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论语》到《孟子》
——论孔孟《诗》学思想的变迁

2016-10-19占青青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化孟子论语

占青青

从《论语》到《孟子》
——论孔孟《诗》学思想的变迁

占青青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论语》、《孟子》两者引《诗》内容的对比反映出孔、孟在引《诗》习惯、用《诗》内容与论《诗》观念上的差异。同宗儒学体系,孔孟《诗》学思想出现变迁,时代背景的变化以及《诗》自身的传播发展是两大重要原因,而孔、孟核心思想的差异则从根本上决定了两者《诗》学观念的不同。

《论语》;《孟子》;《诗》学思想

《诗经》曾在先秦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歌、赋、引、论《诗》现象常见于日常生活。人们引《诗》、论《诗》,一是出于《诗》在社会的广泛影响;另一方面是冀通过《诗》的教化作用,弘扬各自理想的人生哲学,这一点,在先秦诸子引《诗》中有所体现。引《诗》之余,人们也注意到《诗》的本体、审美、创作过程等,由此,一系列对《诗》本身的阐述渐渐形成。说《诗》理论与大规模的引《诗》是先秦诗学思想体系必不可少的两大成分,本文在讨论孔、孟《诗》学思想时也将针对这两大块重点分析。

作为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对《诗》的创作、鉴赏与运用等进行了开创性探讨。春秋后期,《诗》的社会低位式微,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首次提出王道仁政观,并创设性发明了“以《诗》证史、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诗》学理论。孔、孟《诗》学思想存在较大差异,历史变化是重要因素,春秋至战国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巨大变革,孔、孟作为这两个时代的思想巨擘,其引《诗》必然受当时的世风世俗导向。他们背负的时代使命也不一样,孔子的理想社会是“礼乐教化”高度化的“大同”,而孟子则倡导“王道仁政”的“小康”,这些历史纵向上的距离是导致两者诗学思想差异化的重要原因,而《诗》学思想作为其儒学思想体系的一部分,两者核心思想的差异从本质上决定了其《诗》学观点的不同走向。下面,先从两本著作中引《诗》详情进行分析。

一、引《诗》情况

(一)《论语》引《诗》

以中华书局2012年版《四书章句集注》为底本,参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十三经注疏》,汇总引《诗》条目列出下表:

结合统计:《论语》中用《诗》17次:序号2、6、8、13、15、16共6次是对《诗》的总评;序号10、17是关于《诗》类别的阐述;序号5、9是引用《诗》的单篇《关雎》;其余7次是对《诗》中具体诗句的引用。

从引《诗》条目分析,孔子引《诗》逻辑清晰、层次全面。虽数量不多,其中对具体诗句的引用、《诗》的总体评价或者单篇评价相对较平衡。但这并不是说孔子引《诗》毫无侧重,在引《诗》层次全面丰富的基础上,《风》诗出现了6次,《雅》出现3次,《颂》出现2次。所有引《诗》中,《风》频率最高。这是第二个特点。

在具体内容上,一是对修身的强调,《诗》在这里是知识、是非、贫富、伦理等多种人生经验的凝炼概括,它作为楷模服务于大众,如序号1、4、7、11、12、14、17等。

修身之外,第二点突出了《诗》的政治功能性,序号13、15、16就是具体阐述学《诗》可以丰富自己的外交言辞、知道如何去服务君主,均是为政治服务的体现。

第三个重要内容是《诗》与礼、乐之间关系的阐发,这包括了序号4、6、8、10等内容,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105结合其他三条引《诗》分析,孔子强调治学修身要从《诗》学起,而学《诗》需立足于礼义,并在音乐中完善,当时的礼乐文明中《诗》与礼、乐不是孤立存在的。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1]113孔子谈到《雅》《颂》该如何得其所的问题时,提出了必须要乐达到“正”的境界,配合《诗》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传播进而促进社会的礼乐教化,这也是《雅》、《颂》各得其所的目的所在。

