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悦读,个性化心灵驰骋的牧场

2016-10-21姚美爱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困惑课改

姚美爱

摘 要:语文原本就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它是个见情、见性、见灵思、见神韵的审美活动,它理应为学生的诗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孩子们在美丽的课堂上诗意栖居。本文笔者将从课改现状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对语文教学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改 困惑 解放个性 生命惬意地流淌

[心灵独白——课改,我们的同一首歌]

伴随着新世纪的脚步,已走过几年教学之路的我虽有收获,更多的却是困惑,困惑于学生,困惑于现实,也困惑于自己:为什么朝气蓬勃的孩子到了课堂却缺乏了灵性?为什么困难面前,貌似坚强的他们却不堪一击?为什么越来越感受不到师生之间心灵的撞击、愉悦的体验? 今天,在全社会的热切关注和期盼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诞生了。新课程如一股春风洋溢着时代的气息,承载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扑面而来,令人耳目一新。它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课堂,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走进新课程,我才知道:有那么多美丽的瞬间让我忽视,有那么多关键的时刻被我垄断;走进新课程,我才知道:生活是一种资源,体验是一种财富!走进新课程,我终于明白是我近乎完美的课堂设计堵住了孩子们泉涌的思潮;是我滔滔不绝的讲授泯灭了孩子们自由驰骋的心灵;是我整齐划一的练习扼杀了孩子们灵感的闪现。我庆幸,我赶上了新课程改革,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颗颗充满活力的教学弄潮儿,一个个充满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堂。

——教师手记

“我们的老师真好,我们上课真快乐,我们最盼望上语文课。”

——孩子心声

“当孩子绘声绘色地向我们描述课堂上、校园里他和同学们快乐的学习情景时,那溢满脸上、眼中的灿烂笑意深深感染了我,这份感染让我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长感言

[现状点击——课堂,我们的动感地带]

镜头一:我在执教《荷叶圆圆》时,导完课后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分成“小水珠宝宝队”“小蜻蜓飞行队”“小青蛙合唱队”“小鱼儿游泳队”四个小队进行合作学习,教学的顺序根据学生的选择灵活调整,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其高涨,有些学生不知不觉地像小蜻蜓一样立起来展开翅膀,像小水珠一样眨起了明亮的大眼睛,像青蛙一样蹲在地上呱呱歌唱……虽然此时整体上课堂有点乱,但乱得让人心动。我忽然发现:原来在孩子的世界里,课文成了独特的音乐,自己的身体变成了说话的舞蹈,多奇特的创意,多美妙的课堂!

理性思考:从以上教例不难看出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正彰显着新课改的多彩魅力,演驿着新课程的崭新理念。孩子们撅起的小嘴、翘起的小拇指、闪动的笑脸、挥舞的小手,无不在向世人召示着语文教学正逐步成为一本“开心辞典”,它又怎能不让广大师生“千万里,我追尋着你!”因此,直面新课改,如何解放我们的课堂,使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恣意流淌的溪涧,成为师生共同唤醒沉睡潜能、彰显生命的精彩时空,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与探索的问题。

[应对策略——万紫千红总是春]

策略一:赠一份“保险单”

为了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架起一座可以自由来往的桥梁,让学生的身心尽情释放、洒脱驰骋,我赠给学生每人一份“保险单”。

一、还原师生交往的人性美。曾经听见一位老师对他的学生说过一句这样的话:“我在上面‘卖命,你们在下面‘养病。”可见使终如一的灌输式教学必将导致学生的麻木不仁,在这里,教师所敬奉的是经久不变的“教材与范本”,学生所敬畏的是居高临下的“严师与讲台”。试问:这样的课堂何来享受可言?事实证明课堂不是老师的独奏,而是师生的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学生,老师只是那个伴奏者!教师的鼓励和期待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的首肯和赞许会开启学生心智的闸门;教师的一颦一笑会坚定学生求索的信心;教师的风趣幽默会留给学生睿智和风范……因此,教师要彻底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由教学中的“统治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为学生送去阳光和雨露,信任与关爱,使之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发问的声音应该属于孩子、争论的声音应该贯穿于课堂内外 、思想的声音应该是永远持久的、研究的声音是真实体验的开始。1、变教书匠为资源的开发者、决策者。课程已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把教学过程变为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的脉搏,让学生“全频道”地参与,“立体式”地感悟,实施“六让”策略:问题让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操作、时空让学生占用、方法让学生归纳、知识让学生获取、规律让学生发现2、变灌输者为得法的组织者。传统的教师扮演着“教育警察”的角色,新课程要求我们做有效的促进者,学会真心诚意地倾听,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并能够精辟警策地点拨、机智幽默地旁逸、开合自如地迁移。3、变裁判员为真诚的赏识者。靠近清泉,生命就会湿润,靠近激励,生命就会舞蹈。因此我们要赏识孩子,看不足用“凹透镜”,看亮点用“凸透镜”,不时地用自己真诚的鼓励和期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挖掘语文教材的内蕴美。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文化精髓,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供了有力的凭借,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 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语文教育放逐甚至幽闭了心灵的泪花——面对“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苦苦期盼,我们可曾心酸?置身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场景,我们可曾泪光婆娑?我们应该明白,没有情感支撑的语言只是一种苍白的符号,没有情感流淌的教学只是一种冷漠的训练。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浸润其中,语言被催生、情感被催化。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时,可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课文的情境,启发孩子想象:“多么美丽的春雨呀,它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以此唤醒孩子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进入“以我观物,物皆注入我之色彩”的境界。在精美的动画中,在优美的音乐中,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眉飞色舞、欢呼雀跃,仿佛自己就是小燕子,麻雀,小黄莺,正在争论着春雨的色彩呢!

