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教师”之思
2016-10-21王卉周序
王卉 周序
未必正确的周博士(以下称周博士):王老师您好,上回听您说在忙着评职称,不知道可有好消息?
偶尔迷茫的王老师(以下称王老师):还不知道呢。现在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需要做课题、发论文。美其名曰是要打造“研究型教师”,可是光发表论文这一条要求,就不知难为了多少人呢!
周博士:话虽如此,不过要求中小学教师发表论文,也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让教师能够更好地胜任高一级职称的工作啊!
王老师:我们是教师,要判断我们能否胜任高一级职称的工作,应该衡量我们的教学能力,为什么要考察研究能力呢?
周博士:因为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可以更好地反思教学,这种思考对教学大有裨益。难道您在日常工作中从来都不思考吗?
王老师:当然也思考,但我不会把这种思考叫作“经验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是有,但背后缺乏真正的研究;行动也有,但背后也只有总结。什么都叫研究的话,反而拉低了研究的层次。如果教师上完一堂课之后反思一下教学就叫研究,班会课后写一份总结报告也能变成论文,那就失去研究的意义了。我并不反对思考、总结,但我反对把教师的思考和总结包装成“学术论文”,甚至以指标的形式强迫教师发表。
周博士:很多教师不也根据自己的反思和总结写出了不少论文吗?这确实是你们的研究成果啊!
王老师:一线教师写出来的论文,和你们的理论研究文章真的没法比,我们的文章普遍质量较差,缺乏理论深度,而且很多教师都是被逼无奈,被迫去写文章、发文章的,怎么可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来。
周博士:這不正说明,一线教师应该在研究上多花一点精力,做出高质量的研究来吗?
王老师:可是我们在这些“反思”“研究”上花的精力多了,会耽误教学工作啊!放着好好的教学工作不搞,偏偏在论文写作上挖空心思,这不是有点不务正业吗?
周博士:这个未必吧?现在倡导培养“研究型教师”,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以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促进教学之举,您怎么觉得是耽误教学工作呢?
王老师:也许这项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其实能够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更大帮助的,是听示范课,是分享某个特级教师的教学经验,是几个人一起集中讨论下节课的导入环节怎么设计。这些借鉴、讨论和思考对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很有帮助,但写论文就达不到这样的促进效果,更不要说那种炮制论文的行为了。
周博士:按您的说法,教学工作就完全成了一个技术活儿了,只需要模仿、学习特级教师就行了,无须理念的指引。那岂不是把教师都简化成了教书匠?
王老师:我们当然需要理念的指引,但理论研究主要是理论工作者的任务;一线教师长期从事的是操作性的实践工作,这项工作技术含量较高,也让一线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我们能够思考的,主要也是一些技术性的东西,如课件制作、问题设计、教案撰写之类的。这些方面的内容,我可以自信地说,一线教师比理论工作者更擅长,但这算不上是什么研究。我们也可以拿着我们的经验和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但未必一定要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所以,研究归你们,操作归我们,这不也是一种“社会分工”吗?
周博士: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我相信您也说出了很多一线教师的心声。但您说的这种“社会分工”,似乎太绝对化了。一线教师完全可以对理论工作者提出的教育理念进行分析甚至批判,这也是一种研究啊!
王老师:没错。我相信个别教师具备这种能力,也在真正的研究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我也很欣赏甚至崇拜这样的教师,但那毕竟只是极少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教师做出来的研究,是他们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觉自愿地进行的研究,而不是被职称压着、被指标逼着做出来的研究。像李吉林的情景教学实验、张熊飞的诱思探究教学,应该不是被“研究型教师”这一目标逼出来的吧?
周博士:这个还真不是。
王老师:所以,如果有的一线教师有意愿、有兴趣去做研究、写论文,当然应该鼓励;但如果他们没有这个想法,又何必拿职称去强迫他们呢?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只能是一篇又一篇的学术垃圾和日益普遍的弄虚作假行为,对教师无益,对学术更是有害。
周博士:您说得很对,研究的确需要建立在充足的兴趣和意愿的基础之上,被迫进行的研究是很难取得有价值的成果的。关于这个问题,也许本来就没有正确答案吧。不过能够把一线教师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应该也是有好处的。或许有朝一日您的观点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更新了相关政策要求,也未可知。
责任编辑:江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