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历史素养培养浅探

2016-10-25顾竟雄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历史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顾竟雄

[摘 要]2015年11月,南通中学举办了以“难忘课堂构建与课堂文化营造”为主题的公开教研活动,任课教师的课堂各有特色。

[关键词]高中历史 历史素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87

在南通课改十二字指导方针的大力贯彻下,南通有关学校纷纷探索了不少新模式。就历史这门人文学科来说,让学生感知历史、以史为鉴的教学目标不容忽视,新常态下还要注重他们历史素养的培养与积淀。正是由于这种现实所需,相关学校纷纷开展一些交流与开放活动,一些一线教师更是发挥特长,利用现代化手段结合自身理解在不同场合踊跃展示探索成果。文章以南通中学的邬老师和如东栟茶的吉老师所教的《祖国的统一大业》一课为例来探讨高中生的历史素养培养问题。

一、教学立意——以学定教,落实目标

该课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加上邬老师面对的是西藏班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其教学难度较大。尽管如此,事实上笔者听完课后就觉得整节课让西藏班的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在能力上得到提高,情感上得到正确引导,实现学生智力与素养的共同发展。比如,邬老师在处理海峡两岸关系时,利用台湾与大陆亲人从书信交往到最终见面的一系列图片,由此设问何时出现这种状况以及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学习既能知晓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又知骨肉亲情的重要,对西藏班的学生可以说意义非常。吉老师则从家国情怀引领一般学生,激发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担当意识。可以说,他们都能将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并结合学生实际来对本课进行教学立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教学内容——剖析要点,分层实施

课标无疑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抓手,教材更是教师实践操作的基石。然而怎样用好课标、超越教材却是我们一直受到困扰的问题。吉老师通过主持人采访的形式打破教材的束缚,将台湾问题的由来,港澳问题与之的区别,港澳回归的过程一一解决,对于一些重难点问题则通过材料形式让学生合作分析。邬老师则循循善诱借助资料包剖析相关史实,加强历史的真实感与亲切感。结合两位教师对内容的处理以及我校的课改实际,笔者认识到一线教师必须在吃透课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手段精心备课、磨课,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并选择与重难点相关的典型材料融入学生讨论任务中,还要结合学情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最终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有用的内容。

三、教学方式——任务驱动,自主合作

由于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一些相关的知识,加上他们已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所以邬老师以史料为载体、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比如他借助时空坐标轴让各小组学生自主上黑板粘贴祖国统一大业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并注明时间及史实,一些学生乐于参与并主动展示,既快又好。虽说有些地方出现小失误,但通过组内其他成员的纠错,大部分问题基本解决。值得一提的是邬老师还故意留白,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知晓任务并主动完成,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再比如邬老师在讲到海峡两岸关系的展望时朗诵了一首关于海峡两岸亲人的诗,让学生和教师的心灵受到震撼,甚至有不少学生主动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既让学生的自主性真正被调动起来,他们在合作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两位教师不仅让学生知晓相关史实,还让学生对一些话题加以思考、总结,进一步体会到祖国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体会一国两制所包含的政治智慧、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

四、教学生成——大胆展示,勇于质疑

如果说教师所用史料、课堂环节是由教师精心预设的,那么课堂上的生成应该是学生亮点的闪现。这些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均非常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自主性与合作意识得到增强。这两节课中学生的自主发言与展示,其他学生的纠错、质疑、提问,教师的适时引导与激励,这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景目前仍让笔者记忆犹新。比如吉老师运用大事年表的方式让学生讨论海峡两岸关系的重大进展,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了解海峡两岸关系的逐步推进。这不得不让学生产生一些思考:当前影响祖国统一大业有哪些因素?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提及综合国力、历史趋势、人民的心愿等,也有学生提到台独、国际反华势力等,由此教师再加以总结,学生的质疑得到肯定。教师的点拨让学生知道辩证分析问题的重要,如此的课堂不仅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难得的是学生的生成让课堂增添光彩。

总之,教师亟待转变教学观念,汲取新的理论素养,丰富课堂内容,适当放手让学生真正做到“说中学”“做中学”“用中学”,学会培养自己的历史素养并提升综合素养,让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 参 考 文 献 ]

王彩书.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3(6).

(责任编辑 庞丹丹)

猜你喜欢

历史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注重引导,有效培养初中生历史“问题意识”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