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治疗及其并发症分析

2016-10-21齐国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妊娠子宫肌瘤治疗

齐国华

【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治疗及其并发症。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以及无子宫肌瘤妊娠孕妇7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记作实验组、参照组,对比两组的分娩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孕妇分娩过程并发症发生率56.94%(41/72)明显高于参照组15.07%(11/73)(P<0.05);实验组妊娠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31.94%(23/72)明显高于参照组5.48%(4/72)(P<0.05);除了阴道分娩方式,实验组其余两种分娩方式都明显多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常采用剖宫产、同行肌瘤剔除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妊娠;子宫肌瘤;治疗;并发症

子宫肌瘤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是由于雌雄性激素发生失衡、子宫的细胞发生病变等因素造成的,大部分的患者都不具有明显典型的症状[1]。研究表明,妊娠期间出现子宫肌瘤,严重威胁胎儿发育以及女性的身心健康[2]。可见,探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治疗及其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次研究选取7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73例无子宫肌瘤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以及无子宫肌瘤妊娠孕妇73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的患者都是自愿参与研究,并且在本次研究前都已经全部签署参与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参照组73例孕妇中,最小年龄为26岁,最大年龄为38岁,平均年龄为(31.2±2.7)岁;孕周在34~41周范围,平均为(37.9±0.4)周。实验组72例患者中,最小年龄为26岁,最大年龄为39岁,平均年龄为(32.1±2.6)岁;肿瘤大小在5.6~19.3厘米范围内,平均直径大小为(8.48±3.7)cm;孕周在36~41周范围,平均为(38.2±0.7)周,具有经血过多、腹痛等症状。两组孕妇在年龄、体重、孕周等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从妇产科收集孕妇的情况,年龄、性别、孕周等资料,对比孕妇的并发症、分娩方式、治疗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对比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通过卡方检验;P<0.05表示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并发症

从分娩期来说,实验组胎盘早剥、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宫缩乏力各并发症的例数分别为5例(6.94%)、8例(11.11%)、12例(16.67%)、16例(22.22%);参照组上述各并发症分别为2例(2.74%)、2例(2.74%)、1例(1.37%)、6例(8.22%)。可见,实验组孕妇分娩过程并发症发生率56.94%(41/72)明显高于参照组15.07%(11/73),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明该种疾病极易引发多种妊娠并发症。

从妊娠期来说,实验组胎位异常、先兆早产、先兆流产各并发症的例数分别为9例(12.50%)、8例(11.11%)、6例(8.33%);参照组上述并发症的例数分别为1例(1.37%)、0例(0.00%)、3例(4.11%)。因此实验组妊娠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31.94%(23/72)明显高于参照组5.48%(4/72)(P<0.05)。此外,实验组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时间(39.8±0.6)min明显对于同时进行肌瘤剔除手术(61.2±0.9)min,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

2.2 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

实验组阴道分娩、肌瘤剔除和剖宫产、剖宫产的例数分别为6例(8.33%)、18例(25.00%)、47例(65.28%);参照组上述分娩情况的例数分别为57例(78.08%)、0例(0.00%)、14例(19.18%),可见,除了阴道分娩方式,实验组其余两种分娩方式都明显多于参照组(P<0.05),表明临床通常采用肌瘤剔除和剖宫产、剖宫产这两种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3 讨论

临床上,对于妊娠产妇而言,大多数会在孕检时发现其是否合并子宫肌瘤疾病[3]。孕妇在妊娠后,体内子宫的纤维受体受到性激素的影响,促进原有子宫肌瘤的生长。当妊娠产妇的子宫肌瘤发生蒂扭转和红色变性时,产妇容易产生对应的临床表现[4]。对于孕妇而言,子宫肌瘤的大小以及部位都会对妊娠产生不同的影响。早期妊娠而言,黏膜下肌瘤容易导致宫体变形、胎位不正情况、容易并发宫内感染、先兆流产等[56],这在本次研究中也得到证实。本次研究,实验组孕妇分娩过程并发症发生率、妊娠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其中,实验组孕妇分娩过程并发症发生率56.94%(41/72)明显高于参照组15.07%(11/73)(P<0.05)。可见,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于胎儿、孕妇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实践表明,剖宫产手术、同行肌瘤剔除都可有效处理,效果确切并且剖宫产可缩短手术时间。

参考文献

[1]兰景尤,周雪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3,03:6062.

[2]邱盛洪.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3,06:6566.

[3]李彩霞,赵婷婷.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宮产时肌瘤剔除的指征及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5,05:692694.

[4]丁冬,丑丹,顿晶晶,等.妊娠合并大型子宫肌瘤剖宫产术中处理的临床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3,23:37623763.

[5]田玉翠,卢丹,魏薇,等.合并子宫肌瘤的不孕女性行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相关情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3:15021505.

[6]杨晓红.1例妊娠中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17(14):431432.

猜你喜欢

妊娠子宫肌瘤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健康指导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