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 移步课外
2016-10-25罗一宁
罗一宁
[摘 要]阅读优秀的小说作品是初中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但初中生的小说阅读状况令人担忧,语文教师要立足教材,教会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移步课外,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小说,热爱阅读优秀小说作品。
[关键词]初中生 教会方法 激发兴趣 小说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06
小说以它独特的审美艺术展示生活中的人生百态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示作者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更以它活灵活现的人物描写、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含蓄深刻的教育意义深受广大读者的喜欢,初中生也不例外。阅读优秀的小说作品是初中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钦州市第一中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研究》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大多学生对武侠言情、魔幻荒诞、暴力侦探等小说感兴趣,对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优秀文学作品却提不起阅读欲望;对离奇荒诞的故事情节着迷,不会品读优秀小说作品的文学美;只能进行囫囵吞枣式的无效性浏览,不能进行细读慢品式的有效性阅读。面对此种状况,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学生的小说阅读进行指导,教会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初中生小说阅读的有效性。
一、立足教材,教会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选录了很多优秀的小说作品,《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在烈日和暴雨下》《窗》《百合花》等都是中外经典的优秀小说作品。语文教师可以把这些课文作为小说范文进行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研读,品味其中浓郁迷人的文学内涵,同时教会他们阅读小说的方法。
根据小说的特点,我们要教会学生把握好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去研读赋予小说人物鲜活生命力的语言,感受小说语言无穷的魅力。
1.理清线索,把握情节
小说的故事情节是由线索贯穿起来的,所以阅读鉴赏小说的第一步应该是理清线索。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以“于勒”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以“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组成全文的故事情节。
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但有些小说前面还有序幕,或者后面有尾声。如《我的叔叔于勒》开头写“我”与若瑟夫的对话就属于序幕部分,最后“我们”改坐别的船回来就是尾声。但有些小说故事主体不是完全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组成。如泰格特的《窗》一文最后另一个病人看到“窗”外真相的情节既是故事的高潮又是结局。还有的小说写得一波三折,故事情节由几个高潮组成,如契诃夫的《变色龙》。
由此可知,小说鉴赏首先必须理清线索,在此基础上把握故事情节。而小说的故事情节并非千篇一律地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会有各种不同的结构,这是小说阅读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
2.掌握手法,分析人物
掌握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的中心环节。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情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时,首先要求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法刻画人物的。如《范进中举》中作者着力描写了范进、胡屠夫这两个人物,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文章还通过前后对比的写作手法,写出了胡屠夫的嫌贫爱富、凶暴粗鄙、趋炎附势、庸俗势利的丑陋形象。细节描写是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法。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脱大衣穿大衣两个细节形象地刻画了他见风使舵的奴才性格。
小说描写人物大多采用正面描写,但有时作者还采用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如《口技》一文中对口技者高超技艺的赞颂,就是通过对听众的侧面描写和对口技者的正面描写两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来实现的。
3.鉴赏环境,概括作用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如鲁迅的小说《故乡》开头“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一自然环境描写既突出了故乡破败的特征,同时也渲染了渐近故乡时肃杀、悲凉的气氛。小说除自然环境描写之外还有社会环境描写。如《变色龙》中广场冷清的描写,暗示了时代特征。
小说的环境描写起着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心理,揭示主题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留意小说中人物活动的场所和环境,并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解感受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妙处。
4.品味语言,感受魅力
小说是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的矛盾的文学体裁,必须用不同的词汇恰到好处地描写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件,使诸多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格特点栩栩如生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小说里描述的人物性格、说话、动作各具特点,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反复咀嚼一些赋予小说人物鲜活生命力的语言,感受小说语言令人回味无穷的魅力。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集中简练地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排出九文大钱”“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等语句,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人物性格特征;“你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么?”“多乎哉,不多乎”“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等这些性格化的语言极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语文教师要多多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此类内涵丰富的语言,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移步课外,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通过在课堂中小说范文阅读教学,学生学会了如何去概括、分析、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学会了品味小说语言魅力的方法,具备了阅读小说作品的基本能力后,语文教师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精心的指导和策划,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由课内的小说阅读迁移到课外的小说阅读,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从而养成热爱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好习惯。
1.以学生爱好为起点,精心推荐阅读作品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我们应该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出发,引导学生选择好课外阅读的小说作品。初中生喜欢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可先推荐他们阅读历险、侦探、科幻等引人入胜的小说,如《格列佛游记》《基督山伯爵》《哈利·波特》等,这些小说便于学生读懂,读得有收获,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阅读的快乐。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如《儒林外史》《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等,这些作品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也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后,再推荐他们阅读《西游记》《水浒传》《堂吉诃德》《鲁宾逊漂流记》等名著。经过这样精心的指导和推荐,学生就不至于盲目滥读,更不会因为读不懂而产生畏难厌读情绪。在阅读推荐活动中,鼓励学生交流自己阅读的收获和心得,并运用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对课外小说作品的经典段落进行精细的阅读品析,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名著的永恒魅力,从而感受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2.开展“我阅读我推荐”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课外小说阅读要经过教师推荐阅读,再到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推荐两个步骤,才可以逐步提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依据知识的延伸与迁移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向学生推荐合适的优秀小说作品,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展开自读;更要大力提倡“自主阅读”,学生根据自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把握,通过家庭藏书或图书馆等途径查找相关联的小说欣赏品味,做读书笔记、精彩语段摘抄、评析等。这样经过课内到课外多次阅读量的累积,学生自然容易达到心领神会,甚至有所创见。
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同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我阅读我推荐”的活动,让学生向同学们推荐自己最近阅读的优秀小说作品,并说说具体的推荐理由,谈谈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以此来激发学生争读好书的热情,增强学生资源共享的意识,让他们收获更多的知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我阅读我推荐”活动对于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3.创建“小说阅读素材集”,增强学生阅读成就感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会选择优秀小说作品进行阅读后,还要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使他们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学会将阅读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学会在阅读中积累、品味、思考、感悟。教师可以先做范例,让学生模仿着做,将自己阅读过的小说进行摘要、整理、归类。学生阅读一篇小说,能够大致把握小说的内容主旨,从中赏析几个句子,评价一两个人物,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那么其阅读将是深层次的,阅读的收获自然会大大增多。在此,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学到的赏析句子的方法、评价人物的方法、把握小说情节的方法、鉴赏环境描写的方法都将得到运用,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将从中得到训练。教师最好能帮学生设计一个基本的模式,让学生阅读小说时按着这个模式去做读书笔记。每个人都建立属于自己的“小说阅读素材集”,并不定时进行班级展示、年级展示、全校展示,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增强学生阅读的成就感。
引导学生进行小说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效果无法立竿见影,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这需要教师的督促,更需要教师的鼓励。语文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多与学生交流,多给学生加油鼓劲。
总而言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从课堂的小说阅读教学中引导初中生学会自主阅读小说,并要做精心的课外阅读指导,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热爱阅读优秀小说作品,从而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愉悦地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浸润在书籍的海洋里,丰厚文化底蕴,培养健全人格。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