表1 《论语》引《诗》条目

(二)《孟子》引《诗》情况

依然以中华书局2012年版《四书章句集注》为底本,参以杨伯峻《孟子译注》及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十三经注疏》,汇总引《诗》条目列出下表:

结合统计:《孟子》中用《诗》39次:没有对《诗》类别的阐述;对《诗》的总评有三次,如:“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1]300对《诗》的单篇引用有两次,涉及到《小牟》、《凯风》;剩下的34次均是对《诗》的具体诗句引用。

可以看出孟子偏向对《诗》某篇具体诗句的引用,这是其文本引用的第一大特点;所有引《诗》中,数量最多的是《雅》27次,其次《风》6次,《颂》3次,孟子引《雅》诗最多为其第二个特点。

引《诗》内容上主要有四类,第一类:以《诗》论政,这是内容最多的部分。《孟子》从政治的角度进行论说,把《诗》与史联系起来阐发自己的仁政思想,政教色彩浓厚;第二类:据《诗》说理。在《孟子》文本中,孟子经常把《诗》原文用于言语讨论,以此充实自己的某项论点,且往往得到众人信服;第三类:引《诗》评人。所占比例比较少,仅两处,所评人物为文王和孔子。最后是引《诗》解诗。即引用《诗》中某个具体篇目进行阐释解读,共计四次,最典型如: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1]346

二、孔、孟引《诗》观点

《论语》、《孟子》中引《诗》特点与文本内容的差异可一窥孔、孟《诗》学思想之不同。

(一)孔子《诗》学观点

1.“思无邪”说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1]53孔子特别用“思无邪”三字概括《诗》的主旨,认为它们自然健康、无邪纯正。杨伯峻认为“思无邪”即“思想纯正”。[2]南怀瑾理解为“人只要思想不走歪的路,引导走上正路就好”。[3]李泽厚的看法是:“不虚假”。[4]在孔子看来,《诗》是礼乐高度化的社会反映,是周文化的优秀代表,而重视和利用《诗》,可以让人们恢复纯正无邪的生存状态。但是较少有人能达到这种符合社会道德和礼仪规范的境地,所以孔子在教授弟子时,高度体现了这一思想倾向。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52这两句诗本指学问,子贡用它讲修身的道理,孔子赞许其能举一反三、领悟主旨,就是认可其在思想上达到了心目言《诗》的要求。

表2 《孟子》引《诗》条目

2.外交政务交际功能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1]175同时,孔子要求子弟懂得这样的道理:“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1]144在他看来就算知道《诗》,但在政治交往中不能熟练地运用,即使熟悉了《诗》各个篇目也意义不大。孔子作为系统讨论《诗》文本的第一人,他首次将《诗》体现在内政外交中的独特价值进行理论性总结,这是其《诗》学思想的开辟性所在。

3.礼乐教化

在具体论《诗》中,修身养性与礼乐文明是孔子引《诗》绕不开的主题,它集中体现了孔子关于《诗》与人类修身养性以及整个社会礼乐教化关系的思考。关于前者,孔子以《诗》为教材经典,指出上古接受《诗》、《礼》、《乐》培养而成为有品才双全的人,都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105对于后者,孔子认为《诗》有着兴、观、群、怨的能动作用,比如通过《诗》中的引类譬喻来抒发个人情志,《诗》中关于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移风俗的价值取向可以促进社会教化等。

(二)孟子《诗》学观点

《孟子》侧重引用《诗》的单篇具体内容,已不再是全盘式的教化文本。

1.“以《诗》证史”

《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1]300这句话表明《诗》是对“王者之迹”的记载与写照,王者的事迹在世上熄灭了也代表着《诗》的消亡。这是孟子对《诗》性质的定义,即将《诗》与“史”等值参照,所以《诗》可以证史,史又可以观《诗》。这种“《诗》史相证”是《孟子》论《诗》的重要观点。

