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新疆当代少数民族中女性文学的特点

2016-10-21米尔瓦那木·依布拉音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2期
关键词:女性文学当代新疆

【摘要】在新时期,新疆女性文学表现出非常繁荣的一面,随着社会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相信只有靠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够让自己真正拥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和尊严。本文通过对女性文学的区域范围进行定位,重点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当中的女性文学特点,抓住区域特点,从而更好地掌握本地区女性文学的特点以及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探析这一地区的女性文学今后的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为促进文学的发展道路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当代;新疆;女性文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106.7 【文獻标识码】A

一、研究范围及对象的基本概括

新疆自古以来就有着独特的人文风情、历史文化以及特殊的地缘优势,同时也拥有着极其不同的女性文学特点。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以来,尤以维吾尔族女作家、哈萨克族女作家以及回族女作家,她们根据本民族自己的语言特点或者是依据汉语言进行作品的创作,进而谱写出非常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同时在我国现当代女性文学艺术作品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多民族聚居之地,新疆有着多民族、多元化、多语言以及多宗教汇聚的特点,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丰富的文学研究范畴,它既反映出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学特点,同时也能反映基本的女性文学特点,因此以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当中的女性文学特点进行研究则能够更好地体现全国女性文学所具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而言,其所研究的范畴则通常指的是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以及曾经在中国境内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少数民族的文学氛围和文学现象。当然,这种文学表现不仅仅表现在人们口头陈述的文学特点,同时也包括文人书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学创作,进而也表现在对文学的评论以及所创作出来的文学理论成就,等等。

在朝戈金所写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概念、对象和范围》一文当中曾经这样表述:“凡少数民族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或汉语(创作)的文学作品,不论其题材与主题如何,何种体裁,都属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范畴。”从此文章中可以充分看出,新疆少数民族引起地域及文化特点更具有其创作的元素、并且因其文学发展的历史及其理论成就更能凸显文学作品的特殊之处。而对于女性文学而言,则表现在逐渐镶嵌发展和开放的阶段,应该避免信息的堵塞和封闭。首先,女性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更应当表现出现今的女性意识,对其女性意识进行强化,同时也更好地表现出女性的潜意识特点,对其精神文化进行阐述和表现;其次,因其女性文学是女性作家创作的,从而充分表现出女性意识的文本特点,女性创作者因其所具有的独特的视角,对女性的生活特点、处境以及感情和命运等进行融入和体现,从而更好地对女性的人生特点、生活习性以及任性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和书写,从而更加全面地表现其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

二、准确把握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基本点

新疆少数民族当代女性文化由于处在特殊的区域,因此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当中都存在着与其他各地区不同的特点,其主要的特殊之处则存在以下几点:

(一)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及开放宽容的文化心态

在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当中,由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有所不同,其文化的传承方式也有所区别,加上处在不同民族的女性创作者所表现出来的个人意识特点、艺术素养以及文学风格都有所不同,甚至是对文学的表述和追求的不同,从而使得当时的作品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民族的融合、文化的相互渗透使得当地女性同样具有丰富的知识以及受到多元化文化的熏陶,同时产生一种共同的民族认同感,从而使自己内省的封闭以及心理的地处外文化的身心得到沉淀,进而更好地吸收各种不同文化的熏陶,演变成一种海纳百川、开阔博大的胸襟,这种心理的养成,进而让当地女性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题材以及风格特点。

(二)深层研究人生哲理的特殊性和悠久深沉的历史使命感

在这片广阔的疆域之上,会让更多的女性创作者产生一种神秘感和心灵的孤独与无助,更能让创作者根据自己的体验,用心去理解身边事物产生的缘由;同时,新疆的生活节奏相对比较缓慢,这样也很容易让女性作家沉下心境,深刻地探寻自然的神奇奥秘和人生的重要意义所在;新疆地区民族文化历史悠久,许许多多的传奇英雄人物造就了当地更加特殊的精神文化特点,当地女性文化当中由于受到本地区这一历史因素的影响,从而也更加地重视对历史题材的开拓和研究,面对辉煌悠久的历史,他们开始在文学作品当中呈现出对历史的追忆和反思,并进一步演变成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三)生命意志的崇高感以及文学美学的高成就

在非常巨大的力量面前,人们通常显得极为渺小,这种渺小的存在感让其对当面的力量产生一种恐惧,但是这种恐惧却促进了创作者进行反抗的心理,他们面对这种文化的冲击奋不顾身地进行综合和有所取舍,在这强大的文化冲击下不惜地努力和抗争,从而使得创作者重新获得崇高的美;在新疆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中,那些随处可见的充满顽强生命力的意象,很容易让人产生崇高感。于是,我们就在新疆文学中,看到了贯穿其中的一种拼搏精神,看到了无数先驱者怎样突破重重阻力去重塑民族文化精神、实现民族振兴;看到了现代勇士们怎样历尽磨难、克服千难万险去争取幸福生活和美满爱情。

三、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在20世纪末开始,中国改革开放及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的时代潮流,不仅为中国各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和谐的时代背景,从而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创造和生长提供了更加肥沃的土壤。中国女性文学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时代与文学喧嚣变革的潮流中崛起,呈现出如“春水”般涌动的赫赫声势与“繁星”般灿烂的光辉,一直到20世纪就是年代,女性文学的不断发展使得女性文学的研究也开始逐渐昌盛起来,同时被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重视。

因为这种文化情景的存在,因此对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文学研究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成就,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疆少数民族当中许多女性作家从而在这片肥沃的疆土上不断地努力和研究,从而创造出更加具有深度、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著名文学作品《红遍乡村》由维吾尔族著名的你不做假热孜万古丽所写;阿依夏木·艾合买提所做的文学作品《永不消逝的足迹》,以斯拉依里·哈里黛的著名文学作品《沙漠之梦》,艾里拜·木合买德的著名文学作品《雪飘之夜》《这不是为了爱情》等;另外,还有哈萨克族女作家哈依夏·塔巴热克所写的《魂在人间》《魂在草原》以及《魂在大地》,哈萨克族著名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散文集《永生羊》以及中篇小说《枸杞子的惶惑》等;回族女作家毛毛的散文创作,回族女作家祁文娟、马玉梅的小说创作等,其中不少堪称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优秀之作,为后人所称赞。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深刻地发现当地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的内在底蕴以及民族文化特点,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了解当时女性创作者所留下来的文化成就,在这当中对他们自身所受到的文化以及作品的时代和背景进行了了解,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作品的民族情感和不同的作品特点,为以后女性创作者创作奠定了更加深刻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傅书华.女性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文艺争鸣,2010,19.

[2]傅书华.河南大学女性文学研究群落述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乔以钢.漫谈女性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J].扬子江评论,2008,1.

[4]李琨.对当前女性文学研究的思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3.

[5]乔以钢.胸襟·视角·心态——近十年女性文学研究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作者简介:米尔瓦那木·依布拉音(1984-),女,籍贯:新疆,单位:新疆师范大学,职称:学生,学历:2013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文学现当代方向研究生。

猜你喜欢

女性文学当代新疆
明清时代女性文学的发展
从安吉拉·卡特的作品看文化重塑与女性文学的创新性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玫瑰门》中司绮纹的女性形象分析
《当代》背后的当代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