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标志设计教学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2016-10-21张玉
张玉
【摘要】为了直观地展示我国近十年来标志设计教学研究成果,为今后的标志设计教学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关键词共词分析法,利用Bicomb软件及SPSS软件绘制了有关标志设计教学研究方面的79篇CNKI文献的热点知识图谱。研究结果发现,标志设计教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标志设计教学方法研究、中国传统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标志设计课程教学研究、标志设计教学模式研究。
【关键词】标志设计教学研究;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传统的标志设计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在新形势下,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全球化的进程使得标志设计越来越多样化,因此需要在标志设计教学中进行深入研究。而标志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学习标志设计制作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标志设计的创新能力、标志设计思维能力、标志设计的技巧应用能力,拓展学生艺术设计的思维视野、加强学生技术表现的能力。标志设计课程的教学研究在现代化的洪流中也需要不斷的得以探索和研究。
那么如何为我国标志设计教学的发展出谋划策,使其更好的发展,是我国标志设计教学工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要完成这样的使命,只有首先梳理和把握我国标志设计教学近10多年的研究和走向,归纳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热点,才能够描绘出未来的发展蓝图。
知识图谱以科学为基础,涉及应用数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诸学科交叉领域,是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新发展。知识图谱能够用直观图像展现出最前沿领域和学科知识的信息会聚点,从宏观、微观等不同层面来揭示一个领域的发展概貌,使人们更加全面审视一个学科的结构和研究热点等信息。我认为,借鉴和采用知识图谱绘制出我国近10多年标志设计教学研究现状,可以为今后我国标志设计教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
一、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资料来源
首先,采用标准检索的方法在中国期刊总库找到与“标志设计教学”主题有关的79篇相关文献。本研究的期刊年限指定为“2005-2015”。在此基础上,规范资料。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系崔雷教授和沈阳市弘盛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Bicomb共词分析软件,以及SPSS20统计软件。
3、研究进程
第一,确定研究材料。第二,确定并抽取主要关键词。采用Bicomb软件对选取的79篇文章进行关键词统计,结果显示总共有关键词325个。根据研究需要,抽取出词频大于2小于70的22个关键词为主要关键词。第三,建立高频关键词共词频矩阵。对于确定的22个关键词,利用Bicomb软件中的共词分析功能,产生出共词矩阵。第四,进行聚类分析。第五,对共词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绘制出标志设计教学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高频关键词词频统计及分析
关键词呈现总频次为135次,对标准化后的22个高频关键词进行排序,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通过前22位的关键词排序,初步地了解到近十年来我国标志设计教学研究领域的集中热点和趋势。其中,前5位关键词出现频次均达到5次及以上,它们依次为标志设计(61次)、教学(14次)、传统图形(7次)、标志(5次)、教学方法(5次),其余17个关键词出现频次均大于2次。由表1可以看出,标志设计教学研究多以标志设计和教学为主。但是,仅仅对高频关键词统计分析,还较难发现它们间的联系,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关键词共现技术来深入挖掘它们间的联系。
2、高频关键词的Ochiia系数相似矩阵及分析
使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对22个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生成词篇矩阵。将此矩阵导入SPSS20,选取Ochiai系数将其转化为一个22×22的共词相似矩阵。相似矩阵中的数值越接近1,表明关键词间的距离越近,相似度越大;数值越接近0,表明关键词间的距离越远,相似度越小。从表2可以看出,人们谈论标志设计教学时,会更多的将其与标志设计、传统图形和教学结合在一起讨论,而较少和传统图形艺术和现代标志设计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已有的标志设计教学研究成果,涉及到现代标志设计的较少,大量研究主要以传统图形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将标志设计与传统图形相结合的教学中,可以让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设计中自然的流露出来,以创造出更具民族化的优秀作品。
3、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22个高频关键词间的疏密关系,将Bicomb产生的22个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导入SPSS20进行聚类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
4、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索22个关键词间的关系,可以绘制出标志设计教学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结果如图1所示。多维尺度绘制出的坐标称为战略坐标,它以向心度和密度为参数绘制成二维坐标,可以概括地表现一个领域或亚领域的结构。战略坐标中,各个小圆圈代表各个高频关键词所处的位置,图中圆圈间距离越近,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反之,则关系越疏远。影响力最大的关键词,其所表示的圆圈距离战略坐标的中心点越近。坐标横轴表示向心度(Centrality),表示领域间相互影响的强度;纵轴为密度(Density),表示某一领域内部联系强度。在战略坐标划分的四个象限中,一般而言,第一象限的主题领域内部联系紧密并处于研究的中心地位。第二象限的主题领域结构比较松散。这些领域的工作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整个研究中具有较大的潜在重要性。第三象限的主题领域内部链接紧密,题目明确,并且有研究机构在对其进行正规的研究。但是在整个标志设计教学研究中处于边缘。第四象限的主题领域在研究中处于边缘地位,重要性较小。
位于第一象限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教学(领域5)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向心度,各个关键词之间连接紧密,是现在我国标志设计教学研究中的重点与热点,与其他四个研究领域之间的联系也很紧密。位于第二和第三象限的图形元素、传统文化元素(领域4)较为活跃,但位于第二象限的传统图形、融合等关键词间关系比较松散,对它们的研究不稳定。处于第二象限的教学方法、教学改革(领域3)自身内部联系比较紧密,但与其它领域间的关系较松散。因此,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整个标志设计教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位于第一象限的汉字、教学(领域2)自身具有较高的密度,其仅落后于第一象限的有关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也是现在标志设计教学研究的重要热点之一。但是处于第四象限的创造性思维、设计创意研究(领域1)的相关成果数量较少,处于研究的边缘地位,尚未得到标志设计教学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需要今后进一步努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知识图谱法比较直观的反映了我国近10年来的标志设计教学研究主要围绕教学和图形元素两大主线和五个具体领域展开情况。但存有几点不足:第一,研究领域较为分散,不够集中和系统。第二,对标志设计教学的研究,大多数以传统图形元素或者课程教学作为一个单位为主要研究对象,很少将其加以扩展,使得研究成果的价值被减少。将传统图形元素与现代标志设计教学相结合,这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提炼和创新传统图形的形,同时还要求教师能够带领学生一起去探求和挖掘蕴含在它背后的义,在此方面可以进行大量研究。第三,指导思想的阐述性研究较多,有关具体教学研究较少。第四,根据知识图谱可知,在标志设计教学研究中有关创造性思维与传统图形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标志设计教学研究中有关创造性思维与传统图形之间关系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此,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标志设计教学研究者能够投入到科学计量的文献综述研究中来,为我国标志设计教学研究更好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 艳, 李 广. 现代教学模式下标志设计教学改革[J]. 广西轻工业, 2007,6(12):15-19.
[2] 郭文斌. 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 学前教育研究, 2014,1(4):11.
[3] 冯 璐, 冷伏海. 共词分析方法理论进展[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32(2):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