2.“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1]311即领悟《诗》的关键在于能够做到“不拘泥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本意”。[2]200“意”即读者主观情感的体现,“逆”强调了探究追溯的理解之法,“志”就是《诗》作者的客观创作及其真是的情感表达。孟子倡导“以意逆志”目的是“要探究《诗》的本意,即‘诗人志所欲之事’,而不是读者的主观判断”。[5]在孟子看來,诗有文、辞、志三要素,文、辞是语言要素,志是隐藏在语言背后的精神意蕴,是需要读者重点领悟的部分,因此“以意逆志”最重要的是需要读者结合自身阅读体验去客观把握《诗》作者们的真实情感。

在此基础上,孟子又形成“知人论世”说。《万章下》篇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1]329原意是讨论士的交友和品格修养问题,运用到理解作品时,除了颂《诗》本身,还要从具体的作者人生经历与创作背景进行把握。“知人论世”说在书中就有具体范例,如《告子下》:“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牟》,小人之诗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1]346这段记载,高子因从中读出诗人对父母的嗔怨之情便斥其为小人之诗。在孟子看来这种理解是偏执的。对于《小弁》的创作背景孟子比高子认识得更到位,他清楚了解了作者之“世”,所以看出在极端怨刺的表面中隐藏着一位心底柔软而善良的诗人,看到因“戚”而“怨”的“志”。

三、孔、孟《诗》学思想变迁的原因梳理

孔、孟在引《诗》习惯、用《诗》内容与论《诗》观念等方面有继承更存在差异。同宗儒学体系,孔、孟诗学思想出现这样一个变迁过程。既有历史时代原因,也关乎两者核心思想的探究,兹总结以下三个因素对其影响最大。

(一)时代背景的不同

孔、孟对《诗》的运用带有各自时代烙印。春秋时期“逐于智谋”。[6]442《诗》在内政治理、外交斡旋等政治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孔子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了对《诗》的政治功能与礼乐教化功能的倡导上,在引《诗》实践中,对具体诗句的引用与《诗》的总体评价或者单篇评价相对比较平衡,并且侧重《风》诗,就是基于这个时代特征产生的极富功利实用特色的《诗》学观点。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封建制渐渐取代过去的奴隶制,“争于气力”[6]442成为当时的主流旋律。孟子结合时代的现实发展情况,摒弃了在他之前尊周复礼的儒家传统道义,致力于为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地主阶级的社会治理进言献策。在继承孔子“思无邪”、“兴观群怨”等的《诗》学理论基础上,孟子创设了儒家《诗》学的新标准。

(二)《诗》自身的传播与发展

春秋中期,引《诗》、说《诗》成为时代潮流,《诗》作为“先王之书”的代表在社会流传,“乐工歌《诗》”和依托于聘问燕享的仪式场合的“赋诗言志”都是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诗》的社会教化功能得到最大实现。由于其受众之广泛、传播之深远,所以《论语》中都不必标明“《诗》云”或“《诗》曰”这一《诗》的明确称呼。此时《诗》的传播和乐也是不可分割的,孔子提倡《诗》乐的协调中和美,重视与乐的配合中传唱出《诗》的教化精神。而孟子所看到的《诗》已大异于孔子,此时《诗》学本身和说诗用诗的风气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诗》从崇高的神坛跌落,褪去孔子时代的圣衣,在社会活动中,其交往功能大大削弱。与前期的《左传》进行比较,《战国策》中《诗》出现的频率非常低,可以看到此时《诗》的传播力度与社会影响难复从前。战国诸子们将它看成一种历史再现的文献记录,人们花在《诗》上面的研究更多地迈入对《诗》文本中历史经验的理论阐述。作为一名有思想的学者,孟子选择抛开那逝去的辉煌,他对《诗》的认识基于眼下《诗》的具体传播发展情况,采用历史学家的角度去洞察这一蕴含着大量历史经验的《诗》文本,并着力从中探寻出可以为其学说增添说服力的文献佐证。

