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野调查方法在少数民族艺术史研究中的实践

2016-10-21吴婷婷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2期
关键词:田野调查艺术史研究方法

吴婷婷

【摘要】这些年,田野调查研究方法被广泛引入少数民族艺术的研究中,尤其是少数民族艺术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指出了艺术史传统研究在方向和方法上的不足,探讨田野工作方法在少数民族艺术史研究中的优势,并就如何在少数民族艺术史研究中,具体应用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少数民族;艺术史;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C95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在少数民族艺术史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很多艺术史研究者在研究中大多都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并取得了不少成就。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研究方法上,都采取了田野调查的方法,并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形成了他们的观点。

一、少数民族艺术史传统的研究方法及其缺点

少数民族艺术史研究主要以文献资料、档案、史料、民族志等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的考据为主要研究方法。随着外史研究趋势的扩散,以及艺术文化研究趋势的渐强,艺术史的研究大多走出了书斋,田野调查研究方法逐渐进入艺术史的研究领域中。“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其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①因而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艺术史研究者采用田野调查方法,这和传统艺术史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法上存在着不足是分不开的。

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传统艺术史研究均将目光聚焦在古代的历史文献和史料中,随着学科的发展,对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关注局限于历史典籍堆的搜寻和解释是远远不够的,更难以从史料中找出本质性的民族文化信息。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没有文字,对自己民族本身的历史记载不多,对艺术方面的记载更不多,关于艺术的历史大多都是靠口头传承,因而很难通过文献资料对各少数民族艺术史进行完全详细的研究,这些少量的文献只能起到协助研究的作用。

二、田野工作方法在少数民族艺术史研究中的优势

“对于艺术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②少数民族艺术史研究当然也随着学科的需要而发展,将田野调查工作作为研究艺术史的重要方法,可为该学科带来一定优势。

首先,研究者可以在田野中寻找到最直观、最真实的艺术史表象,这些表象可能是在史料中没有记载或记载不详的,可以在田野中发现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的现状。想要更深入地认识少数民族艺术,补充文献的不足,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到调查研究现存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

其次,研究者在田野中可亲自见证当地民族艺术活动的开展,可直接跟传统艺人交谈,并参与到艺术活动中,这不仅有利于描述出详细、完整、真实的艺术史,更有利于了解传统的艺术背景及其文化内涵。

最后,研究者可以在调研地收集大量关于民族艺术的文字和资料。文字资料如当地的民族音乐志、艺人的曲谱等,实物资料如当地艺人所使用的乐器,或是制作乐器的工具等。想要挖掘出更多宝贵的资料,艺术史研究人员就必须进入田野中去。

三、田野调查方法的具体应用

与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相比,民族艺术史的田野调查有其显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调查对象多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具有一定的私有性和保密性;第二,文化人類学的调查周期一般为一年,关注对象主要是被调查者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动等,而少数民族艺术史研究者主要关注当地现存的艺术活动和艺术实物,调查时间长度可灵活掌控;第三,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有遍地撒网重点捞鱼的特点,关注社区的整体性和文化性,而少数民族艺术史研究以针对某个少数民族艺术本身,以及相关的艺术文化。

(一)艺术史研究进入田野调查前的准备

文化人类学与少数民族艺术史研究田野调查虽存在着不同之处,但在具体的方法应用上,二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少数民族艺术史研究者在田野调查中也应该包括以下这些环节。

一是拟定题目、调查方案和调查提纲。选题要符合自身的学术经历和兴趣,以专门化的研究为主,重点关注散落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选题还要具有一定的意义,有意义的选题才能做出有意义的调查成果。调查方案是对课题的打算和考虑,包括调查的主题、地点、对象、日期、时间、理论和现实意义等。调查提纲是根据课题拟定的详细文案,应列举出调查中要提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对课题的思考和论证过程,提纲要尽可能详细周全,以帮助自己更全面地考虑问题,防止遗漏。

二是调查地点要根据所选的课题决定。如选择要以某项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为调查主题,就应该选取有代表性的、艺术保存相对完整的地区为调查点。进入田野前,还需要了解调查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资料,了解前人的调研成果,清楚了前人的成果以及未曾解决的问题,才能避免做无用或重复的研究。

(二)调查中的具体操作和基本方法

1.去到调研地点积极地接触被调查者是调查成功的关键

被调查者的选定主要根据调查内容所决定,被调查者应该了解整个艺术发生的过程,对研究者工作有一定的理解,且愿意提供材料。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主动地接触被调查者,这样有利于消除与被调查者之间的隔阂。

2.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对艺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融入到民族艺术活动中,试图用被研究对象群体的眼光来理解所调查的艺术文化。深度访谈对全面了解当地艺术所隐含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研究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快速获得主要的艺术信息以及被调查者的意义解释。但研究者因不能亲身体验而不能获得详尽具体的艺术过程和细节,因而,要清楚艺术发生的过程和细节,不得不依赖于参与观察法。

3.访问时要客观记录、认真核实

记录方法主要有文字记录、录音记录和影像记录。文字记录是最主要的方法,除了在访问时需要记录外,每天还需要写调研日记和整理访问资料等。录音记录可作为文字记录的补充,可供日后整理资料时对文字资料的补充、核实。影像记录可重现艺术表演的全过程,具有最真实的可观性。由于某些艺术具有私有性和保密性,被调查者提供的信息可能存在虚假或不全面,因而研究者对获得的访问资料必须加以核实,才能保证调研资料相对正确和客观。

4.在调查点尽可能收集实物资料

如当地少数民族的乐器、乐谱以及各种艺术工艺品等,有利于日后研究分析所用,也利于在条件成熟之后使之成为“艺术博物馆”相关藏品,为广大群众的艺术鉴赏服务。

四、建议与结论

“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③田野调查方法在少数民族艺术学科中的实际应用和具体操作还有待探讨,就少数民族艺术史研究在田野调查工作中,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建议研究者进入调查点后,避免走马观花式的调查,与被调查者同吃、同睡、同劳动,增加与被调查者的感情,这有利于取得被调查者的协助,获取更多详实、客观的资料;

二是建议研究者在后期的资料整理和分析过程中,将田野资料与艺术史料相结合,田野资料并不能取代重要的艺术史料,將二者相结合整理,才能更好地做到去伪存真;

三是不能将田野调查方法取代其他艺术史的重要研究方法,田野工作只是研究少数民族艺术史的方法之一,应和其他的艺术史研究方法互相补充、互相借鉴。

综上所述,田野调查工作为少数民族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大量的研究资料,但田野调查只是一种研究方法,要在少数民族艺术史研究中取得成果,除了具备正确的研究方法、丰富的学科理论,还要强调田野调查方法,重视其他艺术史的研究方法,正确处理好各种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才能游刃有余地在调查点研究出成果。将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引入少数民族艺术史的研究中,是对该学科的一种有效补充,要应用好这一研究方法,就得走出书斋,走进田野,学会调查,在田野中全身心地去体验。

注释:

①苏和平:《构建学校传统艺术教育体系》,《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年第4期。

②苏和平:《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现代传承研究——以民族艺术的教学为个案》,《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第4期,第101页。

③苏和平:《试述中国少数民族美术的发生与发展》,《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第P84-88页。

参考文献:

[1] 万辅彬.从少数民族科技史到科技人类学[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2] 卢卫红.田野工作方法在科学史研究中的应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 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田野调查艺术史研究方法
误读的“艺术史”
艺术史上最贵的武器
人格权平等的法人类学关怀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反思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镣铐下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