三、展现生命对话的过程美。“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构建对话教学的平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呢?1、师本对话,重构生成。文本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精神产物,教师应用心去解读文本。2、生本对话,潜心感悟。《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必须让学生潜心读文,感知文本、质疑文本,不惟书、不惟师,进而激发个性体验生成新的视野。

策略二:开一个“菜单”

课堂的生动在于学生的生动,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的精彩。我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好像操作Windows98,打开窗口出现一排菜单,自愿选择感兴趣的菜单,点击属标进入。作为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课堂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于是我给学生开了一份“菜单”。

一、学习目标自主确定。学习目标是学习意向动力的一部份。如教学《放弃射门》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提炼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弄明白是谁要放弃射门?为什么放弃?是在什么情况下放弃的?2、对于他的这种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3、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词,读悟课文。接着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言语深处,触摸作者的心灵,在文本的情景和情感中“悟”, 感受语言的神奇瑰丽、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在人、文的“对话”与碰撞中生成了带有个性的思想和语言。

二、学习方式自主设计。自主学习已成为当今语文课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不是知识收购站,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整个知识大海的能力!如在教学《鲸》一课,在学习鲸的生活习性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课文介绍鲸的生活习性中,对哪一方面最感兴趣。接着让学生自由选择有共同兴趣的学习伙伴一起学习,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内容。在汇报展示学习内容时,有的学习小组展现了高超的表演天分,为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鲸的吃食;有的学习小组发挥自己的绘画才能,用笔画出了鲸的呼吸图。有的则利用自己天生的好嗓子,为大家美美地读了一段……又如我在上科普文《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时,亲切地问学生:“你愿意为大家展示哪一段的读书收获?你最想采取什么方式学?”此言一出,学生们像得到了指令似的马上开始行动起来。在这样的课堂中,展示给学生的不再是一篇单一的课文,而是一个个充满诱惑的“货架”,他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挎着求知的提篮步入这琳琅满目的“超市”,心情舒畅地去解读和感悟、体验和探究。当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超市中满载着“采购”而来的知识、情感和态度时,课堂便成为他们生命之花绽放的产所。

三、认知冲突自己挑起。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这里有教师真真切切的教,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料想不到的课堂意外也是正常的,允许他们“针锋相对”,善待他们的“天马行空”,保护他们的“桀骜不驯“,鼓励他们的”各领风骚“,因此我们应当正确面对课堂的生成——在冷场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生,从而使课堂上的生成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如一位教师教学《太阳》一文,研读课文时,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认识到太阳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有位学生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课文写得不够全面,太阳也有对人类不利的一面,例如夏天到了,为什么有人要抹防晒霜?皮肤在太阳下暴晒不是容易得皮肤癌吗?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像火灾、旱灾、涝灾难道和太阳没有关系吗?于是,有的同学接着说:“夏天,园林工人给花木搭棚遮阴,说明强烈的阳光也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一面。”显然,这是教师始料未及的,便来个顺水推舟:“同学们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是值得赞赏的,我们知道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要我们对太阳加深了解,扬长避短,那么太阳一定会更可爱的。”

四、作业类型自己选取。差異是一种资源,不同是一种财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因此我认为新课程下的作业设计应注重多样化、个性化、生活化。1、拓展型作业,开发学习的潜能。如学完了《小壁虎借尾巴》,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给自己布置作业,学生纷纷以“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作业形式向老师及同学展示着“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无限风光:有的准备回家和家人一起演一演;有的准备把这个故事用连环画的形式画出来;有的想照课文的样子再添几个小壁虎向其它动物借尾巴的情节……。2、操作型作业,提供实践的机会。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如学了《称象》,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课文所学的办法。3、调研型作业,提供实践的机会。例如:在学了《只有一个地球》后,组织学生去调查家乡的环保现状,在调查研究中学生设计出一幅幅情真意切的环保标语、宣传画——“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还我蓝天碧水”,“愿青山常青,绿水常清”。

策略三:送一张“通行证”

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社会生活构成了学生真切感受文本语言的沃土,因此,我们有责任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送给他们一张通向生活的通行证。⑴课前积累。放手让学生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查阅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如学习《长征》前让学生查阅在关长征的故事,了解时代背景。⑵课中释放。允许学生带资料进课堂;允许学生带学文的建议进课堂。要倡导“资源共享”的思想,以求课内外资源共享;学习个体之间资源共享;同类课文的资源共享。⑶课后延伸。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语文学习的结束,应该是一个新的开始。教师要通过巧妙的点拨、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提倡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出学习的结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多渠道吸收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发展个性。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新世纪迎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也憧憬着在新一轮的课改大潮中能再掀波澜,与时俱进。我们坚信:充满人文气息,生命诗意,智慧挑战的课堂才是解放的课堂,在这样绚丽多彩的课堂旷野中才能演绎出一个跨越时空、心灵共舞、丰宣多彩的场境,让生命惬意地流淌!

猜你喜欢

困惑课改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商务活动策划与组织》项目化课改研究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诸事结网,人如困兽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