(三)核心思想的差异从根本决定了两者《诗》学观念的不同

孔子是把教育带到民家的第一人,从他之后开始“学在民间”,曾经的贵族背景给予了他应有的贵族教育,走向民间后,他倡导周文化中崇德重礼的思想,并将“德”细化为“仁”,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仁”学思想中,政治不是其最终目的,只是“仁”施加影响的对象。政治应该契合“仁”的核心要求,孔子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周礼文明成为整个社会日常运行的普遍范式。“仁”则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关键,要达到“仁”的标准首先就要注重人与人之间情与礼的调和。所以对情与礼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是孔子论《诗》的重要内容。此外,孔子“仁”学体系中的情必须注重外在的教化作用,而不是重在人心之感物而动。其《诗》学思想着眼于教化感动,目的是为了“礼”的实现。在孔子看来,礼是缘情以立,又反过来规范情,情与礼是人内在情感上的自觉要求与外在社会关系的协调统一,情与礼的关系注重的是个体的心理欲求必须与社会的伦理规范达到统一,人们所宣扬的情只有使群体和谐发展才有真正意义,所以孔子提出过犹不及的尺度,并以“思无邪”为法则,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学审美效果,其最高社会理想是渴望通过《诗》教重返礼乐文明、夜不闭户的大同社会。

孟子的理想社会蓝图是黎民不饥不寒、老者安享晚年之乐的小康景象,其思想出现了“仁”到“仁政”的变化,最核心的是“性善心学”。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为尧舜,任何外在条件都起不到决定作用,而只在于人“内心”的修养与感化。他开辟性地以“性善”论为核心的心性之学决定了他对于《诗》的价值认同,他善于用《诗》中记载的先王圣迹去谏说统治阶级用仁政感化抚恤百姓,而不是运用暴力去碾压。孟子以“以《诗》证史”、以“道古”的方式说《诗》,意在运用这些有价值的材料去引导君主实行“仁政”,从人的内心着手达到感化,而不是关注以“礼”为代表的外部力量。

对人以及人的内心的探讨促使其更加关注个体命运与个体关系,他开始注意到《诗》作者这一小群体的思想。不同于孔子时代对《诗》作者有着习惯性忽视,以“性善心学”为基础,孟子据此总结出“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诗》学审美理论,强调从整体上感悟作品,把握《诗》作者的生存背景、成长阅历及思想情感等,都是他的心性之学通过具体的说《诗》实践构建起的更注重诗歌本体意义的说《诗》理论。孟子不同于孔子仅就《诗》论其道德伦理意蕴的解释模式,为《诗》学发展带来一次大的飞跃。他一方面使自己的学说寻得思想之源,为正处于诸子百家争鸣时期的儒家确定了依《诗》(即史)立论的史料依据,丰富了儒学思想体系;另一方面,这样的结果也使《诗》学披上儒学外衣,后世的《诗》学受其影响逐渐走向较为闭合的儒学化研究之中。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52-346.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11,200.

[3]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1.

[4]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50.

[5]童庆炳,主编.新编文学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35.

[6]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442.

[7]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112-128.[8]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2354-2536.

〔责任编辑王小风〕

From Analects to Mencius——A discussion on the Change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s Poetry Ideas

Zhan Qingqing
(Humanities School,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Hubei430079,China)

Analects and Mencius both quoted the content of“Book of Songs”,we can see Confucius and Mencius have a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habits of using poems、knowing of the poems content and so on.They all belong to the Confucian system,but their poetry ideas have a process of huge change.This has both historical reasons,but also related to the analysis of their core ideas.This paper chiefly bases on the two books,focuses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ir poetry ideas,combines with historical changes of the times and Confucius and Mencius’s overall thought connotation,clarify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thought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poetry.

Analects;Mencius;Confucius and Mencius’s Poetry Ideas

I206

A

1671-1351(2016)04-0089-05

2016-05-16

占青青(1994-),女,江西九江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教化孟子论语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如何读懂《论语》?
磨刀不误砍柴工
从《大武》“乐”看戏剧教化人心之能效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文艺育人 教化入心
不走绝路