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入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016-10-21冯娅丽
冯娅丽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已然不是简单的掌握知识、应对考试,更多是数学课程价值的体现,并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所以,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學质量,也为了确保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获得良好发展,作为一线数学教师要从多角度入手,不仅要确保理论教学质量得以提高,还要保障导入环节的质量、习题讲评环节的质量等方面都能得到大幅度提高,进而真正构建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导入环节;新课教授;习题讲解
初中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不仅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中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从多角度入手来有意识地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并借助恰当的教学方式来确保高效数学课堂顺利实现,以促使学生在自主、高效的数学课堂中获得良好发展。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真正高效的数学课堂进行论述。
一、导入环节效率最大化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头,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之所以导入环节被如此看重,是因为有效的导入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走进课堂,进而为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基础性工作。
例如:在教学《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及积极性,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选择了“微课”导入法,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相关微视频的播放来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三个角的含义。即,在微视频中,我向学生出示了一张图,如右图,之后,向学生介绍了∠1到∠10各角之间的关系,比如:∠4与∠6,∠3与∠10等为同位角;∠2与∠5,∠2与∠7等为同旁内角;∠3与∠5,∠2与∠6等为内错角等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这三种角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并引导学生自主根据微视频中三角的理解对图中的其他角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以促使学生自主走进课堂。这样一来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降低课堂的枯燥感,二来能够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本节课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新课教授效率最大化
一直以来,数学新课教授仅是在用简单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导致学生一直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根本看不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严重不利于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应用到课堂活动之中,以为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为了构建出高效的数学课堂,也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为了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在“边角边”定理的讲解时,我选择了自主学习模式,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下面一道练习题,如: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现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联结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
组织学生对这一试题进行思考,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帮助学生自主地推导出“SAS”定理,进而,强化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同时,也能加深学生的印象,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基本的数学理论教学时,教师要通过组织教与学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做出相应的贡献。
三、习题讲解效率最大化
习题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知识应用能力的主要环节,也是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保障。所以,为了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素质教育下,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寻找多种解题思路的过程中吃透“题干”,进而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做好保障。
例如:在等腰Rt△ABC中,AC=BC,M是BC的中点,CD⊥AM于E,交AB于D,求证:∠CMA=∠BMD
组织学生对该题进行思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找出不同的解题思路,促使学生在一题多解中拓宽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该题的基础上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在相似练习题的解答中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进而使学生在自主求知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总之,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确保数学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获得大幅度提高,进而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在高效的数学课堂中获得综合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文成.怎样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