于生物实验课程的资金匮乏,实验室条件简陋,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或配备不足,使得很多实验不能有效开设。而从师资力量上讲,往往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经验比较丰富,并且数量也远远高于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以上各种因素均限制了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2.实验设置与教学方法相对简单陈旧
由于重理论轻实验观念的存在,使得生物实验教学的内容设置普遍流于形式。所开设的实验内容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主要用于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简单验证,实验内容滞后、单一,缺乏综合性与自主创新性,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此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挥其能动性、创造性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性,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探索欲和参与实验课堂的积极性。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与技巧,锻炼他的思维方式。但是,在生物实验教学上,大多数高校仍然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口口相传,详细的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所需器材和实验步骤讲解给学生。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步骤一步步操作即可,最后得出“预期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并且实验前期准备也是由教师完成,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多能力人才培养的需求。
3.考核制度不完善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考核缺乏完整、合理、标准的考核机制,使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同时考核评价方法片面,学生最终实验成绩的主要依据来自于期末考试成绩和实验报告,而这些考核都是侧重于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利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考核机制忽略了对学生态度、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二、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与建议
1.改变观念加强实验室建设
教学思想直接影响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传统的思想认为实验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一部分,它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补充。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高校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对人才的培养。实验室是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的基础,是实验教学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建设是各高校办学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有力保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相关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验”的陈旧观念,加强对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实验器材的采购与管理、中心资源管理及实验室教学团队的建设等。高校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有效的管理和调整以上四项内容的发展与建设,建立合格的实验室促进和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改变实验教学的从属地位,使实验室的发展能够适应国家对应用性及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2.丰富实验类型,提高学生能力
目前在高校生物实验教学中,大部分实验为验证性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其它形式的实验比例不足10%,这说明在高校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是这样的实验教学安排并不符合当前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实验内容的设计,增加其合理性,使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能達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实验主要分为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三种类型。基础性实验是指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安排的,对某些自然现象、定律、事物特性进验证的实验;设计性实验是用设计的实验方法检验某些科学理论或假设的更高层次的综合性实验;而创新性实验是通过实验获得了新的发现、新的方法与技术,然后利用新的发现与技术方法去探索未知领域的实验。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开设基础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技能;然后开设设计性实验,在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开设创新性实验。实验内容按照以上层次进行安排,由浅入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增加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等。
3.完善实验课程考核制度
合理严格的考核机制是实验教学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考核制度不完善,教学改革也将流于形式。鉴于过往形成的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我们对现阶段生物实验教学的考核提出如下建议,将实验考核内容分为平时成绩、实验操作技能和笔试成绩三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实验预习情况、实验态度、课堂提问等,该部分内容占总成绩的30%。实验操作技能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验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及实验能力等,该部分内容占总成绩的40%。笔试成绩采用闭卷考试进行,检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理论运用的掌握情况等,该部分内容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主要侧重于考核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进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正确性。实验报告的评分依据学生书写的规范程度与认真度、对实验结果的讨论程度、及回答的问题的准确程度等。笔试考核由教师出3套试卷,每套试卷试题重复率不超过30%,在考试之前随机抽取其中一套进行考试。在整个考核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在课堂上随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考察学生的实验思路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并给出相应成绩。通过以上考核增加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
结束语
要提高高校实验教学的质量,必须不断探索与更新,推进改革,改变实验教学的现状,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增加实验内容安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使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度及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最終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及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宋卫平,耿明华.中国高校生物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121-123.
[2]姚小飞.加强和改进高校生物实验教学[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4(5):229-230.
[3]刘梅芳.生物科学大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4):72-73.
[4]张金红,刘方等.生物科学综合实验的探索和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93-194.
[5]齐志广,周春江等.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0,13(3):8-11.
[6]宋涵,郭允倩等.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3,3(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