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衢州地区红颊草莓大棚适宜栽植量试验

2016-10-24赵东风刘卫华王文质项小敏章心惠刘慧琴李朝森郭勤卫

蔬菜 2016年3期
关键词:衢州株距单果

赵东风,刘卫华,王文质,项小敏,章心惠,刘慧琴,李朝森,郭勤卫

(1.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衢州 324000;2.龙游县农技推广中心,浙江 龙游 324400;3.衢州市衢江区樟潭街道农技工作站,浙江 衢州 324022)

在草莓生产中,单位面积栽植量、设施条件、栽培技术及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草莓产量的高低和果实品质的优劣,从而影响生产效益。红颊草莓在衢州地区种植面积最大,但是种植户产量有高有低,原因是单位面积栽植量不同,只有合理的种植才能使产量和品质最优化,本试验的目的是探讨红颊草莓最合理的栽植量,为其生产提供依据。周锡平等[1]认为在浙江省瑞安市红颊草莓的栽植量为13.5~15.0万株/hm2;沈年桥[2]认为在浙江省苍南县的栽植量为9.75万株/hm2,不同地区气候不同,栽植量不同。衢州地区有独特的气候特点,本试验探讨红颊草莓在衢州地区最合理的栽植量,为红颊草莓种植提供生产上的指导,使农户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草莓品种为红颊,选择茎粗8 mm左右的具有5片叶的无病健壮草莓苗作为试验材料[3]。

试验在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梨园基地进行,大棚跨度8 m,长36 m,高2.8 m,南北朝向。试验地土壤肥力均匀,前茬作物甜瓜。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有机质含量26.3 g/kg、全氮1.76 g/kg、速效氮141 mg/kg,土壤pH 6.7。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1 000 kg、三元复合肥(15-15-15)50 kg、过磷酸钙100 kg。2014年9月中旬定植,定植时使草莓苗弓背朝外,这样可以使花序伸展到沟边,利于果实着色和采收[4]。10月下旬铺黑色地膜增温保墒,同时扣棚保温。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采用高畦双行栽培方式,畦高30 cm,畦上宽45 cm、下宽55 cm,畦沟宽30~45 cm。畦上双行种植,行距30 cm,栽植量设为5个处理,分别是20.0万、13.3万、10.0万、8.0万、6.6万株/hm2,即株距分别为10、15、20、25、30 cm,每处理设3次重复,合计15个小区。设置小区长8 m,宽2 m,面积16 m2。

1.2.2 植株生长指标测定

在盛果期中期(2月末),每小区随机选择10株,用直尺测量株高(植株基部到最高叶片的自然高度)、冠径(植株冠丛最大幅度之间的距离)。选取第3位展开叶(自植株中心向外第3位展开叶),用方格法测量中心小叶面积,重复3次,取平均值。

1.2.3 果实品质及产量测定

在盛果期初期(1月末),选取无病虫害、无机械伤、果形匀称、九成以上成熟的草莓果实,用Bx-1型手持糖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KM-1型果实硬度计测定硬度,每小区随机测定10个果实,取平均值。

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作为定点测定对象,采摘所有九成熟果实用电子天平称重,同时记录采收果实的数量和优质果(单果质量在20 g以上的无畸形、无病虫害的果实)数量,统计5个处理早期(12月1日至翌年2月28日)和后期(3月1日以后)最大单果质量、单株产量,计算平均单果质量、单株优质果率,折算出每667 m2、每公顷产量。

1.2.4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Excel 2003和DPS软件进行计算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植量对红颊草莓植株生长的影响

在行距30 cm时,5种株距下红颊草莓植株的株高、冠径、中心小叶面积均无显著差异,但植株整体都较为矮小(表1)。这说明单位面积栽植量对红颜草莓植株在棚内的生长影响甚小,草莓植株的生长主要取决于冬季的气温,气温高则生长势强,冬季连续低温、多雨,草莓生长势弱,生长缓慢。但是中心小叶面积随单位面积栽植量的减小而增加,以株距30 cm处理最大,达39.6 cm2,说明在同样环境、相同管理条件下,栽植量越小,个体所受光照越好,叶片生长的速度越快。

2.2 不同栽植量对红颊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5种栽植量下红颜草莓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均不显著,草莓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栽植量的减小而增加,以株距30 cm处理含量最高,达11.60%,比其他处理高。单果质量方面,总体表现为栽植量越大,单果质量越小,优质果率越低,且后期比前期差异明显,因此适当降低栽植量,有利于提髙果实的品质,实现优质优价。在5种栽植量中,株距20 cm处理的早期平均单果质量、最大单果质量和优质果率均为最高值,说明以株距20 cm栽植的红颊草莓早期果实品质较好。

2.3 不同栽植量对红颊草莓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表3结果表明,虽然不同处理单位面积产量随着栽植量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但是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益并未增加,相反栽植量过大却导致效益大幅的下降。株距10 cm处理(20万株/hm2)全期效益只有2.02万元/hm2,是5个处理中最差的1个,这是因为栽植量过大,不仅增加了田间管理的难度(人工费、农药量增加),而且直接导致品质变差,从而影响了单位面积生产效益。株距20 cm(10万株/hm2)产值最高,为21.74万元/hm2,效益8.49万元/hm2,说明只有合理密植才能获得草莓效益的最大化。

表1 5种栽植株距下红颊的植株生长情况

表2 不同处理对红颊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表3 不同处理对单位面积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3 结论

单位面积栽植量是影响草莓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在不影响草莓正常通风透光的前提下,草莓单位面积的产量随着栽植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其品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栽植量过大时,将使草莓品质大幅下降;低种植量能使每个植株具有足够的地上和地下生长空间,增加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虫为害,有助于提高单株产量。在大棚内种植草莓,植株间的通气良好与否成为影响草莓生长的主要因素。综合本试验结果,衢州地区大棚种植红颊草莓最适宜行株距为30 cm×20 cm,折合单位面积栽植量为10.0万株/hm2。

猜你喜欢

衢州株距单果
金艳猕猴桃疏花疏果技术研究
栽培西瓜单果重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三个李子品种叶片差异及与单果重相关性分析
衢州烂柯山
适合在南方种植的鲜食枣品种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铁拳剿劣 亮剑斩污 衢州环保坚决打好护水保卫战
衢州治超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