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关系研究文献浅述

2016-10-21冯正国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2期
关键词: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摘要】本文就民族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单梳理,从民族关系的内涵入手,介绍了民族关系的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简要梳理了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关系研究的相关情况。

【关键词】民族关系;研究文献;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一、民族关系的内涵

对于民族关系的定义,学界已有许多见解。赵健君和贾东海曾在《民族关系定义研究》中将民族关系定义类型划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用阶级分析观点定义不同社会制度的民族关系。徐黎丽等编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学习纲要》指出:“民族关系的性质和内容是与民族的特点和民族的发展程度相联系,是受时代发展和社会性质制约的,不同社会性质和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是不同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因而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以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为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是民族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第二,从民族之间的联系来定义民族关系。金炳镐在《正确认识民族关系及其表现形式》《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二十年(1978.12—1998.12)》等著作中认为:“民族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相关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联系、作用和影响的关系。”吴仕民在《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中指出:“民族关系是指不同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民族关系有着广阔的社会内容,包括民族之间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思想关系等。经济关系构成民族关系的基础,制约着民族关系的其他方面。”

除此之外,《辞海》对“民族关系”词条解释如下:“民族与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交往中形成的关系。世界上主要存在两种民族关系:一种是压迫与被压迫、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另一种是平等联合的关系。在中国,各民族之间已逐步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民族关系的理论研究

美国社会学家戈登(Milton.M.Gordon)在其1964年出版的《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一书中提出了衡量族群关系的七个变量,这些变量实际上是他归纳出来的具体衡量和测度族群关系的七个专题领域。一是文化或行为的同化,二是社会结构的同化,三是婚姻的同化,四是身份认同的同化,五是意识中族群偏见的消除,六是族群间歧视行为的消除,七是公共事务的同化。马戎提出了在实际研究中可操作的八个变量,亦即语言使用、宗教和生活习俗差异、人口迁移、居住格局、交友情况、族群分层、族群通婚和族群意识。

美国学者英格尔(J.Milton Yinger)试图在三个层面上分析族群关系。第一个层面是心理和意识形态层面,族群关系是在宏观文化背景下进行互动和演变的。第二个层面是群体层面,关注的是种族、族群间的相互关系。第三个层面是微观的个人行为,表现的是每个人与本族其他成员及他族成员之间的互动过程与结果,这些分散个体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汇总为群体的行为,从而影响族群间的整体性关系。

刘先照在《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一书中论述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性质及特征,新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完善和发展趋势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金炳镐在《民族理论通论》一书中从民族关系的内涵、外延、性质、表现形式,到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特点、趋势以及对策,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民族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族关系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理论概括和新颖的理论分析,对民族关系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外,杨建新、崔明德著的《中国民族关系研究》、黄光学著的《新中国的民族关系》、余振、达哇才仁著的《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等,都对民族关系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分析。

同时一些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民族关系问题,马戎在《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中吸收了人口学、政治学、族群研究等领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案例,结合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其理论来源涵盖了西方民族社会学、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中国民族关系演变史等内容,并介绍了大量国内外的研究实例。徐黎丽在《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问题》中认为:“民族关系量化研究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因为只有进行量化研究,一些具体的民族关系问题才能有解决的办法,才能一步一步地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繁荣和谁也离不开谁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三、内蒙古民族关系研究

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全区改革与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问题,于是在这一背景下,涌现出了一大批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关系的成果。

如相关的著作有:王俊敏的《青城民族——一个边疆城市民族关系的历史演变》,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对呼和浩特民族关系的典型解剖,揭示了城市民族关系,尤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首府城市民族关系的特点、机制和目标,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参照的文本;金炳镐的《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该书在第一编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以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沿革为主线,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角度系统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关系;浩帆主编的《内蒙古蒙古族的社会主义过渡》,作者结合内蒙古的实际情况对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民族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民族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论述;乌恩主编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概况丛书——内蒙古风情》,作者对历史上呼和浩特的汉族移民与蒙族人民的民族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

如相关期刊文章有:王俊敏的《呼和浩特市区民族关系研究》,此文主要运用民族社会学、都市人类学、历史学相结合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区蒙、满、回、汉四种关系的综合研究,展现了该市民族关系的历史和现状,讨论了文化融合和结构融合的关系以及城市民族交往的特点。

民族关系研究一直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是学术界对于民族关系的研究范围日趋扩大,从民族关系的内涵、类型、特点、影响因素到民族关系发展规律,以及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等。二是研究内容日趋深化和研究视角日趋多元化,试图用多种方法、用更多的资料内容对民族关系进行研究。三是关于民族关系的研究成果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而且在研究质量上也不断提高等。

参考文献:

[1]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2]徐黎丽.再论民族关系含义[J].甘肃社会科学,2001.3.

[3]乌恩.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概况丛书——内蒙古风情[M].人民日报出版社,1985,9.

[4]徐黎丽.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

[5]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6]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7]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8]徐黎丽.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9]闵浩.正确认识民族关系及其表现形式[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3.

作者简介:冯正国,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

猜你喜欢

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加强林业经济管理促进林业和谐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慢生活:快节奏时代的减压良方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新时期银川市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设路径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捉箐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